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光周期处理下大花金鸡菊花芽分化形态和营养生长的相关性。【方法】将大花金鸡菊出苗后分别培养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通过制作石蜡切片观测各自花芽分化的进程,并记录各时期的出苗周数、株高、株幅、真叶数和分枝数。【结果】①大花金鸡菊品种‘晨光’花芽分化时期分为8个阶段。在长日照(LD)和短日照(SD)两种光周期下,其花芽分化在出苗第17周分别处于花序原基分化期和营养生长前期,即从这周起植株对长日照光周期诱导开始反应; ②‘晨光’的各生长指标(株高、分枝数、株幅)与其花芽分化时期均极显著相关,其中对光周期越敏感的指标,与花芽分化时期的相关性也越大; ③花序原基分化期至苞片原基分化期是LD对‘晨光’的主要开花诱导时期。【结论】以花芽分化量化指标tDP(花序原基分化期)=3为标准,株高为20.60 cm、株幅为26.01 cm、分枝数为13时进行长日照诱导,则开花较快且开花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在深圳城市公园不同环境下的生长适应性,为其引入城市进行观赏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长势一致的10年生毛棉杜鹃,在深圳市香蜜公园选择了临水、高地、平地3个栽植环境并各为半光照和全光照两个环境,分为6个试验样地进行种植,测定植株开花情况、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响应曲线的变化和光合特性日变化等。【结果】(1)不同栽植环境对毛棉杜鹃的形态和生长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临水环境-半光照环境中毛棉杜鹃的花芽数量、新梢粗度、新梢体积、新梢数量显著高于(P<0.05)其他试验样地;(2)平地-全光照环境中毛棉杜鹃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Chlt)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样地,而平地-半光照环境中Chla、Chlb、Chlt含量均出现最低值。高地-半光照环境下类胡萝卜素(Car)、叶绿素a与叶绿素b质量比(Chla/Chlb)、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质量比(Chlt/Car)显著高于其他样地;(3)临水-半光照和临水-全光照环境下毛棉杜鹃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强度遮阴条件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以及不同器官碳(C)、氮(N)、磷(P)积累、分配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探讨杉木幼苗在不同遮阴条件下的C、N、P元素积累及分配的响应策略,揭示遮阴处理对杉木幼苗C、N、P元素变化规律的影响,为杉木苗木繁育、林分光照环境调控管理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当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遮阴方式设置5个遮阴梯度,即0%(对照,不遮阴)、遮阴强度40%(透光率60%)、60%(透光率40%)、85%(透光率15%)和95%(透光率5%),持续观测1 a。试验结束后测定幼苗株高与地径增量、各器官生物量、根冠比、各器官C、N、P含量、积累量,并分析C、N、P化学计量特征(以C/N、C/P,N/P表示元素质量比)等指标。【结果】①随遮阴强度的增大,杉木幼苗株高增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地径增量则显著降低(P<0.05)。根、茎、叶及总生物量、根生物量占比和根冠比降低,茎、叶生物量比增大;②根、茎、叶中及总的C、N、P积累量随遮阴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杉木地上部分(茎和叶)C和N分配比例增加,而地下部分(根)C和N分配比例则降低。③杉木幼苗C/N和C/P变化趋势相同,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杉木幼苗各器官N/P低于14,表明杉木幼苗在不同遮阴下的生长受到N限制。【结论】杉木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对不同遮阴强度响应有差异,主要表现在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株高生长加快,地径粗生长减缓,生物量分配倾向于地上部分,幼苗由“矮粗”逐渐转变为“细高”。但是过度遮阴不利于杉木幼苗的生长,导致幼苗生物量积累减少,C、N、P积累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的光照强度对极品速生红丁、南韩白丁、宝石红丁3种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芽、胚根长度和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暗光条件下南韩白丁的发芽率为100%,宝石红丁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也相对较高,但是速生红丁则在半遮光条件下萌发状况较好.三个品种萝卜种子均适应于弱光条件,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品种选择的交互作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显著,不同品种的萝卜种子萌发对光照的利用和分配具有差异.生产实践中根据品种不同而度遮光是十分必要的,品种的合理选择和合适的光照条件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特征及花粉萌发能力,为其杂交育种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小叶杨发育良好的雄花枝为研究材料,采用卡宝品红压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特点,比较不同条件水培花枝对花粉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从小孢子母细胞发育到花粉粒,花芽除了稍增粗以外,外观没有明显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存在核仁数目的动态变化、落后染色体及不同类型的纺锤体; 室内水培花枝的花粉较室外水培的萌发能力强,室外水培的花枝花粉中观察到了2n花粉; 同一花枝上的不同花芽及同一花芽中不同小花的发育不同步,但同一小花中的不同花药发育基本一致。【结论】小叶杨可以产生天然2n花粉,是杨树多倍体育种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的良好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6.
吉安市园林植物初步调查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地踏查,对吉安市(吉州区和青原区)园林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观赏特征和园林用途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吉安市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有园林植物76科148属188种(含变种,不含品种),其中裸子植物有7科17属20种,被子植物69科131属168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0.63%和89.36%。组成吉安市园林植物的优势科较少,优势科园林植物种数占吉安市园林植物总种数的37.76%。吉安市园林植物的生活型多样,乔木52种,灌木74种,草本61种,分别占吉安市园林植物总种数的27.65%、39.36%和32.45%。吉安市园林植物观赏功能类型多样,主要可分为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观树形类、藤蔓类和香木(花)类等6类。吉安市园林植物园林用途多样,主要有行道树类、孤散植类、庭荫树类、风景林木类、花灌木类、绿篱类、垂直绿化类、草坪地被类和花坛花境类。  相似文献   

7.
在野外自然条件下设置三个不同光照强度的人工遮阴对青藏高原东缘30种不同生活型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光照梯度下30种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率差异不显著,平均萌发时间差异显著,外在环境因子光照主要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进程.植物在存在竞争的环境中会选择快速萌发来争取幼苗茎杆伸长开始的时间,以截获更多的光...  相似文献   

8.
PP333对大丽花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P333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使大丽花植株明显矮化,株型紧凑,叶色深绿的作用,从而提高其观赏价值。在本试验浓度范围(300~200ppm)内,浓度提高对大丽花生长的抑制作用也相应提高,同一浓度对不同品种大丽花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异。另外,PP333还能延迟大丽花的开花期,浓度越高花期越迟。对花朵的颜色、花冠大小及数目则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尹立辉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704-1707
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ntha)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宜在阴处生长,但其耐阴性研究还很少见。本文对非洲紫罗兰进行遮荫处理,研究光强对叶绿素含量以及生物量等方面的影响。通过人为控制光强,对非洲紫罗兰在温室内全光照100%、50%、30%、10%条件下的叶绿素含量以及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洲紫罗兰适合的光强为全光照的30%,叶面积和叶片数增长较快,其他生物性状没有太大变化,所以非洲紫罗兰适合生长在背荫处,但在开花季节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的照射。  相似文献   

10.
以美洲黑杨的雄花枝为材料,采用卡宝品红压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花芽及花药外观形态的关系, 为美洲黑杨2n配子的诱导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美洲黑杨雄花花序开始露出芽鳞之前,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已经结束; 花芽顶端及侧面的芽鳞开始松动时,在同一花序中可以观察到从小孢子母细胞到花粉粒的所有减数分裂阶段,此时是诱导2n配子的最佳时期; 美洲黑杨花药长度与减数分裂阶段密切相关,长约0.5 mm的花药处于减数分裂的小孢子母细胞阶段, 长约1.0 mm的花药处于减数分裂的细线期、粗线期、中期Ⅰ、末期Ⅰ及二分体阶段,长约1.5 mm的花药处于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长约2.0 mm的花药已处于花粉粒阶段; 同一花枝上的不同花芽及同一花序中不同小花的发育不同步,但同一小花中的不同花药发育基本一致。美洲黑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正常,是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的良好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蓝花丹的花芽分化进程,了解其花期调控关键过程。【方法】试验以6年生盆栽蓝花丹为材料,采用田间观测和石蜡切片相结合的方法,观测花芽的外部特征,使用显微镜观察花芽的解剖结构,并划分分化阶段。【结果】蓝花丹的花芽只在当年生枝条的顶端着生,在花芽9个分化进程中,蓝花丹春季萌发枝条的花芽分化时间与各阶段对应进程关系为:①营养生长阶段,在3月中旬至4月5日进行,生长锥窄且细胞排列紧密,此时花芽的外部特征肉眼还观测不到; ② 花芽分化前期,在4月5—10日进行,生长锥开始变厚加宽,此时芽体基部开始膨大; ③ 小花原基分化期,在4月10—15日进行,生长锥形成多个小凸起即为小花原基的原始体,外部的芽体已经有明显的变化,基部膨大,剥开包裹芽体的封顶叶能看见1 mm黄白色的点; ④ 萼片原基分化期,在4月15—20日进行,生长锥凹陷成半月状的小突起,萼片原基形成,此时,幼叶开始展开,花芽明显伸长,芽顶端露出叶片的包裹,芽体呈黄绿色; ⑤ 花瓣原基分化期,在4月20—25日进行,萼片原基内侧开始出现突起,形成花瓣原基,此时花芽开始加宽生长,花芽变得肥胖,芽体呈现鲜绿色; ⑥ 雄蕊原基分化期,4月25—30日进行,花瓣原基内侧形成多个突起,此时花芽伸长生长,芽体明显变长,芽轴伸长,小花芽分离,整个芽体呈现浓绿色; ⑦ 雌蕊原基分化期,在4月30日—5月5日进行,在多个雄蕊中央形成一个突起,雌蕊原基形成,此时整个芽体伸长,萼片形成,芽体暗绿色; ⑧ 花粉形成期,在5月5—10日进行,随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雄蕊开始伸长形成雏形,众多的花粉粒在雄蕊上形成,此时小花芽形成,按穗状排列在花序轴上; ⑨子房膨大期,在5月10—15日进行,雌蕊开始发育成熟,子房膨大,柱头开始伸长,此时芽体明显增大,小芽外部的花萼筒成熟,形成一层红色的腺体。【结论】蓝花丹花芽分化需60 d左右,并且根据芽体大小、形状、叶片开展程度、芽与第一苞片的相对大小、芽体颜色等指标观察,建立了蓝花丹花芽(花序)分化过程中外部形态变化与解剖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选择地径0.7~1.0 cm的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苗作砧木,在4月11—25日之间用单芽切接的方法,可使金桔嫁接成活率达到94.92%.嫁接后及时抹芽,并多次摘心,加强肥水管理,使金桔快速成形.7月中下旬时,选择12个头以上的植株在夏梢停止生长起挖装盆.起苗时尽可能伤根不断根,盆土选用"坑塘土加草炭(体积比7∶3)",上盆后前7 d保持水分充足,以后按"见干见湿"的原则浇水,同时注意追施复合肥.用调节夏梢适期萌发和控水的办法来促花,用摇花、降温、疏花疏果和除芽等措施来保果,可以使金桔在北方实现当年嫁接、当年上盆、当年开花、当年结果的"四当"目标,使金桔冠径平均达到35 cm以上,每盆结果30个以上.  相似文献   

13.
麝香百合、仙客来、瓜叶菊花芽分化的调控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复合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麝香百合等花芽的分化有明显的作用。其中A1,A2可促进麝香百合花工芽的分化,A2效果较A1好,经A2处理后,百合开花率达100%,同时使植株的开花数增加了1倍,花径增长1倍;B1,B2明显促进仙客来花芽分化,B2效果较B1好,经B2处理后,处理仙客来较对照植株的花蕾数增加41%;C1,C2明显促进瓜叶菊花芽分化,其中C1处理的瓜 叶菊较对照植株的花蕾数增加52%。  相似文献   

14.
朱立  储蓉  李峰  周艳 《贵州科学》2011,29(5):77-79
本文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施肥量和赤霉素浓度对彩色马蹄莲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栽培技术处理后彩色马蹄莲株高生长、开花数、开花期、开花质量的变化,为彩色马蹄莲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彩色马蹄莲基质要求排水良好、肥料充足,生长需肥不易太多,施肥过多反而容易引起植株腐烂;赤霉素处理以GA3浓度为300mg/L植株生...  相似文献   

15.
复硝酚钠对菊花花芽形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秋菊品种“姹紫嫣红”(Dendranthema morifolium,Tzvel.)为试材,研究了苗期喷施0.7%复硝酚钠(Compound Sodium Nitrophenolate,CSN)的4 000倍(CSN4 000×)、3 000倍(CSN3 000×)和2 000倍(CSN2 000×)稀...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CONSTANS-LIKE 7(COL7)在调控植物开花方面的功能,以定量PCR,GUS染色等方法,研究光及生物钟对COL7表达的影响,以及COL7对拟南芥开花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光及生物钟参与调控COL7的表达;过表达COL7在长日照条件下抑制CONSTANS(CO)以及FLOWERING LOCUS T(FT)的表达,进而抑制拟南芥开花;col7突变体不论是在长日照下还是短日照下都没有明显的开花表型,说明COL7在调控拟南芥开化方面可能与其家族基因中的其它成员存在功能冗余.  相似文献   

17.
18.
Regulation of flowering time by light quality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Cerdán PD  Chory J 《Nature》2003,423(6942):881-885
The transition to flowering in plants is regula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light. Plants grown under dense canopies or at high density perceive a decrease in the ratio of red to far-red incoming light. This change in light quality serves as a warning of competition, triggering a series of responses known collectively as the 'shade-avoidance syndrome'. During shade avoidance, stems elongate at the expense of leaf expansion, and flowering is accelerated. Of the five phytochromes-a family of red/far-red light photoreceptors-in Arabidopsis, phytochrome B (phyB)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role in shade-avoidance responses, but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phyB regulates flowering in response to altered ratios of red to far-red light are largely unknown. Here we identify PFT1 (PHYTOCHROME AND FLOWERING TIME 1), a nuclear protein that acts in a phyB pathway and induces flowering in response to suboptimal light conditions. PFT1 functions downstream of phyB to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FLOWERING LOCUS T (FT), providing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a light-quality pathway that regulates flowering time in plants.  相似文献   

19.
4种攀援植物光合作用对不同光照的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4种攀援植物为材料,测定其阴生、阳生叶片叶绿素a,b含量,光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及其在强光下的变化.最大光合速率阴生叶片较阳生叶片的下降幅度,华南和鸡蛋果较小,绞股蓝最大,白粉藤次之,表明4种植物耐阴性不同,华南和鸡蛋果的耐阴性较绞股蓝强.4种植物对高光照的适应性也不同,在饱和光条件下,鸡蛋果的非光化学猝灭(NPQ)值最低,不耐高光照的华南NPQ值最高.且4种植物在叶绿素含量上对光照的适应依种和光照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并讨论了以饱和光条件下的NPQ值作为植物对强光照环境适应能力的一个指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条件下杉木伐桩萌芽中几种有机物含量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在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验林场,按杉木伐桩的全光、半荫、全荫处理,以及林木的环割、不割处理,春季分别取休眠芽(前三者)或侧枝顶芽(后二者)样品,进行有机物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样品中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别不大,叶绿素含量亦都很低,但休眠芽中的水溶性糖含量比顶芽中要低得多。伐桩萌芽的含糖量并不与各处理条件下的光照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但伐桩上萌芽数目增多,则含糖量相应下降,表现为幂函数曲线关系。考虑到这种情况,以及幼芽内叶绿素含量水平很低,因此,可以认为萌芽的糖分主要来自根桩本身的碳水化合物贮藏物,而并非来自光合作用。因此,控制一个代桩上的萌芽数目,是获得健壮萌条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