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庆元党禁”与“开禧北伐”是发生在南来宁宗时期的两次重大事件,皆同当时的宰相韩佐胄及著名主战派人物陆淤、叶适、辛弃疾的名字密切相关。但因韩佐胄被(宋史)列入(好臣传),而陆游、辛弃疾、叶适则是人们公认的爱国主义文学家和思想家,所以在历史著作和文学史中讲述这两次事件时往往令人困惑。整个南宋时期,主战派和议和派的辩论与斗争一直是朝野的主要矛盾。从投降派头目赵构、秦桧红诬陷杀害爱国将领岳飞、流放直言主战的爱国志士胡桂开始,直至南宋灭亡,两派之间的争论和斗争始终没有停息。韩佐胄参与的“庆元党禁”与“开枪…  相似文献   

2.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公元1125——1210年),家籍山阴,字务观,晚号放翁,一生留给后世的九千余首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主张抗金的强烈愿望,显示出他人格的伟大.但是,自宋元以来一些史家,却只仅仅根据其晚年与韩(?)胄的关系,认为“不得全其晚节”,并载之于杂史、野史、国史中,从而影响到人们对陆游及其诗歌的认识和评价.为此,对这一纠葛很有弄清辨明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开禧德安守城录》一书,是南宋开禧二年十一月至三年三月(公元1206—1207年)王允初保卫德安府城安陆的实录,是珍贵的宋、金军事史上第一手资料。王允初(1154—1214)字元父(亦作元甫),两浙东路温州永嘉县人。淳熙八年进士。开禧元年冬,任京西南略(今湖北省北部)德安府(今安陆县一带)通判,是这次保卫  相似文献   

4.
主要对南宋宁宗前期的宋金各方面的关系进行阐述、分析和评价。着重探讨从开禧北伐到嘉定和议期间宋金之间发生的较重要的历史事件,评述当时双方都存在各种决策的失误,导致丢掉了在防御中求统一的机会,从此再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最终双方相持得以在衰弱中延续,继续维持其末日的来临。  相似文献   

5.
<正> 祖国医学认为“脾胄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极为要要。脾胃虚弱,不仅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调理脾胃是一种积极的培本疗法。通过调理脾胃,不仅可以治疗脾胄本身之病变,而且还可以治疗其他系统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根据《开禧历》现存日食推算过程名称及天文常数,推断其日食计算方法与《纪元历》相同.给出了《开禧历》完整的日食推算公式以及使用《开禧历》计算淳祐五年七月朔日食的过程.将《开禧历》的日食算法编写为计算机程序,计算出1112至1303年间杭州的所有日食.与真实的天象作比较,得到《开禧历》日食计算精度为:日食食甚的平均误差0.46h,食分误差1.65分;有近20%的推算达不到当时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张思训的“太平浑仪”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我国天文仪器发展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发明创造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但是也有些重要成果,由于人们研究和宣传不够,而被人们所忽略,张思训的“太平浑仪”就是典型事例之一。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国科学史的学者都认为北宋末期苏颂(1020—1101)和韩公廉于1090年设计制成的“水运仪象台”是一项卓越成就,颇受称赞,例如说:“这是  相似文献   

8.
担心朝韩关系发展过快,自己成为配角;希望朝韩保持“适度紧张”,以利自己主宰半岛形势——新年伊始,笼罩朝鲜半岛的气氛就与去年大不相同,不再是“暖流”,而似乎带着“冷”气。这股“冷”气的源流不是半岛本土,而是远隔重洋的美国。2月初,美国副国务卿阿米塔奇在同金大中总统的助手会见时,建议韩国停止使用“阳光政策”一词。改用美国提出的“接触政策”。  相似文献   

9.
石源华 《世界知识》2008,(22):58-59
邵毓麟的一生与中韩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1949年7月,在国民党政权撤离大陆前夕,邵毓麟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首任驻韩大使,同时也是末任“大使”。  相似文献   

10.
柬埔寨人民党原名“柬埔寨人民革命党”,最早起源于30年代期间的印度支那共产党,其成份十分复杂,包括从越南回国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柬埔寨共产党内部反对派、西哈努克政府和朗诺政府中的部分高级官员以及一些宗教界人士。1975年,柬共内部进行了大清洗,韩桑林等人脱离柬共后成立“柬埔寨救国民族团结阵线”,后更名为“柬埔寨人民革命党”。1979年1月越南入侵柬埔寨后,韩桑林等人在越南的支持下,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即金边政权)。1981年柬人民革命党召开五大,选举韩桑林为总书记。1991年召开的特别会议上进行了较大改组,党名改为“柬埔寨人民党”,选  相似文献   

11.
“党内合作”与北伐大革命的失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原因新探马雪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国共两党的合作为起点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同样又以两党合作的分裂,令北伐大革命的失败而告结束.近年来在研究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人们往往偏重于就事论事地去追求当事者的...  相似文献   

12.
祖逖北伐是东晋的首次北伐,北伐主要对象是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后赵。近年来一些史学家对祖逖倍加赞誉:“是中华民族识大体顾大局的杰出人物,他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献身精神,永垂汗青,彪炳百代。”[1]肯定祖逖北伐。我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实际,故作《新论》。一、后赵取代西晋是庶族地主对门阀士族的胜利祖逖所处的两晋时期,门阀士族掌权。此阶段政治、经济均与门阀制度密切相关,自然祖逖北伐与门阀士族有着必然的联系。西晋门阀士族统治集团,从未受过艰难,体会不到劳动人民的疾苦,只知纵情享乐。从西…  相似文献   

13.
鲁、郭的相互关系经历了曲折演变的四个阶段:一、从五四文学革命到北伐前后,他们由文学上“文人相轻”到政治上“同气相求”;二、在“革命文学”论争中,由于郭沫若对鲁迅的错误攻击,使鲁迅“愤懣”而关系交恶;三、左联时期,他们共同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但相互之间却时常“笔墨相讥”;四、左联解散之后,他们为建立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而加强团结,在“两个口号”论争中求同存异,彼此作了充满战友情谊的中肯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在酝酿了一年多之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终于突破了以南北划分的地域限制:双方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于2003年6月下旬开始“北伐”和“南征”,两个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固定电话运营商终于形成。在这道闸门打开之后,两个公司都将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全业务。  相似文献   

15.
(一)故事背景《失街亭》一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九十六回,描写蜀汉和曹魏之间一次带有关键性的战争——街亭争夺战.这是诸葛亮北伐曹魏中的一次失败的战斗.这次失败的关键,是马谡丧失了战略要地街亭,破坏了整个出征计划.刘备死后,诸葛亮继续奉行安定内部,巩固后方,北伐中原的策略.首先出兵南征,七擒孟获,安定了后方.恰值魏文帝曹丕病死,其子曹睿即位.诸葛亮采用马谡的离间计,使曹睿把“深有谋略”的司马懿“削职回乡”,创造了出师北伐的一个有利条件.于是诸葛亮即刻趁机兵出祁山,企图夺取长安,再图中原.初出祁山,蜀军“累获全胜”,连得陇西三郡,把  相似文献   

16.
继1922年的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孙中山于1924年9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这是孙中山最后一次亲自领导的军事斗争。对于这次北伐决策,在广州革命政府内部,曾出现诸多反对意见,认为时机不成熟,操之过急,应暂缓北代,否则易招致失败。后来北伐的夭折似乎证明了这一点。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孙中山再次北伐呢?这是由广州革命政府所处的历史环境决定的。探讨这次北伐的原因,有助于全面了解孙中山晚年不屈不挠锐意进取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2月21号,国内最大的开发者社区CSDN因600万注册账户信息泄漏而成为众矢之的。随之而来的,是网易、人人、天涯、猫扑、多玩等多家大众网站与其一道被“爆库”,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波及面最广、规模最大、危害最深的泄密事件全面爆发。坊间戏称:金山毒霸产品经理韩正奇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2011年的圣诞节成了中国黑客的狂欢日。  相似文献   

18.
项安世(1129-1208)是南宋名臣、诗人。孝宗淳熙二年(1175),项氏进士及第,授绍兴府教授,后居绍兴、成都等地。绍熙四年(1193)三月,除秘书省正字,历任校书郎、实录院检讨官、池州通判等职,后因“庆元党禁”罢废而还江陵,家居十年。开禧二年(1206)复起鄂州,先后任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荆湖安抚使、太府卿等职,后以事免。卒后,追赠集英殿修撰。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帝制时代的父死子继,还是革命所造成的政权倾覆,或民主国家的政党轮替,新旧政权的更迭,都必然会对新政府的人事构成产生影响。北伐后,大批具有行政经验的“旧官僚”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之中,在顺利实现政权更替的同时,亦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平稳过渡。然新政权使用新官僚,是为当然之事。吊诡的是,对于北伐之后的新政权而言,旧官僚固然“旧”,新官僚却似乎并不太“新”。这种“新旧杂糅,亦新亦旧”的现象虽为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特征,但作为一个新政权却未能在官僚的人事构成上展示其新的一面,从而为其迅速沦为旧政权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0.
美朝奇特关系——兼谈朝鲜半岛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3月中旬,经过长达数月的反复较量和谈判,美朝间终于就美国检查朝鲜金仓里可疑地下核设施达成协议。5月下旬美国专家组多次进行现场检查,并没有发现朝鲜违背1994年协议及开发核武器的证据。一度处于危机状态的半岛局势缓和下来,国际社会为之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但是,一波将息,一波又起。6月中旬,美、日、韩突然指责朝鲜正在准备进行一次“大浦洞”导弹试射。于是,他们联手阻止、利诱、恫吓,而朝鲜坚持此乃主权,他人不得干涉。一时间半岛局势又趋紧张,双方都无意让步,一场新的危机正在形成……表面看来,这次半岛危机是由朝鲜坚持试射导弹,美、日、韩坚决阻止而引起的,是“导弹招致危机”,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