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iO2光催化剂表面修饰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综述了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表面修饰类型、机理及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热稳定性介孔TiO2粉体,采用室温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一种漂浮型二氧化钛陶瓷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陶瓷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漂浮型二氧化钛陶瓷具有大孔/介孔的分级孔结构,并且TiO2陶瓷在800℃焙烧条件下仍然能够保持锐钛矿相。对浓度为15 mg·L-1的模拟污染物亚甲基蓝(MB)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研究,其去除率可达到92.2%。催化剂在循环使用6次后,降解效果依然在92%以上。另外,采用该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RhB)、甲基橙(MO)和苯酚(PhOH),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92.7%、90.2%和94.6%,表明所制备的漂浮型分级孔二氧化钛陶瓷光催化剂在实际废水处理中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蓝藻水华现象日益严重,甚至威胁了人类饮用水的安全.传统水处理技术对微囊藻毒素去除效果不明显,新型降解技术亟待研究.本文概述了二氧化钛系列的光催化剂的一些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光催化氧化法降解微囊藻毒素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以Ti(SO4)2为钛源,NaCl为氯源制备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氯掺杂二氧化钛(Cl/TiO2)光催化剂.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氯投加量等都影响Cl/TiO2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750℃焙烧、氯投加量为15%(与钛的物质的量比)时的Cl/TiO2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其平均粒径大小为67.0nm,比表面积为9.3m2/g.该催化剂是锐钛矿和金红石相的混晶,其中锐钛矿含量为74.1%.苯酚降解实验表明:该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高于商品二氧化钛P-25,200min光照时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0.6%.  相似文献   

5.
钯/二氧化钛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为甲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以不同方法制备的钯/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纯二氧化钛胶体催化剂,在实验室模拟太阳光,固定二氧化碳为甲酸的初步研究,证明太阳光催化能将CO2这一大气污染废气转化为有用物质,并对最优催化剂的选择以及光地化还原反应体系的建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自光催化技术被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催化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特性,可直接利用阳光作为光源,对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进行光降解,因而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光催化剂,再加上TiO2光催化技术对反应温度和压力没有什么特别要求,近几十年受到越来越多人士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自光催化技术被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催化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特性,可直接利用阳光作为光源,对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进行光降解,因而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光催化剂,再加上TiO2光催化技术对反应温度和压力没有什么特别要求,近几十年受到越来越多人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法,分别以柠檬酸和抗坏血酸为碳源,合成了碳量子点,使用氨水对获得的碳点进行了氨基功能化.并以超声的方式将碳量子点与二氧化钛复合,制备出复合光催化剂.研究了氨基功能化碳量子点对二氧化钛在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水溶液的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功能化能明显提高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光降解30 min后,以N-CQDs/Ti O2为催化剂的反应体系脱色率为88%.  相似文献   

9.
Y3+掺杂ZnO/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Y3 掺杂ZnO/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剂.以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视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手段对其晶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分析了微粒的光吸收能力和光吸收带边移动的情况,发现掺杂导致了TiO2光吸收能力增强及吸收带边红移.以甲基橙溶液为目标降解物,自然光为光源,研究Y3 掺杂ZnO/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Y3 掺杂能够扩大纳米二氧化钛吸收光的波长范围,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发现当复合光催化剂中TiO2的质量分数为70%,复合ZnO中Y3 掺杂量为3%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加剧,迫使人们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就当前科技发展来看光催化技术是一种理想的应用技术,而且催化剂TiO_2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实验采用水热法合成二氧化钛纳米线并以其为基底成功制得Cu_2O/TiO_2复合纳米材料.通过一系列表征技术手段对成功制得的Cu_2O/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内部结构、形貌以及光谱吸收范围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测试了自合成的Cu_2O/TiO_2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对甲基橙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制得的Cu_2O/TiO_2复合纳米材料在光照50 min后降解率高达91.31%,是纯相Cu_2O的1.43倍,是纯相TiO_2的4.85倍.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低温醇解法制备金属离子掺杂型TiO2的光催化活性,本文以TiCl4为原料,采用低温正丁醇醇解法制备Bi掺杂的光催化剂TiO2.在紫外光照和太阳光照条件下,以亚甲基蓝溶液作为降解物研究不同铋掺杂量二氧化钛样品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Bi2O3/TiO2的摩尔百分比为0.25%、醇解时间为8 h时,TiO2在紫外光下的光催化活性达到最高,是不掺杂铋的4.14倍;太阳光照射下,Bi2O3/TiO2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是15 W紫外灯照射下的2.8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提高ZnO 的光催化效率和实际应用性,人们将其与禁带宽度不同的氧化物复合.综述了近几年来ZnO 基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为拓展TiO2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采用先恒流再恒压的阳极氧化法制备了TiO2/Ti光催化剂,并运用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PBII)技术对TiO2/Ti光催化剂进行了氮的掺杂改性研究。通过SEM和XRD对不同电压下制备的氮掺杂TiO2/Ti光催化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O2氧化膜粗糙多孔,主要是由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组成,其最佳的制备电压为160V,离子注入条件为-30kV,4×105N.cm-2。氮元素主要以三种形态存在于TiO2的薄膜上,即原子β-N、分子γ-N和O-Ti-N。在可见光的照射下与未掺杂的TiO2/Ti光催化剂相比,氮掺杂的TiO2/Ti光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其对罗丹明B的去除效率提高了12%。  相似文献   

14.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装置,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通讯设备、混合动力汽车、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主要因素,对电极材料的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碳基电极材料因其原料丰富、价格低廉且性能优异等特点在超级电容器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碳和碳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溶胶-凝胶法近年来已经在氧化物涂层、玻璃、功能陶瓷粉料的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于溶胶-凝胶法制成的材料具有纯度高、稳定性强、气孔分布均匀的优势,而且整个制备过程操作容易、设备简单,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本文主要就溶胶-凝胶法的原理与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用叠氮基逐次取代哒嗪分子上的氢原子的方式设计了一系列叠氮基哒嗪衍生物分子。通过设计均裂反应,计算了这些分子的解离能;通过设计等键反应,计算了这些分子的生成焓。通过这些参数的计算,考察了标题分子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稳定性。为了评估标题分子作为含能分子的性能,通过KamletJacobs方程计算了标题分子的爆热、爆压、爆速和分子密度。计算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结构稳定性和爆轰性能,三个分子是潜在的高能量密度分子。  相似文献   

17.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颗粒纳米二氧化钛,以玉米秸秆、磷酸盐、尿素分别为碳源、磷源和氮源合成了氮磷掺杂碳量子点(N,P-CQDs),然后通过浸渍法合成了N,P-CQDs/TiO_2复合材料.通过SEM,TEM,FT-IR,PL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当罗丹明B质量浓度为15 mg/L,溶液p H值为9,催化剂用量为30 mg时,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性能.在可见光的照射下,120 min内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89%.  相似文献   

18.
<正> 天然色素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并具有一定的保健营养价值。特别是近年来各国对合成色素限制使用,使得天然色素的开发研究成了食品工业添加剂的重要研究内容。我国在食品工业中大多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尽管它有稳定性好、着色力强、成本低等优点,但大多对人体有害。随着人们对食品回归自然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天然色素的有关制品倍受消费者的欢迎。为此我们进行了天然色素——高梁红色素的提取、检测及应用研究,并在河南省商丘县建立了中试厂。高梁近年来群众食用较少,多为酿酒业提供原  相似文献   

19.
过碳酸钠     
张英涛 《河南科技》1991,(3):27-27,8
<正> 作为氧系漂白剂的过硼酸钠在洗涤剂中应用得最为广泛,但由于其在30℃以下的冷水中溶解性和漂白性都很差,使得过硼酸钠在洗涤剂中的应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作为氧系漂白剂的过碳酸钠早在十九世纪末就已被发现,但由于基稳定性较差,一直没能得到广泛应用。从本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外许多化学工作者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终于使其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并成功地应用在工业生产中。从此,过碳酸钠日益受  相似文献   

20.
钒酸铋系光催化剂在降解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本文介绍了钒酸铋光催化剂的研究动态和主要成果,并对钒酸铋系光催化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