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水淡化     
小玲玲:浙江周边有着众多岛屿,这些岛屿四面环水,却又严重缺乏饮用水和生活用水。这是什么原因?老博士:那是因为岛屿四面环的是海水。海水含盐量高,腐蚀性强,所以人不能喝,淘米冼菜也不行,甚至冲厕所都不行。小玲玲:那么为何不从大陆运去淡水,或是建些水库?老博士:运水成本高,而且不稳定,一遇大风浪不能开船,全岛人就没水喝了。如果建水库,可海岛是寸土寸金,没有  相似文献   

2.
海洋是地球最大的“水库”,地球上9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可是海洋里的水又苦又咸,用海水灌溉庄稼,农作物会死去,连土地也会变质。这是因为海水里含有3.5%的盐分,它阻碍了我们享用这份丰富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3.
一生活在海洋里的鱼为什么不会变成成鱼呢?有人做过试验,把江河湖塘里的淡水鱼放到大海里喂养,可是,这些淡水鱼一进入海水就呼吸困难,很快窒息死亡了。惟独海鱼能在卤水般的海洋里,悠然自得。原来海鱼的鳃片里有一种特殊的细胞组织,叫作“氯化物分泌细胞”。这种氯化物分泌细胞就像一种过滤器,可以把咸的海水过滤成淡水。所以,尽管海水像卤水般苦咸,通  相似文献   

4.
大坝与生态     
面对洪水、干旱、气候变化,大坝能起到何种作用?水被称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地表淡水只占全球总水量的约万分之一。容纳着这些淡水的江河湖沼所构成的流域承载了陆地上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以水库大坝为代表的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也必然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现在,人们空前重视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社会舆论对水利与生态的关系充满着疑惑。如何趋利避害,把水利工程建成真正的生态工程,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水入侵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余佳  李德彬  杨小芳 《科技信息》2009,(21):I0043-I0043
介绍了我国海水入侵的现状,阐述了沿海平原地区和基岩地区海水入侵的机理,并说明了海水入侵对农业、工业及人口健康的危害,提出了合理开采地下水、人工回灌淡水、农田节水灌溉和远距离调水补给和修建地下水库等防治沿海海水入侵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淡水帷幕的形成与咸淡水界面推移速度和推移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分析是海水入侵防治中引人关注的问题,该文基于耦合的饱和-非饱和多孔介质的水流和溶质运移控制方程,采用FEMWATER三维软件系统,模拟分析了在不同的流量边界和浓度边界下淡水帷幕的演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淡水回灌流量对淡水帷幕形成的影响十分显著,采用淡水帷幕技术防治海水入侵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有一种说法,河鲜生吃容易得寄生虫病,而生吃海鲜则不必担心。真是这样吗?有一种流传已久的说法,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不要生吃河鲜,里头有寄生虫;海鲜没什么关系,可以生吃。"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人解释说,海水盐度高(约3.5%),能消毒,所以不长寄生虫——不信你看,吃了淡水里的钉螺会得血吸虫病,啥时候听说吃了海鲜得寄生虫病的?所以啊,海鲜可以生吃。  相似文献   

8.
鱼类的经济价值有食用和观赏两个方面。供作观赏的鱼类叫做:观赏鱼。观赏鱼一般体形比较奇特,体色较为艳丽多彩,并且容易在微小的水体里如水族箱饲养。据资料,世界的鱼类有5万种左右,其中有观赏价值的约为2~2千种,利用普遍的则在500种左右。观赏鱼的绝大部分是淡水鱼类,海水观赏鱼只占观赏鱼总数的10%~20%,加上饲养海水观赏鱼难度较大,所以,市场上常见的观赏鱼,几乎多是淡水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沉积相分析为基础,应用多种测试手段研究白云石化作用后发现,沉积相不但控制早期白云石化的类型和强度,而且还影响后期白云石的稳定化作用。交代高能多孔颗粒岩形成的白云岩要比交代低能致密微晶灰岩形成的白云岩更容易稳定和有序化。淡水交代形成的白云岩阴极发光为玫瑰—浅紫色,Sr~(2+)<150ppm;海水交代形成的白云岩阴极发光为黄色,Sr~(2+)>150ppm;淡水方解石胶结物基本不发光;海水方解石胶结物发姜黄色光。淡水白云石化一般发生在开放体系中,而无淡水介入的成岩稳定化作用多发生在近封闭体系中。  相似文献   

10.
海水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96.50%。由于淡水资源缺乏,利用海水替代部分淡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厦门市是座海岛城市,淡水靠从岛外40公里处的九龙江引进,资源十分匮乏。为缓解淡水资源不足,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沿海优势,开发利用海水替代部分淡水,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战略措施。海水资源普遍应用于工业冷却水及生活卫生用水,而应用于消防水源却极为罕见。厦门博坦仓储有限公司首家采用海水替代淡水作为消防水源。本文对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梭鱼仔苗的盐度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进行了梭鱼仔苗直接移养到不同盐度水体和经降盐过渡后移养到不同盐度水体适应性的试验。结果表明:梭鱼仔苗对海水的适应性最强,直接移养后的平均成活率达到97.O%~98.0%;对排淡河淡水的适应性次之,直接移养平均成活率为81.3%;对山塘淡水水库的适应性最差,直接移养平均成活率仅为17.0%。梭鱼仔苗经降盐过渡后,移养至排淡河淡水的平均成活率99.3%,比直接移养提高约18%;移养至山塘淡水水库的仔苗成活率为66.8%,比直接移养提高约50%。  相似文献   

12.
尝过海水的人都知道,海水又咸又涩,可是漂浮在海上的冰化成水后却是淡的,听说它可以直接拿来饮用。为什么海水结成冰后就变成淡水了呢?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菜市场上买到的带鱼、黄鱼都是死的,而鲫鱼、青鱼等却可以养在水盆里,为什么不可以把带鱼和黄鱼也养起来呢?A:大家都知道,鲫鱼、青鱼是生活在淡水里的,而带鱼、黄鱼是生活在海洋里的。淡水和海水除了盐度不同外,两种环境下的压力也存在很  相似文献   

14.
赵叶 《科技潮》2002,(3):46-46
人们都知道海水又苦又咸,可你听说过海洋中也有甘甜的淡水吗?它来自海底而且数量惊人。在希腊东南面的爱琴海,海中有一处一昼夜能流出100万立方米淡水的涌泉,人们在涌泉周围用钢筋混凝土筑起一座大坝,将涌泉与海水分开,用涌泉灌溉周围3万公顷龟裂的旱地。但千百年来,海底淡水并没有引起人类的足够重视。据统计,陆地上约拥有229万方立千米的淡水,仅亚马逊河每秒钟就向大西洋注入11万立方米的淡水。我国除了有黄河、长江这样著名的大河外,还有星罗棋布的湖泊,其总面积达8万多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口航道淤积的主要成因是河流从上游带来的大量粘性细颗粒泥沙,在河口盐、淡水交汇处遇强电解质海水,产生絮凝形成絮团而加速沉降形成的。用长江口粘性泥沙在不同盐度的人工海水中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絮凝的主要因素为含盐度、颗粒大小、含沙量、泥沙矿物成分、有机质含量等、这些因素和絮团形成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集了青岛市胶州大沽河下游咸水入侵区砂样,以及大沽河河水、李哥庄镇当地居民饮用地下淡水和雨水。通过室内土柱驱替实验,对不同类型的淡水驱替咸水的过程中含水介质的渗透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淡水驱替咸水的过程中,多孔介质渗透性均发生突变,不同类型的淡水驱替咸水时含水介质渗透性降低程度不同:河水驱替海水时渗透性降低幅度最大,降低了66%;雨水驱替过程中渗透性降低幅度为46.2%;地下水驱替过程中渗透性降低幅度较小,降幅为17.5%。说明天然条件下的驱替不能达到防治海水入侵的目的,选择大沽河河水回灌效果会更好,可以为海水入侵治理中驱替水质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母     
《大自然》2016,(6)
正过去20年里,人们发现海洋中的胶质类生物,如水母、栉水母、被囊类等,明显增多,特别是水母类生物在全球许多海域出现种群暴发,并导致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海洋中的水母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多,甚至泛滥成灾?是全球气候变化还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水母数量增多对海洋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水母会成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老大"吗?来吧,在下一期《大自然》中寻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18.
在淡水或海水中大米草幼苗生长速度表明,在整个培养期中海水培养的幼苗生长速度均不如淡水。同时测定了在淡水或海水中大米草幼苗17种游离氨基酸。以海水培养的幼苗,脯氨酸速迅积累,而淡水培养的其含量远较海水培养的低得多。  相似文献   

19.
浅谈海水淡化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进 《天津科技》2007,34(2):79-81
针对我国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出了实施海水淡化缓解淡水资源紧缺的必要性。从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方面介绍了海水淡化的基本方法及原理,并且论述了海水淡化的工程技术问题和海水淡化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心理学家认为,在压力之下,人们往往会在灾难发生时做出一些自杀性的决定。"大部分常人很少有机会经历称得上是"灾难"的事件,我们所见到的灾难大部分是在电影里,车祸、地震、打仗、末日……电影里的演员在面对灾难的时候几乎都会上演一些惊心动魄的逃生画面,这样的剧情给观众造成了一个误导:人们在面对灾难的第一反应是逃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