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模态的故障检测作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围绕多模态的故障检测问题展开相应关键问题研究,首先提出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算法结合聚类有效性指标求解出最佳模态数方法,通过数值仿真和带钢热连轧生产过程数据进行验证;然后利用模糊C均值算法对训练数据进行模态划分,针对不同模态,利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建立相应的监测模型,实现对故障的有效检测;最后将该故障检测方法应用到带钢热连轧生产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不仅实现合理模态划分和识别,而且取得良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档案管理数据量的不断增长,有效地对档案文本进行聚类划分能够提升档案分类和检索的效率。文中提出2种增量多模态文本数据聚类方法,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多视角分析,融合挖掘文本的潜在主题特征,提升文本聚类的准确性。此外,设计文本聚类多模态增量学习模型,提升海量、动态文本划分的效率。在文本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增量多模态文本聚类方法优于单模态和多模态聚类算法,能够对文本数据进行有效划分。  相似文献   

3.
多模态过程中各个模态均有不同的特征,因此模态数据的局部特征比全局特征更能有效、合理地表征实际化工过程。为利用多模态数据的局部特征,提出了基于数据局部特征的多模型方法(LFMM)用于多模态过程的监控。首先,离线阶段考虑到数据间的时序信息以及数据特征,利用不同时间窗内数据的变异系数(CV)完成多模态数据集的聚类;然后,考虑到不同模态的数据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同的疏密性特征,建模阶段利用局部离群因子(LOF)算法计算数据在其模态数据集中的局部密度,监控时将在线数据的局部密度作为统计特征,并构造全局概率指标用于多模态过程监控;最后,通过田纳西伊斯曼(TE)过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谱聚类算法在构造相似矩阵时对尺度参数敏感以及对多尺度数据集聚类效果不太理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密度敏感的改进自适应谱聚类算法.首先利用密度差来调整簇类样本点之间的相似度构造新的相似矩阵函数,然后利用新的相似矩阵构造拉氏矩阵,选取拉氏矩阵的前k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组成新的向量空间,新的向量空间中的点与原始数据一一对应,最后引入K-means聚类算法对数据点进行聚类.该算法在降低对尺度参数敏感性的同时又改善了对多尺度数据集的处理.通过在人工数据集以及UCI数据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较优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多模态复杂过程的多变量、多工序、变量时变性以及模态转换时间不确定等多种特性,提出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多模态过程监测算法;针对离线数据没有模态标签的问题,提出离线数据分类算法;针对在线数据无法对应模态类型的问题,提出在线数据模态识别算法。并在以上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多模态过程监测模型,以连续退火机组为背景,利用实际生产过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获取信息手段的增多,对高维度数据的聚类变得越来越难.利用深度学习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深度聚类算法的深入调查与研究,提出了基于自编码器的多模态嵌入式聚类模型,该模型分别将自编码器、卷积自编码器、卷积变分自编码器模型提取的特征进行自适应特征融合,再将融合后的特征输入深度聚类层得到聚类结果.多模态数据有助于提取更全面的数据信息,自适应特征融合能够很好地计算每个模态提取特征对融合特征的贡献度,从而提高无监督聚类算法的稳定性.提出的模型在4种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聚类结果优于现有流行的算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多模态复杂过程的多变量、多工序、变量时变性以及模态转换时间不确定等多种特性,提出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多模态过程监测算法;针对离线数据没有模态标签的问题,提出离线数据分类算法;针对在线数据无法对应模态类型的问题,提出在线数据模态识别算法.并在以上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多模态过程监测模型,以连续退火机组为背景,利用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8.
使用模糊聚类的传递闭包法,对我国各省及直辖市进行分析,选取9个经济指标作为每个省及直辖市的特征向量,计算各特征向量的相似性,构造出模糊相似矩阵,得出传递闭包,确定λ-截集,获得动态聚类过程.和其它算法相比,该模型只需要输入少量参数及阈值,就可以较准确的对各省的数据进行分类.和其它算法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出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语音-人脸跨模态关联学习方法在语义关联和监督信息方面仍然面临挑战,尚未充分考虑语音与人脸之间的语义信息交互。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共享网络的自监督关联学习方法。首先,将语音和人脸模态的特征映射到单位球面,构建一个公共的特征空间;接着,通过多模态共享网络的残差块来挖掘复杂的非线性数据关系,并利用其中权重共享的全连接层来增强语音与人脸特征向量之间的关联性;最后,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生成的伪标签作为监督信号来指导度量学习,从而完成4种跨模态关联学习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语音-人脸跨模态验证、匹配和检索任务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项评价指标相较于现有基线方法提升1%~4%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多模态数据中数据样本不平衡的问题,利用资源丰富的文本模态知识对资源贫乏的声学模态建模,构建一种利用辅助模态间相似度监督训练的情绪识别神经网络。首先,使用以双向门控单元为核心的神经网络结构,分别学习文本与音频模态的初始特征向量;其次,使用SoftMax函数进行情绪识别预测,同时使用一个全连接层生成2个模态对应的目标特征向量;最后,利用该目标特征向量计算彼此之间的相似度辅助监督训练,提升情绪识别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可以在IEMOCAP数据集上进行情绪4分类,实现了82.6%的加权准确率和81.3%的不加权准确率。研究结果为人工智能多模态领域的情绪识别以及辅助建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谱聚类算法受到相似矩阵的影响以及没有使用先验信息,使得聚类结果有很大的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_(2,1)范数和流形正则项的半监督谱聚类算法。一方面借助L_(2,1)范数的鲁棒性学习到合理的相似矩阵;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监督信息,不仅指导了初始相似矩阵的构造,而且引入流形正则项去调整模型,从而改善聚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聚类算法在人工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聚类结果较其他聚类算法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模态过程中的过渡模态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多模型过程监测方法.在过渡初期与末期时,利用高斯混合模型,采用稳定模态与过渡模态联合监测的思路对其进行监测.通过仿真发现,此方法对于过渡模态尤其在过渡初期与末期,监测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Fabric作为超级账本的核心项目,以其多通道的设计为用户提供更为隐私的交易空间,为了解决基于分布式架构下的多通道资源负载均衡问题,提出了基于NJ W谱聚类的区块链即服务(BaaS)负载均衡调度算法SC-channel.该算法将平台子节点的数量作为划分类簇数量的依据,首先,基于通道采用peer之间的Jaccard系数构造相似矩阵;其次,计算拉普拉斯矩阵,求取前k个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将特征向量单位化;最后,用基于数量加权的k-means算法完成聚类.在Kubernetes平台上对这种方法进行验证,并与采用经典k-meansi的NJW算法默认调度算法下的资源负载均衡度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谱聚类的BaaS资源负载均衡调度算法可提高资源利用的均衡程度,增强了平台的可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具有多模态特性的工业过程的数据分布呈现出与单模态过程不同的特性。在构造监控指标时,不仅要能够概括每个模态内部的数据统计特征,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模态之间的信息。传统的T~2和SPE统计量在多模态过程中可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模态统计信息的全局监控统计量,在贝叶斯推论的框架下,通过对每个模态的局部马氏距离赋予相应权重来实现对多模态数据的描述。通过多模态的连续反应搅拌釜(CSTH)仿真实验,验证了全局监控指标的有效性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15.
聚类分析是从基因表达谱数据中提取生物医学信息的主要方法之一.针对传统谱聚类算法无法确定聚类个数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谱聚类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基因表达谱聚类分析.首先用基因表达谱数据构造Laplacian矩阵,经特征值分解后得到相应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用谱隙来描述相邻特征值的差值;然后通过寻找谱隙序列的最大值来确定聚类个数;最后从单位化的特征向量着手实现数据类别的划分.通过模拟数据与癌症数据的实验,证明了该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的聚类算法都只是针对数值型数据,而在现实世界中,经常会遇到混合了数值属性和分类属性的数据,因此对混合数据的有效聚类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研究问题。针对混合数据的基于熵的相似矩阵,利用阈值法构造相对应的复杂网络,对生成的复杂网络进行社团结构划分,复杂网络的一种社团结构划分就对应混合数据的一种聚类结果。通过三个实际混合数据集上的测试发现,与混合数据五种聚类算法:DP-MD-FN(density-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mixed type data employing fuzzy neighborhood)、K-Prototypes、KL-FCM-GM、EKP(evolutionary K-Prototypes)、OCIL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复杂网络社团结构划分算法得到的混合数据的聚类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以多模态医学影像(多序列磁共振(MR)、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X光等模态)为研究对象,对近10 a的多模态医学影像配准相关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分析.首先阐述面向临床应用的多模态医学配准的必要性,分析影像配准的一般流程;然后提出三种归纳角度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重点总结多序列MR、CT和X光等模态之间的五种配准模式、五类常见配准的解剖结构及四类常用的多模态影像配准算法;接着分析七个用于多模态医学影像配准数据集和六个常用的配准评价指标;最后指出多模态医学影像配准算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多数应用于复杂网络社团划分的算法都不能自动确定类别数目.为了解决该问题,在计算出复杂网络的拉普拉斯矩阵特征值之后,利用特征值间隔提出一种自动确定特征向量与类别数目的谱聚类算法.该算法通过数据构造拉普拉斯矩阵,得到一系列特征值,再利用特征值差值确定聚类数目以及特征向量,然后利用K-means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处理最终得到社团划分结果.用MATLAB软件对常用网络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复杂网络社团的划分具有较好的分类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于流形正则化自表示(MRSR)的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直接从原始的样本空间构造相似矩阵可能会 导致重构空间中样本的相似性描述得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流形正则化自表示的无监督特征选择 (AMRSR)算法。 基于自适应流形正则化自表示的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在 MRSR 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相似矩阵施 加概率最近邻约束将相似矩阵的学习嵌入到优化过程中,在重构空间中自适应地学习样本的相似性,使得在每一 次迭代中获取更加精确的样本局部几何流形结构,从而选择具有代表性且保持局部几何流形结构的特征。 最后, 在四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实验,通过将算法的特征选择结果用于 K-means 聚类并采取两种常见的聚 类评价指标:聚类精确度和归一化互信息评价聚类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AMRSR 算法与现有的一些算法相比有更 高的聚类精确度和归一化互信息,进一步表明该算法特征选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杂波环境下多扩展目标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ET-GMPHD)量测集划分难、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网格密度分布和谱聚类的扩展目标量测集划分方法。利用动态网格生成技术来获得量测集的网格密度分布;在获得网格划分后,将全部量测数据映射到网格单元中并统计网格单元的密度,且采用双密度阀值法来滤除量测集中的杂波;在谱聚类算法中利用密度敏感距离测度对去除杂波后的量测集构造相似矩阵,继而变换得到拉普拉斯矩阵;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拉普拉斯矩阵的特征向量进行聚类划分。采用网格密度划分法滤除量测集中的杂波,使划分子集尽可能多地包含真实量测,增加划分子集与量测集合的近似度,从而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保证算法的跟踪性能损失不大。仿真实验表明,与典型的量测集划分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在跟踪误差损失约5%的前提下,计算效率提高了38%以上,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