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茎尖为外植体,对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再生体系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尖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S+IAA0.3mg·L^-1+ZT0.3mg·L^-1,萌发率为91.11%;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IAA0.1mg·L^-1+KT0.5mg·L^-1,增殖系数为4.67;生根培养基为MS(蔗糖3%、琼脂0.6%、pH值5.8),生根率为90%。炼苗移栽后,成活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2.
海滨锦葵(Kostelezkya virg inica)的引种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海滨锦葵原产国美国东部沿海,是适宜海滨地区生长的多年生草木植物。在25‰的盐水浇灌下,其种子产量达0.8-1.5t/ha;而去壳种子含32%的蛋白质和22%的脂肪,作为一种正待开发的耐盐作物在基本土引起了重视。 相似文献
3.
分别利用0、100、200、300 mmol·L-1NaCl处理盐生植物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 L.presl),处理两周后分别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片光合速率.结果表明:海滨锦葵的净光合速率随盐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值随盐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初始荧光Fo变化不大,PSⅡ的量子传递效率φPSⅡ、远红光下天线能量转换效率φPSⅡR都是先升高后下降,且差异显著,只是φPSⅡ的最大值出现在200 mmol·L-1 NaCl处理,而φPSⅡR则出现在100 mmol·L-1 NaCl处理;光化学猝灭系数qP值先升高后下降,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MPQ值先下降后升高,最大值和最小值都出现在100 mmol·L-1 NaCl处理,且差异显著.这表明200 mmol·L-1 NaCl以上的盐胁迫降低了天线色素的能量转换效率,使PSⅡ的电子传递受阻,还原态QA再氧化的量减少,PQ库变小,不利于激发能从天线色素向PSⅡ的传递,影响电子的传递,但并没有破坏光合作用中心. 相似文献
4.
选用海滨锦葵幼苗为实验材料,在不同NaCl浓度下,对其叶面喷施Na2S处理,14天后,测定海滨锦葵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光呼吸速率(Pr)、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叶绿素含量及叶片膜透性.结果发现增强盐胁迫下海滨锦葵的光呼吸,可以减缓叶绿素的降解,保护光合器官,显著降低膜透性,说明光呼吸对盐胁迫下海滨锦葵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含有0、100、200和300mmol/LNaCl的Hoagland培养液处理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 L.Presl),在处理的第0、1、3、5、7、9、11天分别测定其光合作用参数,同时对海滨锦葵的CO2补偿点进行测定.结果发现,盐处理下海滨锦蓥叶片的光合速率在处理的初期均下降,而且盐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当其下降至最低点后又会有一定程度的回升。而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又会出现持续的下降,处理盐度越高光合速率下降得越明显.在处理的初期使光合降低的主要因素是气孔限制因素,在后期非气孔限制因素逐渐开始起作用;实验同时发现盐处理能明显提高海滨锦葵的CO2补偿点,且盐度越高上升的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6.
海滨锦葵杂交后代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阮成江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8(1):13-16
报道了海滨锦葵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应程序及RAPD标记对海滨锦葵两对组合亲本及其杂交后代进行的分子鉴定.初筛出的38个引物中有20个(52.6%)能在J2×J1组合亲本间扩增出31条特征带,初筛出的32个引物中有8个能在J3×J4组合亲本间扩增出12条特征带.组合J2×J1的8个杂交后代用OPB15引物扩增后均表现出父本J2的特征带,是真杂种;组合J3×J4的28个后代用引物OPB15扩增后,表现父本特征带的F1代个体数为24个,为真杂种,其余4个为假杂种. 相似文献
7.
以海滨锦葵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海滨锦葵光合作用的伤害,探求海滨锦葵对低温胁迫的敏感温度,以及低温弱光对海滨锦葵的伤害.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海滨锦葵的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下降,说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海滨锦葵光化学活性受到抑制,13℃是其低温胁迫下的临界温度.低温弱光(6℃、200μmol·m^-2s^-1)处理4h后Fv/Fm下降了2.5%,而光系统I活性(△I/I0)下降了18.5%,说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海滨锦葵光系统I受到的伤害高于光系统II;在恢复过程中,光系统II在8h基本完全恢复,而光系统I和净光合速率在48h后仍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PSI的恢复速率成了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NaCl对海滨锦葵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沙配法,以海滨锦葵为实验材料,研究0、100、200、300mmol/LNaCl处理下,海滨锦葵活性氧清除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等酶活性的变化,以及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等活性氧清除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处理15天后,SOD、APX活性较对照明显升高;AsA、GSH含量均显著上升,且升幅相对较大.CAT的活性略有增加,但未见明显上升.这表明: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是盐胁迫下海滨锦葵的一个重要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海滨锦葵油生物柴油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海滨锦葵油为原料,对海滨锦葵油合成生物柴油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气相色谱及化学分析法,得出了较理想的合成工艺条件;通过材料成本核算,探讨了海滨锦葵油合成路线的经济可行性,并对海滨锦葵油生物柴油的燃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生物柴油与化工产品综合生产线,所得生物柴油十六烷值达560,硫的质量分数为0.0038%,主要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过GB/T 20828-2007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AFLP分子标记在鉴定海滨锦葵杂交后代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海滨锦葵是较好的食用和工业利用的盐生经济植物。用 AFLP分子标记对海滨锦葵两对杂交亲本的36个F1 代个体的真伪进行了鉴定。18个AFLP引物对在亲本Hy103×Hh182间扩增出1 100条AFLP带,其中108条是多态带(多态率为9.82%);在亲本Slhy353×Blho301间扩增出1 181个AFLP条带,其中148条是多态带(多态率为12.51%)。实验结果表明:(1)引物对E AAC / M CTC在亲本Hy103×Hh182间扩增出5条父本特征带:401 bp,390 bp,156 bp,137 bp和108 bp,引物对 E AAG/M CTG则产生了7条:457 bp,356 bp,312 bp,251 bp,240 bp,190 bp和76 bp。父本特征带从Hy103×Hh182的8个F1 代个体均扩增出,表明其为真杂种;(2)引物对E AAC/M CTT在亲本 Slhy353×Blho301 间扩增出 5 条父本特征带:440 bp,393 bp,289 bp,162 bp和67 bp,引物对 E ACA/M CAT 则产生了 4 条: 448 bp, 360 bp, 217 bp和 145 bp;父本特征带从Slhy353×Blho301 28个F1 代个体中的26个个体上扩增出,表明其为真杂种,另外2个为假杂种。 相似文献
11.
采用CIRAS-3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不同盐渍条件下海滨锦葵在不同光强下的净光合速率。通过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光合参数和拟合曲线进行比较,探讨盐胁迫下海滨锦葵的光响应过程。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海滨锦葵的净光合速率表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另外,从相对误差和决定系数来看,除了指数模型,其他3个模型在不同盐胁迫的海滨锦葵中均适用;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表观量子效率明显降低。对照条件下直角双曲线模型的拟合度最高,100 mmol·L-1和300 mmol·L-1 NaCl处理条件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为海滨锦葵的最适模型,200 mmol·L-1 NaCl处理条件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的拟合度最高。 相似文献
12.
蝴蝶兰叶片诱导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蝴蝶兰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蝴蝶兰植株再生系统。结果表明:(1)可通过花梗节芽建立丛生芽诱导体系,获得大量无菌材料,丛生芽诱导增殖的最佳激素组合为7.5 mg/L 6 BA 1.0 mg/L NAA;(2)植物激素显著影响叶片类原球体的诱导,在10.0 mg/L 6 BA 1.0 mg/L NAA的激素组合处理下,各品种的诱导效果最好;(3)4种基本培养基中,1/2MS和Hyponex对类原球体的增殖和分化效果较好;(4)蔗糖浓度对类原球茎分化成苗的影响可用y=-0.019 92x2 0.077 51 x 0.17 进行拟合,在蔗糖浓度为20 g/L时,蝴蝶兰类原球茎分化率达最高。 相似文献
13.
14.
驱蚊草组织培养及其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驱蚊草离体叶片和茎段的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成功地建立了驱蚊草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用0.1%升汞对叶片、叶柄和茎段进行消毒,最佳消毒时间分别为6.5、6.0、7.0 m in;叶片和茎段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 S BA(1.0 m g/L) NAA(1.0 m g/L),叶柄为M S BA(0.5 m g/L) NAA(0.5 m g/L);不定芽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 S BA(0.75 m g/L) NAA(0.6 m g/L) GA3(0.2 m g/L),增殖倍数为6.1;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 S培养基,生根率92%,平均每株生根数为10条. 相似文献
15.
Establishment of in Vitro Regeneration System of Bitter Melon (Momordica Charantia L.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 IntroductionBittermelon (MomordicaCharantiaL .)belongstoMomordicaofCucurbiteae .Itisnotonlyavegetablecropbutalsoanimportantmedicalherb (Hoetal.1991)inChinaandeastAsia .Inrecentyears ,phytochemistshaveisolatedanumberofpotentialmedicalcomponentsfrombittermelon ,suchastheα momorcharininactivatingribo some (Fengetal.1990 ;Leungetal.1997) ,MAP30(Momordicaanti Hivprotein) ,whichsuppressesHIV(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activity (Lee Huangetal.1990 ,1995 ) ,andmomordicosideAandB ,bothofw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