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聚氧乙烯全氟烷基醇醚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低聚物型含氟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低聚物型含氟表面活性剂与EVA具有良好的协同降凝效果。将质量分数90%二甲苯、质量分数8%EVA、质量分数2%低聚物型含氟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降凝剂以1 000 mg/kg加入中海油某管输平台原油时,其反常点明显降低,凝点由35℃降至15℃。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蜡晶结晶形态发现,加入上述降凝剂后,蜡晶形态由未加剂的针状、片状转变为细小而均匀的球状,蜡晶颗粒的平均直径由10~20μm变为1~5μm。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苯硫醚(PPS)与尼龙6(N6)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 PPS 及其共混物的结晶形态。结果表明,共混物中 N6组分的存在对PPS 晶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PPS 及其共混物在等温结晶过程呈现双峰特征是与 PPS 分子链的端基结构密切相关。经等温结晶处理的试样,在熔融时相应的 PPS 也呈现双峰,其低温峰随结晶温度的提高而向高温方向移动。PPS 及其共混物膜在一定条件下结晶后,可形成典型的树枝晶形态。  相似文献   

3.
以氯仿、吡啶为反应介质,制备出完全疏水化的长脂肪链酰化壳聚糖,并研究反应条件对酰化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在高吡啶/氯仿体积比介质中酰化度高,分子量低的壳聚糖取代度高,壳聚糖的酰化度还随着酰卤脂肪链长度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最后,产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热分析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将N-甲基壳聚糖或N-乙基壳聚糖的甲酸溶液在高真空中浇铸成膜.然后将浇铸膜在25 ℃和65%相对湿度的环境中结晶化得到羽毛状结晶.这种羽毛状结晶不同于低真空处理的浇铸膜内生长的球晶.除了形态不同外,双折射符号也完全不同,前者是负的,而后者是正的.羽毛状结晶应是树枝状结晶的一种,但前者的晶带是弯曲的,而后者的晶带基本上是直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苯甲酰化壳聚糖(DBC)和天然生物分子氨基酸在选择性溶剂N,N-二甲苯甲酰胺(DMF)和水中的自组装行为.在超声波作用下,透明的混合溶液出现蓝白色乳光,同时紫外-可见光谱呈现透光率的突变,体系完成了自组装.自组装是通过两组分之间的氢键作用产生的.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分别研究了自组装粒子的尺寸和形态.实验结果表明,苯甲酰化壳聚糖和氨基酸可以形成纳米尺寸或亚微米尺寸的自组装微粒,形成的微粒为球形或椭球形,微粒的尺寸为60~720 nm.粒子的尺寸显著受pH值和氨基酸种类的影响,因而可以利用pH值和氨基酸的种类控制自组装粒子的尺寸.  相似文献   

6.
以邻苯二甲酰基预先保护壳聚糖分子中-NH_2,以硬脂酰氯进行可控酯化,制备O-硬脂酰化壳聚糖.通过超声振荡与溶剂结合制备O-硬脂酰化壳聚糖/λDNA复合物,采用动态激光散射及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复合物的粒径分布及形态.凝胶电泳考察该载体与λDNA的结合能力.L929细胞培养对O-硬脂酰化壳聚糖进行细胞毒性评估.FT-IR和~1H NMR结果表明,可以成功制备不同酯化度的O-硬脂酰壳聚糖;O-硬脂酰化壳聚糖与λDNA结合可形成不规则球形复合物,平均粒径可达到86 nm,并且对DNase显示高稳定性.同时O-硬脂酰化壳聚糖具有促L929细胞增殖能力,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病毒型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7.
利用马来酸酐在均相条件下与壳聚糖发生N-酰化反应,制备了系列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可为这类衍生物在油田及其它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分别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反应介质醋酸浓度对产物的水溶性、残余氨基百分数(—NH2%)、特性粘数[η]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在马来酸酐和壳聚糖氨基的摩尔比1∶2,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20℃,酸的浓度在要1.3%以上可得到完全水溶性的N-马来酰化壳聚糖。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图的比较确定反应是在酰化反应。  相似文献   

8.
以1,2 环氧丁烷在碱性条件下的开环产物为醚化剂, 对壳聚糖(CS)分子进行改性, 制备了水溶性羟丁基壳聚糖(HBCS), 并采用红外光谱、 固体13C核磁共振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羟丁基成功连接到壳聚糖分子链上; 元素分析法测定产物取代度为1.2; 羟丁基壳聚糖可溶于水并可在较广的pH值范围内溶解; 由于改性反应破坏了壳聚糖的结晶区结构, 因此羟丁基壳聚糖的热稳定性比原料壳聚糖差. 对壳聚糖和羟丁基壳聚糖的抑菌性研究结果表明: 羟丁基壳聚糖能够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并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抑菌效果明显增强; 相同质量分数条件下羟丁基壳聚糖的抑菌活性比壳聚糖弱.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聚乙烯在超高压力环境下的结晶问题,观察到高压结晶中的微区流动现象,获得了层片状晶、粒晶、串珠晶、棒晶等多种新结晶形态,还发现存在晶体二次流动和取向等现象,为伸直链晶的形成机理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以壳聚糖和脂肪酸为原料,通过壳聚糖的2位氨基与脂肪酸的羧基作用,制备壳聚糖脂肪酸盐(L-CTS:壳聚糖月桂酸盐、N-CTS:壳聚糖肉豆蔻酸盐、S-CTS:壳聚糖硬脂酸酸盐,简称复合盐)。用FT-IR、DSC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表征,并研究复合盐对未固化的酚醛树脂聚集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和脂肪酸通过盐键结合,复合盐中羧酸的结合量分别是76.11%(L-CTS),81%(N-CTS)和77.68%(S-CTS),复合盐的热稳定性随脂肪酸碳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脂肪酸的碳链长度的增加,复合盐结晶的分形结构逐渐增大,对酚醛树脂晶体的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1.
设计中温长时间歇浸泡新工艺,以龙虾虾壳为原料,制备壳聚糖;比较壳聚糖降解反应条件的影响,制备水溶性壳聚糖并开展其抗菌试验。利用该工艺方法制得了低水分和灰分、高粘度、高产量、脱乙酰度达90.17±0.03%壳聚糖;在80℃、2h和3%双氧水浓度作用下,制得产率达77.20±0.02%的水溶性壳聚糖,且该水溶性壳聚糖显著抑制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生长,尤其对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更为显著(p<0.01)。实验表明利用设计的新方法能获得高效率、高质量和具有显著抗菌作用的水溶性壳聚糖,并为壳聚糖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奠定一定的理论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羧甲基壳聚糖和季铵盐壳聚糖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羧甲基壳聚糖和季铵盐壳聚糖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改善壳聚糖在水中的溶解性。【方法】分别以氯乙酸(ClCH2COOH)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改性剂,对壳聚糖进行羧甲基化和季铵化改性,并以改性壳聚糖对蒙脱土的插层效果为基准进行有关CM-CTS合成条件研究。【结果】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分析,得出了壳聚糖的优化改性条件。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6.0 h,反应温度60 ℃,m(氯乙酸)/m(壳聚糖)为3,m(NaOH)/m(壳聚糖)为4.5; 制备季铵盐壳聚糖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75 ℃,m(CTA)/m(壳聚糖)为4.5,m(NaOH)/m(壳聚糖)为0.8。【结论】对壳聚糖进行羧甲基化和季铵化改性,向壳聚糖中引入新的官能团,不仅可以改善壳聚糖的水溶性,同时壳聚糖/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也极大地扩展了壳聚糖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脱乙酰度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应由壳聚糖中氨基质量分数或自由氨基质量分数来计算壳聚糖脱乙酰度。y表示壳聚糖脱乙酰度,x表示氨基质量分数或自由氨基质量分数,理论计算公式分别为:y=203.195x/(16.02262+0.42037x)、y=20.2021x/(16.02262+0.041794x),用计算机拟合,得到以上两式的拟合方程式:y=0.01553+12.64534x-0.31447x2+0.00546x3、y=0.01553+1.25722x-0.00311x2+5.36265×10-6x3,两方程相关系数R均为1,标准偏差均为0.00663。由拟合方程计算出壳聚糖脱乙酰度,能准确地反映出壳聚糖的实际脱乙酰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以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GTMAc)和水杨醛为改性剂,在羟基和氨基上分别引入季铵盐基团和席夫碱基团,合成得到含双抗菌功能基团的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O-季铵化-N-水杨醛壳聚糖席夫碱,并通过FTIR谱图、季铵化度的测定对壳聚糖衍生物结构进行表征.对合成条件进行了探讨,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为:n(壳聚糖席夫碱)∶n(GTMAc)=1∶5,温度为70℃,时间为24 h,此时获得O-季铵化-N-水杨醛壳聚糖席夫碱的季铵化度和产率最佳,分别为93.7%和81.8%.将产物应用于棉织物抗菌整理,以5%O-季铵化-N-水杨醛壳聚糖席夫碱整理的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达99.3%和94.0%以上.但该整理织物的耐洗性较差,经20次皂洗后基本失去抗菌性.  相似文献   

15.
羧甲基壳聚糖制备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一种可有效提高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的制备工艺, 并对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以及产品的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 还测定了产品的理化性质。所得产品的取代度高达1.09,得率达到88.24%。  相似文献   

16.
以壳聚糖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合成了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ACC)。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对水溶性壳聚糖季铵盐产率及产物溶解性的影响,并讨论了pH值对反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反应pH为6.0时,水溶性HACC产物的产率高于pH为4.0、7.0和9.0时的产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季铵盐产物的分子量比壳聚糖原料的分子量低。  相似文献   

17.
用FTIR测定羧酰化壳聚糖和氰乙基壳聚糖的取代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壳聚糖(脱乙酰度分别为84%和70%)合成不同取代度的羧酰化壳聚糖和氰乙基壳糖作为标样,标样的取代度(DS)由NMR或元素分析确定,研究以FTIR作为工具测定这两个系列衍生物的取代度的方法,吸光度用基线法得到,对所有不同探针谱带,参比谱带和基线作图法的组合进行比较,并通过(A探针/A参比)/DS的平均相对偏差评价每种组合的优劣。结果表明,羧酰化过聚糖,最合适的A探针/A参比是A1740/A1527;对氰乙基壳聚糖,最合适的A探针/A参比是A2249/A1590。前者不仅适用于不同取代度的同一种O-羧酰化壳聚糖(如丙酰化过聚糖)而且适用于不同取代度且不同碳数的4个O-脂肪酸羧酰基取代的壳聚糖样品,这两种组合的工作曲线的斜率分别为2.1(对A1740BL1/A1527BL1),0.59(对A2249/A1590BL1)和0.66(对A2249/A1590BL)。实验还表明,不同的基线作法对结果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微球,并以3-氯-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改性剂在微球上引入了季铵盐基团.考察了改性后的微球对染料酸性媒介黑PV(PV)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季铵化壳聚糖微球对偶氮染料PV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实验条件下,最大平衡吸附量为1759mg/g,等温吸附很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表明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量受染料初始浓度、温度和溶液pH等因素影响.负载染料的微球容易洗脱,洗脱再生后的微球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9.
在心血管支架表面构建仿生细胞外基质结构的涂层是提高支架生物相容性的有效方法.结合静电纺丝及静电自组装技术,在316L医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出网状聚氨酯/(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n复合涂层.血小板黏附实验表明,对于网状聚氨酯涂层,血小板较易黏附在直径小于1μm的纤维上,在直径大于1μm的纤维上几乎无血小板黏附;而聚氨酯/(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n复合涂层的血小板黏附数量明显下降,血液相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优化了一株壳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碳源、氮源、装瓶量、接种量和初始pH值等产酶发酵条件,并进行了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几丁质2.5%,(NH4)2SO40.4%,酵母粉0.7%,pH值为5.5。优化后酶活由原来的454.03 U/mL提高至604.60 U/mL,提高量为优化前的33.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