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分布及年龄特点,探讨HPV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意义。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1323例健康体检妇女进行宫颈21种HPV亚型感染筛查。1323例体检人群HPV总感染率为15.3%,21种亚型中有17种被检出,感染率最高的型别是HPV16,其他常见型别依次为52、58、68、53、45型,高危型感染率97.1%。1323例HPV感染率各年龄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肃地区健康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相当比例,尤其是高危型,亚型分布且有一定区域性,对体检女性进行HPV分型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甘肃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亚型、年龄及地区分布等.方法: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7318名兰州女性进行生殖道21种HPV感染基因亚型筛查.结果:甘肃地区女性HPV感染率为19.9%(1 452/7 318),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14.78%(1 082/7 318),低危型HPV感染率3.38%(247/7 318),高危型中HPV16为主要致病亚型,占28.59%(415/1 452),低危型中HPV6占6.30%(98/1 452).1452例感染HPV的标本中,单一感染1 188例,占81.82%(1 188/1 452),多重感染264例,占18.18%(264/1 452).按年龄分组中≥50岁组HPV感染率最高,占24.24%.按地区分析,陇南地区HPV感染率最高,达到30.97%(83/268).结论:甘肃地区为宫颈癌高发区,其中HPV16是感染最多的型别,对该地区女性进行子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通辽地区妇科门诊患者为对象,检测其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HPV21型凯普导流杂交法,对179例妇科就诊患者宫颈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HPV基因检测总阳性率为17.31%,其中以单一感染率为主,比例为74.19%,多重感染率为25.81%;共检出16种HPV亚型,包括高危型12型,低危型4型,其中以HPV16、31、18三种亚型最多见.结论:通辽地区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又包含一定比例的多重感染,常见感染亚型分布总体符合亚洲人群规律,但又具有独特的地域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吉林地区不同年龄段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选定3 243例吉林地区有性生活史并要求进行宫颈病毒筛查的患者,采集宫颈脱落细胞,利用DML2000基因杂交信号扩大仪进行检测.结果吉林地区女性HPV总感染率为26.79%(869/3 243),在869例HPV感染患者中,年龄≤20岁的HPV感染阳性率为42.86%(9/21);20~30岁年龄组HPV感染阳性率为33.2%(166/500);30~40岁年龄组HPV感染阳性率为25.67%(268/1 044);40~50岁年龄组HPV感染阳性率为25.27%(329/1 302);50~60岁年龄组HPV感染阳性率为25.31%(80/316);60岁年龄组HPV感染阳性率为39.53%(17/43).结论 HPV病毒感染与年龄有一定关系,青春期、育龄期及绝经期女性的病毒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5.
李彦  肖瑜 《遵义科技》2010,(1):36-39
目的:分析本院就诊的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分布和年龄特征。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本院就诊的1530例女性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HPV阳性率为25.9%,在被检测到的21个HPV亚型中,高危型HPV16感染率最高,为8.4%,其次是HPV52、58型。本次调查中HPV感染高峰年龄在50~60岁,感染率为40.6%,混合型感染占总阳性感染的24.5%,主要分布在30~39年龄段,50~60年龄段混合型感染最少。结论50岁以后的女性患者更易持续感染单一高危型HPV,运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湖北荆州地区女性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就诊女性15种HRHPV基因型,用SPSS 23.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 677例就诊女性总感染率为20. 64%(759例),优势型别依次为HPV52(6. 53%,240例)、HPV58(3. 51%,129例)、HPV16(2. 99%,110例)、HPV39(2. 64%,97例)与HPV68(2. 04%,75例).HRHPV感染率最低年龄段为30~39岁(18. 10%,187例),最高年龄段为60~69岁(37. 61%,41例).HRHPV感染模式中单一型别感染率为14. 11%(519例),双重感染率为4. 81%(177例),三重、四重与五重感染均有检出.HRHPV的感染率(P0. 01)和感染模式(P0. 05)在不同年龄段间有统计学差异.荆州地区女性HRHPV感染型别以HPV52、HPV58和HPV16型为主.感染模式以单一型别感染为主,双重感染次之.年龄与HRHPV的阳性率和多重感染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郭美  马丽娟 《甘肃科技》2022,(13):117-119
探讨定西地区女性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特征。通过回顾性分析近三年在定西市人民医院进行高危HPV检测女性的病例资料,统计HPV感染率,并利用SPSS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型别分布特征。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21.41%,以单一感染为主,感染率为76.88%,感染型别以HPV16感染最常见,感染率为4.68%。同时不同年龄组高危HPV感染率没有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高危HPV感染率最高的是60~69岁,感染率为30.30%。甘肃定西地区女性高危型HPV总感染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HPV16、58和52亚型最常见,且整体以单一感染为主,所以及早注射HPV疫苗非常有必要,应加强年轻女性的健康教育与预防。  相似文献   

8.
孙旭 《科技资讯》2014,12(24):226-226
目的 调查我院妇科门诊18 ~60岁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确定本地区的主要感染型别.方法 采用人乳头瘤病毒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对527例女性进行23种HPV基因型检测,分析宫颈病变中HPV亚型感染分布特点.结果 在被调查的527例女性中HPV感染总阳性率为43.8%(231/527),单项感染占阳性感染的60%(139/231),其中,低危感染占阳性感染的35%(81/231),高危感染占阳性感染的25%(58/231),高低危混合感染占阳性感染的40%(92/231).主要感染型别为6、11、43、16、58和56,占单项及混合感染率为:6型占35.9%;11型占18.7%;43型占18.7%;16型占16.6%;58型占15.7%;56型占10.5%.结论 本地区HPV型别感染分布以6、11、43、16和58型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9.
调查白银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HPV基因型分布状况,了解不同亚型HPV在女性中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意义。对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健康体检、门诊和住院的患者共640例,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21个HPV基因型。640例样本中检出HPV阳性者65例,检出率为10.2%。共查出15种亚型。HPV阳性者中低危型占4.6%,高危型占78.5%,两型和两型以上混合感染占16.9%;640例样本中感染率最高的为高危HPV39型(2.2%)和HPV16(2.2%),其它分别为HPV58(1.9%),HPV52(1.3%),HPV66(0.7%),HPV6(0.6%),HPV51(0.6%),HPV56(0.6%),HPV18(0.5%),HPV53%(0.5%),HPV31(0.3%),HPV68(0.3%),HPV33(0.3%),HPV42(0.3%),HPV,81(CP8304)(0.2%)。白银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HPV基因分布有区域特点,HPV检测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了解莆田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分型芯片(HybriMax)和液基薄层细胞学(LCT)技术对345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和细胞学检测;同时用基因序列测定检证HybrMax技术的可靠性;对LCT结果为HSIL及以上细胞学异常的患者161例在阴道镜下行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表明,莆田地区女性患者感染HPV阳性率为40.6%,且HPV基因型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宫颈病变各组之间高危HPV感染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16.040,P=0.003〈0.01),且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检测与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HPV分型基因检测系统对妇科门诊就诊的妇女进行宫颈细胞HPV DNA检测(同时检测5种低危型和18种高危型HPV亚型)。结果827例标本中共检出HPV阳性210例(25.4%),共检出20种HPV亚型,其中单纯低危型HPV亚型感染45例(5.4%),单纯高危型HPV亚型感染142例(17.2%),高危、低危亚型共同感染13例(1.6%);检出感染单一HPV亚型187例(22.6%),感染两种亚型以上23例(2.8%)。低危型主要为HPV11,其次为HPV43、6;高危型主要为HPV16、其次为58、31、33、18等亚型。结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者较易发生颈癌前病变,提示早期发现及防治HPV感染对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湘西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瘤样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参考,选取692例湘西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颈HPV检测,以其中HPV检查结果阳性的2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阴性的2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在阴道镜监视下进行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测结果分为癌前病变(CINⅠ,Ⅱ,Ⅲ)、宫颈癌、慢性宫颈炎.结果显示:湘西地区女性中HPV感染以HPV16(25.64%)类型最多,其余依次为HPV52,HPV51,HPV58,HPV18,HPV53为常见;CIN的加重程度随HPV感染率升高,CINⅠ,Ⅱ,Ⅲ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HPV阳性率为33.81%,HR-HPV(+)31.74%,其中单一感染HR-HPV(+)21.97%,双重或多重感染11.99%,LR-HPV(+)感染1.88%.说明在宫颈癌的筛查中高危HPV检查具有临床价值,多途径切断高危HPV感染对本地区妇女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湘西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瘤样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参考,选取692例湘西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颈HPV检测,以其中HPV检查结果阳性的2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阴性的2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在阴道镜监视下进行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测结果分为癌前病变(CINⅠ,Ⅱ,Ⅲ)、宫颈癌、慢性宫颈炎.结果显示:湘西地区女性中HPV感染以HPV16(25.64%)类型最多,其余依次为HPV52,HPV51,HPV58,HPV18,HPV53为常见;CIN的加重程度随HPV感染率升高,CINⅠ,Ⅱ,Ⅲ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HPV阳性率为33.81%,HR-HPV(+)31.74%,其中单一感染HR-HPV(+)21.97%,双重或多重感染11.99%,LR-HPV(+)感染1.88%.说明在宫颈癌的筛查中高危HPV检查具有临床价值,多途径切断高危HPV感染对本地区妇女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兰州市膀胱移形细胞癌尿脱落细胞HPV型感染率及其主要基因型,进行乳头瘤病毒与膀胱癌移形细胞癌发生发展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了200例膀胱移形细胞癌尿脱落细胞中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膀胱移形细胞癌尿脱落细胞中HPV6、11、16、18型阳性率分别为7.9%、6.3%、36.9%和7%,低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6、11型阳性率为11.3%,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型阳性率为37%.人类乳头瘤病毒6、11、16、18型感染阳性率在肿瘤患者尿液中有显著差异(P<0.05),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阳性率在肿瘤病理分级中有显著差异.人乳头瘤病毒16型在膀胱癌中分布为主.结论: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可能与膀胱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尖锐湿疣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类型和分布.方法收集临床病理学诊断为尖锐湿疣的疣体142例,采用DNA扩增技术检测疣体HPV基因类型.结果在142例标本中,127例(89.3%)基因型为HPV6/11和12例(8.5%)为HPV16/18.结论本地区尖锐湿疣患者感染低危型HPV6和HPV11型为主,少数为高危型HPV16和HPV18型.  相似文献   

16.
研究黑龙江东部地区宫颈疾病中HPV亚型分布及与患者感染量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对本地区2011~2017年就诊的500位宫颈疾病患者,运用液基细胞学技术与人乳头瘤病毒核酸分型试剂盒对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PV不同亚型的量。HPV阳性检出率为71.0%,检出HPV的4种高危亚型。结合液基细胞学技术检验,病变越严重,HPV亚型感染量越高。在本次检测中,HPV16亚型的检出率最高。感染量越多,患者病变程度越高。临床可将病毒载量作为判断病变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攀枝花地区妇科患者子宫颈上皮内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集2013年7月至2016年5月到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5366例妇科患者的宫颈上皮细胞,年龄15-80岁,采用凯普HPV分型检测试剂盒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HPV感染总检出率为26.84%,其中高危型为23.65%。检出频次最高的3种高危型依次为HPV52、HPV58和HPV16型,HPV81和HPV6为主要的低危型,多重感染率为20.07%。HPV感染率的年龄分布呈双峰式,最小年龄组(15-20岁)的高危型HPV感染率高达73.33%,其次是60岁以上组的第二个高峰。结论:攀枝花地区高危型HPV感染率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但具有独特的基因型别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引起宫颈癌的两种主要HPV亚型HPV16和18型阳性质粒进行检测,在实验室中成功构建了HPV16和18型的检测体系以及体外模拟的双重感染检测体系,并对三例临床确诊为宫颈癌的标本进行实时荧光PCR验证检测,确定三例标本均为高浓度HPV16型感染,极易引起宫颈癌变,与医院诊断结果相符合.本实验为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HPV16和18型的临床检验在实验室中成功地进行了探索,为实时荧光PCR技术在宫颈癌大规模筛查上的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种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检测的多重PCR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探究男性尖锐湿疣与HP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首先建立一种检测HPV的多重PCR方法,然后运用该方法对156例男性尖锐湿疣标本的HPV3种低危(HPV6,11,42)和6种高危(HPV16,18,33,52,56,58)亚型进行检测,并与反向膜杂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6例标本中阳性标本数69例,占总标本数的44.23%,其中单一感染标本数48例,占69.57%,混合感染标本数  相似文献   

20.
液相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和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50例疑似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患者的标本中提取DNA,运用液相芯片技术对提取的DNA进行7种低危型和19种高危型检测,并与反向点杂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50例标本中,液相芯片检出阳性26例,阳性率为52%,其中单一亚型感染20例占40%,多重感染6例占12%,比反向点杂交的多重感染阳性检出率高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