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作为重要的精神纽带,国家意识对国家的形成、统一、强盛有巨 大的促进作用。它是公民义务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的基础。树立国家意识,有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处理好各种关系。在新时期,缺乏国家意识,对中华民族就是一场灾难,为此,我们要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加强公 民国家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徐晓霞  李德  耿瑞阳 《科技信息》2013,(19):204-204
国家意识是国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舆论战中,国家意识是凝聚军心、激发官兵战斗精神的重要途径,是爱国主义的基础,是促进祖国统一的精神纽带。因此,在舆论战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官兵国家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李福坤  刘军 《科技信息》2007,(29):193-193
国家意识是国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舆论战中,国家意识是凝聚军心、激发官兵战斗精神的重要途径,是爱国主义的基础,是促进祖国统一的精神纽带。因此,在舆论战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官兵国家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对国家利益的概念、国家利益的阶级本质做了探讨,指出国家利益不能脱离它的阶级本质,即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国家利益,都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的利益。而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决定的国家的性质,对国家利益的目标、获取国家利益的手段,以及国家利益的分配等都具有根本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国家形象宣传片看“国家公关时代”大众传媒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了2003年"非典"时期的公关危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上的大国形象塑造,我国的公关能力正在向系统化、成熟化迈进,中国正在全面进入国家公关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是国家公关的又一次主动出击,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审视,也是其他国家对中国认知的一个途径。国家公关的头等武器就是媒体外交。从传播理念的转变、"议程设置"能力的提高以及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增强等方面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在国家公关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董岳磊 《科技资讯》2011,(16):243-243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重要途径。对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科教兴国战略等国家目标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学生助学贷款是一种无担保、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本文拟对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现状和风险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对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提供有效的借鉴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法治化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作用,是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确定性的原则,保证国家治理在这个体系内有目标、有规范、有底线、有秩序地进行。法治化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是提供一种"法治精神"。法治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体同构、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法治化寓于治理现代化当中,治理现代化通过法治化加以体现。依法治国中的"法"应该做一抽象的新解释:依照"法治"来治理国家,即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在保障"确定预期"的条件下,"自由"在当下,应该成为法治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8.
科教兴国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教兴国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的思想和观念 ,科学地认识以利于其真正地落到实处。世界一流大学有着对科学、知识、人才的整合功能和集成作用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轴心机构 ,而国家创新体系本质上是科教兴国的体制化。兴办世界一流大学是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创新能力、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振兴国家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9.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当代新兴大国、“金砖国家”主要代表的中国和印度在诸多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为何作为目前全球上最强盛的国家——美国会对这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外交政策呢?可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意识形态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诚然,这是一个因素,但是不是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呢?笔者将以下几个方面试述美国对新兴国家中国和印度外交政策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对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不断探索,是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策略,对国家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建立在对当前我国面临安全形势总体分析判断基础上的科学的安全理论。它充分体现了全局的、总体的、综合的、系统的安全观念,是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理论,是对我党安全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构筑了比较完备的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必将指导中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相似文献   

12.
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个人和社会意识、精神需求、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的总和,精神领域是国家安全的特殊客体。一个国家的精神领域是否安全,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国家精神安全既是宏观的,体现在国家大战略及其具体战略之中的精神状态与品质。国家精神安全也是非常具体的,取决于国家社会中每一个细胞、单元、领域的精神是否安全。维护国家精神需要全有赖于全社会的努力,共同构建国家精神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3.
肖敏 《科技信息》2013,(8):25-25
本文系统分析了R&D资源优化配置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影响,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采取自主创新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通过建设成熟的国家创新体系可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依托与支撑,而R&D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成熟,从而优化配置R&D资源对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有关键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种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司法救济制度 ,它是对需要利用司法机制但又缺乏相应能力的社会成员 ,由国家、社会、个人给予援助 ,使之克服司法障碍的社会现象 ,我国司法援助主体涵盖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 ,国家应制定统一的法律援助法对法律援助的主体、性质等予以界定。  相似文献   

15.
国家问题是马克思和葛兰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市民社会理论贯穿葛兰西国家观研究始终,故称其国家观为"市民社会"国家观。葛兰西"市民社会"国家观是对马克思的继承和发展,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区别在于国家的概念、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权力、国家的消亡等方面。葛兰西从市民社会的角度探讨国家问题,为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益参考,但受其理论缺陷的限制,未能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的国家观。  相似文献   

16.
从新马克思主义的相对自主性到回归国家学派的潜在自主性、镶嵌自主性构成了国家自主性理论的研究谱系和学术图景。国家利益、官僚组织和国家能力是理解国家自主性内涵的三个核心概念。回归国家学派确立的国家中心主义研究范式是对社会中心论的一种纠正和补充,但其概念界定的模糊性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成为国家自主性理论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国家的外语教育都容易侧重于该外语的词汇、语法教学,忽视对该国家文化、社会等国家概况的介绍。然而外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使之能够用非母语与外国人进行毫无障碍的交流。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对该语种国家的文化、社会、民族性格等各方面的介绍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结合笔者在日语教学中的经验,谈几点对“日本概况”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安徽科技》2010,(2):6-6
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重大部署。2009年6月,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对此进行部署,并随后选择安徽、江苏和浙江三省首批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这既是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对安徽的关心和厚爱,也是对我省自主创新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信任,更是对安徽今后自主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一、国家科技情报治理(一)国家科技情报治理的涵意国家科技情报治理是实施国家情报治理过程中,对科技情报相关的组织、人员和信息资源进行管控的措施和制度的总称。国家情报治理通过理顺和优化对情报事业的管理,来解决政府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完备的问题。国家科技情报治理着眼于保证和完善国家科技情报事业的健康发展,既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也是国家情报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既是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对国际经验的借鉴和总结,也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美国、日本、韩国、芬兰等国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将自主创新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投入巨额研发经费,将企业培育成为创新主体,注重对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构建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等措施,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启迪意义。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培养造就创新人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等,扎实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