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下扬子地区为我国南方重要油气勘探区,圣科1井位于下扬子苏南句容盆地.以其Ro为古温标的热史恢复结果表明,苏南地区整个古生代海相盆地发育阶段热流值相对低而平稳;印支-早中燕山期,基底热流值有所升高;晚燕山期热流值大幅度升高,早白垩世末达到最高古热流(84 mW·m-2);进入晚白垩世,热流值开始降低,盆地冷却.盆地演化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喜山四大构造抬升事件,其造成的不整合面上地层剥蚀量分别为400,700,2500,850m,不整合面对应地史时期基底古热流值分别为57,67,84,58 mW·m-2.生烃史正演计算表明,下古生界烃源岩经历过多期生烃,但二叠系和下三叠统烃源岩只经历了一期生烃过程.盆地沉降史和剥蚀量估算结果分析认为,苏南地区K2-E伸展盆地发育阶段表现为弱拉张,伸展阶段盆地最大沉降量在1000m左右.从热史、构造沉降史和烃源岩成熟度史综合分析,苏南地区"二次生烃"的条件不利.  相似文献   

2.
楚雄盆地北部T3-J地层天然裂缝形成期次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雄盆地T3-J地层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运动,裂缝形成期次多、特征复杂.通过野外地面裂缝调查和样品的实验室分析测定,采用4种方法研究和确定了T3-J地层裂缝的形成期次.野外地面裂缝调查见4组裂缝发育;裂缝样品的声发射实验表明地层至少存在4个构造应力破裂期,应力作用历史复杂.燕山期构造应力场方向以NE向为主,喜马拉雅构造应力场变为SE向.晚期构造应力(喜马拉雅期)强度大,为主要的破裂期.ESR测试分析表明该层存在5个破裂期;碳氧同位素测定表明研究区地层天然裂缝存在3期以上成因序列;包裹体测定结果按均一温度大小分布可划分出5个破裂期.综合研究区天然裂缝特征、地质构造演化历史,确定出该区地层中天然裂缝为构造裂缝,且组系清楚.裂缝有5~6个破裂期,与构造活动期对应较好,主要破裂期为燕山期、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3.
西藏措勤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措勤盆地位于西藏冈底斯地块中西段,是在古生界褶皱基底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中-新生代盆地.通过对措勤盆地内发育的构造、地层、岩石及沉积相综合分析,讨论了措勤盆地与喜马拉雅构造带和班公-怒江构造带的对应演化关系,反演了措勤盆地的地质发展历史.其演化经历了盆地基底形成阶段(D-P)、复合弧后盆地演化阶段(J-E2)和高原隆升盆地消亡三个阶段(Es-现今).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仁差盆地以及邻区区域节理筛分和统计分析,恢复了仁差盆地自印支期以来的古应力要素。印支期,仁差地区受到南北向的挤压,并形成长轴东西向的褶皱,并使地壳加厚;燕山早期,形成凹陷盆地,开始接受沉积;燕山晚期,在重力作用下失稳导致近南北向伸展作用的产生,形成仁差NNE断陷火山盆地的雏形;始新世,盆地转向隆起和剥蚀阶段,形成了仁差盆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现代构造格局。根据区域应力分析以及仁差盆地的地质特征,构建了仁差盆地的构造演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仁差盆地的断裂体系演化做了初步研究,并通过形变构造分析,提出了本地区断裂体系与铀成矿的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5.
川西地区中古生界海相天然气基础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海相区域在中古生代位于上扬子地台西缘台-槽过渡带,经历了基底形成阶段、地台及其周缘盆地形成演化阶段、前陆盆地形成演化盆山耦合三大演化阶段。"槽盆"或"台盆"形成演化控制烃源坳陷形成及演化,孕育多套烃源岩。印支晚期构造运动是川西构造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改变了晚三叠世以前扬子西缘川西克拉通及其周缘盆地演化的构造格局,调整了印支晚期前的川西海相油气系统。燕山-喜马拉雅多期次构造运动龙门造山带的强烈抬升挤压,使该区海相油气系统遭到破坏,部分可能被调整改造,在新的成藏背景下调整成藏;龙门山推覆带下存在的中古生界"原地体",保存条件好,其中有可能形成大中型的天然气藏。川西海相中古生界天然气基础地质条件优越,是有利的天然气勘探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6.
基于二连盆地8个富油凹陷的三维地震资料、录井、岩心、薄片观察以及包裹体测试资料,对二连盆地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进行定量研究,提出用剥蚀比率表征褶皱型反转构造反转程度,并统计剥蚀比率与反转构造含油气性的关系,以巴音都兰凹陷为例研究反转程度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剥蚀比率在0.22~0.46之间,即反转程度适中时,反转构造含油气性较好;适度的反转对裂谷盆地圈闭形成有建设作用,可以形成挤压反转背斜及砂岩上倾尖灭等圈闭构造;同时适度的反转挤压会促进云质储层次生孔隙和裂缝的产生,对储层的形成和改造有积极影响;此外反转引起的地层抬升影响源岩生烃及油气成藏过程:导致源岩两次生烃及油藏两期成藏,且反转程度的差异导致凹陷内深洼带油藏以早期低熟油充注成藏为主,缓坡带油藏以晚期成熟油充注成藏为主。  相似文献   

7.
下扬子地区为我国南方重要油气勘探区,圣科1井位于下扬子苏南句容盆地.以其Ro为古温标的热史恢复结果表明,苏南地区整个古生代海相盆地发育阶段热流值相对低而平稳;印支早中燕山期,基底热流值有所升高;晚燕山期热流值大幅度升高,早白垩世末达到最高古热流(84 mW·m-2);进入晚白垩世,热流值开始降低,盆地冷却.盆地演化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喜山四大构造抬升事件,其造成的不整合面上地层剥蚀量分别为400,700,2500,850m,不整合面对应地史时期基底古热流值分别为57,67,84,58 mW·m-2.生烃史正演计算表明,下古生界烃源岩经历过多期生烃,但二叠系和下三叠统烃源岩只经历了一期生烃过程.盆地沉降史和剥蚀量估算结果分析认为,苏南地区K2E伸展盆地发育阶段表现为弱拉张,伸展阶段盆地最大沉降量在1000m左右.从热史、构造沉降史和烃源岩成熟度史综合分析,苏南地区“二次生烃”的条件不利.  相似文献   

8.
二连盆地反转构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连盆地在腾二末期由张性应力场转变为压性应力场,为反转构造的形成创造了应力条件。不同凹陷或地区因地质背景不同,受力机制不同,形成的反转构造特征各异。对于二连盆地而言,形成于赛汉中期以前,反转程度较强烈,有主力烃源层阿尔善组地层卷入变形的反转构造,对油气运移和聚集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以中非Bongor盆地为例,结合区域构造解析和砂箱模拟实验,探讨和分析了断陷盆地中先存边界断层倾角变化和区域剥蚀作用对盆地正反转构造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沿着断陷盆地内不同倾角(45°~75°)的先存边界正断层,地层反转构造变形存在明显的差异.沿着高角度边界正断层(60°或75°),反转滑移相对比较困难,地层容易形成反...  相似文献   

10.
宁南盆地构造演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宁南盆地发生、发展与消亡的构造演化历程.方法 通过磁性地层学研究标准剖面寺口子组的沉积时代.结果 寺口子组年龄为47.1~29.1 MaB.P.,地层时代对应于中始新世鲁帝特期-早渐新世鲁培尔期.结论 至中新世晚期以前,宁南盆地具有和周缘其他同期地堑相似的构造动力学环境和沉积地层特征,属于伸展作用下的拉张断陷.之后,随着青藏构造域影响的增强和扩展,六盘山隆升,宁南盆地发生构造反转并抬升消亡遭受改造.上新世中晚期以来,宁南地区的地质地貌逐渐定型并趋向于现今盆山相间的弧形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包心菜"构造的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探讨其形成和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方法运用歧口凹陷地震资料,采取平衡剖面及地震地层界面拉平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包心菜"构造为具有"凹中隆"结构的新型构造类型,一般出现于凹陷断层交汇或拐弯处;歧口凹陷内典型的"包心菜"构造为滨海1号,另外,港东断层东北端和歧东断层下降盘的"包心菜"构造也较为典型;凹陷内的"包心菜"构造在东营末期出现隆升,东营组遭受剥蚀,随后区域沉降接受沉积,在新近纪出现隆起塌陷形成"包心菜"构造。结论 "包心菜"构造的形成和演化受控于区域构造应力场和深部热作用,其形成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在区域挤压背景下形成隆升→隆升处地层遭受剥蚀夷平→区域沉降接受沉积→应力撤出,隆起塌陷,形成"包心菜"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地表剥蚀量恢复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热隆升史模拟能够定量恢复盆地四维动态热隆升剥蚀过程.根据四川盆地93件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定量热史模拟表明,晚白垩世以来盆地发生了广泛的阶段式抬升剥蚀作用,即晚白垩世(~65 Ma前)快速隆升剥蚀、古近纪(65~23 Ma前左右)缓慢隆升剥蚀、新近纪(23 Ma前至今)快速隆升剥蚀.晚白垩世至今盆地范围内隆升剥蚀总厚度普遍大于2.5 km,新近纪快速隆升剥蚀幅度普遍大于1 km.进一步结合31组镜质体反射率反演校正剥蚀量数据,编绘阶段性(晚白垩世以来和新近纪)四川盆地地表剥蚀量等厚图,综合表明晚白垩世以来四川盆地隆升剥蚀量等值线展布格局发生根本变化,即早期主要以NE向展布格局为主(具近NE向和E-W向特征),新近纪则主要以近E-W向展布格局、盆地南北分异(北部地区隆升剥蚀量普遍小于2 km,南部地区普遍大于2 km)为主.四川盆地大中型油气田空间分布与晚中生代-新生代低剥蚀量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钻井、野外地质考察、地震精细解释等资料,重新确定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残余地层的分布范围,并根据平衡剖面恢复和印支期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柴达木盆地东部构造演化特征,探讨石炭系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炭系主要分布于大柴旦凹陷、德令哈凹陷、霍布逊凹陷和大红沟凸起等地区,鱼卡凹陷、欧南凹陷基本无石炭系残留;石炭系残余分布受古地理格局和后期构造运动共同控制,古地理格局造成了东西方向石炭系分布的差异,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印支期褶皱抬升,形成近东西走向背斜凸起,造成石炭系抬升剥蚀;柴达木盆地东部在印支期以逆冲断裂和与之相关的断展褶皱为主要构造变形模式,在不均匀分布的最大主应力与右旋剪应力共同作用下,石炭系在各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四川盆地中央平缓区内威远隆起三叠系地层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解析发现, 下三叠统地层呈近南北走向的宽缓褶皱变形, 而其上覆中、上三叠统地层和下伏古生界地层均为近东西和北东走向的褶皱?断裂构造形迹, 表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地层构造变形与上下层系的构造变形解耦, 分析认为该构造解耦是早三叠世末期印支构造变形事件的重要响应和记录, 保存于三叠系地层中的这一构造解耦事件暗示威远隆起是印支构造运动的直接产物, 是印支期构造古隆起。从褶皱样式与破裂相关性分析, 认为威远褶皱型古隆起及其相伴生裂缝是威远古生界气藏赋存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三叠系地层为塔北隆起主要目的层系之一 ,油气主要分布于轮南断垒、桑塔木断垒及解放渠—吉拉克地区 .通过常规分析 ,分析、总结了塔北隆起三叠系储层沉积特征、成岩特征、物性特征及孔喉结构特征及储盖组合特征 ,在此基础上对储层进行评价 ,得出储层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对博格达山前北三台地区大量二、三维地震剖面进行了分析与解释 ,并建立了该区的构造格架。北三台凸起是研究区的主体 ,构造特征可概括为一核、二坡、三鼻、四断和多条环形地层尖灭线。发育的断裂多为区域性的 ,由于受造山带隆升的影响 ,断裂的长期活动控制了地层的沉积及岩相的展布。对地震剖面和古地质图的分析表明 ,北三台地区的构造形成与演化受博格达造山带隆升产生的压陷挠曲作用控制。依据造山带隆升过程 ,将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分为造山期压陷挠曲盆地发育阶段、弱挤压挠曲性质的陆内坳陷发育阶段、陆内坳陷压陷盆地发育阶段和再生前陆盆地发育阶段。其中海西运动晚期和燕山运动中期 (Ⅱ幕 )对研究区的构造格局起了定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化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代前构造演化研究,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齐古断褶带上侏罗统-下白垩统露头剖面为例,利用野外地质调查、二维地震剖面解释、无人机航拍建模,分析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地层之间地层接触关系,结合重矿物不稳定系数和地层厚度分布,得出区域不整合的成因,建立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上侏罗统喀拉扎组和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地层之间存在角度不整合,与中-晚侏罗世欧亚板块南缘一系列的碰撞拼合背景下构造变形引起的剥蚀密切相关.自晚侏罗世进入挤压构造背景以来,天山北缘的构造活动经历了由强到弱的过程,强烈的构造抬升使得喀拉扎组沉积范围明显缩小并整体遭受暴露剥蚀,清水河组超覆在喀拉扎组地层之上形成区域不整合.  相似文献   

18.
粤北诸广山岩体为印支-燕山期形成的多期多阶段复式岩体,其南部发育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本文根据该岩体密下水地区出露岩性的宏观韧性变形与镜下微观证据、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年代学约束,认为区内燕山期花岗岩为同构造侵位岩体,能为区域热隆伸展构造的形成与演化提供可靠的年代学约束,可准确限定热隆伸展构造活动的时间下限。研究表明,区域热隆伸展运动启动于燕山早期(~160 Ma),较前人利用中基性侵入脉岩限定的时限提早了约20 Ma;区域铀成矿时代从早期(~150 Ma)至晚期(~40 Ma)与区域伸展构造活动的时间具有高度耦合性,揭示出区域热隆伸展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对区域铀成矿具有控制作用;同时,该期同构造花岗岩与构造前花岗岩的接触带是早期高温铀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9.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区域构造运动以块断差异运动为特征。在拉张应力场作用下,基础岩体持续经受拉裂、滑落和翘倾活动,形成箕状断陷。基础断块的构造格局是半地垒和半地堑相间。与基础断块构造格局相适应,早第三纪凹陷盆地也具隆凹相间的格局。不对称的箕状凹陷就是独立的盆地构造单元、沉积单元和生油单元。渤海湾盆地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指不同构造层、多个含油层系、多种类型油气藏在时间上的叠加和在空间上的复合。本文对此概括为四个方面进行论述:(1)基础层和盖层;(2)基础断裂和盖层断裂;(3)基础构造和盖层构造;(4)断裂构造岩相带。  相似文献   

20.
三葛庄凸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柴窝堡盆地,夹持于博格达构造带与伊连哈比尔尕构造带之间,因其地理位置特殊,三葛庄凸起的构造演化对区域构造的研究有积极作用。通过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演化剖面制作,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揭示了三葛庄凸起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认为三葛庄凸起的形成经历了多期构造抬升,与前人对博格达山的多期隆升研究有较高的匹配。结果表明:三葛庄凸起经历三期构造运动,受构造运动控制,三葛庄凸起形成三个明显的角度不整合,包括三叠系底部不整合,侏罗系底部不整合以及古近系底部不整合。三葛庄凸起是博格达山向西的延伸段,其演化受到博格达山的控制。晚二叠世博格达山初次隆升,三葛庄凸起随之抬升,造成三叠系底部不整合。受到印支运动的影响,博格达地区晚三叠世又遭受了强烈的挤压运动,在三葛庄凸起表现为三叠系与侏罗系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新生代时期博格达山及北天山的持续隆升导致三葛庄凸起南部发生挤压沉降,沉积新生界将博格达山的西段掩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