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阶段旧建筑改造设计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旧建筑能够带给人们丰富且深刻的空间意义。本文分别从修旧如故、新旧交合、更新延伸三个方面,对当代旧建筑空间改造的建构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待校园建筑应该采用-种积极的思维--再生的建筑.通过适当改造,适当取舍,使校园建筑具有新的内涵.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从而使其获得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关于传统建筑空间的进化,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保持建筑传统风格的基础之上创造有利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建筑空间,笔者主张在传统基础上加入创新的巧妙结构并满足功能需求,探索建造低成本的空间,改良结构方式,运用结合再生、环保的材料等多个途径保持地域建筑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4.
唐剑 《工程与建设》2012,26(5):596-598
纵观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与再生的新陈代谢过程。文章以庐江县西门岗湾地块的旧城改造项目为例,从规划背景、规划原则及规划构思方面对其建设方案进行论述,探索城市与建筑更新与再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邝雄辉 《科技资讯》2009,(21):27-27
旧工业建筑良好的结构,高大开敞的空间决定在失去生产功能后能够通过设计改造成其它用途。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延续凝聚在工业建筑当中的发展印记和历史情感,而且能够延续旧工业建筑的“建筑寿命”,并且由此带动旧工厂、旧工业区的更新和发展。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旧工业厂房改造为办公楼的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孙爱江 《科技信息》2013,(19):337-337
拆旧房、建新房,以及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都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就被直接运到市郊或乡村,既侵占大量土地甚至良田,又会对大气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因此,对数量特别巨大的建筑垃圾实施资源化处理和再生利用,是我们人类对自己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国家对土地政策紧缩,进一步刺激了城市自身的更新。旧城区人们意识的改变和开发商们利益驱动相互作用,使中国的旧城改造掀起了新的改造高潮。本文从道路系统的整合、建筑的处理以及街区空间塑造三个方面对老城街区空间改造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废弃混凝土骨料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源泉,清水混凝土是建筑装饰材料的基石。随着城乡拆迁及工程改造产生的建筑 垃圾越来越多,对生态资源平衡构成了严重威胁。废弃混凝土作为“城市矿产”,从源头上节省天然骨料,实现了再生资源产 业化的发展。清水混凝土应用在装饰工程中,减少了装饰垃圾,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通过对清水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工 艺的研究分析,为再生骨料清水混凝土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结合建筑装饰案例的研究,印证了再生骨料清 水混凝土具有实用、美观和环保的三重价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村镇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必要性,介绍了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的生产工艺,提出结合我国村镇实际情况的再生骨料加工方法。通过论述说明利用村镇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的方法具备可行性,从而为村镇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合当前养老建筑存在的自然景观配置不足、空间模式化且适老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在积极老龄化的政策背景下,提出了建设自然友好的亲生物型养老建筑的概念。根据亲生物活动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方面的积极效应,归纳了养老建筑空间中亲生物设计要素,结合相关案例重点研究了未来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建议在养老建筑设计中,通过嵌入亲生物景观与微农业改造、打造贴近自然的室内空间设计以及结合适老设施与亲生物改造等设计策略,打造自然友好的亲生物型养老建筑,以推动积极老龄化建设,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受到学界、政界与行业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城市更新在政策与制度建设、工作路径与方法转型、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实现城市综合转型目标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并且涌现出了责任规划师、社区规划师等特色化的实操路径,以及历史街区改造、老旧小区整治、老工业区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公共空间提质等不同类型的实践做法与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2.
建筑空间美学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建筑、空间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透过国内外著名建筑物概述了建筑空间美学,从灵动空间之美、虚实空间之美、流动空间之美及序列空间之美分析了建筑的空间之美,并探讨了建筑的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13.
孙正国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0):111-115
媒介的变革直接根源于技术的创新,而且形成了全然不同的观察世界的方式和理解世界的观念。媒介建构故事空间有两次大的转折:一次是书面媒介向表演媒介的扩张,空间表达的具象性得到凸显;另一次转折是实在空间向虚拟空间的伸展。虚拟空间的故事建构正是这两种形式的融合,故事的意义发生变化,故事的空间表达也不例外。这一次媒介转折在人的意义上和空间的意义上都是本质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基于Voronoi图的洛阳城市绿地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和设计是建设生态城市,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Voronoi图的空间分割和邻近查询原理,将城市绿地系统内的每个绿地斑块视作一个发生元,运用Voronoi图分析洛阳城市绿地系统位置分布与服务范围,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洛阳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机机器视觉下,采用传统方法研究排球手位置轮转的空间特征时,随着排球手位置轮换的不确定性增强,空间状态识别效果不好,对调整战术的指导性不强。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空间降维的排球手位置轮转空间多变性优化方法。通过构建机器视觉下排球手位置轮转的图像处理模型,完成排球手空间位置变化的像素点采样和特征分析。通过构建图像特征输出函数,实现空间像素点量化特征降维。通过求解排球手空间位置轮转视觉特征图像的运动参数方程式,完成位置轮转空间多变性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能准确有效对机器视觉下排球手位置轮转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和识别,对于提高队员的协调和配合素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于淼  谢武  项英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4):14749-14754
针对以往装配式建筑调度研究中,主要基于一个活动只有一种固定资源投入和固定工期的执行模式,而实际调度过程中多种资源投入和不同工期的多种执行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建造建模方法的不足,建立以装配空间工期最短,以及在装配空间工期最短限定下的生产空间工期最短的多模式资源约束模型,在该多维空间调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搜索能力强、能有效求解该问题的布谷鸟算法(CS)。最后通过装配式建筑项目实际案例分析和遗传算法(GA)的性能对比,证明本文构建的调度模型和算法设计能有效的解决多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资源受限调度问题,丰富了装配式建筑项目调度这一领域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建筑作为空间的载体,人们对建筑的利用主要体现在空间利用上。建筑设计关注最多的是功能分区、人流交通等。但所有这些都是通过空间限定来实现的。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是对建筑内空间的二次设计.将空间本身作为室内设计的主角,使其成为进入者体验和欣赏的对象,是这个设计的最终目的.以原有的空间体系为图底.通过多种手段探究室内空间结构组织的多种可能性以及通过对空间的关注,使得整个室内空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给该空间使用的人们以最为舒适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沿海低丘陵"三生空间"时空演变与生态环境响应,以沿海低丘陵资源富集区招远市为例,利用2008—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基于土地空间扩展强度、半变异函数、生态环境响应模型等方法,对区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进行区域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沿海低丘陵资源富集区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用地空间扩展与收缩处于低速变化;②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功能增强,生态空间减弱是研究"三生空间"的转型的主基调,其转型由矿产资源的开发、土地管理政策等多因素造成;③服务及其他生产用地偏移最明显,农业生产用地、林地生态用地偏移较弱;④胶东半岛低丘陵沿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呈下降的趋势,生产空间、生态空间转型为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相互转型是导致生态环境质量降低主导因素.研究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响应演变规律,可为招远市国土空间规划下"三生空间"和生态红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传统民居基本为村民自建,极少考虑建筑的光环境设计,室内采光效果差.为改善传统民居建筑光环境,对黔东南地区丹寨县黄土寨中一栋具有代表性的苗族民居进行光环境实验测量,并结合该民居建筑的空间特征对其光环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民居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性能均未达到建筑采光设计标准要求;房间的采光口大小及位置、室内空间形态、表面材料的反射性能等因素均会对其室内光环境产生影响.运用软件模拟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以对原建筑风貌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最小化为光环境改造前提,从调整采光口的大小及数量、增加屋面亮瓦及檐下采光口、铺贴浅色墙纸、设置可调节反光百叶等方面,提出传统民居光环境综合优化改造策略.本研究可为传统民居室内光环境保护性改造,以及新建民居的采光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Many commercial database systems maintain histograms to summarize the contents of relations and permit the efficient estimation of query result sizes and the access plan cost. In spatial database systems, most spatial query predicates are consisted of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atial objects, 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stimate the selectivity of those predicates for spatial query optimizer.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electivity estimation scheme for spatial topological predicates based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histogra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scheme. Proposed scheme applies twopartition strategy on transformed object space to generate spatial histogram and estimates the selectivity of topological predicates based on the top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formed space. Proposed scheme provides a way for estimating the selectivity without too much memory space usage and additional I/Os in most spatial query optimiz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