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用三辛胺溶剂分别从纯溶液和发酵液中萃取柠檬酸过程的传质规律与液滴粒径,无因次柱高及有机相配比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建立了液滴自由上升阶段的传质模型,并用以关联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液滴运动特性分析,建立了单液滴吸收实验装置,测定了毫米级液滴传质系数。将液滴与气流间的相互作用和传质理论结合起来,揭示了液滴传质过程本质。通过对液滴内部化学平衡和传质机理进行分析讨论,理论推导出传质系数计算式,并以实验值和文献数据对传质系数进行参数回归。结果表明:得到的气、液分传质系数半经验计算式对喷淋塔内平均直径为2~3 mm液滴适用性好,为喷淋塔吸收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萃取塔内液滴的测量统计技术和分布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界面张力的液-液萃取体系得到了传质条件下萃取塔内液滴直径的变化规律。通过改进照相技术.校正光路曲率变形,建立液滴图像处理系统,可以迅速和比较准确地得到液滴的分布曲线和统计平均直径d43,结果表明:脉冲筛板萃取塔内液滴分布可用正态分布函数来描述.并得到了液滴平均直径d43和分布方差σ的计算关联式。  相似文献   

4.
在噴淋式玻璃萃取塔中对引入蒸气态分散相的液-液萃取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驗选用的物料系統是四氯化碳-醋酸-水,进行实驗时,用单液滴而不用液滴群,以便于同一般液-液萃取操作作比較。实驗結果表明:(1)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引入蒸气态分散相的萃取操作,其总萃取量(包括液滴形成,下降和汇合三个阶段)和传质系数都比一般液-液萃取操作的相应值为高,且塔愈短,这种高出的量也愈多。(2)上述現象的产生可归因于引入蒸气态分散相的萃取操作具有更显著的端效应,而这种端效应主要是由液滴形成时的驟然相变(蒸气泡在喷咀口上冷凝成为液滴)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填料萃取塔与脉冲填料萃取塔中的液泛速度。对于填料萃取塔,获得了准数方程式式中之常数C随填料塔之形式而异,对于拉西环填料,C=0.70. 对于脉冲填料萃取塔,获得液泛速度的关联式为 本文还讨论了传质对液泛速度的影响,并且提出了有传质时萃取搭中液泛速度的模型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均质硅橡胶膜萃取含酚水溶液传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了卷绕式及管束式两种膜组件,采用均质硅橡胶膜材料,以氢氧化钠溶液为萃取液,研究了含酚水溶液的膜萃取过程.基于液-膜-液的串联传质阻力模型,通过实验测定了体系的总传质系数.分析讨论了苯酚溶液浓度、流动状态和温度因素对膜萃取传质过程的影响,得出了总传质系数与料液流动状态及温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实验值与理论值的相对偏差在10%以内,表明所得的关联式可信、有效.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Y型气流式喷嘴对氯化聚氯化烯(CPVC)氯化液的雾化性能。实验结果显示:粒径的累积体积服从R osin-R amm ler分布;当氯化液质量流量一定时,滴径随蒸汽质量流量的1.346次方单调减小;蒸汽质量流量一定时,滴径随液体质量流量的0.371次方单调增加。通过对雾化过程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三参数经验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2.8%,平均相对误差为3.93%。  相似文献   

8.
随着二氧化碳吸收法捕集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研究吸收过程的规模放大和模拟。在200mm和600mm的2种不同尺寸填料塔中进行了CO_2吸收实验,采用新的规整填料有效传质面积关联式,进行了基于速率模型的过程模拟,对比了不同传质模型。结果表明:最适用的传质模型是液膜阻力模型,2个吸收塔的气体出口CO_2摩尔分数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和3%。说明在过程模拟中使用合适的传质模型和规整填料传质面积关联式可以有效预测不同尺寸吸收塔中CO_2捕集效果。  相似文献   

9.
析湿在翅片管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经常发生,对换热器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文中提出了能从机理上对湿工况下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的热质传递过程进行模拟的数值模型,它不仅包括用于反映水蒸气和液态水之间由于浓度差所形成的传质模型,而且包括基于经典成核理论的反映水蒸气直接冷凝过程的传质模型.该模型的计算精度较好,传热无量纲参数jh和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93%,传质无量纲参数jm和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1%.数值仿真表明,空气相对湿度仅在部分析湿工况下对传质特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选择四种具有不同互浓度的液液体系,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单液滴传质系数的影响。结合界面张力的测定结果,探讨互浓度、界面活性与传质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互浓度与界面活性、传质系数的降低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对于低界面张力、部分互溶的体系,界面张力不是决定表面活性物质对液滴传质系数影响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萃取动力学研究中组分传质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两液相体系在确定的恒界面池内进行了革、碘和醋酸的传质实验,计算了它们各自的传质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适宜的传质系数关联式,得到了所研究萃取体系中有关组分的传质系数。羟肟萃铜体系的计算结果与其它文献值基本吻合,从而说明这一实验和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气液在塔内的逆向流动, 测定了气液传质系数- 实验在常压、25 ℃下进行, 采用内径为53 m m 的玻璃管, 玻璃管中的催化剂捆束总高度为528 m m- 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处理, 得到了传质系数的关联式, 为醋酸甲酯催化精馏水解过程的模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设计流化床反应器,对三维统化床中射流区下喷射流与乳化相之间的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及实验研究,利用一个简单的模型计算了传质系数,并给出了射流与乳化相间的传质数与射流速度的关联式,还考察了流化气速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强化对流传质的物理机制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流传质强度与流体中存在的各种内场及其外场的关系,阐明了降低浓度边界层厚度、增加流体扰动和增加近壁面速度梯度的强化对流传质方法的物理机制,其本质是控制流体中内场及其外场之间的相互协同。进一步给出了强化传质场协同控制方法,以此可指导发展强化对流传质单元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快速反应的反应精馏过程需要通过解反应—扩散方程得到其传质模型,而慢速反应、瞬时反应的反应精馏过程相当于普通多组分传质过程,只是瞬时反应的精馏过程其液相浓度必须满足平衡常数计算式。按双膜理论,假设仅在液相有反应、汽相无反应的情况下、用矩阵或直接求解反应—扩散方程,得到了反应精馏过程的传质模型。液相传质模型的表达式说明:液相中由于反应的存在,化学反应除了影响传质过程的传质系数外,还影响其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共轭环填料萃取塔的传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φ120的不锈钢填料塔中,以φ16共轭环填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正丁醇-丁二酸-水和30%TBP(磷酸三丁酯)的煤油-醋酸-水2种不同界面张力的体系进行试验,测定了该填料在不同两相流速下的表观传质单元高度,和相同条件下测定的同尺寸鲍尔环,拉西环和θ环作了比较,θ歪的表观传质单元高度比共轭环比,但共轭环的分别比鲍尔环小16%,比拉西环25%,本文对影响传质性能的因素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鼓泡曝气传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气泡传质的新的数学模型。与原有的诸模型相比,新模型更接近气泡传质的实际情况,得到了与实验关联式基本一致的传质系数表达式,为在实际中改善传质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气升式外环流反应器的传质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化学法测定了其相界比表面积和容积传质系数,探讨和分析了气速对传质的影响,所得结果可作为该类反应器设计和放大参考。  相似文献   

19.
空气与湿表面液膜的热质交换过程普遍存在于空调设备或化工设备之中,对其交换机理的研究是提高设备热工性能的关键.本文通过建立竖直壁面液膜流动形状简化数学模型,较准确地反映了液膜流动和空气流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多相流热物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首先阐述了工程热物理领域中研究多相流动及其传热传质规律这一新的学科分支─—多相流热物理学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其次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近十五年来研究多相流及其传热特性开展的情况,最后提出了今后多相流热物理方面研究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