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部分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 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常,医学上称 之为“经前期综合症”。美国有关人员的一 项调查发现,如果在月经前额外多摄入一 些热量,并且这些热量来自于薯类、谷类、 全麦类等含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抑郁 的症状就会明显减轻。 美国医学专家钱德拉指出,75%的女 性都患有“经前期综合症”,症状包括明显 的心情抑郁、焦虑、紧张、情感脆弱、易被 激怒、乏力、贪食和胸痛、头痛等。出现这 些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体内有一种叫血 清素的物质浓度降低了。血清素是一种负 责神经传导的脑部化学物质,会把大脑内 各种各样的信息传达到神经细胞。一旦它 在体内浓度不够,人就会变得焦虑或忧 愁。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多亲近哪些会带来快乐的健康食物? 一、香蕉香蕉含有一种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它可以振奋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维生素B6的超级来源,这些都可以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二、深海鱼全世界住在海边的人都比较快乐,不只是因为大海让人神清气爽,还因为他们把鱼当做主食。无论是芬兰、英国、美国的研  相似文献   

3.
科学触角     
赵柠  若离 《科学世界》2011,(5):22-23
抗抑郁药物可能会改变大脑机能20世纪80年代,一类名为"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简称SSRI)的新型抗抑郁药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比如大名鼎鼎的"百忧解"(Prozac)就属于SSRI。这类药物经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最新研究发现,接受SSRI治疗可能会引起脑的生理变化,它可以迅速增加脑  相似文献   

4.
《科技资讯》2004,(7):49
“快节奏综合症“的病因   长期处在“快节奏“中的人,大脑的活动也就经常处于连续的、快速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微博上热传"餐桌上的八种良药",这项美国研究人员的报告当中,包括有常见的香蕉等水果,也有大蒜、白菜等厨房常客。专家指出,有些食物不但能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帮助缓解身体不适。香蕉:缓解压力和焦虑点评:研究发现,失眠的人体内缺乏色氨酸,一种帮助体内产生血清素和褪黑色素的氨基酸。香蕉中含有色氨酸与维生素B6,一个中等大小的香蕉可提供每天所需维生素B6的30%,这两种营养素都是合成血清素的重要成分,而血清素具有镇  相似文献   

6.
胃肠激素对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将胃肠运动的体液性调节机制即胃肠激素对胃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血清素和胃动素对麻醉状态下的家兔的胃运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作用时间持久。说明血清素和胃动素对胃肠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倾斜(pusher)综合症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统计我科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具有Pusher综合征的病例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6~86岁,平均年龄(64.51±5.21)岁;患者均无意识障碍及痴呆。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学以及脑损伤部位,探讨其中的规律。结果右侧大面积脑损伤时pusher综合症发生牢明显增高,与国内外文献报道,脑血管病Pusher综合症发生比率为23%~25%相吻合。结论Pusher综合症与脑损伤部位关系排序为:右侧基底基区、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双额左颞顶叶、右额颞顶叶。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近日对人类大脑突触的存储容量进行测量发现,平均一个突触能够存储大约4.7比特的信息数据。这就意味着人类大脑的信息存储容量至少为1帕字节,即1千万亿字节,这一容量比此前想象认为的人类大脑信息存储容量要大10倍。人类大脑突触主要负责记忆存储。如果说人类大脑信息存储容量达到1帕字节,那么如此庞大的信息相当于大约两千万个四抽档案柜所能够存放的文字信息,或者相当于13.3年时长的高清电视录像。  相似文献   

9.
<正>同样是一个大脑,但只有少数天资聪颖的人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人们所说的天才,并让人们了解到大脑的神奇之处。那么,人类大脑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极限状态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那些杰出大脑不同于常人?  相似文献   

10.
食酷疗法当劳累过度,夜难安睡时,可用一汤匙食醋兑入温开水慢服。饮后静心闭目,不久便会入睡。糖水疗法如因烦躁发怒而难以入睡,可饮一杯糖水。国糖水在体内可转化为大量血清素,此物质进入大脑,可使大脑皮层受抑而容易入睡。牛奶疗法牛奶中的色氨酸有抑制兴奋的作用。失眠者于夜间入睡前喝一杯热牛奶,可较快进入梦乡。尤其适用于易醒的老年失眠者。大葱疗法取适量大葱或洋葱切碎,置于小盘中,放在枕头旁嗅味,能较快入睡。松果体素疗法每晚临睡前按说明服用松果体素(梦美境)片。这是一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无任何毒性,是国际公认…  相似文献   

11.
睡眠的学问     
凡是生物都需要睡眠。即使是植物,它在一天的昼夜变化中,也有“工作”和“睡眠”的时候。人就更是如此,只有在深深地睡足一晚之后,第二天一早才会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但也不是睡得越多越好,睡眠是很有学问的。一,如何提高睡眠的效率美国心理学家建议,为了美美睡上一觉,每天在大自然里沉思20分钟,例如倾听流水的淙淙声,观察树顶在风中晃动、云彩在空中飘动。这时,人体的新陈代谢放慢,产生较少的使人兴奋的激素———可的松和肾上腺素。此外,消耗较少的营养物。这样,大脑里生成“睡眠分子(如血清素)”的松果体就能吸引更多…  相似文献   

12.
文摘版     
信息污染综合症 外国专家曾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让一个人每天看几万张不同的照片,没过几天。这个人便患上了偏头痛。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接受信息的能力是异常惊人的。在1/10秒的时间内。大脑可接收1000个信息单元。既然如此,为何还会出现上述现象呢?这是因为有些人不善于分析处理信息,以致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的信息后,大脑来不及消化吸收,受繁杂信息干扰,人便会产生心理不适应现象。造成生理病理改变而闹出病来,出现头昏脑胀、心悸恍惚、胸闷气短、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紧张性休克的发生。这些由信息污  相似文献   

13.
对大脑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是人类认知自然界及自身的终极挑战。大脑以其卓绝的能力使人类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生存,能改造自然以趋利避害,并且建立了一个能将知识进行积累和传承的社会形态,正是大脑使得人类能够从万物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4.
日前,俄罗斯科学家能够通过大脑意识控制电脑,该系统包括由电极形成的一个头盔和能够读取大脑脉冲并转换成为电脑屏幕字符的特殊程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小波熵的网络成瘾脑电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考察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的脑电复杂性参数即小波熵及其脑电信息图,分析网络成瘾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试图揭示网络成瘾对患者大脑产生的影响,并为网络成瘾综合症的诊断提供依据.分别采集9名网络成瘾者(实验组)和9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组)在上网前后的自发脑电,然后对其进行小波熵及其脑电信息图分析.结果发现网络成瘾患者上网前的自发脑电的小波熵值明显低于正常组上网前的自发脑电小波熵值(P〈0.05),但上网40min后,其脑电小波熵值明显升高(P〈0.05),此时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而正常组受试者上网前后的脑电小波熵值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此结果证实了网络成瘾患者在上网前,其脑电复杂性较低,大脑活动水平较低,而通过网络可以唤起其大脑的活动,因此小波熵值可以作为网络成瘾综合症诊断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种被戏称为“大脑伟哥”的能够提高记忆力的药物即将在美国通过人体试验,预计可能在5年内投入市场。这种药物通过作用于大脑记忆的形成过程,达到提高记忆力的目的。这种药物代码为HT-0712,能使短期记忆的信息长期保持。它将使大脑细胞产生对记忆形成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连接。对大多数人来说,记忆形成的能力随着年  相似文献   

17.
据悉,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做梦可能是一个治疗过程,能够消除痛苦记忆。在最近进行的一项实验中,参与者首先观看可以激发情绪的图片,而后进入梦乡。此时,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控制情绪的大脑区域在出现梦境的快速眼动期活跃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追风人物     
正移动设备就是儿童的"电子海洛因"?据外媒近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十岁以下儿童在沉溺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时,他们的大脑会同吸毒成年人的大脑一样产生相同的反应,也就是说,移动设备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海洛因"。据报道,大脑影像分析领域的专家尼古拉斯·卡达拉斯医生表示,最近的大脑影像研究显示,电子屏幕对脑前额叶产生影响的方式与海洛因相同。使用移动设备能够提高脑内  相似文献   

19.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中的"开关装置",能够帮助昏迷患者恢复意识。美国科学家穆罕默德-考贝西(Mohamad Koubeissi)教授和同事在研究癫痫患者时,意外发现对大脑一个特殊区域进行电脉冲刺激,能够使患者进入重复场景"睡眠状态"。一旦停止对大脑刺激,将使患者脱离植物人状态,同时,患者无法回忆刚才所发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20.
ICU综合症是指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出现的以精神障碍表现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ICU综合症的发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严重降低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近几年,ICU综合症已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ICU综合症心理干预研究现状做探讨,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