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晓艳 《科技资讯》2014,(10):224-224
目的:探讨在实施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过程中,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8月-2013年08月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患者200例,通过抽签法将所有扫描患者均分为C1组(常规护理组100例)与C2组(早期护理干预组100例);对比C1组与C2组扫描患者,分别完成护理后,对焦虑情绪等产生的影响,并对比完成检查后获得的图像效果.结果:同C2组扫描患者进行比较,在缓解消极情绪等方面,C1组表现较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患者在实施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的过程中给予早期护理干预,不但患者临床表现出的消极以及抑郁情绪得到显著缓解,还能够有效确保在对患者检查的过程中,可以积极配合,从而有效将临床检查的成功率提高,针对后期获得高质量图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讨腹主动脉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 MRA)方法和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使用1.0T超导型MR扫描机,表面线圈、腰椎以及部分胸椎相控阵线圈。对48例病人进行腹主动脉3D-CE MRA增强扫描。检查时嘱咐患者屏气,于静脉内团注Gd-DTPA对比剂进行腹部动脉期相的扫描,用3D-FLASH序列采集图像;检查的病例96%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经M IP重建后,能够清楚显示腹部动脉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的部位、大小及其狭窄的程度。19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及手术证实的病例中,3D-CE MRA显示腹部动脉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高质量的腹部动脉MRA图像依赖于注药后扫描时机的准确性,注药流速与总量的合理性,合适的扫描序列,以及操作者的技巧和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3.
李江波 《科技信息》2009,(14):334-334
目的:初步研究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方法。材料与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采用对比剂团注示踪自动触发扫描技术,对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36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探讨形成高质量冠脉图像的最佳成像方法。结果:36例共108支冠状动脉中,图像质量优者84支(77.7%),良21支(19.4%),差3支(2.9%)。结论:心率的快慢与稳定是影响图像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各种后处理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清晰、直观、立体地显示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4.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有效性。收集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甘肃省中医院行碘对比剂CT增强检查的患者,共纳入患者212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操作,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碘对比剂易引起的不良反应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943%、2.831%(χ~2=5.87,P0.001);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3.39%、80.18%(χ~2=2.32,P=0.029)。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碘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受检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技术.方法采用螺旋CT进行双期或延迟扫描,用非离子造影剂优维显300mg/ml,总量75~100ml,按照1.5~2.0ml/mg,注射速度2.0~3.0ml/min,由高压注射器自动注射,注射完成时间25~30s.在不同时期对肝脏进行双期或延迟扫描.结果233例肝脏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224例获得较好动脉期、门脉期和实质期的图象,9例患者动脉期图象显示不满意;其中的6例因门脉高压而引起,3例因注射失误造影剂外渗引起,2例因出现轻度过敏反应引起.结论SCT增强扫描检查可获得非常满意的不同时期的图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技术.方法采用螺旋CT进行双期或延迟扫描,用非离子造影剂优维显300mg/ml,总量75~100ml,按照1.5~2.0ml/mg,注射速度2.0~3.0ml/min,由高压注射器自动注射,注射完成时间25~30s.在不同时期对肝脏进行双期或延迟扫描.结果233例肝脏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224例获得较好动脉期、门脉期和实质期的图象,9例患者动脉期图象显示不满意;其中的6例因门脉高压而引起,3例因注射失误造影剂外渗引起,2例因出现轻度过敏反应引起.结论SCT增强扫描检查可获得非常满意的不同时期的图像.  相似文献   

7.
观察CT扫描对静脉的选择及对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措施。2006年8月-2008年2月期间,对360例CT增强扫描的患者,根据扫描部位、病情、体质、年龄、调节速度及注射用量,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及静脉,并了解患者的心理,做好心理护理。结果静脉穿刺成功率98%,对1例中度碘过敏试验抢救及时,使其脱离危险,对1例外渗患者处理得当,并使其外渗部位恢复正常,安全离院。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在电子支气管镜的检查操作中的管理和配合的作用.方法对106例行电子支气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配合和观察.结果护士在电子支气管镜的检查操作中的管理和配合非常重要,能预防一些并发症的发生,让其地完成检查.结论高质量的护理配合与观察以及医患双方的密切配合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能安全顺利地完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危急重症患者中应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护理。方法应用PICC患者117例,并对其护理措施及其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应用PICC患者117例,94例1次穿刺置管成功,23例经第2次或第3次穿刺后置入导管,成功率达100%。结论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穿刺简便、安全,成功率高,护理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士在电子支气管镜的检查操作中的管理和配合的作用.方法对106例行电子支气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配合和观察.结果护士在电子支气管镜的检查操作中的管理和配合非常重要,能预防一些并发症的发生,让其地完成检查.结论高质量的护理配合与观察以及医患双方的密切配合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能安全顺利地完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无痛胃镜检查术中的配合及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探讨,并探索制定护理操作程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5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进行分析总结。进行无痛性胃镜检查的患者,从胃镜检查的必要性、无痛苦胃镜检查的优点、麻醉的配合、静脉麻醉药的不良反应、体位摆放、镜检中的配合等方面进行宣教,以及与检查医师的密切配合、对患者检查中及麻醉恢复期生命体征的观察等方面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形成完整的护理操作流程。结果:无痛胃镜检查前经护理人员的充分准备,同时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缩短了无痛胃镜检查的时间,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无痛胃镜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检查方法,给予患者恰当的宣教,取得患者的配合,可消除患者术前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可提高患者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倪晓燕  倪淑艳 《科技资讯》2011,(36):246-246
目的:探讨儿童核磁共振检查中的护理经验,以提高儿童检查核磁共振的检查质量,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56例做MRI检查的患者,GE公司HDX3.0T超导磁共振成像扫描仪进行扫描。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特殊护理。结果:经过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特殊护理,56例患儿均成功做完检查,图像清晰,无伪影,病灶显示清晰,56例图像均为优良。结论:加强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特殊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儿的不良心理反应,能够使患儿积极配合而,完成检查,提高了图像的质量,提高了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CT增强扫描广泛被应用于临床,增强扫描时需利用高压注射器高浓度、大剂量的快速短时间内推注碘对比剂,以致碘对比剂外渗时有发生,目前对于碘对比剂外渗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使用碘对比剂外渗报警器能够对碘对比剂外渗及时报警,预防其大量外渗,效果肯定,并具有安全舒适,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等特点,避免碘对比剂大量外渗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及对检查的恐惧心理;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小儿静脉输液室静脉穿刺与输液相关护理操作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本院急诊小儿静脉输液室在成立2年来的1245例患儿静脉穿刺输液相关的操作和护理进行总结,分析小儿静脉穿刺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本组1245例患儿静脉1次穿刺成功1213例(97.43%),提高了科室护士的整体穿刺水平和自信心;提高了小儿静脉穿刺配合度和工作效率。结论注意技能培养,加强临床护理,能有效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甘肃省中医院在2020年1月-2020年5月CT增强扫描的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50例患者,探讨在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中PDCA管理的作用。观察组通过PDCA的方法进行管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检查过程中肢体移动率、依从性、医疗纠纷发生率、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检查过程中肢体移动率、依从性、医疗纠纷发生率、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PDCA管理在预防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输液流程再造后对护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流程再造前、后各120例患者,比较输液流程再造前后护理工作效率、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内容覆盖率。结果静脉输液流程再造前后输液等待时间,护士日平均穿刺人次,护理部检查分值,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内容覆盖率等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液流程再造后使门急诊静脉输液过程更加合理、科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护理质量提高,增强了医院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问题。方法:回顾性总结30例肺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引起局部血肿和气胸,应注重其护理。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和深吸气末屏息及平静浅呼吸训练,术后做好出血和气胸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例有完整病历资料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使用飞利浦16层螺旋CT平扫和对比剂增强扫描检查,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等影像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三维成像。结果1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MSCTA及MPR、MIP、VRP等重建处理后可显示双侧肺动脉主干、叶动脉、段及业段肺动脉。受累动脉9支,其中肺动脉分支栓塞者4例,肺段及段以下栓塞苦8例。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FA)的直接征象为中心型充盈缺损、偏心型充盈缺损和完全阻塞。结论16层螺旋CTA诊断肺动脉栓塞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神经外科患者脱水剂应用较普遍,治疗时间长,且患者烦躁不配合,这给长期静脉输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1]。我科自2005年2月-2008年1月,对76例周围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采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现将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钆双胺用于小儿磁共振增强检查中的效果及护理体会。以2017年3月~2020年3月在庆阳市人民医院行MRI增强扫描检查的17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平扫后行MRI增强扫描,并进行图像评估。随机分为对照组(86例,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和观察组(86例,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MRI增强检查各部位(颅脑、头颈、脊柱、腹部、四肢、CEMRA)的效果,比较两组检查前镇静成功率、扫描检查成功率、不良情绪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因较重运动伪影而不利于图像判断的4例未纳入评价,余168例参与图像评价,占97.67%;增强效果满意138例,占82.14%;效果一般30例,占17.86%;无不满意病例。检查前观察组镇静成功率和扫描检查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高于观察组(2.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钆双胺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增强效能较高的MRI增强对比剂;钆双胺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一过性非过敏反应,做好相应护理能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高检查成功率和成像质量,减少钆双胺不良反应,降低MRI增强检查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