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孔子思想由“礼”起,进至“仁”、“义”,它以“仁”为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对“仁”的界定,实为“仁”的主要含义。这是一种超越了“礼”和“义”的大公境界,是最高的“德”。而“忠恕”之道是达成“仁”德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对以往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表示不满的“真是”语义演变的句法环境,和表不满义“也是”来源。并进一步探讨了“真是”“也是”的性质和功能。“真是”作为一个语气副词,在独立使用时发展出话语标记的功能,“也是”具有语气词的属性,在“X也是”中有话题标记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语言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演变,其中词汇最为敏锐。“红灯”一词在其基本义的基础上产生出了许多其他新的意义。分析“红灯”一词的语义演变发揭示发生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陶西坤 《科技信息》2009,(9):131-131
今天我们提起“东、西、南、北”四个字.都知道是表方位词,但“东、西、南、北”表方位义并非全为其本义,其蕴含的语言含义、文化含义非常丰富。我们就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及参照一些古文字研究成果来探究一下“东、西、南、北”表方位义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赵婷婷 《科技信息》2009,(3):288-289
中华民族在文化发展与对外交往中积累了深厚的内涵,语言表达正是这种内涵的外化。生活中,“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几乎每天都要用到,它们不仅用来指示坐标还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含义。以上四词在翻译思路上有共通之处,因此本文选取“东”字为例,试从其方位名词的基本含义到特定文化含义的演变,探讨方位词翻译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6.
“法”、“经”二字,在春秋战国时期应广泛,并各有其通行含义;主张“法后王”、“法要明白易知”,。是法家的思想倾向和特点。因此,法家李悝所的《法经》,其名称不可能是任何其他字的借字或借义,而应该是它们在当时的通行含义。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中,Historiography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第一,被人们所写出的历史;第二,对于历史这门学问的发展的研究,包括作为学术的一般分支的历史的历史,或对特殊时期和问题的历史解释的研究。在这里,我们取其第二义,即所谓“编史学”。  相似文献   

8.
从文献学角度来看,以前各家对“话本”的含义的界定——“故事底本”或者“故事”,都有以偏概全之嫌。因为这种理解忽视了其含义的历时发展——“话本”之含义在历时的发展中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话本”早期作“话”,从唐代到明清文献中的“话”、“话本”、“话文”的用例来看,“话本”、“话文”均为偏正结构,其含义均指“故事”,并无“故事底本”之义,“本”指“(故事)本末”,“文”指故事内容。指“故事底本”的“话本”是现代才发展出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言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发现两个汉语词语问题颇值得讨论。其一,常见的“第一”~词在特定情形下并不表达通常意义上的顺序义或次第义,而是获得了其它新的含义。如在“第一时间”、“第一速度”、“第一反应”等表达中,其确切义则取决于具体搭配或共现语境。其二,当下多种媒介中不时看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被“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所替代之情形。实际上,无论从语言表达约定俗成或从修辞及语义等角度来看,“行为世范”都切不可被“行为示范”所能轻易取代。  相似文献   

10.
徐青 《世界知识》2013,(20):45-47
2013年9月初,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为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的弊案,“关说”“法务部长”、“检查总长”的弊案彼媒体曝光,马英九在第一时间祭出开除其党籍、撤换“立法院长”的重手。这是马英九与王金平继200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2008年“总统”选举党内提名竞逐之后,两人第三次开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汉语史研究,分析比较连词“一旦”和相近结构“一朝”的发展过程。结论表明,“一朝”过多的语义负重是它最终没有演变为虚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词语法化的过程中,实词义的虚化是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李敏 《科技信息》2012,(32):I0088-I0088
《白鸟》是三岛由纪夫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大小姐在骑马中发生的故事。但是在这个简单的故事情节中却包含了很多细腻的情感,特别是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白色”,可谓是串联小说感情的基线。通过对“白色”含义的深入分析,可以加深对该小说的理解,读出该小说真正的美。  相似文献   

13.
“黄色”的“色情”义要在一定的词语形式和语境中显现,须区分其在应用中的含义;“黄色”的“色情”义属借词义,为象征用法。  相似文献   

14.
考察一些用于好义的“被”’字句.总结了用于好义的被字句的动词、动词的宾语、介词“被”的宾语及被字句的语言环境的一些特点,还探讨了用于好义的“被”字句变换为“把”字句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假设连词“使”产生于先秦,由泛义动词“使”发展而来,经历了“使令动词-泛义动词-假设连词”的演变模式。“使+N+V2”格式中V2所表示事件实现可能性的弱化、事件所在时间的变化以及事件关涉人物的变化是“使”语法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从“语用学”的角度,论述常见词“意思”作为动词和名词时在一些固定搭配中的用法和含义(语用义),进而说明“具体语境”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探究“经”和“典”字源义上共同据有“崇高”“权威”和历时义的表征文化视界下经典自身的迁移演变。从“经”与“典”美学张力的缘构到“经典”的词源义、历时义的延展自显中,认定指向性、权威性、实践性、边沿性是经典的质性因子。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含义及历史渊源、演变,到它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从高校以学科渗透、文理融通、“厚基础、宽口径”等指导思想出发,充分阐述了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古汉语动词“就”在“就十地点”和”就 地点 动词”结构中的蕴涵义素及其变化的分析,归纳出“就”的一些隐性(蕴涵)义素,来描绘它的“佐食”义的由来,从而勾画出该义的演变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中“耒员”、“芳”二字释义有误,“耒员”、“芳”的本义、旁义、引申义与其他音近形近率可以进行比较,以确定它们的精神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