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的“迷惘的一代”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这篇小说通过主人公盖茨比浪漫、悲壮、富有戏剧色彩的一生,反映了在浮华享乐、迷惘失落的爵士时代,年轻人对“美国梦”的狂热追求及其遭遇破灭的过程。在文中,作者大量运用象征艺术手法来表现其深邃的思想与主题。  相似文献   

2.
盖茨比是生活在美国20世纪“喧嚣时代”的迷惘一代的杰出代表。与他的同龄人一样,盖茨比心中怀有一个美丽的美国梦。他认为只要通过自我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所谓的美国梦只不过是一种幻想,盖茨比的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重压下被撕得粉碎。他的悲剧性的结局展现了美国梦必然失落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大人物盖茨比》对主人公盖茨比命运悲剧的描写,可以揭示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繁荣与精神迷惘的现状及年轻一代所代表的美国梦的最终幻灭。  相似文献   

4.
菲茨杰拉德 (1896———1940)作为美国爵士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 ,以他亲身经历的挫折与迷惘和对社会的冷静观察 ,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充满浓郁现实主义气息的作品 ,以一个青年人的追求与幻灭来解构美国梦的由来、演变及破灭的原因 ,真实地再现了美国二十世纪“爵士乐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 ,敲响了“美国梦”的丧钟  相似文献   

5.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揭开了那些隐藏在金钱背后的肮脏秘密。从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角度,去解读这部小说的主题、背景以及主角。作者透过爵士乐时代的光华看到传统的名门望族道德堕落、虚伪、玩世不恭、冷漠、贪婪并盲目追求享乐;而新富则粗俗、浮华、铺张卖弄、缺乏社交风度和情趣。  相似文献   

6.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创作干20世纪20年代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盖茨比个人奋斗的经历和幻想破灭的悲剧,展现了"一战"后美国的短暂繁荣与"美国梦"破灭后年青一代信仰的缺失与迷惘.运用"不可靠叙述"的理论,对其小说的叙述策略和角色模式进行分析,可进一步探寻小说的艺术特色,深度挖掘"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7.
苏焕莉 《科技信息》2010,(8):I0131-I0131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男主人公盖茨比穷毕生之精力去追求梦中情人黛茜,以实现自己的“美国梦”。本文分析了盖茨比在实现“美国梦”过程中仍怀有对感情的忠贞,忠实于浪漫主义,探讨了盖茨比被社会抛弃的根源正在于“美国梦”的虚幻。  相似文献   

8.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大量运用象征手法来刻画人物,突出主题。中心象征“绿灯”“宴会”“灰烬山谷”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说明盖茨比对“美国梦”的追求、“美国梦”的虚幻及其对人们灵魂的腐蚀。  相似文献   

9.
费.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典型的"迷惘的一代"的作家,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具有鲜明自觉意识的有关美国的成功和理想的小说。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反思了社会现实,展现了浮华背后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0.
孙俊晓 《科技信息》2008,(11):251-25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爵士时代”最伟大的文学性文献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盖茨比是一名罪犯并且为了一个很势利的女人黛西而死.而他为自己所创造的生活也是个幻想.但菲茨杰拉德认为盖茨比是“了不起的”.本文将深入分析盖茨比并讨论什么使盖茨比伟大.同时也是对一个空前繁荣的物质时代中,美国梦破灭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大人物盖茨比的大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茨杰拉德的《大人和盖茨比》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美国梦”的幻灭这一美国文学的传统主题。盖茨比梦想通过个人奋斗积累财富追求旧日的恋情,却未意识到上层社会虚伪残酷的本质。本文试图通过对主人公所处爵士乐时代美国上层社会的解剖,以及对其本人性格缺陷的分析,来说明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罗梦  李早  陈涵 《科技信息》2009,(8):117-117
尼克·卡罗威是菲茨杰拉德的成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在学界关于此书的批评中,汤姆,黛西,盖茨比的原型已为大多数人所熟知,而对尼克的研究则大多停留在对其叙述视角的分析。本文试图以神话原型批评为理论基础,说明尼克这一人物的原型是“智叟”。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人物性格与文化透视姜岳斌海明威是个地道的美国人,他作品中的两类主要人物,即“迷惘的一代”与“硬汉”,也在多方面、多层次上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及其嬗变。“迷惘的一代”是一群在战争中饱受伤害的美国青年,他们在价值观念上已开始了对传统的反叛,但在...  相似文献   

14.
在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是一位天真纯朴而又富有冒险精神之人。他置身金钱社会却痴迷于情,遭遇负心背叛却仍执着于梦,这正是他的“了不起”之处。同时盖茨比追求梦想与梦想破灭的现实过程,也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决到,盖茨比的最终失败,有他自身的原因--他的缺乏理智和辩识能力,更主要的是由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菲茨杰拉尔德的《The Great Gatsby》译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比译为《灯绿梦渺》更能体现作品的主题。“了不起”这三个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意义,它向人们展示的是“迷恫一代”的风貌以及那个时代“美国梦”的破灭。这篇论文尝试着从当时的文化背景、小说的主题以及作品的写作技巧这三大块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  相似文献   

16.
谭佳 《科技信息》2012,(32):I0108-I0109
菲茨杰拉德在其诸多作品中真实地记录了那个让他既感到陶醉、又感到厌恶的富人生活,表达了传统的理想主义在物欲横流的20世纪20年代的失败。《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其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美国人在“爵士时代”的道德沉沦和“美国梦”的彻底破灭。它引发美国人去思索自己所追寻的“美国梦”,去重新衡量向命运宣战的力量,让自己从“美国梦”的幻想中走出来,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为,菲兹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盖茨比的理想与渴望带有诗意性的描绘,体现了对美国民族所具有的追求意识、渴望意识和自信意识的总结性探究,而对盖茨比的悲剧性结局的凄婉的安排,则凸现出对美国这一民族意识在当代社会现实语境中的深刻忧患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的内容和两部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分析了海明威以及当时青年一代的幻灭感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精神和强烈的反战情绪,指出“迷惘”是他创作个性的显著特点,他一生也都在迷惘中追求,与“迷惘的一代”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弗·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从追求理想的“美国梦”到梦幻破灭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艺术形象、小说中运用的象征手段和小说的叙述艺术来体现小说的主题: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将财富当成人生成败的标志,在物质追求和理想追求之间划上等号,理想破灭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弗.司.菲兹杰拉德的《大人物盖茨比》是形式导演成的一场“美国梦”幻灭的戏。小说的叙述者尼克被置于故事当中,且有他自己的故事。尼克的故事与盖茨比的故事的交叉与并列,构成了一个青年“美国梦”的梦幻世界。作者运用了各种叙事策略,如叙述时间,叙事情境及其转换,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的经验自我视角与叙述自我视角交替使用。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突现一个美丽绝伦的“美国梦”的幻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