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镓基液态金属由于其良好的流动性以及高导电导热性,在室温范围内展现出许多与固态金属材料不同的性质,也突破了固态金属无法实现的一些瓶颈,在柔性器件、软体机器人等方面展现巨大的应用前景。镓基液态金属的特殊物性与其原子结构、键价关系、电子性质等密切关联。深入理解镓基液态金属的基本结构与物性,对研究和应用液态金属材料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液态金属的微观原子结构着手,综述了研究液态金属基本物性的常用理论和分析方法,并以此剖析了镓基液态金属最引人关注的一些性质,最后对液态金属物性研究及扩展其应用领域的可能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的准固态电解质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梳状的熔盐型聚合物固化含有机溶剂(如: 乙烯碳酸酯与丙烯碳酸酯混合物、三甲氧基丙腈、N-甲基 烷二酮)的液态电解质, 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准固态电解质, 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 通过调节电解质中聚合物的含量, 优化了电解质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及组装电池的光电化学参数, 获得了这种新型准固态电解质的最佳组成配方, 准固态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6.58%(光强100 mW·cm-2, AM 1.5). 聚合物的加入使电解质由液态转变为准固态, 抑制了有机溶剂的挥发, 提高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植物原料是一种巨大的再生能源,而且可以用它获取氢、气态烃、液态烃、固体烃和化学原料。全世界森林固态生物质每年增长大约500亿吨,超过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几倍。苏联拥有的森林占全世界所有森林的20%。显然,在不久的将来,采用适当的工艺收集和加工森林再生生物质就能获得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一类的能源。植物原料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能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所谓生物质就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这些生命循环往复,顽强地生存着,它们巧妙地将太阳能以化学能或其他能量形式贮存在自己的体中形成生物质能.人类发现,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可将生物质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5.
相变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是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例如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变,或在一定金属中的超导电性的初始形成时刻的转变。已经建立的相变理论普遍地与实验符合得很好,而且已在本质不同的各种各样的现象中得到应用。例如熟知的研究从稳定流动到湍流状态转变的数学方法也能  相似文献   

6.
液体中的激光超声脉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强度调制的光束或脉冲光束投射到媒质中(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或等离子体等各种物态的媒质),媒质吸收光能而激发出声波的效应酶为光声效应.早在1880年贝尔[M)首先在固体中观察到光声效应.但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光声效应的研究进展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缺乏强光源和检测弱信号的手段,以致光声效应的实际应用价值未能充分显示.随着强光源的相继问世,例如各种激光器和强氙灯光源,以及弱信号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光声效应的研究取得迅速进展.由于光可以在各种媒质中激发声波,而利用检测到的声波反过来可获得有关媒质的光学、热学、力学以及媒质内部结构等特性的信息,光声效应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医学以及海洋、环境和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本将介绍脉冲激光在液体中激发超声脉冲方面的研究现状,特别着重于液体中脉冲激光激发超声脉冲的机制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王大琛 《科学通报》1965,10(6):494-494
微生物可以作用于烃类物质是早已知道的事实。Sohngen在1906年和1913年分别报导微生物可以利用甲烷和液态或固态烃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以后大量的工作发现具有氧化烃类化合物的能力的微生物不下百余种,几乎到处存在,对自然界烃类物质的循环,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人们发现在原油的开采及其产品的炼制、输送、贮存及使用过程中微生物有很大的破坏性,诸如促使原油自然耗损、设备腐  相似文献   

8.
孙建俊  田学雷  詹成伟  石新颖 《科学通报》2009,54(15):2252-2256
利用高温液态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共晶Al71.6Ge28.4合金熔体的液态结构及其液固相关性. 研究表明, 对Al71.6Ge28.4合金熔体而言, 在1150~550℃的温度范围内, 熔体原子团簇结构没有变化, 有序度随温度降低而提高; 进一步通过纳米晶粒模型分析指出, 该熔体是由72.8%α相原子团簇和27.2%β相原子团簇组成, 但其液态结构和固态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 同时对该合金在凝固时容易产生过冷状态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Mann  S  顾天雁 《世界科学》1989,11(3):15-17
生物无机化学的很多内容虽然都是研究水溶液中金属络合物的结构和光谱性质,但目前化学家们正在将注意力转向研究生物无机固态过程。研究生物无机铁氧化物可以很好地来了解生物化学反应的复杂性和精密性。例如,趋磁性的细菌能够利用磁铁石的特有性质在地磁场内遨游。普通的帽贝依靠一种铁—蛋白的复合物来获取它们的食物。  相似文献   

10.
正负电子组成的分子问世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呆呆 《自然杂志》2007,29(6):327-327
据2007年9月15日Science News报道:美国两位物理学家首次制成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的分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技术有可能将反物质凝聚为液态或固态,甚至可用于产生γ-射线激光。科学家们将反质子和正电子组成反氢原子,十多年前就做到了。反氢原子独处时和氢原子一样是稳定的,但却很  相似文献   

11.
陈尚贤 《科学通报》1984,29(19):1175-1175
真空紫外电子能谱(UPS)是研究有机固体的有用工具,已知同一物质的固态的UPS谱图与气态的谱图十分类似,只要能量坐标位移一定数值后,两者基本上是重合的,这个能量差就是极化能,当物质处于固体状态时,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强,分辨率就差,而高分子材料的分辨率更差,除聚苯乙烯外,大部分高分子材料的UPS都没有精细结构,由UPS得不到更多的信息,为了提高高分子化合物的UPS的分辨率,就必须逐步找出影响分辨率的各种因  相似文献   

12.
赵冰 《科学》2006,58(5):15-18
如果将一束光聚焦在一个固态或者一个液态物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呢?科学家们已经知道这样一些事实,物质中的分子暴露在光中时要被迫做微小的振动,这些振动着的分子将照射在其上的光向四周散射出去.其所以称为散射,是因为有一些入射光被偏折到另外一些方向上去了.  相似文献   

13.
液晶研究的历史悠久。远在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F.Reinitzer)在合成胆甾醇脂的时候,发现此类有机化合物在固态向液态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混浊状的中间态。翌年,德国物理学家莱曼(O.Lehmann)发现,这个中间态液体具有和晶体相似的性质,故称为液态晶体,简称液晶。  相似文献   

14.
降水形态的变化可以影响地表的温度和反照率,对下垫面物质和能量平衡、陆地水文及生态系统均产生极大影响.基于美国阿拉斯加8站和加拿大11站日平均气温和固态、液态降水资料拟合的固-液态降水临界气温,辨析了1961~2010年环北极地区253个站点的降水形态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60°N以北地区,降雨量占总降水量的比值(rainfall to total precipitation ratio,RPR)随纬度升高而减小.RPR气候平均态在夏季最高,秋季、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在不同季节,RPR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春季,RPR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在北极大部分地区(82.46%站点)呈增加趋势,且有22.37%站点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北极大部分地区春季降水在过去50多年间呈现由固态向液态转变的趋势.使用95%置信区间上限和下限临界温度对降水形态进行划分和趋势分析,其结果与使用最优解的计算结果一致.在北极冰雪开始消融的春夏季节转换期(3~7月),阿拉斯加、中西伯利亚和北欧部分地区存在明显的固态降水向液态降水转变的趋势,这一趋势可能正在对北极地-气相互作用施加着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富祥 《科学通报》1995,40(13):1179-1179
锗是一种典型的共价型物质,研究其过冷与固化特性具有特别的意义.Devaud和Turnbull曾以B_2O_3作为助熔剂,研究了晶粒结构与过冷度的关系.当过冷度小于300K时,其晶粒尺寸大于100μm;随着过冷度的进一步增大,晶粒尺寸显著减小,在过冷度达到400K时,晶粒尺寸减小到10~20μm左右,但仍未形成非晶相.早在60年代初,人们就发现了锗在常温高压下能发生多种固态相变.但是,对液态锗在压力下固化后的微结构研究却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迄今人们所研发的各种柔性材质中,自主型液态金属所表现出的变形能力、运转速度与寿命水平等均首屈一指,这为其平添了诸多重要用途。就在近日,中国科学家制造出了世界首台液态金属机器。该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一种异常独特的现象和机制,即液态金属可在吞食少量物质后,以可变形机器的形态实现长时间高速运动,以及无需外部电力供给的自主运动,这为研制实用化智能马达、血管机器人、流体泵送系统乃至更为复杂的液态金属机器人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许多外国科学家表示:"液态金属机器人几乎已在眼前,并且它们由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物质系统有着一种均匀的物理化学性质,我们就称之为这个系统的一种相态。人教版初二《物理》会讲到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温暖的春天,冰雪熔化成水;寒冷的冬天,湖水凝固成冰;凉爽的清晨,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花草上液化成露珠;炎热的午后,湿衣服上的水珠很快就汽化成水蒸气飞走了,这是水在固、液、气三相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就是水的相变。  相似文献   

18.
胡亮  王海鹏  解文军  魏炳波 《科学通报》2010,55(19):1968-1968
“无容器”是空间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 它避免了材料与容器壁的接触从而消除了固态有形界面, 是空间材料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环境条件. 悬浮技术是地面条件下获得无容器状态的主要物理方法. 静电悬浮是利用带电样品在静电场中所受的库仑力来抵消其重力从而实现悬浮无容器状态, 具有多方面的优点: 适用于在表面能够保留静电荷的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加热和悬浮独立控制, 悬浮稳定性不受温度影响, 可以在宽广的温度范围内开展研究; 悬浮样品内部扰动极小, 有利于进行液态合金的深过冷和快速凝固研究; 悬浮可在真空环境中进行, 避免了介质的影响. 因此, 静电悬浮是开展材料无容器处理研究的重要途径. .....  相似文献   

19.
“玻璃化作用”一词的意义DcberghP.等著曹孟德.译“玻璃化作用(Vitrification)”一词常用于描述与组培植物有关的两类变化过程:一是描述形态表征与生理功能异常的器官与组织;二是描述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如离体培养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在低温...  相似文献   

20.
液态纯锑电阻率随温度的反常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强  陆坤权  李言祥 《科学通报》2001,46(12):990-992
利用直流四电极法精确测量了不同温度时液态锑(Sb)的电阻率。实验发现液态Sb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存在有别于一般简单液态金属的反常变化。结合已报道的部分温度点的结构因子,利用液态金属电阻率Ziman理论讨论了实验现象,结果认为部分有序结构的存在是导致在熔化时发生半金属-金属转变的Sb在液态具有反常物理性质的原因,并分析了熔体结构转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