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速度及稳定性问题,研究了网板式SBR反应器结构以及系统内曝气量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在反应器内架设直径为16cm、孔径为8mm、孔间距为5mm且水平串联的网板,其中网板间距为20cm,在不同的反应器中保证网板及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反应器内的曝气量.试验结果表明:加设网板的SBR反应器内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较传统的SBR更为快速稳定,颗粒粒径可稳定在3.0~5.0mm之间,且对TP、氨氮、COD等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提高了5%;当网板式SBR中曝气量保持在0.5m3/h时,颗粒形成及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解酸化-MBBR工艺对乳品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工艺优化得出乳品废水处理的最优运行参数。主要考察曝气量、硝化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对废水中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曝气量在0. 2~1. 0 L·min~(-1)范围内,COD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3. 9%,所需曝气量为0. 8 L·min~(-1)。而氨氮的去除率在曝气量为0. 8 L·min~(-1)时达到最大值81. 4%。将硝化液回流比的变化控制在100%~300%内,当硝化液回流比升高到200%时,COD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2. 4%。当硝化液回流比继续上升到250%时,氨氮去除率达到最高值82. 8%。硝化液回流比由200%上升到250%过程中,氨氮去除效果增幅不明显,所以硝化液回流比的最佳值为200%。污泥回流比在50%~250%变化时,在150%时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最大值91. 9%和84. 6%,确定最佳回流比为150%。由此可以看出水解酸化-MBBR处理乳品废水有着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进行有机物去除和脱氮特性研究,考察了缺氧/好氧(A/O)池容比、硝化液回流比和温度对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BBR的最佳运行条件为池容比A/O 1∶3、硝化液回流比300%、室温25℃。在该运行条件下稳定运行,MBBR工艺对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达到64%和97%,能够实现对高浓度氨氮的有效去除。经过好氧MBBR处理后,垃圾渗滤液的COD和氨氮显著降低,可满足深度处理单元的进水水质要求,表明MBBR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间歇曝气对曝气生物滤池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曝气生物滤池是生物膜处理和滤料的物理过滤相结合的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考察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曝气和间歇时间能提高反应器对有机物、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间歇曝气对曝气生物滤池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曝气生物滤池是生物膜处理和滤料的物理过滤相结合的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考察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曝气和间歇时间能提高反应器对有机物、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序批式反应器中,水平放置孔径8 mm、直径68 mm的网板,利用网板改变流体条件,成功培养出稳定均匀的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网板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性能的影响,并考察常温下颗粒污泥对COD、NH4+—N、TP的去除性能,分别为90%、87%、83%,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MBBR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脱氮特性,采用移动床生物膜(MBBR)系统,在污水平均C/N为3.5的条件下,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及曝气量对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氮和有机物降解的影响,并分析了COD、NH4+-N及TN在移动床生物膜系统中的沿程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移动床生物膜中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控制HRT为14 h,曝气量为100 L.h-1,溶解氧在4.5 mg.L-1左右时,COD、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53%、78.51%和62.89%;随着HRT的增加,COD、NH4+-N和TN的去除率都相应提高,且NH4+-N和TN去除率增加的幅度更大;随着曝气量的减小,COD、NH4+-N和TN的去除率相应降低,且NH4+-N和TN去除率下降得更明显;NH4+-N和TN的浓度基本上是按进水、反应器和沉淀池沿程降低,且主要去除发生在反应器内,反应器内部水质和其出水水质十分相近,表明该MBBR反应器的流态是完全混合式的。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温度对生物除磷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采用三个实验室小试SBR反应器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生物除磷系统中颗粒污泥的形成情况、颗粒特性及磷酸盐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温度条件为8、23和31℃的反应器中,PO43--P的去除率分为99%、98.8%和20.9%。其中,在8和23℃的系统中形成了生物除磷颗粒污泥,污泥的平均粒径为230和465μm,颗粒中聚磷菌占全菌比例为95.7%和97.3%;在温度为31℃的系统中,污泥以絮状体为主,平均粒径为133μm。随着温度的升高,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EPS)的含量逐渐降低,颗粒状的形成与EPS中蛋白质/多糖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充水期内交替轮换曝气-厌气及两次进水的方法,对城市污水进行硝化和反硝化脱氮.为了探求最优的操作运行决策,本文对间歇活性污泥法硝化及脱氮过程作模拟分析,讨论了31种运行方案与决策,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提供最适宜的运行方式.采用AN-A-AN-A交替轮换厌气-曝气法进水,在充水结束前实现有机氮、氨氮、氧化氮同步降低的过程,从而获得最优的处理效果.采用两次充水的方法效果比充水期内交替轮换厌气-曝气的运行效果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序批式反应器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并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气泵和砂芯曝气头供气,通过气体转子流量计控制曝气量,曝气量为0.20m3/h,沉降时间为20~30min,温度为室温,在12~22℃的范围内变化,pH值为7.0±0.1.进水NH4+-N和TP浓度分别为200mg/L,60mg/L,COD容积负荷为5.87kg COD/(m3.d).对COD、TP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3%,对NH4+-N去除率达87%.  相似文献   

11.
将提供特定流体动力条件(二次流)的SSBR反应器和普通向上流SBR反应器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形态氮的浓度变化、溶解氧变化和颗粒污泥特性等,研究二次流优化传质(溶解氧、有机氮)对高浓度(15 g/L)好氧颗粒污泥体系脱氮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SSBR内优化流体动力条件可以适当地增强溶解氧和有机氮在颗粒污泥内部的渗透能力,好氧区(硝化区)扩大,硝化细菌的增加为反硝化过程提供更多的氧源(NO2-,NO3-),即SSBR颗粒污泥的微环境更有利于脱氮过程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以城市缓流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底泥微曝气对水体中有机物、氨氮、磷等的去除效果以及对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水体表观的影响。研究表明,底泥微曝气可以有效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这与底泥微曝气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磷的含量密切相关,但底泥微曝气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一般。实验初期,底泥微曝气水体浊度与对照实验和对水微曝气相一致,但实验后期,由于对照实验和对水微曝气中藻类大量生长,导致其浊度明显高于底泥微曝气。通过降低曝气量,使得底泥颗粒物质悬浮量、悬浮高度、藻类生长得到控制,致使实验过程中底泥微曝气水体表观良好。  相似文献   

13.
进水基质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板式SBR反应器处理校园实际生活污水,考察了进水基质对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实际生活污水与试验室人工合成生活污水对好氧颗粒污泥快速颗粒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废水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处理效果与实际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相当,进水基质不同并不会明显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但是由于校园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种类丰富,有机负荷较大,取用方便。从实际可行的角度出发,人工模拟合成废水成本较高,因此以校园生活污水为培养基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运行研究比人工模拟合成废水进行培养研究更有说服力和实际意义且可操作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驯化好氧颗粒污泥(AGS),研究不同剪切力对其形态及性能的影响。在剪切力为1. 86 cm·s~(-1)时,可驯化出成熟且形貌好的AGS,其生物量和沉降性能最好,MLSS和SVI值分别达到6. 0 g·L~(-1)和35 m L·g~(-1)。在优化选定的剪切力条件下,考察驯化好的AGS处理含四环素的模拟畜禽养殖废水的除污染效果,结果表明,驯化后的颗粒污泥对四环素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从运行初期的74%左右逐渐上升,在第35 d达到稳定,约为90%,而对COD、NH_4~+-N和TP等常规污染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98. 56%、86. 14%和93. 58%,与不含四环素废水的对照处理效果相当。采用16S rD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不同运行阶段颗粒污泥样品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四环素的去除与AGS中的优势菌种密不可分,包括Comamonas、Flavobacterium、Lactococcus、Shinella、Actinotignum等可能利用四环素作为碳源的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15.
悬浮填料对污水脱氮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以悬浮填料为载体的生物反应器可以有效完成单级生物脱氮.对影响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在室温条件下,当进水NH 4-N浓度为100 mg/L时,溶解氧DO(dissdved oxygen,DO)为2.5~3.5 mg/L,COD/NH 4-N质量比为12∶1,pH值为8 左右时获得最佳的脱氮效果,总氮TN(Total Nitrogen,TN)的去除率在80%~90%.实验还发现当进水NH 4-N浓度从100 mg/L直接升高至200 mg/L时,去除率从90%降至60%左右.可见反应器对高氨氮废水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臭氧对活性染料废水生化处理出水进行脱色深度处理,对比考察了臭氧射流曝气工艺和传统微孔曝气臭氧氧化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射流曝气工艺对废水COD、色度、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1%、97%和71%,相对使用传统微孔曝气臭氧氧化工艺,臭氧射流曝气工艺具有停留时间短,能耗低,臭氧利用率高等优势,是一种非常适合染料废水深度处理的工艺.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城市污水厂工艺出水氨氮和总氮值偏高等问题,采用电化学氧化的方法对低浓度模拟氨氮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氨氮初始浓度,电流密度,氯离子浓度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5 mA.cm-2氯离子浓度300 mg.L-1,氨氮初始浓度20 mg.L-1时,氨氮与总氮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去除并达到国家标准。在反应过程中,氨氮与总氮的去除符合准零级反应动力学,该方法用于低浓度废水的脱氮处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新型球状聚丙烯悬浮填料,应用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工艺生化处理PVC母液废水。反应器在三周内完成启动,并对比了两种启动方式的生物膜量和COD去除效果,为工业化试验提供了依据。在载体填充率20%,进水COD 100 mg.L-1~300 mg.L-1,浊度60 NTU~100NTU,气水比(10~15)∶1,有机负荷0.16 kg COD m-3.d-1~0.56 kg COD m-3.d-1,水力停留时间14 h的条件下,出水COD可降到20 mg.L-1以下,浊度平均达到10 NTU,TOC去除率可达到90%,对氨氮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能满足到工业循环冷却水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某含油污水站高浓度氨氮废水达标排放问题,本文采用折点加氯法和投加氨氮去除剂两种方法进行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折点加氯法,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为1 m L时,氨氮去除效果最好,水样中未能检测出氨氮;当氨氮去除剂投加量为3 mL和5 mL时,出水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5.8%和99%,出水氨氮达标,但水样中的COD明显升高。因此,综合现场实际情况、运行成本以及稳定性,本研究拟采用折点加氯法处理废水中的氨氮,旨在为类似污水处理厂提供借鉴,为含油废水处理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在氯离子存在条件下,采用电化学间接氧化法对低氨氮的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硝酸盐氮、有机氮和总有机碳(TOC)等其他污染物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氮的存在对氨氮的去除影响较小,氨氮去除速率k在0.194~0.269 mg·L-1·min-1,氨氮的去除反应符合准零级动力学;有机氮的存在会降低氨氮的去除效率,当有机氮浓度大于5 mg·L-1时,氨氮的去除效率从61.1%降低到10%以下;初始TOC浓度的变化对氨氮去除的影响较小,电解90min后氨氮的去除效率都在55%以上。实际废水的电解实验证实,该方法可使出水氨氮优于国家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A排放标准,表明该方法在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