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体育活动的产业性、公共性及其影响的角度研究浙江省城镇居民的体育活动.结果表明体育消费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消费水平不高,体育需求尚未满足.公共体育设施功能不健全,体育供给总量不足,供给市场主体不成熟.要解决体育产品供求的总量和结构的矛盾,政府要起到兼顾体育消费产业性和公共性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体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加快体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江苏体育信息化工作进行实地调查,对现阶段江苏省体育信息化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把握现阶段我国体育信息化组织与制度创新的需求、动因和行动路径。研究针对江苏省体育信息化的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等信息化体系要素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江苏省体育信息化建设协同发展能力较差,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普遍较低,获取服务信息的效率低下。随着江苏省信息化进入了全面、融合、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体育信息化建设将迎来良好发展机遇。江苏省体育信息化建设目标应包括体育资源数字化、网络化,追求智能化、虚拟化和服务化管理模式,同时快速提升体育信息化产业水平。为此,研究认为应选择"智慧体育"作为切入点融入"智慧江苏"发展战略体系,通过建设典型信息应用系统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局面,借助校企结合培养专门人才同时培育体育信息技术企业,相信借助江苏省特有的区位优势及其社会发展水平,江苏体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必将取得良好进展。  相似文献   

3.
为构建一个有效、可靠的大学生运动参与风险感知及体育消费的关联模型,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设计了大学生运动参与风险感知及体育消费测量表,以西南地区成、渝两地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其运动风险感知与体育消费现状展开调查,并运用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运动风险感知测量表具有很好的测量效度、信度及区分度;时间风险、身体风险、财政风险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有显著负面效应,表现风险有显著正向效应,心理风险则对体育消费无影响;大学生运动参与风险存在性别、学校级别、家庭经济及父母教育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的心理风险与表现风险高于女性,重点大学学生的时间风险、表现风险高于一般本科学生,高收入家庭学生拥有更高的时间风险与表现风险及更低的财政风险,父母教育水平高的学生,时间风险及身体风险最大、财政风险越低.结论:风险感知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关注大学生运动参与风险,正确诱导其正面及负面影响作用,这对于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文献资料法,对上海市的三种青年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在研究中对这三种模式的利弊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青年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应逐渐完成由专业运动员模式向高校培养运动员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座谈法,深入了解了吉林省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切实提高她们的体育消费水平提供了实证的依据,为正确引导职业女性的体育消费和体育生活,提供了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座谈法,深入了解了吉林省职业女性体育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切实提高她们的体育消费水平提供了实证的依据,为正确引导职业女性的体育消费和体育生活,提供了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访谈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期影响农民体育参与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管理因素,宣传因素,素质观念因素。建议各级领导重视农村体育,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宣传力度,更新农民的体育观念。  相似文献   

8.
从体育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运动技能教学中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绩效的因素。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主体因素、教师主导因素和客观条件因素三大类,还对上述三大类具体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据此提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苏州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专项技能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校前的运动经历,在校期间的运动专项技能等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各类体育师资培养的院校针对现实问题在招生制度、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相应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体育文化角度,对中学生体育习惯形成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述,探讨了体育文化对体育习惯形成的影响,提出了促进中学生体育习惯的形成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课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600个简单随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大学生对现有体育教学的感受,并通过对2006、2007、2008级180个样本的体测数据追踪,分析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体状况的促进作用。其结论:塑造美的体型、获取一门全新的运动技能、对已有的运动技能进行完善和提高是大学生对体育课的三大主要期望。大学生对体育教师较为满意,女生对体育教师的要求相对更高。对运动的技能提高的满意程度远远低于对教师的满意度,课程的设置有埋没教师才能的可能性。对身体素质的满意度随年级的增长而下降,在没有体育课后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技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原因,提出田径专修课改革的建议和设想,为提高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的选课率提供可借鉴、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霍岩  田玉昕 《科技信息》2011,(9):I0129-I0129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以及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加强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培养与强化,不仅能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而且能为终身体育服务,对我国全民健身计划也能起到积极地辅助和推动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形成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问题,提出科学、有效地解决途径与办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就影响泉州市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分析影响泉州市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推动体育产业开发,提高泉州市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市大学生体育消费处于中低水平;影响泉州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兴趣爱好、受朋友同学影响、家庭收入、所学专业、大众传媒和广告、兄弟姐妹的数量、性别、受父母思想影响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演绎法,分析了影响女性体育消费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为体育产业开发与经营者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了游客选择攀登丽江玉龙雪山的体育旅游动机.研究结果表明:1)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为女性略微多于男性,绝大多数的体育旅游者具有较高的学历、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职业背景;2)提取了参与动机因子分析统计后的三个动机性因素(增强体育旅游认知、满足好奇追求,健身休闲、追求健康,挑战自我、展现高质量生活水平)和两个刺激性因素(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体育旅游资源的满足);3)建议体育旅游目的地以游客参与动机为依据开发体育旅游产品,根据游客特征制定营销策略,以满足不同层次、类型游客的需求,发挥体育旅游资源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逻辑分析研究、质性研究等方法,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研究了影响高校体育文化构建过程的因素,构建了高校体育文化系统的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的三维体系.研究认为,物理因素是高校体育文化构建过程正常开展的重要基础;事理因素是具体方法与手段,为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人理因素始终贯穿于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协调相关主体的利益冲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物”与“事”等资源得以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8.
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更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政府可以通过体育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制度创新服务供给模式。上海市杨浦区政府正是基于市场化制度安排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形成了补贴与项目委托相契合的供给模式,取得了很好成效,即政府引导与资助、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与运作、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与学校共同生产与提供、社区居民参与和协助的"补贴——委托——合作参与式模式"。这种模式既是居民体育需求的需要,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变革公共治理方式,构建新型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体制与机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城市社区体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不平衡。通过对长春市社区体育开展现状的调查,发现不同社区在影响社区体育开展的因素上呈现出不同特点。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结论和对策,为发展城市社区体育提供一定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定位、体育课的内容形式、体育教师的教学影响力、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学校体育社团的建设情况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旨在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促进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为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