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了全流域73个点位的水质指标,选择溶解氧含量(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作为主要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分别评价渭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枯水期水质明显优于丰水期,说明非点源污染对流域水环境质量影响最大.总氮、总磷是渭河流域水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流域农业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等产生的非点源污染是导致其超标的主要原因.从流域空间分布来看,3条河流水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性较大,其中渭河的水质情况最差,泾河和北洛河水质相对较好.渭河南岸支流水质最好,北岸支流次之,干流水质最差,其中以关中地区干流水质污染最为严重.本研究结果为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数据支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特征无法直观监测问题,以山东省菏泽市洙赵新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SWAT模型对研究区径流量及总氮、总磷负荷量进行模拟研究,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农业面源污染关键源区及农业面源污染类型。结果表明:率定和验证期的径流、总氮、总磷的决定系数和纳什系数均能满足SWAT模型精度要求;研究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年际变化较小,农业面源污染主要集中发生在丰水期,即7—10月份,污染物负荷量在枯水期与平水期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流域中下游的污染物负荷量比上游的大,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源区集中在流域中下游及流域南部;畜禽养殖为主要面源污染来源,污染物入河量占全部入河污染物总量的85.16%。  相似文献   

3.
通过核算淘溪流域污染源源强,结果发现,居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业的CODCr、氨氮、总磷污染物入河量分别占整个流域的86.13%、83.87%、69.89%,是淘溪水质超标的最主要原因;农业面源污染也是流域水体中氮磷的重要来源,其氨氮、总磷对水体的贡献率分别为12.37%和29.01%.针对主要污染源,当地有关部门采取了...  相似文献   

4.
滦河位于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核心区域,精准分析其水质演变特征及污染来源,对于流域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滦河上游流域19个监测断面、8个水质指标进行监测,采用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进行富营养化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源解析模型确定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滦河上游流域属于弱碱性水体,大部分水体处于过饱和状态,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数值丰水期变幅相对较大,年际超标率为7%,总氮(TN)浓度整体远大于氨氮(NH4+-N)浓度,且TN年际超标率高达94%,枯水期全样本超标,说明水体氮素污染较为严重。总磷(TP)全年均值为0.09mg/L,年际超标11%,整体浓度相对较低。滦河上流流域全监测区域处于富营养、中营养以及重富营养等不同程度富营养化,且处于富营养状态区域占比高达78.94%。其中丰水期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重富营养化均出现于丰水期。根据污染源贡献率解析可知,对水体TN、NH4+-N贡献最大的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支流还受到畜禽养殖及生活污水影响,干流TN有一部分潜在污染来源,TP和CODmn主要来自城市面源污染,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支流主要来自于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干流区域来源相对较为复杂只受潜在污染源影响。  相似文献   

5.
深圳河河口近10年典型污染物通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2017年连续水文观测数据和逐月水质监测数据, 采用LOADEST模型模拟估算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净通量, 得到深圳河河口近10年主要污染物通量的变化规律。结合降水和流域内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分析影响污染物通量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得到以下结论。1) 2008—2017年深圳河河口断面各污染物入湾净通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总体水质情况有所好转, 但仍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水目标要求。2) 2008—2017年各污染物净通量的季节性差异逐年变小。3) COD净通量与降雨量的相关性较强, 说明其污染来源多为非点源; 总氮、氨氮和总磷净通量与降水量的相关性相对较弱, 说明其污染来源多为点源。4) 污染物净通量与污水处理量明显负相关, 说明提高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和污水出水水质有助于河流水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用层次分析法评价青白江区长流河水质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青白江区长流河的农水局和古城桥断面监测点采样水质进行分析,根据流域内的水环境现状、流域内水污染物排放特点,分别选取了CODCr、氨氮和总氮3个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长流河常年氨氮和总氮严重超标,不同水期氨氮和总氮的污染指数均大于CODCr,总氮污染最严重,大于氨氮,且远远大于CODCr.因此,氨氮治理是长流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源控制工程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浊漳河流域水环境状况,进一步探索浊漳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对策,依据2016—2018年浊漳河流域15个样点的实测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浊漳河流域总磷、总氮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浊漳河流域总磷、总氮的变化规律为:在时间尺度上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TP浓度体现在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TN浓度总体上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年际间均呈直线下降式变化。从空间聚类结果看,流域水质状况与流域内污染源具有明显相吻合的空间分布特征,浊漳南源高于干流及其他两个支流。  相似文献   

8.
辽河流域(吉林省部分)畜禽养殖污染负荷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治辽河流域(吉林省部分)的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有必要先确定流域的畜禽养殖污染负荷及其环境效应。利用排泄系数法的原理,估算了该流域各县、市的畜禽养殖污染物(包括COD、氨氮、总氮、总磷)的产生量、排放量和入河量,核算出了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氮和磷的养分平衡率。结果表明:在4种污染物中,COD的产生量、排放量、入河量所占比例均最大,其次是总氮,再次是总磷,氨氮所占比例最小。流域农田的畜禽粪便负荷量的平均值达52.7 t·hm-2·a-1,其中伊通县的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最高,达到了污染的程度。流域中双辽市、公主岭市和伊通县的氮养分平衡率和磷养分平衡率都大于1。因此,辽河流域(吉林省部分)的畜禽养殖已对环境产生一定危害,并存在明显的环境风险,尤以公主岭市、双辽市和伊通县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以渭河林家村断面以上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为水质参数,根据该流域点源污染与非点源污染的排放特点提出了一种估算污染负荷的新方法,即特征负荷法,计算得到了现状年(2007年)丰、平、枯水期渭河林家村断面以上流域点源污染负荷和非点源污染负荷。结果表明:渭河林家村断面以上流域全年点源污染排放稳定,全年非点源污染排放量变化较大,丰、平和枯水期的氨氮和化学需氧量非点源污染负荷占全年总污染负荷比例依次减少。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治辽河流域(吉林省部分)的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有必要先确定流域的畜禽养殖污染负荷及其环境效应。本研究利用排泄系数法的原理,估算了该流域各县、市的畜禽养殖污染物(包括COD、氨氮、总氮、总磷)的产生量、排放量和入河量,核算出了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氮和磷的养分平衡率。结果表明:在4 种污染物中,COD的产生量、排放量、入河量所占比例均最大,其次是总氮,再次是总磷,氨氮所占比例最小。流域农田的畜禽粪便负荷量的平均值达52.7 t.hm-2.a-1,其中伊通县的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最高,达到了污染的程度。流域中双辽市、公主岭市和伊通县的氮养分平衡率和磷养分平衡率都大于1。因此,辽河流域(吉林省部分)的畜禽养殖已对环境产生一定危害,并存在明显的环境风险,尤以公主岭市、双辽市和伊通县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北部湾主要河流污染状况及污染物入海通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广西北部湾主要河流的污染状况及污染物入海通量,分析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近岸海域水质的影响,为该流域污染物控制和近岸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的丰、枯水期对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主要河流防城江、茅岭江、钦江、大风江和南流江的污染状况及污染物入海通量进行监测。[结果]影响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的污染物主要有无机氮、无机磷和化学需氧量。丰水期各河流无机氮基本属四类或劣四类;无机磷除大风江属一类外,其余属劣四类;防城江的化学需氧量属劣四类,钦江属劣二类,其余属劣一类。枯水期各河流无机氮基本属四类或劣四类;无机磷除大风江属一类外,其余基本属四类或劣四类;化学需氧量基本属一类或劣一类。2014年广西北部湾主要河流的污染物入海通量为175 596.02 t,其中化学需氧量的入海通量约占污染物总入海量的59.1%,总氮约占37.8%,总磷约占2.0%,油类约占0.6%,重金属约占0.4%,硫化物约占0.1%。[结论]入海的河流污染物主要有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油类,茅岭江的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主要源于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源,油类主要源于畜禽养殖污染源;钦江的总氮、总磷主要源于畜禽养殖和种植业污染源,化学需氧量和油类主要源于畜禽养殖污染源;南流江的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油类主要源于畜禽养殖污染源。入海的河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无机磷和油类的污染负荷较高,但影响近岸海域水质的污染物主要是无机氮和无机磷。  相似文献   

12.
渭河干流(陕西段)水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找出渭河水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控制渭河水污染对策.方法 在大量现场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标准比照法分析渭河干流(陕西段)的水质现状,利用相关分析法分析水质与水量的关系及水质变化趋势.结果 从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两个主要污染指标看,渭河干流水质2002年以后有逐年好转的趋势;生态用水的严重缺乏和水污染物排放量大是导致渭河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结论 提出合理调配水资源、调整区域工业发展战略、加强城市水污染源防治力度、提高种养殖业的科技水平等4方面控制渭河干流水污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漳卫南运河流域是我国一个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的典型流域.本文应用SWAT模型,结合设置的9种变化情景(包括降雨量、灌溉量、点源排放量、面源污染量),模拟了流域内主要站点(辛集、元村、合河、庆云、四女寺、临清、观台和淇门站)的径流量、总氮、总磷质量以及流域蒸散发在不同情景下的响应.结果表明:降雨量增加25%,将增加径流量147%、总氮50.2%、总磷83.3%、蒸散发8%;灌溉量减少10%,将增加径流量约4%,降低蒸散发3%;点源污染按达标排放将减少总氮24%、总磷8%;按环境容量排放将减少总氮15%、总磷9%;按排放量消减15%,将减少总氮7%、总磷15%;面源污染量减少10%,将减少总氮4%、总磷2%.为了增加入海流量、减少人海污染量,最佳情景组合(即降雨量维持现状、灌溉用水量减少20%、点源按达标排放、面源污染量减少20%),将增加径流量43.6%,总氮和总磷含量减少29.9%和14.2%.这些结论可为漳卫南运河流域的水量配置和水质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九龙江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定量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已成为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估算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氮磷排放量可为污染控制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对村庄汇水区定点水质监测分析,在了解生活污水水质特性与排污特征的同时,获取生活污水氮磷的人均排放负荷,从而定量估算九龙江流域农村生活污水营养盐污染负荷.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污水中总氮、总磷等水质指标浓度均很高,且浓度变化基本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及作息规律.研究区人均排放量为总氮1.562kg/a,总磷0.153kg/a.九龙江全流域生活污水排放负荷为总氮5920t/a、总磷578t/a,分别占全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排放量的28%、25%.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沿江两岸地区的氮磷排放负荷较大,应重点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5.
大沽河干流青岛段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大沽河的水流特性和水文、水质实测资料,利用QUAL2E综合水质模型,分析确定了大沽河干流丰水期和平水期的水环境容量。又利用水库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确定了大沽河干流枯水期的水环境容量。大沽河干流水环境容量的确定,可用于河流的水质模拟和预测,为实施大沽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基础资料,为大沽河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浊漳河流域地表水主要污染物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浊漳河流域1996-2000年21个监测断面的枯水期(5月)、丰水期(8月)和平水期(10月)地表水采样分析,研究了主要污染物CODcr、BOD5、NO3-N、NO2-N和挥发酚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污染物浓度随季节变化特征较为复杂,但总体表现了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总体特征,这种变化主要与各断面接纳不同来源的污染物有关。  相似文献   

17.
纳米活性炭纤维修复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活性炭纤维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其高度的亲和性能形成具有很强净化功能的生物膜,能吸附、吸收、截留水中溶解态和悬浮态污染物,将有机物最终转化为无机物。通过人工配水试验,研究纳米活性炭纤维在形成生物膜前后对景观水体中总氮、总磷、COD以及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纳米活性炭纤维可以有效地去除富营养化景观水中各污染物。在试验开始阶段,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为:总氮:68.4%—57.4%;总磷:77.5%—76.7%;CODcr:68.1%—65.7%,都呈下降的趋势。生物膜达到稳定时对各污染的去除率为,总氮:65.6%—69.5%;CODcr:67.7%—67.9%;总磷:78.9%—79.4%。同时,整个过程显示,纳米活性炭纤维对污水浊度的去除始终保持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昆明呈贡新区入滇池主要河流水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呈贡新城流入滇池的主要河流捞渔河和洛龙河2007年及2010年度水体的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CODcr)等指标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洛龙河与捞鱼河水体均受污染,综合水质劣于地表水V类标准,洛龙河水体污染较轻,捞渔河污染较重,氮是2条河流的主要污染物.受到滇池流域磷治理措施的积极影响,总磷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洛阳江流域面源污染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生活污染物贡献最大的,其次是农田径流污染物,它们的COD、氨氮排放量约占整个流域的89%.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沙湖纳污口水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内外有关湖泊水环境状况的研究,对湖北大学纳污口(排入沙湖)和沙湖水质进行实验监测研究,分析沙湖各水质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湖北大学纳污口所排污水水质作了定量的评价,以及应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沙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湖北大学纳污口所排出废水的各项主要指标均超标,特别是氨氮(NH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指标均严重超标;(2)沙湖水体的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氮(TN)、总磷(TP)等指标严重超标,有的已达Ⅴ类、甚至是劣Ⅴ类水质,这与沙湖的功能区划的Ⅳ类水质不相符合;(3)沙湖中总磷(TP)平均浓度与生物量的代表参数叶绿素a(ch1 a)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4)沙湖水体已达中度富营养化,水质情况比较差,尤其是枯水期的富营养化程度明显比平水期、丰水期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