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科技》2006,(10):8
包金亮1993年开始从事食用菌研究,创办了当地第一家民营科研机构——新艺食用菌研究所,为当地菇农提供技术支持.2003年,日本一家食用菌企业希望在磐安招一个技术能手.本来就想到日、韩学习食用菌技术的包金亮立刻报名.在日本的三年,他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行业先进技术,并且发现如果在当地直接生产香菇,就能绕开很多"绿色壁垒",获得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2.
学习日本先进经验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河南省科学技术情报所白志峰去年8月,我们一行8人由河南省智力引进办派出,前往日本国宫崎县延冈市铁工团地进行为期一年的技术研修(笔者因事提前归国)。在日滞留期间,除了按计划进行研修以外,研修生在当地有关组织的安排下,参观...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技》2006,(5):F0004-F0004
封丘县农村科技研究开发推广中心于2003年4月由河南农村科技开发中心,新乡市科学技术局,封丘县科学技术局三家发起筹建成立。建立示范基地50余亩,现建有标准化菌种场,食用菌周年生产标准大棚,品种展示基地等,现有工作人员10名,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4名,与省内,外20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并被河南科技学院列为校食用菌试验基地和学习基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快速发展,不少生产者在从事菌类栽培的同时,也在学习菌种制作技术.这种自繁自用、降低成本、提高收入的方法值得提倡.但是,就目前而言,菌种生产技术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初学者往往由于技术、设备跟不上,走了很多弯路.现就菌种生产中应注意的4个问题浅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技术是用机械手段完成食用菌栽培的技术,它将优良菌种、栽培工艺和机械化技术融为一体,是一种变人工操作为机械作业、变分散经营为集约经营的食用菌生产技术。现在,一般农户或小型食用菌厂所用加工设备有枝条切片机、粉碎机、搅拌机、装瓶(袋)机、消毒灭菌设备、烘干设备等。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在食用菌优良菌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食用菌栽培原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显的成效,为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食用菌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科研单位”称号。经过长期的收集和积累,该中心现有食用菌种资源20多类,200多个品种,可满足不同层次的食用菌科研机构、生产单位和广大菇农的需求。现将该中心的主要食用菌新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焦作市孟州的刘学朝是从1979年开始从事食用菌研究的.1981年他开始利用当地资源率先大力发展"棉籽皮生料种植平菇",1982年生产规模发展到占地10亩,年生产平菇10万千克.1984年起,他开始在深圳、香港、北京、银川、洛阳、兰州等大城市发展,当年即被团中央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蘑菇大王".1996年,刘学朝又开始研究、开发生产珍稀食用菌白灵菇、杏鲍菇.  相似文献   

8.
白灵菇属高档珍稀食用菌,种植前景较好。笔者从事食用菌栽培工作二十年,现将自己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志刚 《河南科技》2006,(12):30-30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快速发展.不少生产在从事菌类栽培的同时.也在学习菌种制作技术:这种自繁自用、降低成本、提高收入的方法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古田县每年产食用菌40多万吨,其中银耳的产量就有20万吨左右。但走进古田县的食用菌批发市场,却几乎看不到银耳的影子。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河南科技》2004,(9):4-4
夏邑县自1999年开始发展食用菌,创建食用菌科技合作社(原食用菌生产协会)以来,始终把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基地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头戏来抓,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全县已形成以双孢菇、草菇为主,香菇、鸡腿菇等菇类共同发展的生产格局。目前,全县已有17个乡镇、83个行政村、4270户种植食用菌。现有双孢菇、草菇种植棚3560座,种植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龄整齐、接种后菌丝蔓延迅速等优势,在食用菌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利用简易磁力搅拌发酵器制作液体菌种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文化渊源流长,历史悠久。相传远古时代,就有神农氏遍尝百草,“日遇七十毒,遇茶而解”的佳话。从此,茶先是作为药物为我们的祖先所认识,而后又被做为饮料传遍亚洲,传遍全球。朝鲜早在新罗王(公元632-646年)统一之后,就从中国传人了饮茶的习惯。日本遣唐使传教大师最澄及弘法大师空海于公元804年人唐,分别于805年和806年返回日本,回国都带去了中国的茶籽试种于日本。自从遣唐使学问增最澄及空海在日本播下中国茶种之后,南宋时期又一位日本著名高僧庵荣西(1141——1215年),又名叶上房,于1168年及1187年先后两次人来到…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种同人脑一样具有学习和记忆功能的集成电路,为开发下一代机器人奠定了基础。据报道,这种方形集成电路结构模仿了人脑,它虽只有4厘米见方却装有上百万个电路开关。机器人如果安装了这种集成电路,就可以通过探测装置自行把握温度和振动,判断各种障碍这家公司计划5年后先把这种集成电路用于塑料加工机械等企业,而后用于天气预报和航空航天事业。日本开发仿人脑集成电路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技》2008,(8):13-13
近年来,河南省西峡县田关乡为适应当地农民生产需要,在每个村安装了喇叭,让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所需的科学技术和致富信息。该乡从2004年开始,投资30多万元,在每个村安装1-2个喇叭。这些喇叭除了向农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外,还播放农业技术专家的技术讲座。  相似文献   

16.
最近,农业部在今后二、三年我国蔬菜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和食用菌生产”。因此,我们对河南省食用菌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调研情况表明:食用菌生产已成为目前农村经济中一个非常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一、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近十年来,我省食用菌生产发展迅猛,产量连年大幅度增加。我省食用菌生产产量以15-72%的速度连年增长,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增长更为迅猛,2000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达105万吨,跃居我国食用菌生产第二大省。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一个多菇类、多品…  相似文献   

17.
<正> 香菇胶囊菌种工厂化生产技术只有日本和韩国掌握,在国内还是空白。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吴克甸、吴学谦等科技人员最近研究出适合中国生产实际的标准化胶囊菌种生产工艺条件,筛选出专用培养基配方,研制成功939、9015、241—4、地栽1号等优良品种的胶囊  相似文献   

18.
《甘肃科学学报》2005,17(4):F0002-F0002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自建所以来,共取得120多项研究成果,具备工业微生物、农业微生物、食用菌等技术领域的科研开发能力。经过25年的发展,目前是甘肃省专业从事生物技术、尤其是在工业微生物工程领域技术水平较高、人员素质较好的省属科研机构。现有2名省属院所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发展食用菌 搞活城乡经济南阳市林技站冯占亭南阳市卧龙区林站杜道丽食用菌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的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在人们生活中占居着一定的位置,发展食用菌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一、南阳市...  相似文献   

20.
肖远金 《河南科技》2004,(14):30-31
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技术是用机械手段完成食用菌栽培的技术,它将优良菌种、栽培工艺和机械化技术融为一体,是一种变人工操作为机械作业、变分散经营为集约经营的食用菌生产技术.现在,一般农户或小型食用菌厂所用加工设备有枝条切片机、粉碎机、搅拌机、装瓶(袋)机、消毒灭菌设备、烘干设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