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全球首个自体细胞"CAR-T"疗法获批上市2017年8月30日,诺华公司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Tisagenlecleucel(CTL019,商品名:Kymriah,研发历程见图1)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25岁以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复发或难治性患者,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自体细胞CAR-T疗法。Kymriah的上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  相似文献   

2.
<正>8月3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诺华突破性CAR-T疗法Kymriah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r/r)儿童和年轻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这是FDA批准的首款CAR-T疗法,也是FDA批准的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具有里程碑意义。评论人士指出——这是一个"历史性动作",将"迎来治疗癌症和其他危及生命的重病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3.
 2017年8月30日,诺华公司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Tisagenle-cleucel(CTL019,商品名:Kymriah,研发历程见图1)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25岁以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复发或难治性患者,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自体细胞CAR-T疗法。Kymri-ah的上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安全性和整个商业化流程获得了FDA的正式认可,部分肿瘤患者迎来了全新的"活细胞治疗药物",同时对其他细胞疗法(如工程化自体TCR-T[嵌合型T细胞]、工程化自体干细胞等)也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将加速更多细胞治疗药品的上市,以造福更多肿瘤及其他棘手疾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疗法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T细胞的新型癌症治疗手段.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使T细胞拥有靶向肿瘤抗原的CAR结构,带有CAR结构的T细胞被过继回输到患者体内时,T细胞能靶向杀伤癌症细胞.目前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瘤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体瘤与其它复发难治的恶性肿瘤中进展缓慢,并且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肿瘤裂解综合症(tumor lysis syndrome, TLS)和神经毒性综合征(immune effector cell-associated neurotoxicity syndrome, ICANS)等诸多挑战.结合近年来CAR-T治疗的临床案例,综述了CAR-T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和挑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国际新闻国际新闻基因突变引发致命白血病基因突变引发致命白血病一项新的研究表明,Ikaros基因突变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触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样的费城染色体缺陷,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患者能够通过治疗得到康复。而ALL患者几个月内会死亡,很难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小剂量阿糖胞苷和高三尖杉碱(HA方案)与G-CSF联合方案治疗.结果完全缓解率31.25%(5/16),占总数(CR+PR)68.75%(11/16).结论本方案可明提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对过渡到标准剂量强化治疗创造机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作为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小剂量阿糖胞苷和高三尖杉碱(HA方案)与G-CSF联合方案治疗.结果完全缓解率31.25%(5/16),占总数(CR+PR)68.75%(11/16).结论本方案可明提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对过渡到标准剂量强化治疗创造机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作为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24(IL-24)对成人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体外生长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随机选取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15例,均经FAB分型或免疫学分型确诊,其中确诊未治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5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10例。取患者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并培养,将不同浓度IL-24作用于BMMNC。应用四氮唑蓝(MTT)比色还原法、AnnexinV-FITC染色流式细胞术及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分别检测IL-24对急性白血病BMMNC体外细胞增殖与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IL-24对体外培养的白血病BMMNC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4浓度50 ng/mL作用急性白血病BMMNC,48 h后凋亡率为39.21%±5.79%,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浓度IL-24处理白血病BMMNC,能够降低bcl-2 mRNA的表达。IL-24体外培养的成人急性白血病BMMNC,有明显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作用。由此可知,IL-24可以下调bcl-2 mRNA表达,可能是IL-24抑制急性白血病BMMNC生长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是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特别是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治疗该类疾病的较好方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还是有少数病人会复发.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河团队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项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CAR-T(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疗法,项目成果获202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型上皮细胞钙粘蛋白(sE-cad)的水平变化与疗效的关系。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法(ELISA)测定ALL患者组、对照组血清sE-cad的水平。结果表明:ALL患者初治组血清sE-cad水平(83.98±22.62)ng/mL及未完全缓解组血清sE-cad水平(75.68±14.01)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5.74±7.79)ng/mL及完全缓解组(27.77±10.2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LL患者血清sE-cad水平治疗达完全缓解后血清sE-cad水平较治疗前(84.26±22.49)ng/m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完全缓解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患者高白细胞血症组血清sE-cad水平(111.18±21.23)ng/mL明显高于非高白细胞血症组(75.32±15.1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L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E-cad水平与骨髓原始幼稚细胞百分数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87(P<0.01)。结论血清sE-cad水平与ALL患者疗效相关,检测sE-cad对ALL患者的预后判断和疗效观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一项历时30年的研究得出结论:一尘不染的家居环境、过度使用的消毒纸巾以及迫切将宝宝保护起来不被细菌感染的做法,都可以算是导致儿童罹患最常见癌症的诱因之一。儿童急性白血病,又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ALL),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癌症,每2000名儿童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病。来自英国伦敦癌症研究中心的Mel Greaves教授在  相似文献   

12.
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 T-cell leukemia,ATL)是与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 1,HTLV-1)感染密切相关的恶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TLV-1反义编码的HBZ(HTLV-1 b ZIP factor)蛋白在ATL发生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为了寻找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方法,设计了能与HBZ蛋白形成二聚体,从而封闭HBZ蛋白功能的靶向多肽R8-HBAP.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R8-HBAP可以有效抑制HBZ蛋白与下游靶蛋白c-Jun的结合,报告基因实验显示,R8-HBAP能阻遏HBZ蛋白对AP-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MTT和流式细胞术实验发现,R8-HBAP能抑制ATL细胞的恶性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因此,靶向多肽R8-HBAP通过阻遏HBZ蛋白的功能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殖,为R8-HBAP的开发利用及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血病免疫表型的不同,明确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6例白血病患者免疫表型资料。结果: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均表达髓系抗原,部分伴有淋巴抗原,但其阳性率明显低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7例M3的CD9抗原阳性率为100%,明显高于AML的其它亚型白血病。形态学诊断为ALL的12例白血病中,2例免疫表型为T-ALL,10例B-ALL。4例为杂合性急性白血病,它的诊断标准主要靠免疫分型。在10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中,4例发生急粒变,且急变期CD34抗原阳性率高于慢性期。结论:免疫表型分析与形态学、细胞化学三者结合为白血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可靠、更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癌症治疗在2017年迎来了一系列新的希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CAR-T治疗的正式登场,两种靶向CD19的CAR-T细胞获得对复发性/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大B细胞淋巴癌治疗的批准。同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获得更多实体瘤适应症的批准,尤其是将MSI-H或dMMR作为生物标志物,作为临床治疗的指导。在靶向治疗方面,一些新的药物获得批准,比如FLT3突变抑制剂Midostaurin与化疗的联合使用,是25年来FDA首次批准的AML新药。此外,在临床研究中也出现一些比较激动人心的结果,癌症疫苗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获得了突破。本文将对这些热点研究结果进行回顾性综述。  相似文献   

15.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是指通过基因修饰技术,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免疫细胞CAR-T产业链可划分为上、中、下游产业3个不同环节,上游为免疫治疗靶标识别和鉴定,中游为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研发及临床研究,下游为免疫细胞治疗的产业化及应用。随着CAR-T领域技术的突飞猛进,工艺流程的逐渐成熟完善,进入临床试验中后期的占比显著提高。CAR-T免疫细胞治疗展现良好的发展前景,上海免疫细胞治疗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方法将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VDLP组25例和VTLP组25例。分别行VDLP和VTLP化疗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CR(完全缓解率)进行比较:VDLP组为84.0%,VTLP组为88.0%,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完全缓解所需时间显示:VTLP组患者完全缓解所需时间为15~68天,VDLP组患者完全缓解所需时间为21~102天,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化疗方法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面,VTLP疗法完全缓解所需时间明显低于VDLP疗法,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一般被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后者中的肿瘤特异性嵌合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疗法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制药公司竞相追逐的热点.随着人类对自身免疫系统和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免疫治疗已逐渐成为现代肿瘤治疗方法中的第4种治疗手段,成为当前国际肿瘤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有望成为最终治愈肿瘤的方法.作者主要综述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关键技术,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Auto-HSCT联合大剂量化疗及IL-2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_HSCT)前进行大剂量化疗,移植后给白细胞介素 2(IL 2)免疫治疗以降低AL患者Auto_HSCT后的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0例AL第一次缓解期(CR 1)的患者进入研究.移植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3例均接受大剂量甲氨碟呤1疗程及大剂量阿糖胞苷(HD Ara C)加蒽环类抗肿瘤药1疗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7例接受HD Ara C加蒽环类抗肿瘤药2疗程.化疗结束后给患者行Auto_HSCT治疗.预处理方案为:CY/TBI;MAC或EAC方案.移植的CD34+细胞5.5×106~12.2×106/kg.患者造血重建后给IL 21×106~2×106μ治疗每天1次,5d为1疗程.患者均接受3~5疗程的治疗.经以上序惯治疗后,1例ALL患者14月后复发,经化疗无效死亡.9/10(90.00%)例无病生存至今,平均生存期37.10月(37.1±24.98),明显延长.可见对AL患者Auto_HSCT前大剂量化疗,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体内白血病负荷;移植后免疫治疗清除微小残留病,可能是降低AL患者Auto_HSCT后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其长度为21 ~ 25个核苷酸大小.mi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iRNA不仅在白血病中存在明显的表达失调,而且与白血病的诊断和预后有关.本文着重综述了白血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CBA)在细胞因子检测中的应用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不同亚型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BD CBA Flex Set IL-6、IL-10、TNF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2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样本中3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AL患者IL-6、IL-10和TN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IL-10和TNF水平较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有显著性提高(P<0.05).在ANLL亚型中,Ml型IL-6水平最高.结论:CBA法能快速、准确地定量检测细胞因子;AL血清中IL-6、IL-10和TNF水平升高,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