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锌-柠檬酸铵溶液还原体系,从偶氮苯制备氢化偶氮苯.选取偶氮苯与锌粉的物质的量比、饱和柠檬酸铵溶液的稀释倍数、柠檬酸铵溶液的用量及水浴温度作为影响产率的主要因素,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表L9(34)设计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偶氮苯与锌粉物质的量比为1∶4(偶氮苯0.625 mmol),稀释1.0倍的饱和柠檬酸铵溶液的用量为2.0 mL,水浴温度82.0℃,反应时间约4min,收率为86.4%.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压水堆主回路铁的模拟腐蚀产物在柠檬酸水溶液、过氧化氢水溶液、柠檬酸—过氧化氢水溶液中的溶解特性,结果表明:铁模拟腐蚀产物在柠檬酸水溶液中的溶解量随柠檬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60℃时不同pH值溶解量值的排列次序为pH3.50>pH4.00>pH3.00>pH4.50>pH2.33;铁模拟腐蚀产物在H2O2。水溶液中的溶解量远小于柠檬酸水溶液中的相应值,60℃时的溶解量比70℃与80℃时的低;共存的H2O2降低柠檬酸水溶液对铁模拟腐蚀产物的溶解量.  相似文献   

3.
以硫酸渣为原料制备铁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以硫酸渣制备的铁盐溶液为原料制备铁基颜料之一-铁红的研究结果。提出并研究了空气氧化分离铵黄铁矾制备高档铁红颜料的工艺路线,初步确定了一些主要工艺参数。这种以硫酸渣为原料制备高档铁红的工艺尚属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凝胶注模成型所需的高固相低粘度的锆钛酸铅陶瓷浆料,分别用分散剂聚甲基丙烯酸铵和柠檬酸三铵进行试验.研究了分散剂聚甲基丙烯酸铵、浆料pH值和固相含量对浆料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散剂最佳用量为陶瓷粉体质量分数0.30%~0.45%、浆料最佳pH值8.5~11.0,此时可制备体积分数50%、粘度小于1 Pa.s,适于凝胶注模的稳定锆钛酸铅浆料.其中当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30%时,烧结陶瓷有较好的微观结构.同时,对干压成型中不同粘合剂的作用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随着纳米技术的应用越发广泛,大量纳米粒子(NPs)进入到环境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研究NPs与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铁(氢)氧化物的吸附过程和机制,对于理解NPs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一些红土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的氧化带中发现了以铁(氢)氧化物为载体的天然金纳米粒子(AuNPs),研究NPs与铁(氢)氧化物的相互作用,也可以为相关矿床中的天然NPs的成因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以应用较为广泛的柠檬酸盐包覆的AuNPs为例,以赤铁矿、磁铁矿、针铁矿作为铁(氢)氧化物代表,研究在含柠檬酸盐体系中不同pH、离子强度(IS)下铁(氢)氧化物-AuNPs的吸附规律和作用机制。发现在酸性条件下(初始pH在4~6时),铁(氢)氧化物-AuNPs的吸附行为由静电作用力主导;在碱性条件下(初始pH在7~10时),不同铁(氢)氧化物对AuNPs的吸附行为有较大差异,赤铁矿、磁铁矿与AuNPs由于静电斥力几乎不发生吸附,但针铁矿与AuNPs发生了较为强烈的吸附作用。我们认为针铁矿的吸附差异可能是柠檬酸盐在碱性条件下发挥的促进作用以及针铁矿的结构羟基导致的。研究也表明,总体上IS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业废水排放中六价铬和总铬超标所引起的水环境污染问题,采用基于铁酸铋可见光还原方法去除水中六价铬,将水体中高毒性、高迁移性的六价铬还原为低毒性、低迁移性的三价铬。采用水热法制备具有铁磁性的微米级铁酸铋材料。同时,通过一系列实验考察不同光还原体系、铁酸铋初始投量、六价铬初始投量、柠檬酸浓度等关键因素对可见光还原六价铬的影响,并对相关反应机理进行阐述。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微米铁酸铋能带宽度(E_g)为1.86 eV,对六价铬的吸附能力较低,但在可见光下能够有效响应,利用光电子高效还原水中六价铬,并且,随着六价铬初始浓度的降低及催化剂投量的增加,目标物的去除率得到显著升高,同时,柠檬酸在反应体系中也存在最佳投量。在50 mmol/L柠檬酸作用下,0.1 g/L铁酸铋在可见光条件下与20 mg/L六价铬反应60 min,可有效去除97.7%的六价铬。光还原过程符合伪一阶动力学模型(R~2≥0.95)。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一种层状铁钛酸盐K0.8Fe0.8Ti1.2O4,这种层状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超过1000℃)。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清晰地反映了其层状结构。采用离子交换法,首次制备了直链伯铵(n=6,8,10)柱层状铁钛酸盐。  相似文献   

8.
以四氟化钛为前驱物、P123为表面活性剂、柠檬酸为稳定剂、盐酸为酸性调节剂、氟化铵为添加剂,利用水热方法首次制备出暴露{111}面的截顶点四棱双锥锐钛矿多面体.通过XRD,SEM,TEM,HRTEM,SEAD和EDX对所制备的多面体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显示:柠檬酸和氟化铵的使用,有利于锐钛矿多面体的取向生长和{111}晶面的保留.同时研究发现,所制备的多面体在碱性和紫外光照条件下对亚甲基蓝(MB)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降解效果,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型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解法与柠檬酸法结合制备TiO2-ZnFe2O4复合光催化剂纳米粉,利用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降解试验研究其光催化性能及其催化作用机理.制备得新型的复合光催化剂,其中含1%铁酸锌的复合催化剂平均粒径为15nm,颗粒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在紫外灯光源及太阳光光源下均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矿酸溶法,将湖南某低品位软锰矿与硫铁矿和浓硫酸共同浸出,得到含铁量高的硫酸锰溶液.对其中Fe杂质的深度净化方法及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中和水解法、部分水解针铁矿法、黄铵铁矾法、黄铵铁矾-针铁矿联合法等方法进行了深入比较,得出采用黄铵铁矾-针铁矿联合法是最适合该溶液的除铁方法.反应温度为90℃,时间为1h时,采用该法除铁率达到99.96%,而且锰的损失率低,铁渣量少,过滤容易.铁的深度去除为制备高纯硫酸锰溶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BG-110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相结合的方法,对地木耳进行人工培养,观察地木耳生长发育的过程,并比较不同铁源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8.0的条件下,能有效抑制杂藻和杂菌的生长,有利于地木耳的培养,在柠檬酸铁铵或硫酸亚铁质量浓度0.018g/L的培养基上,地木耳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2.
Al掺杂ZnO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工艺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掺杂ZnO(Al-ZnO)纳米粉体.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能谱(EDS)表明Al固溶在ZnO的晶格中.采用差示扫描热分析仪(TG-DSC)分析并初步确定影响纳米粉体电性能的因素,如:醋酸锌浓度、柠檬酸三铵浓度、掺杂比例、乙醇与水体积比和煅烧温度等的范围.结合正交设计法对各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煅烧温度1 150℃,乙醇与水的体积比1.8∶1,醋酸锌浓度1 mol/L,柠檬酸三铵浓度2 mol/L,Al掺杂质量分数2%.  相似文献   

13.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铁缺乏会导致贫血等疾病,而常规补铁剂具有吸收率低、有毒性等缺点.采用薄膜旋转蒸发法和乙醇注入法,成功制备了柠檬酸铁脂质体(FAC-lip)和血红素铁脂质体(HEME-lip).采用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对铁脂质体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结果表明,铁脂质体都呈球形、具有连续膜结构和缓释性,且药物的分子量、结构、与膜层作用力及脂质体的粒径大小对脂质体的药物释放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未来改善生物炭和有机酸共存的土壤营养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有必要探究生物炭和有机酸共存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制备生物炭,采集不同深度的黄棕壤,选择柠檬酸和苹果酸这2种酸进行试验,除对照外共设置8个不同处理方式,分别是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表土加柠檬酸处理、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表土加苹果酸处理、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底土加柠檬酸处理和不施加或施加生物炭的底土加苹果酸处理。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施加2种有机酸增加了土壤中的铁和锰的溶出,且柠檬酸处理的土壤溶液中的铁和锰含量高于苹果酸处理;(2)由于底土和表土存在理化性质的差异,影响了铁和锰的溶出量,底土溶液锰的溶出量高达0.34 mmol/L,而表土溶液铁的溶出量高达0.7 mmol/L;3)2%的生物炭没有完全阻碍两种有机酸对微量元素的溶出。结论 有机酸可以活化土壤中的铁和锰,其活化效果与有机酸种类、浓度、金属、土壤酸碱度有关,且生物炭的施加对阻碍有机酸活化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5.
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溶解液为原料,以硝酸为溶解酸,柠檬酸铵为凝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钴铁氧体,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借助于XRD,SEM,EDS和VSM等手段分别对产品的晶态、形貌、组成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硝酸作溶解酸溶解锂离子电池,采用柠檬酸铵为凝胶剂,凝胶化过程中pH=6.50时,所得产品具有较好的磁性能,此条件下制得产品的饱和磁化强度Ms为76.43A.m2.kg-1,剩余磁化强度Mr为38.57A.m2.kg-1,矫顽力Hc为105.23kA.m-1.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压水堆主回路钴的模拟腐蚀产物在柠檬酸、过氧化氢和柠檬酸—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的溶解特性,结果表明:钴模拟腐蚀产物在柠檬酸水溶液中的溶解量随柠檬酸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在不同pH值时,按溶解量q排列的次序是:q3.00>q4.50>q4.00>q3.50>q2.33,在同一浓度的柠檬酸水溶液中,钴模拟腐蚀产物的溶解量比铁的相应值高0倍以上;钴模拟腐蚀产物的溶解量70℃时比60℃、80℃时都高;钴模拟腐蚀产物在H2O2水溶液中的溶解量比在柠檬酸中的相应值低得多,在过氧化氢-柠檬酸水溶液中的溶解量比单一柠檬酸水溶液的相应值高.图4,参7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人工栽培过程中蛹虫草的子实体产量以及主要活性成分虫草素的含量,本实验通过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2,4-D、亚硒酸钠、柠檬酸三铵、以及不同的维生素(VB1、VB3、VB6和叶酸),分析其对蛹虫草生长分化及虫草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能增加蛹虫草子实体发育和产量的添加剂质量体积比为:2,4-D 0.1 g/L、亚硒酸钠25 mg/L、柠檬酸三铵1.6 g/L,而维生素的影响不大;亚硒酸钠、柠檬酸三铵对虫草素含量影响不明显,但2,4-D 0.4 g/L和VB3 1.0 g/L最能促进虫草素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以偏钨酸铵为钨源,柠檬酸为络合剂,聚乙二醇(PEG)为聚合物合成前驱体溶胶,并用浸渍提拉法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WO3薄膜,研究配位剂柠檬酸对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WO3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质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拉曼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薄膜的相组成及表面形貌,借助标准三电极体系进行了光电化学测试,并进一步讨论了柠檬酸对WO3薄膜光电性能影响机理。结果表明:CA和W摩尔比为0,0.5,1.0和2.0条件下薄膜表面颗粒平均尺寸分别为60,80,110和115 nm,500 W氙灯照射1.2 V(vs Ag/AgCl)偏压条件下,光电流密度分别为2.4,3.2,3.4和3.5 mA/cm2;柠檬酸的加入有效地改变了薄膜的表面形貌,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和较大的颗粒使得WO3薄膜电极有更好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19.
将流动注射技术与半封闭电极相结合,研究了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和柠檬酸根离子对铁/硫酸体系阳极溶解过程的影响.在恒电位极化过程中,向电极/溶液界面分别注射含以上3种离子的溶液,通过比较注射不同溶液时的电化学行为,分析3种阴离子对铁阳极溶解过程的影响机理.氯离子具有吸附性和侵蚀性,电位较低时,更多地表现为吸附性,电位较高时,更多地表现为侵蚀性;柠檬酸根离子具有缓蚀性,能够吸附在电极表面,抑制铁在硫酸溶液中的腐蚀;硫酸根离子则对铁的阳极溶解过程影响不大.实验结果表明,流动注射技术与半封闭电极相结合是研究金属腐蚀的一种有效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显色剂水杨基萤光酮(SAF)分别与铁,铜的显色反应条件和配合物的组成,提出了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微量铁和铜的新方法,用该法对航空润滑油中微量铁和铜进行了同时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