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湿地维管束植物及其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湿地维管束植物现已知的有711种,含9个亚种、22个变种和1个变型,隶属120科314属.其中,蕨类植物有15科17属26种;裸子植物有2科4属5种;被子植物有103科293属680种.以莎草科、禾本科、蓼科、荨麻科、玄参科、菊科、水鳖科、天南星科、谷精草科、鸭跖草科、唇形科、毛茛科、伞形科、狸藻科、柳叶菜科等为优...  相似文献   

2.
临汾地区三种常见旋花的比较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扫描电镜对临汾地区旋花(Calystegia sepium(L.)R.Br.)、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和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L.)三种植物叶表面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三种植物间的差异,并结合染色体和花粉形态研究,验证三者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打碗花属的两种植物旋花与打碗花亲缘关系更近些,说明把旋花和打碗花划分到一个属,并各自成为独立的种,把田旋花另归于旋花属的科学性,从而为旋花科的分类鉴定提供比较形态学佐证,为研究探讨旋花科植物的系统演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常德市水生观赏植物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现有水生观赏植物22科34属52种,其优势科有禾本科、鸢尾科、睡莲科、天南星科、香蒲科、菱科、雨久花科、泽泻科、水鳖科等;应用频率高的挺水类植物有菖蒲、美人蕉、梭鱼草,其它生活型的水生植物应用频率低;该区域水生观赏植物群落结构,拥有4层结构的占40%,仅有1至2层结构的占60%;适宜在常德市城区生长的水生观赏植物有美人蕉、菖蒲、美人蕉、梭鱼草、东方香蒲、菱等.  相似文献   

4.
在开花植物中,存在着两性花植物、雌雄单性同株及雌雄单性异株植物等多种性别形态的植物种类,这就是植物的性多态现象。单性花的发生是由于原两性花原基的雌蕊或雄蕊选择性败育所造成的。由于单性花仅含有一种有功能的性器官,因此它便成为研究性别决定分子机理的良好对象。本阐述了高等植物单性花形成中,性别决定的遗传机理。  相似文献   

5.
珙桐(Davidia involucvata)在植物分类学上,属珙桐科的一种落叶乔木,主干通直,高度可达20米左右。由多数雄花和一朵两性花合成球形的头状花序,花序基部有两片乳白色火苞片,犹如双翅,花开时节,整个花序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受到游人的喜爱。这种树在我国叫“珙桐”,是围家一级保护树种,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欧洲人则称为“中国鸽子树”。  相似文献   

6.
石蒜科6属6种植物叶表皮的初步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石蒜科(Amaryllidaceae)中石蒜属(Lycoris Herb),朱顶红属(Hippeastrum Herb),文殊兰属(Crinum,L),龙舌兰属(Agare L),网球花属(Haemanthus L),和君子兰属(Clivia Lindl)6属共6种植物的叶表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了观察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石蒜科表皮细胞形状多数为长矩形,椭圆形或近圆形,无副卫细胞,但表皮细胞形状,大小以及气孔器分布密度在种属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作为鉴定该植物种及属的性状之一,同时也为石蒜科植物的系统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的2种新记录植物,它们是柳叶菜科Onagraceae的匍匐丁香蓼Ludwigia repens J.R.Forest.、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的埃格草Egeria densa Planch..其中,匍匐丁香蓼是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埃格草是中国大陆归化植物新记录.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山东产旋花科3属5种植物花粉的亚显微结构特征。花粉粒的外部形态呈球形或近长球形;表面纹饰为刺状或覆盖层网眼;具有散萌发孔或三孔沟;花粉粒的大小、外壁纹饰和萌发器的形态特征及分布数量在属、种间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旋花科植物花粉的形态结构特征支持传统的属和种级水平分类。  相似文献   

9.
白洋淀水生植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洋淀1988年重新蓄水后,水生植物区系组成已完全恢复。现有维管束植物48种,隶属21科33属。芦苇、莲、马来眼子菜、菹草、轮叶黑藻、水鳖和紫萍为优势种。植被类型可划分为挺水植被、浮叶植被、漂浮植被和沉水植被四个亚型,包括16个主要植物群丛。芦苇群落分布广泛,面积最大,是白洋淀的景观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0.
植物的性别源于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植物遗传物质交换、变异以及多样性的主要来源,它导致了植物性器官的产生与形成及两性异型进化。在查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献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植物性别的多态性及性染色体,着重阐述两性花植物,雌雄单性同株与异株植物性别决定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雌雄异型异熟是植物从雌雄同花向雌雄异株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过渡类型,目前发现存在于13个科20个属植物中。其群体中包括雌先型和雄先型两种交配类型,两种交配类型植株的同步性和互不干扰性可有效地避免自交。一般认为雌雄异型异熟植株的交配类型是固定不变的,但也在一些植物中发现了彼此间的转化; 植株内雌雄花开放时间有的完全错开,有的部分重叠。经典遗传学认为交配类型受1对显/隐性的等位基因控制,且当群体达到平衡时两种交配类型的比例可达平衡状态(1:1),这在胡桃属和山核桃属上得到了验证,但在其他同类植物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雌雄异型异熟植物的性别决定为饰变型,其性别分化不仅受性别决定基因的遗传控制,而且还受植物激素的诱导调控,但不同植物上激素诱导性别分化的作用存在差异。解剖学研究表明同一交配类型上的雌雄花发育和成熟时间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九寨沟种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统)已鉴定的植物有88科299属744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10属27种,被子植物84科289属717种.从生长型来看,乔木81种,灌木141种,藤木37种,草本485种.属的系数41.7.区系分区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横断山脉地区.属分布区类型温带215属,占83.65%;热带分布27属,占10.51%.地中海成分8属,占3.12%;全世界分布42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7种.植被组成中以冷杉、云杉、松等属的植物为优势种,阔叶树的优势种是杨柳科、桦木科、椴树科等.主要灌木有茶藨子、蔷薇、枸子、悬钧子、花揪、忍冬、杜鹃等植物.草本以菊科、禾本科、莎草科、毛茛科等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不同地区的C4植物名录以及实测的内蒙古地区280余种植物的稳定性碳同位纱值(δ^13C),将内蒙古地区2326种维管植物中的C4植物名录整理出来,共有12科57属的125种植物是C4光合功能型,分别属于蓼科、藜科、苋科、马齿苋科、大戟科、景天科、蒺藜科、旋花科、菊科、眼子菜科、禾本科和莎草料,含有4种以上C4植物的属为9个,分别是藜属、地肤属、猪毛菜属、兔丝子属、眼子菜属、隐子草属、稗属、画眉草属和莎草属,并了125种C4植物的生活型、水分生态型、区系成分以及在内蒙古的地理分布区。  相似文献   

14.
植物性别及其决定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性别源于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植物遗传物质交换、变异以及多样性的主要来源,它导致了植物性器官的产生与形成及两性异型进化。在查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献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植物性别的多态性及性染色体,着重阐述两性花植物,雌雄单性同株与异株植物性别决定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地区的C_4植物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不同地区的 C4 植物名录以及实测的内蒙古地区 2 80余种植物的稳定性碳同位素值 (δ13 C) ,将内蒙古地区 2 3 2 6种维管植物中的 C4 植物名录整理出来 ,共有 1 2科 57属的 1 2 5种植物是 C4 光合功能型 ,分别属于蓼科、藜科、苋科、马齿苋科、大戟科、景天科、蒺藜科、旋花科、菊科、眼子菜科、禾本科和莎草科 .含有 4种以上 C4 植物的属为 9个 ,分别是藜属、地肤属、猪毛菜属、兔丝子属、眼子菜属、隐子草属、稗属、画眉草属和莎草属 .并归纳了1 2 5种 C4 植物的生活型、水分生态型、区系成分以及在内蒙古的地理分布区  相似文献   

16.
新疆霍尔果斯河流域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查明,霍尔果斯河流域有野生维管束植物85科463属1153种(含亚种、变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11属23种,裸子植物3科3属10种,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63科376属910种,单子叶植物11科73属210种)74科449属1120种,并在该地区发现了珍稀物种半日花的新分布地和一种我国未曾纪录过的桦树。对该地区分布的种子植物区系进行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首先是北温带分布及旧世界温带分布的比重最大,共有238属656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60.10%、72.97%。其次为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和中亚分布,共有113属169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28.53%、18.80%。再次为温带亚洲分布的有14属21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3.54%、2.34%。东亚分布有6属6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1.51%、0.67%。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的仅有2属2种,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数的0.51%和0.22%。上述分析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与旧世界温带及地中海—西亚—中亚交流最多,其次与全热带及温带亚洲和东亚有一定的交流,而与东亚和北美洲及旧世界热带交流最少。  相似文献   

17.
论贵州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贵州自然环境条件十分复杂,自然历史较为悠久。贵州的植物在此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加之植物本身发展、演化的结果,形成了本省植物区系的一系列特征,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植物种类丰富贵州所处的亚热带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貌条件及优越的水热资源,为植物区系的演化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根据最近不完全的资料统计,我省共有维管束植物248科,1543属、5593种(变种)。其中蕨类植物53科、139属、642种(变种或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2014年1月,我刊收到热心读者沈一骑先生的来信。信中说:“编辑同志,本刊第一期28页有幅‘黄杨’的图片,我在网络上查了黄杨科各属每种植物的图片,包括植物志插图和彩色图片,从形态上看似乎没有与该‘黄杨’一致的,特请教你们和有关专家。此图显示的黄杨与寻常熟知的黄杨形态完全不同;正文中有‘珙桐的东边还有几株黄杨和红豆杉。黄杨属黄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主要用于绿化和观赏’,或许作者是指该‘黄杨’为‘用于绿化和观赏’的常见黄杨,是否图片配错了?如果图片是对的,比如是黄杨科中的黄杨属、野扇花属和板凳果属中的某种,那么图片标注应以实际名称为好?如注明‘宜昌黄杨’、‘东方野扇花’或‘顶花板凳果’等,以便于普及植物知识。谢谢!”  相似文献   

19.
梅芳芳  曹前进 《河南科学》2014,32(7):1219-1223
为了弄清楚影响浮叶植物水鳖的早期生活的潜在因素,设计了一个3×2因子的室外实验来研究基质和冬芽对水鳖早期生活阶段的影响,即实验用的冬芽分成小、中、大3组,让它们分别在2种不同的土壤基质(沙、泥)中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基质中,随着冬芽的不断增大,水鳖的萌发率、不同器官(根、茎、叶、叶柄)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等都有相应的提高;相对来说,大的冬芽和沙基质有利于水鳖早期的萌发、构建和生存,而大的冬芽和泥基质则有利于萌发后水鳖的生长;生物量倾向于根部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植物度过不利的环境而更有利于它的生存.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瑞香科蕘花属植物茎皮(靸皮部)富纤维,可供油印用蜡纸原料,目前祖国正处在文化建设高潮当中,无论纸张及造纸原料方面,都需要得很多,为能满足目前的要求,蕘花属植物栽培事业实有发展之必要,特别是本属的了哥王 Wikstroemi,indica 在医药方面具有多方面的效用,因此作者特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