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大熊猫是世界各国人民都喜爱的珍贵稀有动物,前几年大熊猫分布区的竹林大面积开花枯死,引起了国内外热爱它的朋友焦虑和关注.由于进行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抢救,现在它们基本上摆脱了饥饿的威胁.然而,大熊猫的生活是否就安定合美了呢?在此我向朋友们谈谈几个使大熊猫最为困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为全世界人民所关注.这种古老而珍稀的动物在许多方面,至今仍然是一些谜.比如它们是如何在自然界中度过严冬和酷暑?白天和夜晚有哪些活动?它们以竹子为食,但每天需要吃多少才能满足?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观察、去探  相似文献   

3.
《科技知识动漫》2008,(7):45-45
大熊猫为食肉类动物,但它们食物成分的99%却是高山深谷中生长的20多种竹类植物。随着季节变化,大熊猫食谱中的竹种和所食竹部位也有差异,它们最喜爱的是竹笋,竹笋幼嫩多汁,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是大熊猫的美昧佳肴。  相似文献   

4.
正熊猫深受人们喜爱,它们刚刚从灭绝的边缘被拯救回来。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多年来,中国一直努力增加大熊猫的数量。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保护工作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努力重建竹林的行动。竹子在大熊猫的饮食中占到大约99%的比例。没有竹子,大熊猫很可能会饿死。大熊猫每天要吃12千克到38千克的竹子才能维持它们的需求。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的负责人克雷格·希尔顿·泰勒表示:"这些都和恢复栖息地有关。这能让熊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稀有珍贵的动物,对它的发展史的探讨有理论意义,因此,写了这篇短文,供讨论时参考.一、大熊猫的祖先大熊猫的祖先,在第三纪时,至今尚无所知.从一定的牙齿来看,与它有关的,可能有鬣熊、印度熊等,但在我国都是发现在北方的;而且它们的齿形,也都与大熊猫的不同,看来它们也不是它的直接祖先.就我们现在已知的化石来看,最早的大熊猫是更新世初期的大熊猫的小种.它已经是大熊猫属.从牙齿的性质来观察,它跟现代的大熊猫来比,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体形较小而已.一般的古生物,它最初发  相似文献   

6.
每当人们在动物园里.看见大熊猫爬在树上,或用它那胖胖的双“手”抓住竹子或端起搪瓷盆进食的时候,都被它那可爱的形象深深吸引.喜爱摄影的游客更要抓住这个时机,为它留下一张招人喜爱的小照.可是,大熊猫并不是灵长类的动物,怎么会有那么一双灵活的“手”呢? 其实猿猴的前肢也不能称为手,只是因为它们的拇指与其他四指对生,所以能够象人的手一样,紧紧抓住或握住东西.大熊猫是不是也这样呢?不是.最近通过生理解剖,才知道大熊猫的五指是并生的.除此之外,它还从腕骨内侧又长出一个强大的籽骨,就好象多了一个对生的“拇指”.这个“拇指”和那五指配合,就同人手  相似文献   

7.
阿慧:老博,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可是我听说它的数量越来越少,如何保护大熊猫这个种群延续下去,科学家们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博:全世界只有我国出产大熊猫,1869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达维德从中国带回一张大熊猫皮,引起西方国家的注意,因为他们从未见过这种动物。不久,一些动物园就纷纷派人到中国来寻找大熊猫,所以说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阿慧:我国的大熊猫一直是这么稀少珍贵吗?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2020,(2)
正可爱的国宝大熊猫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都是黑白双色的,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多次在秦岭地区发现了棕色的大熊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颜色的大熊猫呢?除了秦岭地区,其他地方有没有发现呢?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动物学界都认为,大熊猫是1869年大卫首次发现的,大熊猫的学名也是大卫定的.但是,大卫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样发现大熊猫的,大熊猫的学名究竟是不是大卫定的?现在动物书上,甚至专门介绍大熊猫的文章里,没有或者很少提及.现  相似文献   

10.
我们工作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通过无线电发来的讯号,时刻和五一棚周围的几只大熊猫保持着联系.宁宁、珍珍和龙龙,最近又增加了威威,都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在穿过竹林时,大吃大嚼……当你看到它们那“不紧不慢”、“懒懒散散”.“悠闲自得”的样子时,你想过吗?这个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前景!人类必须同时间赛跑,否则不可能把它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永存的物种是没有的古生物学家对于大熊猫的起源问题,还存在着不同意见,但是比较多的推测是:它们的祖先是生活于150万年以前(上新世)的一种具有较长尾巴  相似文献   

11.
继第一只浅棕与乳白相间毛色的大熊猫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以来,一直为世人所关注.专家学者、保护区工作人员、关心大熊猫的广大群众都在关心,是否还会发现棕色大熊猫?棕色大熊猫是不是一个独立的种群?棕色熊猫与黑白熊猫在习性上有什么不同?……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圈养第一只棕色熊猫"丹丹"的情况,谈谈我们的看法.第一只棕色熊猫是1985年3月26日由佛坪保护区内村民吕国友在大古坪海拔约1200米的东河河谷  相似文献   

12.
毛茸茸的身躯,黑白相间的外套,戴着黑色墨镜,懒洋洋地啃着竹子……这是什么动物?哈哈,当然是“国宝”大熊猫啦!不用猜也知道,你肯定只在动物园见过它!什么时候才能去野外寻找大熊猫,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它来一次亲密接触呢?机会就在眼前!快,打好背包,跟着小哥白尼科学探险队,向大熊猫的古老家园进发!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好使者,世界珍贵稀有、我国的特产动物大熊猫,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先后送往苏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美国、日本国、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大熊猫在国外生活得怎样?国外朋友们正在对大熊猫做些什么?一九八一年趁访问美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英国的机会,专程走访了这三国饲养大熊猫的动物园,愿将耳闻目睹,综合概括地向关心者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熊猫种群的幼少组所有个体对各群数量的贡献要延迟到它们性成熟之后的“时滞”事实,建立“具时滞的离散时间增长模型”,描述大熊猫种群数量动态及其对这种群数量的预测,其结果表明,大熊猫种群数量变动是维持在一动态平衡状态下的波动,这各 动性更直实地同野生大熊猫种群动态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正>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可是,为什么台湾省的小朋友管大熊猫叫猫熊呢?A: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和它同一时期的动物如剑齿虎等,早已灭绝,因此动物学家称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也看电视?而电视内容竟然与“性”有关。在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大熊猫迪迪正隔着栏杆仔细地观看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一对大熊猫“夫妇”自然交配的录像。迪迪眼神相当专注,并不时发出“嗷嗷”的叫声。6岁的迪迪刚刚进入性成熟期,科研人员没有为他举行生日派对,而是给他装了台电视以庆祝他的生日。这是我国大熊猫保护专家对大熊猫进行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所有进入青春期的大熊猫都要观看此类性教育的科教片。  相似文献   

17.
国宝大熊猫野生种群的复壮是令人辣手的难题。其实,我国的研究人员很早就对饲养大熊猫开展野化培训。这些大熊猫中有一位明星学员——淘淘。它如何从舒适的人造"温室"回归真正的野外家园呢?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熊猫种群的幼少组所有个体对种群数量的贡献要延迟到它们性成熟之后的“时滞”事实,建立“具时滞的离散时间增长模型”,描述大熊猫种群数量动态及其对种群数量的预测.其结果表明,大熊猫种群数量变动是维持在一动态平衡状态下的波动.这种波动性更真实地反映了野生大熊猫种群动态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9.
赵学刚 《大自然》1989,(2):24-25
大熊猫的栖息地竹子开花危及它们的生存,在国内外发动了一个颇有声势的大规模的拯救大熊猫的活动,这已尽为人知.但是,在我国正在悄然进行的另一项其意义、难度和规模绝不亚于拯救大熊猫的挽救珍稀濒危物种的工作,却鲜为人知,这就是保护白鳍豚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0.
科学触角     
正为了吃竹子,它们共享肠道细菌猜猜看,金竹驯狐猴、大熊猫和小熊猫有什么共同点?没错,它们都爱吃竹子。因为爱吃竹子,即使三者已分开独立演化了数百万年,但肠道里仍然保留着48种相同的细菌,以便帮助消化坚硬的竹子。该研究已于2017年12月6日发表在Microbial Ecology上。8300万年前,恐龙尚未灭绝,驯狐猴就已开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