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祖蓉 《科技资讯》2013,(16):220-220,222
选取门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45例给予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用药,为期3个月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C肽、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改变情况,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磷酸西格列二甲双胍联合用药使患者的FPG、2 hPG、HbA1c、血脂、体重指数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空腹C肽较治疗前明显上升,有显著差异性(P〈0.01),且无低血糖发生。结论:磷酸西格列二甲双胍联合治疗门诊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好,低血糖发生少,良好的血糖控制,是一种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较好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DM)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检测91例DM及并发症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HbA1c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bA1c频数分布P50对应的HbA1c浓度为5.94%.HbA1c与FPG的相关系数r1=0.489 98,与2hPG的相关系数r2=0.299 95,HbA1c和FPG,2hPG有良好的相关性.HbA1c浓度与DM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含量越高,DM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结论 HbA1c对DM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对预测DM并发症及调整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董卫军 《甘肃科技》2022,(18):114-116
探索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择取8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摸球法随机划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方案,给予观察组患者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方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满意度。治疗前对照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7.56±0.41)mmol/L和(8.44±1.18)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7.72±1.19)mmol/L和(8.28±1.08)mmol/L,对比无差异(T=0.804 0、0.632 6;P=0.4238、0.5288)而治疗后对照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6.18±1.31)mmol/L和(7.18±2.17)mmol/L,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5.26±0.27)mmol/L和(6.46±0.18)mmol/L,均低于对照组(T=4.350 2、2.091 3;P=0.000 0、0.0398);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满意度为100.00%,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满意度为75.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25 mg/kg)建立T2DM模型,4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大柴胡汤高、中、低剂量组(15.12 g/kg、7.56 g/kg、3.78 g/kg)、二甲双胍组(0.18 mg/kg)、模型组每组8只,8只正常大鼠设为正常组.连续给药8周,每日1次.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游离脂肪酸(FFA),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亚基(PI3K p85)、蛋白激酶B(Akt2).结果:给药8周后,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大柴胡汤高、中、低剂量组HbA1c、FBG、FINS、HOMA-IR、TC、TG、FFA、LDL下降,HDL上升(P0.01或P0.05),肝脏组织IRS-1、PI3K p85、Akt2蛋白表达上升,p-IRS1蛋白表达下降(P0.01或P0.05).结论:大柴胡汤可能是通过调节肝脏组织IRS-1/PI3K/Akt通路活性和糖脂代谢,从而达到减轻胰岛素抵抗,治疗T2DM的作用.且大柴胡汤各剂量组间对T2DM的疗效呈量效关系,大柴胡汤高剂量组疗效最佳,其治疗作用与二甲双胍相近,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推荐使用大柴胡汤高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二甲双胍及其两者联合治疗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根据所入组别对其进行运动干预、二甲双胍治疗及其联合治疗12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多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疗效的差异.结果:12周后各组患者的BMI,FBG及2hOGTT,HbA1c,INS,TC,TG,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HDL-C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二甲双胍组与运动干预组比较,治疗后FBG,2hOGTT,HbA1c,I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运动干预组患者BMI,TC,TG,LDL-C的下降程度及HDL-C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运动干预联合二甲双胍组治疗后BMI,FBG,2hOGTT,HbA1c,INS,TC,TG、LDL-C下降程度及HDL-C的升高程度均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及运动干预组(P<0.05).结论:单纯运动干预与二甲双胍治疗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胰岛功能的控制疗效相仿,强化运动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体质及血脂,而二甲双胍联合运动干预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胰岛功能及体质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探讨DPP-4抑制剂对新诊断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120例新诊断Ⅱ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随访12周,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 PG)、Hb A1c、BMI及低血糖发生情况.12周治疗后观察组2h PG和Hb A1c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Hb A1c达标率为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P0.05),两组治疗后BMI及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新诊断Ⅱ型糖尿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肖红霞 《甘肃科技》2022,(22):133-135
探究张掖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并分析防治策略。选取张掖地区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65例)及未感染组(65例)。比较2组患者胰岛素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反应蛋白(Hs-CRP)]。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FINS水平明显降低(P<0.05);HOMA-I、HbA1c、2hPG、FPG、TNF-α、IL-8、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FINS、HbA1c为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影响因素(P<0.05)。张掖地区2型糖尿病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加重,且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与HbA1c、FINS、HOMA-IR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卵泡膜细胞人工诱导胰岛素抵抗后其雄激素合成的变化,以及胰岛素增敏剂曲格列酮、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卵泡膜细胞的调控作用,采用猪卵巢内卵泡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地塞米松诱导,构建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用曲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分别处理模型细胞,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胰岛素信号分子和雄激素合成关键酶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卵巢内卵泡膜细胞发生胰岛素抵抗后能明显增进其雄激素合成能力:曲格列酮、二甲双胍均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的卵泡膜细胞的糖代谢异常和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糖尿病(DM)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白脂素(Asprosin)、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42例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联合格瑞列奈治疗组(联合组)和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71例.治疗12周后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和血清Asprosin、LDL-C、MCP-1水平.结果 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5.77%)显著高于对照组(84.51%)(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Asprosin、LDL-C、MCP-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腹泻、恶心、呕吐、低血糖)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能明显改善DM患者血糖指标,下调血清Asprosin、LDL-C、MCP-1水平,其疗效明确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达英-35(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给予达英-35,治疗4个周期,观察比较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在BMI、WHR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达英-35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组比达英-35组FSH、T、LH激素水平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达英-35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比单独使用达英-35效果更明显,临床应用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探究红芪多糖(HPS)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Wistar雄性大鼠,随机留取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A组),其余大鼠一次性注射大剂量STZ制造T2DM模型,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二甲双胍组(C组)(67.5mg·kg~(-1)·d~(-1))、红芪多糖高剂量组(D组)(200mg·kg~(-1)·d~(-1))、红芪多糖低剂量组(E组)(100mg·kg~(-1)·d~(-1))。A、B组均灌胃等量超纯水,C、D、E组按上述剂量用药,各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连续灌胃6w,6w末处死大鼠,检测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组、红芪多糖高剂量组、红芪多糖低剂量组血糖值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TG、TC、LDL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HDL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胰岛素的敏感性指数升高(P0.01)。HPS对T2DM大鼠有降低血糖,抑制TG、TC、LDL的升高,抑制HDL的降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指数,减弱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从而缓解T2DM大鼠病情及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史慧珍 《科技信息》2011,(24):I0353-I0353
目的:探讨饮食及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营养师指导给予饮食及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FPG、2hPG、HbA1c、TC等指标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G及HDL-C干预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作用肯定,对血脂的控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兰州市中医院2005-2008年降血糖药物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05-2008年医院药品入库数据,统计、分析用药情况。结果:降血糖药物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用药频率除2006年略有下降外,整体呈上升趋势。DDDs排序中,格列喹酮、二甲双胍、普通胰岛素稳居前列;金额排序中,诺和灵30R笔芯、格列喹酮、阿卡波糖排名靠前。口服降糖药2006年所占比例较大,2007-2008年胰岛素制剂用量有所上升。结论:格列喹酮、二甲双胍、普通胰岛素应用广泛,居主导地位,且价格合理,胰岛素制剂有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采用C18色谱柱,分别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不同体积比(V∶V)(80∶20)和(45∶55)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分别为233 nm和225 nm的条件下,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胶囊中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含量。结果表明,盐酸二甲双胍在20.07~30.11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90 083c+1 652.8(r2=0.999 5),方法回收率在98.46%~101.19%之间(RSD为0.95%),3批样品的盐酸二甲双胍含量在97.53%~100.26%之间;格列吡嗪在17.48~32.4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62 928c+26 302(r2=0.999 7),方法回收率在98.82%~100.80%之间(RSD为0.64%),3批样品的格列吡嗪含量在99.83%~101.71%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能准确测定该制剂中盐酸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的含量,可作为复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胶囊的质控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综合症,治疗药物包括降糖药和抗糖尿病药,作用机制各异,二甲双胍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降糖药物,降糖药独树一帜,文探讨其优势及前瞻性。对二甲双胍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结果二甲双胍能减少IGT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T2DM的血糖,可降低糖和血红蛋白,降低血脂,减少诱发心肌梗塞的风险,可作为肥胖和超重的2型糖尿病者的一线用药。并因不良反应少,而使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结论早期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是必要和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二甲双胍与白花丹参浸出液联用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本文采用MTT法检测联合用药对INS-1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并采用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联合用药对血糖和胰岛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甲双胍与白花丹参联用具有抗INS-1细胞凋亡的作用.在糖尿病大鼠治疗过程中,检测血糖和胰岛素含量可知二甲双胍与白花丹参联用能有效控制血糖,效果比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明显.HE染色也显示联合用药能抑制胰岛细胞凋亡,且比二甲双胍或白花丹参单独使用的效果好.免疫组化染色中,与糖尿病对照组和二甲双胍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Bcl-2蛋白量增加,Bax蛋白量减少.二甲双胍与白花丹参联用具有抑制胰岛B细胞凋亡,增加胰岛素释放的作用,同时促进血糖摄取和利用,能起到很好的降血糖作用.白花丹参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辅助药物能有效提高二甲双胍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新的特点,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方法:选取106例T2DM患者,根据肝脏彩色B超结果,分为T2DM伴NAFLD(A组,64例),T2DM无NAFLD(B组,4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血压(B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清铁蛋白(S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相关分析,对两组患者进行体成分分析及眼底检查确定是否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结果:两组相比,性别、年龄、血压、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SF、BMI、non-HDL、HOMA-IR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脏型肥胖发生率及DR发生率高,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多存在内脏型肥胖、non-HDL代谢紊乱,体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及铁过载.T2DM患者如合并NAFLD更加容易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颗粒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造模法建立PCOS大鼠模型,将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 20 d,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17-羟孕酮(17-OHP)、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促卵泡素(FSH)、空腹 血糖(FPG)及胰岛素(INS)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中17-OHP、LH、T、FSH、FPG、IN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 ,P<0. 05 ),中药高剂量组降低大鼠血清LH、T、FSH及INS水平最为明显(P<0.01),二甲双胍组、中药中剂量组显著降低FPG(P<0. 01),中药各治疗组均能降低17-OHP(P<0. 05)。结论 补肾活血颗粒能对PCOS 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改善激素水平、血糖及胰岛素的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在去卵巢大鼠(雌激素缺乏模型)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在血浆、组织(肝、肾)、尿液中的质量浓度以及有机阳离子转运体2 (rOct2)与多药和毒素外排蛋白1 (rMate1)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卵巢切除术组(Ovx,去除双侧卵巢)和假手术组(除了不去除双侧卵巢,其余处理均与Ovx组一致)各8只,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尿液和组织中二甲双胍的质量浓度,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浆乳酸(LCA)浓度,Western-blot法测定大鼠肾组织中rOct2和rMate1的表达.结果:Ovx组的二甲双胍药动学参数AUC_(0→t)和组织浓度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24 h累积尿排泄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Ovx组的rMate1的蛋白表达下降而rOct2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血乳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尿排泄减少与大鼠卵巢切除术后雌激素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盐酸吡格列酮片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9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单独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同时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与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20个月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等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各组组内比较,对照组TC及LDL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LDL,TG及FPG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组间比较HDL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PG,TG,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比较,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与盐酸吡格列酮片能进一步降低TG,IMT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显著升高HD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