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1年,美国食品及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阻止T淋巴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的抗体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开启了癌症治疗的新时期。这一年,距离《科学》杂志上最早发表关于这个抗体的论文已有15年。如今一个引起热议的名字"癌症免疫疗法"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从严格意义上讲,"癌症免疫疗法"包含了至少两重意思,一是传统意义上的用免疫手段治疗癌症的方法,譬如给人体加入人造的免疫蛋白质或者一般性地提高免疫能力以抗击癌症。二是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更为聪明更为有效地进攻癌细胞。目前人们谈到的"癌症免疫疗法"专指后者。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2021,66(18):2288-2302
近年来,癌症免疫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成为癌症治疗的潜在支柱性疗法.然而,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为代表的肿瘤免疫疗法在临床治疗中却常伴随响应率低、持续时间短、易复发等问题.了解造成免疫疗法局限性的原因对于提高免疫疗法临床疗效至关重要.本文对肿瘤的免疫逃逸通路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近年来纳米材料在调控癌症免疫应答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当前纳米材料用于癌症免疫疗法中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克服这些限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上星期的记者招待会上,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ICRF)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他们在肺癌研究工作中的一个激动人心的新进展。爱丁堡医学肿瘤学研究室的约翰·史密斯教授和他的小组用一种新的治疗形式,即将α-干扰素与化疗中的一种药物结合使用,取得了可喜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正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开创了全新免疫疗法思路:释放免疫系统自身能力攻击癌细胞。两位科学家因开创癌症治疗的全新方法共获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休斯敦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京都大学的本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在旨在战胜癌症的"登月计划"中提出投资重点应集中于一些数据共享的大型合作项目。一个咨询小组于9月7日早上发布的报告草案中也将前景看好的免疫疗法治疗癌症列入了所建议的十个目标中。该报告草案当日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顾问委员会会议上以一票弃权通过,并准备递交给NCI和登月计划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免疫疗法治疗肺癌成为研究热点。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创立的"扶正治癌"学术思想和方法指导肺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研究表明其作用机制与免疫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给几种防治癌症的免疫学方法带来了新生命。近年来人们对一种旧时的免疫疗法(用完整的肿瘤细胞或细胞的一部分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来破坏恶性肿瘤)重又引起了兴趣,但是,这些神奇的新方法使这种老方法相形见绌。这些“癌症疫苗”就跟狂犬病疫苗一样,通常用于治疗,而不能用于预防,但是,有些疫苗研制者认为,他们的产品对某些高度危险性人群可有效地预防癌症。  相似文献   

8.
<正>癌症,因癌细胞的内源性、异质性和突变抗药性而难以治愈,被称为"不可逆转的细胞损伤"。目前癌症治疗的常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都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同时,放疗和化疗都会对机体的正常细胞,尤其是生长分裂旺盛的细胞,如造血干细胞造成损伤。癌症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的存在,也给术后的复发增添了风险。作为一种针对人体免疫系统而非针对肿瘤的疗法,癌症免疫疗法(cancer immunotherapy)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三次抗癌大革命复杂多变的癌症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人类近千年来与之持续搏斗着。回顾征程,人类从抗癌战争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三次大革命:第一次是针对癌细胞毒性的放化疗治疗,第二次是针对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而近些年进行的第三次革命是针对免疫系统的免疫疗法。2016年初,美国政府已启动攻克癌症的"登月计划",投入大量资源,主攻的也是免疫疗法。研究表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调,是恶性肿瘤之所以发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1日起,2018年的诺贝尔奖陆续揭晓。其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系教授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京都大学免疫学系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新型癌症免疫疗法。国际免疫学界对于两位一流免疫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期盼已久。之所以此次获奖在众多免疫学家意料之  相似文献   

11.
理查德·布洛克吸烟几十年,终于得到报应。医生诊断他患了肺癌,向他劝说:"准备遗嘱吧。"但布洛克拒绝投降。他立誓说,哪怕他不能战胜死神,也要献身于帮助别人克服癌症。其后一年,布洛克接受了多次痛苦的治疗:放射疗法、外科手术、免疫疗法和更多的化学疗法。"那简直是一场浩劫",68岁的布洛克回忆说:"16年过去了,现在我每星期打网球五次。"布洛克不仅战胜了死神,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对早期癌症病人采用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受体免疫疗法已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该疗法的目标是提供能攻击肿瘤的细胞来增强病人的自卫能力。这种细胞就是病人自身的淋巴细胞。这种淋巴细胞是用间质白血球溶菌素-2(IL-2)(一种涉及人体正常免疫反应的多肽淋巴因子)培养三、四天后而成的。用于治疗的IL-2是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医学博士斯坦利J·科斯迈耶(Stanley J.Korsmeyer,见题图)于2005年3月31日因病逝世.他不吸烟,却死于肺癌,年仅54岁.他的关于癌细胞存活原因的划时代发现为癌症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免疫治疗非常有前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让更多的群体受益于这种治疗方法。2017年4月,制药公司默克和英赛特发布了一项大型III期临床研究结果,但结果令人沮丧。该项研究中测试了2种免疫疗法的联合治疗效果:前景光明的IDO1抑制剂联合抗PD-1免疫检查点阻滞疗法用于测试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以前,研究人员已经证实,抗PD-1药物可以阻断T细胞的关键抑制信号,从而可以治疗多种癌症类型,包括黑色素瘤、肺癌和膀胱癌。IDO1抑制剂可以靶向抑制代谢途径中的一种酶,之前  相似文献   

15.
光热疗法(PTT)是一种借助光热试剂将特定波长激光的光能转化为热能,通过局部组织热效应来治疗癌症的方法.因其具有高肿瘤消融效率、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大量低毒性、高生物相容性、高光热转换效率的光热试剂被开发.单一PTT虽可杀死癌细胞,但因其可视化程度低、高热过程难以控制,且极易造成癌症二次复发和转移,严重限制了其发展.因此发展具有多模态成像结合癌症治疗方法的光热诊疗纳米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多模态成像引导的光热抗肿瘤联合诊疗的最新进展,包括PTT相关的癌症诊断(热成像、光声成像、光致发光成像、磁共振成像、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等),以及PTT与其他癌症治疗方法(光动力疗法、化学药物疗法、免疫疗法、放射疗法、声动力疗法等)结合的策略.此外,就目前光热诊疗纳米平台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王靳  李丹  李斌 《自然杂志》2019,41(4):255-260
抗肿瘤免疫疗法在肺癌等特定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更多的实体肿瘤临床治疗还有待于基础研究原创发现向临床诊疗转化的突破。在"抑制负向免疫调节用于肿瘤治疗"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两位免疫学家被授予201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宝藏,对于肿瘤治疗的认知与现代免疫疗法的概念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小结了中药提取物及天然产物单分子在调节免疫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固有免疫及适应免疫两方面进一步讨论中药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癌与营养     
癌与营养的问题,在癌的发生、预防、诊断等方面早已为人们注目,近年来在治疗方面也逐渐认识到其重要性了,即随着根治手术的扩大,放射线疗法和免疫疗法的进步,显然,营养状态的好坏可以左右疗效,以高能补液为中心的强制营养法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癌症治疗法有许多种。例如作为局部疗法的手术治疗和放疗;作为全身疗法的化疗和免疫疗法;内分泌疗法等。那么,迄今为止所应用的免疫疗法与研究中的免疫疗法之间有什么区别呢?首先,从患者体内摘出癌细胞并加以培养,然后进行细胞内目的细胞分裂素类的基因重组。通常的癌细胞不能产生防卫人体的细胞分裂素。但是通过基因操作的这种癌细胞,时常大量释放出细胞分裂素。照射射线后使其不能增殖,再用皮下注射法等使它回到患者皮下。这种进人体内的癌细胞,如果在细胞表面上提示癌抗原,被认识抗原的免疫细胞就聚集在其周围。而且,通过从癌…  相似文献   

19.
布鲁斯·L·莱文(左),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癌症基因疗法;卡尔·H·朱恩(右),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免疫疗法●布鲁斯·L·莱文(Bruce L.Levine)和卡尔·H·朱恩(Carl H.June)探索如何设计研制免疫细胞,以尽可能地根治癌症。神话中的吐火兽(与嵌合体为同一词),起源于古利西亚,集狮、山羊和毒蛇一体。两千年之后,向南几百公里之外,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描述了一种免疫细胞中的嵌合受体:T细胞。这种嵌合体由免疫抗体和T细胞受体组成,可以用于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们已经把决定自然合成抗癌物质的受体分子的遗传密码译解出来。专家们认为,这项成果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用叫做肿癌坏死因子(TNF)的化合物来治疗癌症患者时,常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时能促进治癌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