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晓阳  梁丽明 《广东科技》2012,21(5):199-200
从五方面探讨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的创新。①拓宽志愿服务领域。以广东科学中心科普志愿服务工作为例,说明将本场馆的科普志愿服务工作融入到社会大潮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的重要性。②着力打造科普志愿服务品牌。以广东科学中心为例,说明打造科普志愿服务自主品牌对科普场馆运营工作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③传扬科普志愿文化。论述了传扬科普志愿文化的作用及形式。④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从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培训和志愿者权益保障与激励三方面论述科普志愿者队伍的建设。⑤开展建立科普志愿服务联盟组织的探索。探讨性地提出建立科普志愿服务联盟组织的必要性及该类组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王申 《科技咨询导报》2013,(20):207-207
该文首先简述了现代志愿服务的由来,分析了志愿者队伍建设对科普场馆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国内科普场馆志愿者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科普场馆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陈鹏飞 《科技潮》2009,(2):38-38
近日,北京市科委组织专家对平谷区北寨村创新型科普社区进行了验收。北寨村创新型科普社区是北京市首批创新型科普社区之一,该社区从北寨村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结合红杏特色产业结构,建立了社区科普顾问委员会、环保服务队、果树技术服务队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普志愿服务队伍;建成了绿色环保清洁型的科普社区:推广了农业标准化技术,实现户户掌握无公害果品生产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4.
科普视窗     
<正>2015年贵州省科技活动周暨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举行5月16日,2015年贵州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在贵阳市筑城广场举行。贵州省社科联、省图书馆、朗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众科学杂志社等数十家单位参加活动。活动周期间,全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贵州省第二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科研成果推介会;开展优秀科普影片展播、科普基地和科普场馆开放、科普主题讲座等,在全省营造出"创新创业、科技惠民"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5.
朱才毅  宋晓阳 《广东科技》2012,21(19):208-210
志愿者像一缕微风,温暖着不同社会群体、不同阶层,缓解社会矛盾,又如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救援抢险、大型活动、扶贫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普志愿者作为志愿大军中的一支专业化较强的服务队伍,为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以亚洲最大的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科学中心志愿服务工作为例,着重阐述科技馆行业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弘扬巾帼志愿精神,深化志愿服务,让科普走进乡村,提升公民科学素质。5月26日,凯里市科协的科普志愿者开着载满科技知识的大篷车,借助大风洞镇赶场的有利时机,现场为赶乡场的农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科普志愿者一边向过往群众发放《公民科学素质200问》《健康饮食法则》《防震减灾常识》《新型冠状病毒健康科普小知识》等科普书籍和科普宣传资料,一边对过往群众的咨询进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2010,(9):37-37
近期,密云县科委对全县80家单位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科普统计调查工作,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密云县科普工作总体发展较快,成效显著。一是基层科普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科普人员素质逐步提升;二是科普经费投入大幅增加;三是科普基础设施增多,公共科普服务能力增强:四是科普活动目趋活跃,成效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8.
一、科普工作统计的内容和任务二、科普工作统计的范围三、科普工作统计的组织四、科普工作统计的操作步骤科普工作统计是国家科技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全国科普工作统计调查,可以使政府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国家科普资源概况,更好地监测国家科普工作的运行质量,为政府制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科普理论在中国科普实践中历经磨练,科学发展,尤其在《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台与实施中,取得丰硕成果,赢得辉煌佳绩,跨进国际科普理论研究主流行列,构建出引人注目的颇具中国特色科普理论体系。在新常态下,科普理论如何适应创新驱动发展,引领科学素质建设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普支撑。文章提出动力转换的4项原则举措,助力中国特色科普理论的建构:一是树立科普理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理念,冲破科普创新的"孤岛现象";二是推动科普理论走下神坛覆盖基层,消除科普创新的"马太效应";三是强化科技普及和科技创新相长原则,集约抱团引领科普创新新常态;四是借助互联网思维,运用市场机制挑战跨越期,创新科普理论公共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谢仲国 《科技潮》2010,(3):41-41
近年来,密云县科委、科协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宣传科普向实践科普转移,从间接科普服务经济向直接科普服务经济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搭建了科普平台,创建了科普示范基地;二是实施科普惠农,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1.
农村科普电影服务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影产品和服务流通的重要内容。农村科普电影服务,要以农民对科普电影需求为核心,发挥政府的作用,健全农村科普电影服务机制。遵循科学规律,充分发挥科普电影对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的各项任务,自2011 年,中国科协科学普及部连续2 年设立了“科普发展对策研究类项目”,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面向社会进行项目资助,以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资源的标准与对策研究,增强科普工作的科学决策水平;支持、激励社会各界关注投入科普,培育科普研究专家团队和后备人才。“科普发展对策研究类项目”为1 年期验收项目,由中国科普研究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3.
马海涛 《科技潮》2010,(11):38-38
近日,东城区科委率先组织十七个街道科普干部、18个北京市“创新型科普社区”社区科普工作者开展北京市科普基地一日游活动,这是为了Ⅱ向应北京市科委在全市开展主题为“创新之城科技旅游”的“首届北京科技旅游月”活动。  相似文献   

14.
 科普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支撑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科协为主的各有关科普机构,充分发挥“互联网下抓机遇”的担当,集成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充分调动公众创造能力,进一步建立完善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公共服务机制,最大限度地扩大科学传播的覆盖面,实现科普服务的良性循环和自我发展。作为肩负科普公益服务使命的北京科技报社,有幸成为科普信息化建设探索者和践行者之一,将集报社全力,发挥优势,勇于探索,倾力打造优质科普内容和资源融合传播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15.
探讨科普政策的内涵和类型,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对政策文化研究进行了考察;提出我国科普政策的四种类型,即: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科学文化以及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6.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作为。实践证明,科普信息化与现有科普间不是二选一,即不是要推进科普信息化,就不要传统科普创新,或要继承传统科普,就要排斥科普信息化。科普信息化不是做项目、喊喊口号、搞搞群众运动那么简单,而是科普从体制机制、内容形式、服务理念方式、运作模式、评价维度标准等全方位的行动和改变,渗透融合在科普工作的方方面面;科普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应用,而是科普从理念思维到行为的彻底革命,是科普升级换代,是新时期的新科普。科普信息化之根本在于科普人的“信息化”,由此科普信息化建设者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三十年来,我从事过许多科普活动,比如科普板报、科普咨询、科普讲座、科普支农、科普创作等.从六十年代起,我常想:我能做什么?我能为别人做什么?我这个人生性同情弱者,我的雕虫小技是知识,做一个光明使者,用科技知识使人间多一线阳光.目标既定,干是我就欣然前行,这条路一直走到今天.我的切身感受是:科普需要爱心,科普就是奉献.近年来,我的相当一部分科普创作,实际上是科普工作的总结.科普工作为科普创作夯实了基础,科普创作就有了源泉.一、科普创作要有感而发.我的科普创作大都是有感而发的.“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些印象深、体会深、感受深的科普事例,时不时在在我脑海中涌动,于是就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和欲望.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科普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科普工作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本文以榆林市为例,对基层科普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基层科普工作提供借鉴。基层科普,是指在县(市、区)级以下(含)地方科普工作中,由基层单位和组织针对乡镇、街道、行政村和社区不同人群所开展的各类科普  相似文献   

19.
正近两年来,毕节市科协整合科协系统工作优势,积极探索,大力强化基层科普组织和科普设施建设,着力夯实基层科普基础,不断推动基层科普工作的开展,为完成"十三五"期间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目标任务提供了新途径。组织实施科普项目。获批准资助"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14个,获奖补资金175万元;组织申报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工程8个,科技扶贫项目1个,获奖补资金27万元。组织申报"科普中国·农村e站"项目  相似文献   

20.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种类、内容、时间及形式等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最主要服务种类是日常性健身和赛会活动;最主要服务内容是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社区体育志愿服务需要提高服务的专业性、适应性和科学性.2.自发和有组织招募的志愿服务不同,长期的社区体育志愿服务行为与锻炼习惯成正相关,短期的志愿服务受招募组织的影响.3.服务质量提高的突破口在于短期组织招募的志愿服务;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长期发展需要大量有长期锻炼习惯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