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照日格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4)
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世界存在的普遍方式,即一切实在都是按照感性形式与理性形式互为前提相互依存而成为一体的方式存在着;感性形式是以具体而丰富多彩的方式表达着它的内在理性形式,而理性形式是以抽象而单纯威严的方式支配着它的外在感性形式;二者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然后对原始生命、生命的演进过程、微生物、植物、动物、细胞及其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存在方式进行研究,得出了生物世界的存在方式,同时佐证了世界的存在方式.进而简略回答了哲学上的物质属于感性形式、精神属于理性形式,物质与精神是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二者之间不存在何者为第一或第二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照日格图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大千世界尽管表现为无限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系统性,但其基本存在方式是一致的,即一切实在都是具体形式与理性形式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的同一体,且理性形式支配着具体形式,具体形式表达着理性形式,这就是世界存在方式的基本原理.文章通过对世界复杂性特征的分析和对物理世界、生物世界、人类社会、精神产品和意识领域里典型形态的考察,深入阐明了这一原理的普遍有效性.进而说明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就是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的同一体,不存在何者为第一或第二性的问题,而是遵循世界存在方式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3.
照日格图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8
文章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世界存在方式的基本原理,即一切实在都是具体形式与理性形式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的同一体;具体形式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表达着它的理性形式,而理性形式以抽象能动的方式支配着它的具体形式,二者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进而对人类个体、社会形态和社会活动的存在方式进行分析,不仅说明而且佐证了世界存在方式基本原理。同时,阐明了物质与精神也是互为前提的依存体,遵循世界存在方式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4.
5.
恩格斯曾指出,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很多人对这一理论有一定程度上的误解。我们应从辩证法的角度来正确的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并看到其论述存在的一些时代局限性。文章还指出哲学主题具有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郭晓鸣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21(5)
针对逻辑哲学的基本问题即:逻辑存在本身之所以存在的根据是什么? 逻辑存在本身之所以存在的根据是如何可能的? 本文以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为视角,认为哲学就是哲学本身,逻辑哲学不应当研究诸如"什么是逻辑"等逻辑问题.同时认为,逻辑哲学是研究与逻辑有关问题的哲学,哲学逻辑根本就是没有理论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徐敏峰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29(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在进行"中囱化"的同时,还应加强"世界化"的进程.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运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分析、解决世界性问题,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关注中华民族的发展.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一门世界哲学,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和”是中国哲学最优秀的传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的核心;“和”是中国哲学对世界未来哲学的最大贡献;“和”是中国哲学“为万世开太平”和建立世界持久和平,构建和谐世界的最宝贵的哲学三个层面。来初步解读冯先生最后留给我们的这份最珍贵的哲学遗产。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种客观的自然原则,自然科学的理论解释往往是多元的,从数学的角度看,可以很容易证明,这种理论性的解释有无穷多个。但是,人们为什么会选择某一个,而不去选择另一个,这往往是根据简单性、合理性的原则来确定的。任何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总要受到当时时代的思想和实验观察水平的限制,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以往的物理理论迟早要被新的理论所代 相似文献
10.
王鹤雄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9,(Z1):10-11
在实践观哲学的视域里,就全部的社会生活而言,实践其实就一种客观的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社会存在方式。中国哲学始终以实践观的态度看待全部社会生活,通过沟通人道和天道,以天道论证和服务人道,并以天人合一为根据,不断谋求改变人的社会存在方式的形态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21世纪体育教师应具有的职业观念,指出了正确的职业观念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学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对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作了论述,并总结分析了近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轨迹与特点和不同学龄段体育教学思想的具体内容,进一步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张国钧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3):111-113
荣辱观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时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如何给予大学生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国钧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5)
荣辱观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时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如何给予大学生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诠释学思想与教学理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传统诠释学视域中的教学理念由于对原意的片面强调,强调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因素,从而将大学英语教学引入以教师中心论的泥潭。在当前此起彼伏的英语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思潮中,大学英语教学新理念应从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出发,借鉴哲学诠释学思想消解传统教学理念中的二元对立,以理解本体论为基础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通过视域融合构建师生之间的多元对话,立足实践诠释观探索多元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哲学诠释学的思想推动了教学理念的更新,为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考查体育群体的发展走向,依据其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对体育群体的概念重新界定为: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的,结构相对稳定的进行体育活动的集体.并按照体育群体构成的社会关系,将其分为初级体育群体、正式体育群体和非正式体育群体.根据国际体育的发展趋势,对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社会学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学校体育的概念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忠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了现代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区别,进而归纳出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的特征及学校体育的概念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晓路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20-24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要义,对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体育文化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科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3):84-86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世界观,也理所当然地指导着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之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重视运动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运动主体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和归宿;实现体育文化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