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梅里美和莫泊桑都是法国19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梅里美则被誉为中短篇小说大师。梅里美的《双重误》写一位女性为所谓的爱情而丧命,莫泊桑的《项链》写一位女性为一条项链耗费了十年的青春,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人公性格及其遭遇有相似之处,但莫泊桑的《项链》素来享有盛誉,梅里美的《双重误》却少有人问津。本文试从文体特征、人物命运、人物性格等方面探究这两篇小说命运迥然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尤多拉·韦尔蒂和凯瑟琳·安·波特同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两人的作品都真实地反映了美国南方的生活。两人的短篇小说作品《熟路》和《威塞奥尔奶奶的弥留之际》堪称短篇小说的典范。两篇小说用不同的叙事手法刻画了性格坚强,命运多舛的女性,揭示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丁玲的作品《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创作于1920年代,阿英是一个通过赤裸裸的世俗追求来体现女性自主意识的形象,《我在霞村的时候》创作于1940年代,讲述抗战时期的贞贞在女性与革命话语之间做出的选择。两部短篇小说都是以妓女为主体从而对自身身体进行言说的短篇小说,尽管这两篇文章分别写于不同的政治环境里,但是将两部放在一起来解读,它们都展现了女性主体意识张扬背后的男性构建的权利话语以及女性的艰难处境,这也是丁玲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困惑所在。  相似文献   

4.
《伊芙琳》和《马贩子的女儿》分别是现代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和D.H.劳伦斯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两位作家对工业文明弊端和现代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从空间理论和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出发,解析两部作品中呈现的相似而又不同的物质、心理和社会空间,揭示伊芙琳和梅布尔在沉闷压抑的伦理环境中的矛盾心理和模糊的伦理身份,比较她们在空间实践中做出的不同伦理选择,阐述乔伊斯和劳伦斯二人的伦理观,从而启迪现代女性应摆脱男权社会的桎梏,在保有独立意识的同时,理性地追求幸福。  相似文献   

5.
《纸团》是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集《俄亥俄州的温斯堡》的作品之一.不同于那些体现男性对女性的传统审美价值判断的男权话语文本,小说从女性的视角出发描写了一位姑娘眼中三位不同寻常的男性形象,揭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和物质主义对两性关系的异化,体现了女主人公对男性把女性欲望客体化的反抗,彰显了她可贵的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野蔷薇》中“时代女性”群像的特征、个体的差异和作者细致入微的心理剖析手法,从而探讨茅盾短篇小说创作独特的人物塑造及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王洋 《科技信息》2011,(25):I0146-I0146,I0161
萨拉.奥恩.朱厄特是19世纪下半页美国著名的女作家,《一只白苍鹭》是她的著名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西尔维亚保护稀有动物白苍鹭的故事。本文从生态女性批评视角解读这部作品中女性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女性意识在父权制社会的桎梏中觉醒,成为了大自然的保护者,唤起人们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简析《一小时故事》中的反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科技信息》2006,28(11):109
凯特.肖邦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一小时故事》是她短篇小说中的精品,其中作者运用最多的写作技巧就是反讽,本文就从分析作品中反讽的运用入手,解析作者是怎样通过反讽等艺术手法,表现那个时代对女性价值的漠视和自由精神的束缚的。  相似文献   

9.
李松 《科技信息》2010,(2):199-199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解读多丽丝·莱辛的经典短篇小说《19号房间》。主要探讨女性在婚姻中所陷入的精神危机,其中女性对自我身份的探求,如何处理好婚姻中女性与男性,女性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是婚姻中女性身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归来》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一个短篇小说,《春桃》是我国许地山的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前者产生于十九世纪的法国,后者发表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这两篇作品描写的都是悲欢离合的故事,其相似之处和不同点甚多.这里,笔者从比较的角度,对《归来》与《春桃》作些简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甲午战败激起留日热潮,妇女解放开启女子留学先河,兴办女学急需新学女师,清朝政府倡导女子游学,日本朝野欢迎女子留日等因素,形成了清末女子的留日热潮。  相似文献   

12.
禁忌是关于神圣或不洁的约定俗成的一种禁制。女性禁忌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女性被认为是崇高的、神圣的,而被“神化”;另一方面则被认为是邪恶的、不洁的,而被“魔化”。女性禁忌经历了从母权制时代的“尊崇女性”到父权制时代的“贱视女性”的历史演变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女性禁忌将逐渐退出人类的历史舞台,女性禁忌的日渐式微就是女性禁忌走向衰亡的一个生动缩影。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有描写妇女生活的篇章,考察这些文学作品可以了解我国古代妇女地位的变化情况.先秦时期,妇女受礼教约束比较少,地位比较高;秦汉之后随着以男性为主导的封建统治地位的逐渐巩固,妇女地位逐渐下降.明清时期由于妇女生活的极其黑暗,引发了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生.封建社会解体之后我国妇女解放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严歌苓作品深刻揭示女性生存状态的艰难现实,着力描述女性在苦难压迫下的不幸遭遇和奋力抗争的艰辛与痛苦,充分展示女性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历尽磨难的心路历程,深刻表现了女性多灾多难的悲惨命运,真实揭示了女性在受苦受难的过程中表现出坚强的生命意志和明智的抗争策略。尤其是很多女性在苦难中还能挺身而出,对同样处在困境中的弱者伸出救助之手,在救苦救难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性得到升华,这种慈悲为怀的人生境界,充分体现了苦难中的女性善良、坚韧和伟大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女作家张爱玲,80年代的台湾女作家施叔青都曾以香港为背景,写出了她们的“香港传奇”和“香港故事”。她们用独特的女性视角揭示了都市女性苍凉的生存境遇,并对女性解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作家笔下的城市建构、都市女性生存境遇及都市女性的出路三方面来谈张爱玲、施叔青作品中女性与都市的情感纠葛。  相似文献   

16.
陈燕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2):104-106
内蒙古少数民族中女性的地位历来较高,萨满教尊奉女性为民族延续的"绳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蒙古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尊崇女性,歌颂女性坚强的生命意志和勇敢无畏的精神,揭示出女性作为民族绳主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分析当前西藏妇女受教育状况。通过研究,发现妇女受教育水平的现状及变化,提出解决目前教育的男女性别差异的途径,在于改善妇女接受教育的环境与质量,并着力消除—切阻碍她们积极参与教育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分娩中宫缩乏力,宫颈质硬或厚致产程进展缓慢的产妇联合应用缩宫素、安定和山莨菪碱的效果。方法:对2667例产妇采取静滴缩宫素、肌肉注射山莨菪碱和静推安定并用。结果:阴道自然分娩2538例,阴道手术助产104例,剖宫产25例,结论:缩宫素、安定和山莨菪碱并用,可以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孙诒让的妇女解放思想因永嘉之学、维新改良思想、西学思潮以及自身阅历而发端,为实践其妇女解放思想,他倡导禁缠足、兴女学、男女平等、普及妇女教育,这一系列的先进思想和兴学活动不仅使浙南的女子教育萌发了生机,而且对全省女子教育的近代化起了先导和表率作用,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孙诒让的妇女解放思想也充满了尖锐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世居青海高原和日本平原老年人群血脂及血糖的异同,分析其社会学影响与干预对策.方法:以189名世居青海高原和日本平原65~74岁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抽取晨空腹静脉血5ML分别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及血糖(Glu)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HDL-C日本男子显著高于中国男子(P0.01),日本女子高于中国女子,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T-Cho日本男女均低于中国男女,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TG日本男子低于中国男子,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日本女子显著低于中国女子(P0.01).Glu日本男女均高于中国男女,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结论:青海高原地区老年男女HDL-C总体低于日本老年男女,而T-CHO和TG高于日本老年男女;Glu日本老年男女高于中国老年男女.说明日本老年男女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的发生率方面较中国老年男女低,且日本老年男女在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等方面可能较中国老年男女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