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地理数据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不同地理数据库数据存储、管理、制图方法的研究后,采用MapStore平台,阐述了转换集模型的原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数据制图改化原则与数据再利用的技术方案。通过该模型在云南省数据改化实践中的应用,证明该模型有效提高了地理数据的利用效率,加快了地图的生产速度,与传统的地图更新制图相比更具有优越性,对促进测绘地形图数据高效利用与共享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种改进的基于代价函数的地图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基于代价函数的地图匹配算法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减少算法计算量的方法.该方法结合地图匹配算法中的数据滤波等判决法则,合理利用已有的匹配信息,能在更小的范围内选择待匹配路段,达到减少计算量的目的.该方法在导航定位系统中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岸带区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矢量数据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所表达信息的不同,探讨多尺度GIS矢量数据约束下的高分辨率SAR图像多尺度割. 在县级GIS矢量数据约束下,利用分形网络演化分割方法对高分辨率SAR图像进行分割,得到第1层分割结果. 然后在省级GIS矢量数据约束下,对第1层分割结果进行聚合,得到第2层分割结果. 该方法既能实现GIS矢量数据约束下的高分辨率SAR图像多尺度分割,获得满足GIS矢量数据约束和根据后向散射特征聚合的多尺度分割结果,又能消除瞬时SAR图像海岸线不确定的不足. 利用一幅天津地区的SAR图像进行实验,证实了该方法是一种有意义的图像多尺度分割方法,且得到的分割结果可用于有特定需求的图像分析和统计.  相似文献   

4.
多尺度小波分解融合在微机电陀螺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小波域数据融合模型. 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多尺度分解,分别对每个尺度上的细节信号和最粗尺度上的近似信号进行局部加权融合,并根据小波重构公式得到原尺度上的融合信号. 基于实际工程应用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学证明,分析随机序列经离散小波多尺度变换后的形式,研究各尺度上的平滑信号、细节信号之间的统计特性,从理论上解释小波域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的优越性. 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数据融合后微机电陀螺仪的零偏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形高程模型(DEM)的数据结构的特点,阐述基于正交小波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的可行性,并得到提取多尺度地形数据基本特征.通过小波系数来表达低频概貌和高频细节,生成多尺度地形数据的方法,区别其他阈值选择策略,首次以球形波物理模型得出阈值选择计算公式,设计了渐进重构不同细节的地形网格规则,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解决多块不同分辨率模型的无缝拼接问题的高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天地图的广泛应用是电子地图配图快速发展的标志。本文使用了ArcGIS10.2平台对"天地图·驻马店"的地理数据进行基础数据的处理,地图配图以及服务的发布和地图的切图。对"天地图·驻马店"公众版矢量电子地图的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详细阐述了对点抽稀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最终能为矢量电子地图的制作、更新提供技术路线以及解决有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模拟GPS与DR航位推算组合系统的地图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证明利用GPS与DR航位推算组合的地图匹配技术能够提高GPS定位的精度,于是提出一种模拟DR航位推算的基于模糊逻辑的地图匹配算法,结合高精度的地图系统对GPS定位信息进行修正,提高定位精度.并利用软件模拟了GPS的定位数据,对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脸识别过程中会受到光照、尺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传统的SIFT算法进行人脸识别时会出现匹配效果较差、无法匹配或是错误匹配的情况,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SIFT算法的多尺度分析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在粗尺度上,采用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对原始的人脸库进行轮廓特征提取,形成新的人脸库;然后在细尺度上,采用SIFT算法对新的人脸库进行人脸识别与匹配。采用ORL人脸库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IFT算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SIFT算法的不足,计算量大大减少,人脸图像的识别效率与匹配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依托无锡市江阴市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对江阴市示范区开展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研究,针对基于像元变化检测提取特征单一化以及面向对象方法严重依赖分割尺度的问题,融合多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简单的线性迭代聚类(SLIC)分割的多尺度面向对象的变化矢量分析(CVA)变化检测方法。首先对预处理后的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形成矢量层,然后用矢量层分割影像得到像斑,接着对2期像斑进行特征提取构成变化矢量,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到变化强度,最后进行阈值分割和精度评定。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综合利用各类型特征的优势,提高了算法的检测精度,为变化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可以作为地理国情监测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对城市遥感影像数据的快速更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考察真实作答对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结构的影响.整群抽取5076名大学新生收集数据,应用平行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获取量表的因子结构,应用等价检验考察真实作答对因子结构的影响.通过平行分析决定抽出二个因子;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出神经质和精神质二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二因子结构得到很好拟合;跨一致性差异分数的多组等价检验显示,当该分数大于3时,该量表的因子结构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赵霄  李凯  曾梓义 《河南科技》2023,(15):25-29
【目的】建设路网级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平台,对路网级基础设施静态数据进行集成,从而形成通用“一张图”。【方法】以“BIM+GIS+IoT”为基础,以唯一编码EBS结构树为全周期(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养护)的数据索引,构建一体化完整数据链,并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的方式,叠加定期检测、地质灾害、养护施工、机电运维等多维度业务数据,支撑统一场景下的综合展示及分析决策应用,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结果】以基础设施数字化平台为高速公路数据服务底座,可实现高速公路全周期全要素基础设施数据的标准化、统一化、可视化。【结论】该平台实现了对多源异构数据的管理、更新、共享,为各类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二维、三维高精度地图服务和基础设施数据统一标准化维护及访问接口服务,是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应用的底座。  相似文献   

12.
在数据库设计中,表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其物理特性,还取决于数据库特性。对数据库、表空间和表的创建标准进行优化,可以提高其表在插入、更新、删除和查询方面的性能。基于此,本文采用创建最优性能数据库、高效移除表中数据、重建跨多个数据块的数据行方法来提高表性能。  相似文献   

13.
流域"一张图"的制作是目前数字流域建设的热门话题,也是数字黄河建设中亟待研究的问题。以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为地理底图,叠加数字黄河信息资源,实现天地图和ARCGIS的地图服务聚合,解决黄河流域业务系统中的地图问题。黄河流域"一张图"的数据制作,为业务系统提供了一套便于统一使用、维护的多尺度地理空间数据集,为流域"一张图"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哈长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以空间句法理论为指导,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并分别建立空间句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模型,基于开源地图数据,从研究物质空间形态入手,以农安县为研究对象,基于现状分析研究其处于不同尺度下的空间格局特点,发掘其位于哈长城市群区域尺度、城市尺度、县域尺度下的空间发展红利,为农安县未来县域"十字形两轴+一带"的空间体系架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姜灵芝  杨帆 《河南科技》2022,(16):15-18
本研究对岩土工程野外采集APP系统进行设计,并分析实现该APP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模式,采用服务接口总线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方式,以地图浏览自动缓存、地图区域主动下载两种模式,设计开发出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登录、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导入、野外数据的取样和拍照,以及各类数据的查询、浏览和导出等功能的APP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可显著提高相关行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海量控制点影像管理现状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数据库方式进行控制点影像管理与应用的新模式,并基于内存动态调度,采用VC6.0平台,实现了控制点影像数据库系统。通过该系统在青海第二测绘局的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控制点影像数据的管理效率,在控制点影像数据的检查、更新以及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基于数据库方式的控制点影像管理,有益于提高利用控制点对控制点影像匹配的速度,对促进测绘资料的高效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TXMI是以运动成就动机为核心,通过17个尺度,136个项目,对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进行全面评定的专门性量表。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分半信度、重复测验法等方法;对中文版TXMI的稳定性信度、项目和尺度的关连性和各尺度内的一因子性结构、各尺度概念的准确性和因子结构及中文版TSMI的辩别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制定了试用常模。结果认为中文版TSMI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对不同水平运动员心理品质的评定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辩别性。适用于我国15岁以上运动员心理品质的评定。  相似文献   

18.
在比较目前特征提取和匹配的几种方法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特征提取和匹配的拼接方法,使得图像拼接的质量和速度得到提高。该算法首先利用改进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特征提取方法获得图像特征点,其次利用近似最近邻匹配进行特征匹配并引入随机抽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去除误匹配对,最后根据匹配的特征点对得到图像间的变换参数进行拼接和融合。该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允许图像有缩放变换、旋转变换,不受图像噪声、色差的影响。经实验证明,该方法可实现高质量快速的拼接系统。  相似文献   

19.
数据流上异常数据的在线检测与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带有遗忘因子改进的Kalman滤波预测算法,能够检测未来时刻的异常数据;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数据流上的异常数据修正方法,应用插值小波根据连续异常数据数量的不同,实现了可变插值尺度的异常数据修补,能够自适应修正精度.在实际电力负荷数据上的仿真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在线准确地检测到异常数据,并能提供精确的异常数据修正.  相似文献   

20.
以"天地图·甘肃"为例,研究了矢量电子地图数据更新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分要素、分区域、分权重"的电子地图矢量数据更新思路。针对矢量数据不同的权重值,提出了"动态更新"和"常态更新"相结合的更新方法。研究表明:针对西部省份的实际情况,分要素、分区域设计电子地图矢量要素的权重值,按照不同的权重值设定更新周期并实施,是保障电子地图高时效性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