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糖化学修饰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活性多糖除了自身具有活性外,将其分子进行化学修饰得到的修饰后多糖有可能具有较修饰前更高的活性或者产生新的活性。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多糖化学修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红芪是传统中药材,其药理活性明显,临床应用广泛.红芪多糖在恶性肿瘤和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面具有独到的效果.超声波提取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在中药多糖的提取中应用较多.在红芪多糖的提取中已有应用,多属于以不同超声波功率、温度组合及一定的料液比组合来提高红芪多糖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和节约能源方面,但超声条件、提取介质温度及pH等对所得红芪多糖的分子量有一定影响,超声波对其有一定的分子修饰作用,从而影响其药理活性及药效,但现阶段在此方面的定量研究较少.进一步研究超声条件和提取介质条件对红芪多糖分子量的影响,以及不同超声条件对所得红芪多糖的分子修饰作用和不同条件下所得的不同分子量的红芪多糖的结构与药效的关系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甜玉米芯为原料,通过细胞破壁的方式将多糖分子从细胞壁或者细胞质中释放,溶解出的多糖经过脱蛋白、脱色、乙醇沉淀等后续处理步骤得粗多糖.在此基础上,将分子修饰技术应用到甜玉米芯多糖研究中,通过羧甲基化进一步对其进行分子修饰和改性.且分别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一氯乙酸用量以及反应温度为单因素条件进行羧甲基化修饰,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了最适修饰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4.0 mol/L,一氯乙酸用量2.360 g,反应温度45℃.在此条件下得到羧甲基化多糖取代度为0.051 6.  相似文献   

4.
对虎奶菇菌核多糖进行硫酸化、羧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修饰,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羧甲基化和硫酸化修饰提高了虎奶菇菌核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羧甲基化修饰效果更为显著.乙酰化和磷酸化修饰使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有所下降,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有所增高.修饰后的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羧甲基化和硫酸化修饰后提高显著,且羧甲基化优于硫酸化.研究发现采用合适的修饰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虎奶菇菌核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5.
海洋浮游硅藻胞外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浮游硅藻胞外多糖是其在生长过程中向外界环境所分泌的胞外产物中的一种,在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制药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海洋浮游硅藻胞外多糖生物量的影响因素,胞外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胞外多糖的成分分析与结构修饰及其药理学活性研究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在海洋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氯乙酸法对醇沉法得到的薤白多糖(PAM)和柱层析纯化的3种分级薤白多糖进行羧甲基化修饰,以氯乙酸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为自变量,修饰产物的羧甲基取代度(DS)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设计法确定羧甲基化修饰的最佳条件,用H2O2/Fe2+体系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修饰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薤白多糖氯乙酸法修饰的最佳条件为氯乙酸浓度1.3 mol/L、反应温度63℃、反应时间3.2 h.此条件下羧甲基取代度为0.882.羧甲基化修饰能提高薤白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对陇药黄芪多糖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提取、纯化,同时对陇药黄芪多糖主链或侧链的某些特殊结构或功能基团进行修饰,使多糖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和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以增强其生物活性.利用计算机仿真及数学模型建立其修饰模型及可调参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达到对中药多糖的物化性质和空间结构的一定改变,增强多糖的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对羊肚菌多糖MSP-SII进行硫酸化修饰,得到了硫酸化衍生物.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硫酸化衍生物在多糖MSP-SII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S=O的吸收峰,表明羊肚菌多糖经硫酸化修饰后添加上了硫酸基团.采用MTT法检测硫酸化修饰后多糖对肿瘤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硫酸化多糖对正常细胞无毒性,但是却可以抑制Hela细胞增殖.利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硫酸化多糖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硫酸化多糖能促进Hel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太白泡沙参中不同分子质量多糖的分布及其抗氧化活性,对太白泡沙参中的总多糖进行分级,并对不同分子质量多糖清除2,2-diphenyl-1-picrylhidrazyl(DPPH)自由基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所得到的6个多糖组分中,各组分的比例为APK1(842 100)∶APK2(425 800)∶APK3(22 400)∶APK4(12 500)∶APK5(6 500)∶APK6(3 900)=1∶1.4∶2.2∶9.2∶70.6∶23.3(质量比),说明太白泡沙参多糖中分子质量为6 500的组分是主要组分.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低分子质量的多糖APK5(6 500)具有很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IC50为0.213 mg/mL.这一结果在植物多糖中较为少见,同时佐证太白泡沙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化学修饰杏鲍菇多糖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碱提杏鲍菇粗多糖进行了硫酸化、磷酸化、乙酰化修饰,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化学修饰前后的碱提杏鲍菇粗多糖(PEAP)结构进行检测,并采用MTT法研究未修饰多糖与修饰后多糖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化学修饰后的PEAP分别具有硫酸基团、磷酸基团、乙酰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化学修饰后的PEAP均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抑制作用有一定提高,其中乙酰化杏鲍菇粗多糖(Ac-PEAP)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多糖的来源,天然生物活性、分离、表征和结构特征.此外,本文还提出功能化多糖可能会创造新的机会,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多糖的各种有价值的特性,特别是细胞壁多糖.本文旨在综述新颖的策略研究和开发具有功能性的多糖,以及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从分子水平探讨硫酸化多糖与小分子相互作用机理,本文采用氯磺酸-吡啶法(Wolfrom法)对硫酸软骨素(CS)进行结构修饰,制得了不同硫取代度的CS样品.应用光谱法研究了天青A(AA)与CS相互作用的吸收光谱,考察了硫取代度对CS抗凝血活性及AA与CS相互作用的影响,应用建立的酸性多糖与生物探针相互作用数学模型,测得AA与不同硫取代度的CS最大结合数分别为151,215,211和204,认为AA与CS相互作用具有空间位阻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从栗叶中分离纯化得到多糖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从栗叶中提取得到栗叶粗多糖CLP。CLP经D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后,于蒸馏水洗脱液中得到一个纯化多糖组分CLP1。采用体外试验研究了CLP与CLP1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CLP与CLP1均具有一定的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的能力及还原能力,而且与多糖的浓度成正相关性。其中,CLP对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效果与VC相当。说明CLP与CLP1可以开发用作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硫酸基含量对多糖的生物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硫酸钡比浊法测定皂角多糖修饰物的硫酸基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最大吸收波长为360 nm,以线性关系和回收率为指标,确定了明胶浓度为0.75%、三氯乙酸浓度为3%、水解时间为3小时、溶解样品的盐酸浓度1mol/L、用量5m.l该方法准确、快速,适用于植物多糖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灵芝多糖有效成分提取及纯化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洪亮 《科技信息》2009,(27):I0031-I0032
灵芝的化学成分多种多样,多糖是灵芝中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有效组分之一。20世纪70年代,灵芝多糖的研究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灵芝多糖提取纯化的各种方法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多糖类生物活性的研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糖是生物体内除蛋白质和核酸外又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在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多糖类具有抗感染、免疫促进、肿瘤防治和抗氧化等多方面功能和生物活性的特征进行了综述,引用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21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中药多糖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综述中药来源的多糖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近几年研究表明,不同中药来源的多糖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而实现。结论:由于中药多糖类具有抗病毒活性强、来源广泛、毒副作用低等特点,在医药学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植物多糖类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报道近年植物多糖研究进展。方法:综述近几年植物多糖的研究成果。结果:近几年研究表明,不同植物来源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等多种活性。结论:由于多糖类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活性,在医药领域中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8种多糖的单糖组成、活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多糖的结构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了8种中药材中的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PMP)-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及含量并对其进行主成分投影分析.以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为模型测定了8种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用简单相关分析探究样品中各单糖之间及各单糖与体外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程度,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单糖组成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整体相关性.结果表明8个样品在主成分空间分布离散,有较好的代表性;除葡萄糖(Glc)外,各单糖之间、单糖与体外抗氧化活性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较高,单糖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844,4;多糖的单糖组成与体外抗氧化活性有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