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科学家认为脑植入设备可以在未来几十年内使人类实现"心灵感应",帮助瘫痪人士重获行走能力。脑植入设备领域内的很多领军科学家表示,社会必须要为一场技术革命做好准备。在这场技术革命里,脑植入设备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心灵感应"进行交流,通过脑电波"下载"新技能,甚至在脑电波形式的"神经明信片"中描绘自己假期里的奇遇。  相似文献   

2.
《科学24小时》2021,(1):36-36
日前,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指出我们可能都是多媒体时代的受害者——同时使用多种形式的数字媒体,可能对青壮年的记忆力带来负面影响. 长久以来,科学家们就想搞清楚记忆和遗忘的原因.我们为什么会健忘?有些人的记忆力为何就那么好?数字媒体会不会影响我们的记忆?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科学家们招募了80名年龄在18-26岁(平均21.7岁)的志愿者,评估他们的记忆能力.研究人员通过测量志愿者的脑电波活动和瞳孔直径变化,评估他们的注意力是否分散.结果发现,越是经常同时处理多个多媒体的人,测试中表现出的记忆力也越差.而其他指标看似和记忆力的衰退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通常认为,糟糕的精神状态或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做噩梦。但你能想到,睡得太多也是造成噩梦的原因吗?英国剑桥大学一个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询问了志愿者们最近两周做噩梦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以及近期的生活状态(如睡眠情况、焦虑程度和导致焦虑的原因等等)。结果显示,对未来感到忧心或是总担心做错事情的人,做噩梦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明显较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10,(8):6-6
根据韩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每周吃素5天能显著降低体内的抗生素和邻苯二甲酸盐等毒素的水平。在研究中,科学家让志愿者在一座佛教寺庙里待了5天,在此期间他们完全吃素。通过对比他们在这5天前后的尿样,科学家发现他们尿中的化合物含量到实验末期已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睡眠的分子     
睡眠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但人们却很少了解这种无意识的自然状态,也很少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入睡。巳往,研究者研究睡眠是观测脑电波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测量睡眠时人体功能的变化。现在他们已把注意力转向“睡眠分子”,即引起无意识状态的化学信号上。几年前法国科学家提出,当脑中释放5-羟色胺(5-HT)时可引起睡眠。三年前美国哈佛医学院从人尿中分离出一种促使慢波睡眠的物  相似文献   

6.
人的大脑在生存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发出脑电波。科学家根据脑电得出的各种图形,对了解人体自身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脑电图形还能在更多的领域中显示身手。“脑电图”揭示心理状态1789年,意大利有一位名叫伽伐尼的医生,在解剖青蛙做实验时,发现青蛙被解剖后,虽然生命已经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使用正变得越来越频繁,让人类逐渐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美国科学家正试图让机器人来完成我们心中的想法。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拉杰什.瑞奥展示了他们最新研制成功的脑电波控制机器人。演示者戴上一顶特制的帽子,这顶帽子上共有32个独立的电极与大脑头皮接触。通过接受人脑思维产生的脑电波,这台机器人可以完  相似文献   

8.
对于患有葛雷克氏症的患者(医学上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他们头脑意识很清晰,但不能控制自己的嘴巴说话。科学家通过把微电极连接到大脑皮层,用电脑破解脑电波,完成从脑电波到语言的转化。这一技术能够让这些患者重新说出话来。微电极被放在头脑的语言表达区,再连至电脑中的运算器。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5,(12):6-6
科学家最近发现,老骗子很可能是天生而非 后天形成的,因为偶尔扯谎者和扯谎成性、并且 把谎扯得很圆者的大脑存在明显区别。心理学家 要求108名志愿者回答一连串问题,以查明他们 是否撒谎以及是否经常撒谎。接着,科学家运用  相似文献   

10.
人的脑电波是反映大脑活动状态的一种物理表征,一般仅用来诊断发生于大脑的各种疾病。但大脑是人类意识、思维、感情的发源地,难道脑电波与人类的这些精神事件会没有联系?《脑波判读中流失了什么?——脑心编码与精神势态的表述》用优美的语言向人们阐述了作者在这方面的重大研究成果——脑心编码分析方法。这项成果很可能为人们打开通向人类精神活动奥秘的大门,因此它的意义怎样估计似也不会过高。《采撷最美的花朵》一文便是对此有感而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科学家召集两组男性志愿者进行了一项研究。其中第一组包括10名健康男性;第二组包括9名有代谢疾病或有两三种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高胆固醇、高血糖和高脂肪,即所谓"三高")的男性。采集两组男性志愿者在食用高脂肪牛奶奶昔前后的血样。在这些血样中,科学家测量61个生物标记物,如胆固醇和血糖等。他们发现,对于那些有代谢综合征的志  相似文献   

12.
正科学家最近发现,肥胖竟然与认知能力下降相互关联。不久前,英国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契克的团队邀请一些志愿者进行了一场"寻宝"活动,该团队要求志愿者在一块场地上游走并沿途扔下各种物品,然后让志愿者回忆自己扔下物品时所在的具体位置。研究人员发现,志愿者的回答情况与他们的智商无关,而是与他们的腰围有关:志愿者的身体质量指数(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越高,他们在寻宝任务中的表现越差。契克认为,  相似文献   

13.
正"感受那股振动的力量。"在睡眠时环绕我们脑部的"莱娅公主波"或许正帮助我们记忆白天发生的事件。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几种模式的脑电波活动。当人们睡眠时,脑电波会呈环形状运动扫过大脑。科学家用电影《星球大战》中演员凯丽·费雪的发型来戏称它们。这种脑电波动从负责提取记忆的海马体开始,  相似文献   

14.
<正>智利科技公司Thinker Thing宣称,他们首次通过脑电波进行3D打印试验并获得了成功。当你戴上一个脑机接口耳机,在思考不同的3D形状的时候,大脑中的脑电活动会被发送至3D打印机。利用大脑中可以探测到的微小电脉冲,3D打印机就能够控制打印3D物件的整个演变过程,从而打印出不同形状的3D部件,并最终组合成一个你心中所想的真实物件。目前,Thinker Thing公司正在研究利用儿童的脑电波数据来制作3D模型。当然,"并不是说你想象了一个东西,然  相似文献   

15.
<正>年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研究出了一种约5毫米大小的白色物体。据称,这个在盛满培养液的器皿中装着的,是由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 P S细胞)培育的"人工脑",它已被确认与受孕25-38周的婴儿大脑有着相似的脑电波。此前,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宣布,他们首  相似文献   

16.
<正>小小的谎言雪片最终能够滚成大雪球。似乎我们谎话说得越多,我们的大脑对这个谎言就会越不敏感。英国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鼓励志愿者们说谎。他们给志愿者看一些填满到不同程度钱币的罐子,并要求其为在另一个房间的同伴估算一下钱币量。同伴只看得见罐子的模糊图片,只能依赖志愿者的估算来猜测钱币量,以便为他  相似文献   

17.
脑电地形图在精神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家认为,本世纪末脑研究可能是生命科学中最有建树的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继CT和磁共振之后,又产生了一项生物医学工程学成像技术——脑电地形图。把它与生物化学、心理学和遗传学的手段结合起来,或许能揭示精神病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视点     
《科学之友》2013,(2):12-13
用意念控制的飞机用大脑意念来操控的东西越来越流行,连玩直升机模型可能都不需要遥控器了,可以由你的大脑意念来控制。美国的Puzzlebox公司推出一款可以分析大脑想法操作的直升机模型,Puzzlebox Orbit。Puzzlebox Orbit是由头戴式脑电波探测器、脑机接口软件和遥控器组成。脑电波探测器将脑部产生的微弱生物电脉冲转换成信号发送给遥控器,遥控器里的微控制器再将其处理为飞行命令发给直升机模型。这中间自然少不了脑机接口软件的搭桥,Puzzlebox花了3年时间研发,并且开放所有源代码,也就是说控制板上的软件是可以任意扩展的,这样就可以发挥想象,让各种东西被"意念"控制起来。  相似文献   

19.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计算器与电子系统学系教授甘强研发出新式装置,能够“阅读”人脑电波。用户只要戴上帽状装置,即可控制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帽型装置上有10条电极管,可以探测人脑神经元之间的电流活动改变。当用户脑中想着某个动作,装置就会发出一组特定讯号,让计算机加以识别。用户初用时,需按计算机屏幕指示,重复想象移动左手或右手,让计算机熟悉个人特有的脑电波模式。甘强教授表示,研发阅读脑电波装置,  相似文献   

20.
罕见的脑疾     
普通人可能忘记别人的名字,但通常都能记住他们的面容。但是,科学家发现,有些人记不清他所认识的人的面容,即使他已认识了好几年的人(如好朋友、父母、小孩)的面容也记不清,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尊容也不知道。对这种人来说,世界到处是陌生人。这是一种罕见的脑疾。美国爱阿华大学的科学家安东尼奥·德马西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