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研究如何帮助社交网络中虚拟团队从海量的用户中筛选更多行为相似的用户加入团队,建立了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团队成员推荐模型,为虚拟团队推荐一些行为特征相似的用户作为候选团队成员。通过对用户信息和团队信息进行分词处理,得到用户标签向量集和团队标签向量集;将基于遗传算法的聚类算法应用于团队标签向量集,得到团队聚类簇和团队聚类中心;在此基础上,将团队聚类中心作为用户集的初始聚类中心,聚类出行为特征与团队聚类中心相似的用户簇,将这些用户簇作为相应团队聚类簇的候选推荐用户;再应用协同过滤思想,筛选出团队推荐成员列表。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虚拟团队成员推荐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丽坤  王于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8):11647-11652
为提高社交网络个性化服务质量,研究数据周期推荐算法的重大意义,针对传统推荐算法相似度计算准确率不高,导致推荐结果精度低、召回率低和耗时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数据周期推荐算法。首先依据用户行为建立评分矩阵,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评分矩阵评分值与网络行为数据相似度,依据计算得出的相似度以协同过滤为核心来检出需要推荐的社交网络用户数据内容,其次利用Top-N法生成用户邻居集,最后实现社交网络用户行为数据内容周期推荐。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相似度计算准确率较高,网络用户行为数据周期推荐结果精度可高达97.2%,且推荐结果召回率高、耗时低,提高了社交网络个性化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基于协同过滤推荐、内容推荐等技术在资源服务推荐中虽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这些方法针对矩阵稀疏、冷启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未能有效地解决,以致推荐效果不是很理想。根据用户社交网络中关系,把用户之间的相似关系和信任因关系作为构建服务推荐目标用户列表的计算因子,从而对网络资源服务向目标用户做出有效而精确地推荐。通过实验分析,这种方法在面向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资源服务推荐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网络表示学习可以有效解决推荐面临的数据稀疏问题.本文对网络表示学习中LINE算法和DeepWalk算法进行改进,提出混合推荐算法并应用于电影推荐场景.该算法通过学习用户喜好特征、厌恶特征和相似用户特征,生成三个低维特征向量.将三个低维特征向量线性组合拼接成用户表示向量,以余弦相似度作为相似性指标,将相似用户关联的电影推荐给目标用户,实现电影推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推荐算法相较于次优算法,在MovieLens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和F1指标分别提升12%和7%,在MovieTweetings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和F1指标分别提升16%和18%.本文提出的基于多维特征表示学习的推荐算法在电影推荐类场景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交媒体网站的日益普及,用户倾向于加入多个社交网络,作为社交媒体中的一项新兴工作,将社交网络的多个用户身份关联起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目前有代表性的用户关联模型,提出了一个基于综合信息的用户关联模型(BiALP),该模型通过节点表达的方法学习网络的内在结构信息、属性信息和内容信息,以源网络和目标网络的节点表达为特征,以已关联用户对作为带标签数据,采用二分类监督学习的方式学习源网络与目标网络之间的关联关系。大量实验表明,BiALP模型与目前有代表性的其他用户关联模型相比效果有明显的提升(35%),能够实现更精确的用户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社交网络用户推荐算法针对性较弱,用户兴趣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兴趣的潜在用户推荐算法.抽取用户的Tag标签,计算标签间的语义相似度,通过用户与其关注者之间的关系和兴趣程度对关注者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结果进行潜在用户的推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兴趣的用户推荐算法对潜在用户的预测和推荐准确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协同过滤方法存在的数据稀疏性、冷启动以及未能有效利用用户社交网络信息提高推荐质量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用户社交网络信息的协同过滤方法,该方法以矩阵分解推荐模型为核心,可综合集成目标用户个人偏好以及社交网络中的关系用户偏好特征信息做出推荐.通过设计相应的推荐方法,并基于梯度下降法对用户以及商品特征矩阵的求解进行了优化运算.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社交网络信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协同过滤的推荐准确度以及缓解数据稀疏性、冷启动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交网络中存在密切的朋友圈子关系,而目前社交网络由于用户推荐方法单一,出现用户流失、朋友圈不明确等问题,通过用户标签的语义相似度的计算,对用户与其关注者之间的关系程度进行分析并按兴趣分类,根据分类进行关联关注用户的再推荐。通过实验验证了分类的有效性,提高了推荐效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基于社交网络的事件推荐覆盖性和准确性不够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用户相似度Si-user Walker算法.该算法利用基于事件的社交网络特征,将线上用户群组数据抽象为图,以重启随机游走算法为基础,改变了传统的完全基于图的拓扑结构进行随机游走的策略.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事件类型,提出了新的用户相似度计算方法,然后根据用户相似度矩阵作为随机游走的转移概率,既保留了图的传递性,又保证了图节点游走的真实性.与其他推荐算法在真实的数据集上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均方根误差、准确率及覆盖率上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拓宽用户社交圈并且通过新朋友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好友推荐成为社交网络最为青睐的对象。该文在分析现有朋友推荐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六度分割理论的社交好友推荐算法。首先,该方法以好友分级思想为基础,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对用户进行评级,将评级相似的用户合并为一个群组,以减少进行大规模好友推荐时的时间代价;其次,考虑用户之间的共同关注关系,以及用户与好友交流的时间差额,计算用户与好友之间的相似程度。采用新浪微博数据集验证算法的性能,最终实验证明:该算法准确性和召回率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的社交网络用户推荐方案中主要考虑个体相似性问题以及节点角色无层次差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似社团和节点角色划分的推荐方案。在传统的用户相似度计算基础上,从社团结构和属性两方面,综合考虑社团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和社团用户兴趣爱好相似程度,提出一种社团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其次,从用户节点所在的社团内部和外部2个维度度量节点间紧密度,并据此度量节点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将它们划分成不同角色,实现用户推荐的差异化。通过新浪微博真实社交数据对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适用于存在社团现象的社交网络层次化用户推荐,并具有良好的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对海量网络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已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推荐系统能够帮助用户在没有明确需求或者信息量巨大时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为用户提供精准、快速的业务(如商品、项目、服务等)信息,成为近年来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的兴趣点和研究热点,但是,目前数据的种类多种多样并且应用场景广泛,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推荐系统也会遇到冷启动、稀疏矩阵等挑战。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分支,近年来发展迅猛。研究人员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与成就。目前,深度学习在推荐领域也得到了许多研究人员的青睐,成为推荐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推荐方法中融合深度学习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推荐系统中冷启动、稀疏矩阵等问题,提高推荐系统的性能和推荐精度。文中主要对传统的推荐方法和当前深度学习技术中神经网络在推荐方法上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其中传统推荐方法主要分为以下3类:1)基于内容推荐方法主要依据用户与项目之间的特征信息,用户之间的联系不会影响推荐结果,所以不存在冷启动和稀疏矩阵的问题,但是基于内容推荐的结果新颖程度低并且面临特征提取的问题。2)协同过滤推荐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不需要有关用户或项目的信息,只基于用户和诸如点击、浏览和评级等项目的交互信息做出准确的推荐。虽然该方法简单有效但是会出现稀疏矩阵和冷启动的问题。3)混合推荐方法融合了前2种传统推荐方法的特点,能取得很好的推荐效果,但在处理文本、图像等多源异构辅助信息时仍面临一些挑战与困难。依据神经网络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方法主要分为4类: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推荐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推荐方法、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推荐方法、基于图神经网络(GNN)的推荐方法、将深度学习技术融入到推荐领域,构造的模型具有以下优势:具有较强的表征能力,可以直接从内容中提取用户和项目特征;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可以轻易地处理含有噪声的数据;可以对动态或者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可以更加精准地学习用户或项目特征;便于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并且可以处理大规模数据。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推荐领域,可以积极有效地应对传统推荐方法面临的挑战,提高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和全球定位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不断涌现,鼓励用户通过签到的形式发布个人动态并实时分享地理位置。海量的签到数据为挖掘用户偏好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如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推荐。兴趣点推荐旨在通过分析用户历史出行记录来得到用户的位置偏好,从而在未来为用户推荐新的地点,同时也能帮助广告商精准地投放用户感兴趣的广告。地点类别往往能够精准地提炼出位置的上下文语义,而现有的兴趣点研究大多都直接去计算用户对地点的偏好,没有有效地结合类别信息。通过对社交网站Yelp的公开数据集进行分析,发现相比访问共同的地点,朋友之间更容易访问相同的类别。因此,考虑朋友间地点类别偏好关系比直接考虑用户间项目偏好的关系更为合适。文中提出一种结合地点类别和社交网络的兴趣点推荐算法CSRS,先从用户历史签到记录获取用户地点类别偏好,然后考虑朋友间的类别偏好差异性。在Yelp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文中提出的算法在准确率和召回率指标上都取得了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协同过滤算法(CFGAN)是生成对抗网络在个性化推荐领域上的重大突破,但CFGAN存在缺乏对用户可能交互物品的关注以及面对稀疏数据场景特征提取能力较弱的问题。另外,结合负采样技术提出的优化CFGAN方案存在无法结合用户属性抽取负样本的缺陷。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CFGAN模型,通过引入增强的置换注意力机制强化面向稀疏数据集的特征聚焦能力,同时考虑用户可能交互物品对推荐结果的影响;此外,采用协同用户社交网络从用户反馈中提取的语义好友特征嵌入CFGAN,以实现负样本的个性化抽取,进一步提升模型面向稀疏数据场景的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观Bayes方法的信任关系判别方法, 对社会网络中的用户信任关系进行预测. 该方法综合利用现有的信任关系以及用户之间的评分关系, 以用户对另一用户的评分记录为证据, 基于监督学习得到的规则集, 通过证据合取产生对“信任”和“不信任”的量化表示, 利用多值逻辑方法推测并传播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 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以较高的准确率解决社会网络中的用户信任关系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习用户和项目有效的向量表示是推荐系统的核心目标,现有的推荐模型大多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或专门设计的特征交叉,来学习用户-项目间的特征交叉生成用户(项目)向量表示,但并未将用户(项目)特征间的交叉信息编码到嵌入向量中充分利用特征交叉信息,且多个特征交叉信息对于生成最终的用户(项目)向量表示的影响不同.基于此,构建两个图神经网络模块,学习用户(项目)特征间的交叉信息、用户-项目之间的特征交叉信息,并通过计算注意力分数对特征交叉信息进行加权,得到用户(项目)的特征信息;然后通过门控循环神经网络(GRU)聚合原始的特征信息和网络层学习到的特征交叉信息,得到最终的用户(项目)向量表达;最后通过用户向量与项目向量的元素积得到最终的推荐结果.在数据集MovieLens 1M、Book-Crossing和Taobao上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推荐算法一定程度上为学习者提供了自适应的学习服务,但忽略了用户的学习兴趣偏好,难以提供学习者满意的推荐服务.为了提高学习推荐的效率,对用户的偏好进行进算,根据兴趣偏好对基本用户进行聚类,然后根据用户之间的兴趣相似性初步预测目标用户的兴趣度,进而给用户推荐兴趣度较高的学习服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地提高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