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要素生产率测定方法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产率分析是探求增长源泉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确定增长质量的主要方法。自二战以后,国际上生产率研究的重点从偏要素生产率转向全要素生产率,标志着现代生产率问题研究的开始,笔者回顾 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对研究的状况进行了简要评述,提出了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卡尔曼滤波算法,运用Eviews 6.0软件测算出1979-2004年我国各省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来实证研究国际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FDI)、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状况.面板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进口以及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从短期看,人力资本水平与产业结构则是促进TFP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4.
郭将  张赢 《科技与经济》2023,36(5):101-105
通过测算2011—2020年省级地区的资源错配方向发现,落后地区的资源配置过度,而发达地区处于资源配置不足的状态,因此要素市场一体化意在改善资源错配的现状,提高落后地区边际生产率,并发挥集聚效应促进先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此,基于我国2008—2019年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验证该理论假说,结果表明,要素市场一体化在促进先进地区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也有助于通过要素的流出对落后地区产生促进作用。作用机制分析显示,促进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提高是要素市场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1998-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各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建立空间动态杜宾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结果 显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惯性特征,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  相似文献   

6.
铁路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的目的是提高生产率,我国铁路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度量工作成为定性描述该行业的指标,同时也成为检验该行业改革绩效的方法,本文依据运费率变化的情况建立了一个模型,能够较完善的度量该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现有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全要素相对生产率的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2):114-118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近期受各种因素影响增速有所减缓.因此有必要对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状况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测算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稳步增长,但受技术进步影响缓慢,增速逐渐趋缓;河南省各地区、各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明显;工业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对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相对较强,农业科技支持力度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农业资本投入的影响最弱.因而可以从提升工业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大财政支持3方面着手进行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9.
杨青峰 《河南科学》2013,(11):2047-2051
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实证考察了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的研究发现有: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且技术退步是其下降的主要原因;企业规模对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场竞争和国有产权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了1996—201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和差距,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在各地区差异明显,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趋同的趋势。相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来看,科技活动人员、对外开放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正,市场化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研发强度、政府管理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全要素生产率的一种度量方法,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进行分解,得出了若干结论:在此基础上,运用江西省1983 ̄1997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有关数据资料及TSP计量经济学软件得出了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出了江西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构成。  相似文献   

12.
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和东、中、西部各区域环境规制强度、政府研发投入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地区生产率提升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环境规制政策影响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资,约束地区生产率的提升;政府研发资金投入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积极性与市场竞争力,提升地区生产效率;东部地区政府研发投入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较小,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对生产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和东、中、西部各区域环境规制强度、政府研发投入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地区生产率提升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环境规制政策影响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资,约束地区生产率的提升;政府研发资金投入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积极性与市场竞争力,提升地区生产效率;东部地区政府研发投入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较小,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对生产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梁文文  刘荣花  吴正 《山东科学》2020,33(3):119-125
以黄河三角洲区域内莱州港、东营港、潍坊港和滨州港作为研究对象,基于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模型,选取该区域港口2010年—2017年投入产出数据对其动态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样本期间黄三角地区主要港口总体技术效率呈现增长态势;从动态效率角度,黄三角地区四大港口整体Malmquist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正,呈上升态势;不同港口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大差距;影响黄三角港口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驱动因素不仅是技术进步变动,还包含规模效率的变动。  相似文献   

15.
在技术异质性假定下,将能源和碳排放纳入到绿色生产率测算体系中,采用Meta-frontier-GML指数测度了2003—2012年"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分解,最后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发现: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为0. 53%,其中技术追赶、技术创新、技术领先等效应依次为0. 42%、0. 63%和0. 01%,三者总体对其贡献较小。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领跑者"为独联体区域、中东欧区域、东南亚区域等国家;"落后者"为中亚区域、西亚区域、南亚区域等国家;同步推动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进步主要来自中东欧国家。中东欧区域、独联体区域存在条件β收敛但不存在绝对β收敛,其他区域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相似文献   

16.
乡村产业发展对于小康社会成果的巩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中国2011-2020年31个省份农业相关面板数据为依据,验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要素配置中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否为中介变量。研究发现,要素错配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中有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介作用。对比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直接抑制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中介抑制作用大于东中部地区。因此,需改善要素错配,优化要素配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从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综合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β收敛回归检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对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指数进行综合测算并分析其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的框架,对1993—2012年中国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时期建筑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4.6%,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主要源泉,技术效率则未有明显提升;TFP的变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增长速度在2004—2007年处于最高水平,随后呈下降趋势;全国及东部、中部地区各省份之间TFP增长具有绝对β收敛,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收敛性则不显著;经济环境、行业科技能力、行业市场结构等3类因素的变动与TFP增长存在关联,其中,外资建筑企业比例指数与TFP增长指数具有最高的灰色关联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据包络模型(DEA)平台,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2000-2010年重庆市11个主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等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各产业制造业全要素增长率增长提升的根本推动力,而医药、化学化工等若干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阻碍了各行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目前,重庆制造业还普遍存在投资结构失衡、投资规模增长过快、企业规模偏小、竞争过于激烈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重庆制造业技术及生产水平的提高,为促进重庆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加强注意产业整合和产业集聚,在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的同时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以生产效率的提高带动重庆制造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从数字化技术投入、数字化生产应用和数字化创新效益3个维度对我国30个省份(除西藏外)制造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在厘清制造业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基础上,构建了2009—2019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距和异质性,制造业数字化生产应用能力逐渐加强,但数字化技术投入与创新动力不足;制造业数字化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制造业数字化创新效益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制造业数字化能够通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提升和规模效率改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且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20.
以黄河三角洲区域内莱州港、东营港、潍坊港和滨州港作为研究对象,基于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模型,选取该区域港口2010年—2017年投入产出数据对其动态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样本期间黄三角地区主要港口总体技术效率呈现增长态势;从动态效率角度,黄三角地区四大港口整体Malmquist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正,呈上升态势;不同港口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大差距;影响黄三角港口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驱动因素不仅是技术进步变动,还包含规模效率的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