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重要思想。“以德治国”是道德与法律关系发展的逻辑结果,还是中国执政党治国思想的完善和发展?是为了进一步加快“依法治国”的进程,还是拯救道德的权宜之计?“以德治国”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是什么关系?本文试时“以德治国”的意义以及“以德治国”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抓好三个重点第一 ,《讲话》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论述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关于实践是形成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的基础原理的继承和发展 ,而“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体现。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中 ,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与进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二 ,在讲授辩证法部分时 ,要深刻领会和认识“三个代表”思想中所倡导的创新精神 ,“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命题 ,是对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关…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和研究发展阵地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阵地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三个代表” ,用“三个代表”来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国际和国内新的形势下提出的党建思想,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是实践,我们必须从实践的高度深刻领会和理解“三个代表”,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于其中,内容科学、逻辑缜密。而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本保证,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生命力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与创新,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萌生、发展与完全定型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考察与分析,认为它不是某一个人物的独创,而是近代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结果,是群体思想的结晶。“中体西用”思想之所以归于张之洞名下,成为其代称,不是时人误会了梁启超的语意,而是对其不合时宜地重弹“中体西用”老调的讥刺。尽管“中体西用”思想曾经阻碍过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但它在特定时期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是应予肯定的。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道学宗主”的周敦颐,提出的理论不多,但对宋明理学的发展却影响深远,“诚”的思想就是其中之一。他把“诚”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作为天道和人道的根基。他的“诚”思想是先秦以来有关“诚”思想的继承,同时又做了较大地发挥,它的基本理论已经完备,后世有关“诚”的思想,都可以从周敦颐那里寻到渊源。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先进生产力是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巨大动力;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不但发挥主体作用,而且发挥着核心和领导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恩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血脉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与发展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它们贯穿在“三个代表”各个方面之中。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是对国家治理学说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合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一个古老的哲学思辨命题,也是当前我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马克思超越了先哲对“以人为本”的传统理解,从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的高度出发,认为“以人为本”就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坚持以“人类”的实践为本;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本;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坚持以每个社会成员的实践为本。  相似文献   

12.
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在乒乓球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锻炼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党的第一、二两代领导集体,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新时期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了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要性的认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通过西部大开发,“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科学地揭示了发展的本质,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标志。“以人为本”全面规定了发展的内容。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确立了协调发展的原则。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作到协调发展。没有协调发展,就难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以人为本”指明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图书馆界存在着“读者第一”和“图书馆员第一”两种观点的争论,其实它们完全可以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统一起来,即在思想方法上将图书馆员和读者整合为一个整体“人”,实施人文关怀;当与社会分工相联系时,再将人分解成图书馆员和读者,他们在以人为本前提下遵循不同的角色规范。  相似文献   

16.
“竜”,壮语森林之意。云南壮族年年祭“竜”,并以之作为村社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本民族群体团结的纽带。他们认为:有“竜”环抱的村寨,人能健康长寿,百姓衣食无忧;“竜”的圣洁能免除疾病、瘟疫,预防自然灾害;他们把“竜”的萌、发、荣、枯视为春、夏、秋、冬的信息,更把“禁山林、培风水”说成是“关乎地灵人杰”的大事。壮族虔诚地祭祀森林并对其严加保护的传统风俗,实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本质是“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应用常数“1”解竞赛题的一些技巧,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把一些表达式化为“1”;二是把“1”进行转换,使问题得以解决.实质上是转化思想的体现,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18.
庄子《齐物论》篇从世人"与接为构,日以心斗"、"与物相刃相靡"的入世状态出发,探讨出现此类情形的原因是人们在争夺是非彼此,而实际上并不存在评判是非的"真宰",所以不如"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莫若以明",从宏观上讲,"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主张派遣是非,泯灭彼我,"道通为一",进而达于"齐万物"的状态。庄子所谓"齐物"之"物"是指世间的所有事物,包括人以及人们关于事物的诸种理解(所谓"物论")。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体现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两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必须从理论高度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明确“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立足“以人为本“,增强教育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晚清至民国,西康地区成了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改土归流”、三次康藏冲突,达赖、班禅、诺那呼图克图等宗教势力,刘文辉、格桑泽仁的世俗力量都是这个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这些角色学者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西藏驻京办事处、班禅驻京办事处、诺那呼图克图驻京办事处,学者也都给予了关注。而成立七年之久(1930—1937),影响较大的“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在近代康藏之争中,各类民间组织“西康总商会”“西康国民协进会”“西康特区民众保固国防后援会”以社团的方式关注西康的稳定和发展。民间人士以请愿团或代表的身份到南京请愿、递交呈文、招待记者。民间社团、请愿团中的西康人士希望互递京康消息。由西康代表临时驻京,到“西康民众代表驻京办事处”成立,可见民间力量和国家意志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