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瞭望台     
激盪中的世界假如羅斯福總統復活了,他一看到曾經與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共同培植起來的國際協調遭到了破壞,也許會喟然長歎;假如希特勒尚在人間,他一看到聯合國從戰時團結日趨戰後分裂的發展,以及那同氣相應的法西斯殘餘勢力的被保存和被縱容,他也許會在暗地裏竊笑。但這不過是‘假如’而已。歷史造就了羅斯福,同時又丢棄了希特勒,這是時势使然的。  相似文献   

2.
世界知識,於民國二十三年創刊,到今年恰滿十二個年頭。這十二年,是世界和中國變化最最劇烈的時代。這個小生命跟着時代奔跑,也居然迎接了中國神聖的抗戰,迎接了掀天動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它曾在炮火中流亡到漢口,又曾在砲火中從香港撒退,太平洋戰爭起後,由於環境的關係,它曾經作了暂時小小的停顿,但随着反法西斯戰争勝利後不久,它又與讀者在上海見面了。戰後世界進入了一個面目崭新而國際關係最爲複雜的階段。中國抗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給它帶來了多少空前豐富的资料,它是何等的幸運,又是何等的戰戰競競啊!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戰爭結束,美蘇成為世界的兩個最大强國。這兩大强國能够和平合作,則戰後會有一個長期安定的世界:它們如果發生對立鬥爭,則戰後世界將有相當時期處於動盪不定之中。不幸在戰爭結束後的九個月來,一切的發展指向着美蘇的對立典鬥爭。在巴黎外長會議失败以後,美蘇對立已經代替着英蘇的矛盾而成為國際間最顯著的特徵。  相似文献   

4.
雅爾達之前我在開羅——德黑蘭會議後,剛剛回到義大利戰區,便秘密地傅來了一個令人不安的謠言。聽說是我們在計劃,‘最後肖滅’納粹在義的防守綿。在我才從開羅——德黑蘭會議上聽到了已定戰略之餘,我不相信這是一個重大的攻勢。但,却發现這謠言竟是事實。這便是安齊渥登陸戰。  相似文献   

5.
编辑室     
世界知識第十一卷第一期已在較短時间內趕印出版了。當這期本刊以新的面目送到讀者手上時,我們愿意簡單地告訴讀者:本刊已如期出版,以後希望能趕在期前寄到讀者手中;同時本期編印時間较为怱促,內容未能充分刷新,以後希望能逐期增添新的材料。 從上期到本期的出版時间,相隔比較短促,但在世界各方面的發展上,这短短的期间也已有許多重大的變化。在四月九日德軍進犯以後,挪威已成為一個新的戰場,在西歐低地國與東南歐各國方面,戰爭的波動也非常猛烈,甚至遠东在太平洋上,也已感受到浪潮的洶湧。  相似文献   

6.
歷史的發展是曲線的,這在戰後的世界和中國形势,都表现得分外明顯。一忽兒陽光乍展,一忽兒暗雲低迷。在中國,五月底到六月初是時局危機幾乎趨於爆裂的一個階段,内戰烽火從關外燃燒到關内,首都商談由蒋主席的遲遲返京而拖延。全國人民由不耐而焦灼而幾至於窒息了。  相似文献   

7.
為收拾戰後的殘破局面,為謀在第二次大戰的廢墟上創造起人類世界的和平,緊接着莫斯科三國外長會議,扭轉了那可怖的‘十一月低潮’之後,聯合國大會終以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在倫敦舉行了。 這在歷史上還是創舉,是有天地以來的第一回。集全球最大多數國家的代表兩千餘人於一堂,商討世界和平的創造,他們來自各洲各岛,來自地球上每一個角落,代表了所有種族、信仰、生活、思想不同的人民,來爲世界  相似文献   

8.
多瑙河問題     
美英法苏以及多瑙河沿岸各国讨论多瑙河航運的會议于七月三十一日在南斯拉夫京城貝爾格勒特開幕。這是战后东西欧各国举行的首次国际性会议。多瑙河是中歐的國際河道,從德国南部的黑森林發源流入黑海,中經德、奥、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七国。在第一次大戰之後,它受英法两国的支配,第二次大戰之前,则被法西斯的德國囊括而去。關於多瑙河航運制度的问题,是在草擬對羅马尼亞、保加利亞和匈牙利的和約時,首先由美英二国提出的,美英两国坚持繼续施行戰前的国际支配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一日内瓦會議的召開是美帝國主義者在柏林會議上被迫接受的.這個會議的召開對於美國財閥與好戰分子的維持國際緊張局勢的政策是極端不利的,因爲日内瓦會議的稍許成功都會使國際局势進一步緩和,這就會大大减少華爾街老閭藉着擴軍備戰的政策來推行對外侵略和攫取超额利潤的機會.美國很多重要參議員把這一會議的召開說成是美國外交的一個大失敗.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從柏林會議回到美國以後,在國會中受到戰厲的責難,美國的議員們都紛紛質問杜勒斯,爲什麽要接受召開這樣一個會議.所以,美國統治集團在日内瓦會議  相似文献   

10.
二次大戰之後,破碎的大英帝國日益淪爲金圆王國的附庸了。邱吉爾三月十五日在紐約的演說,活畫出了英帝國主義的一付‘可憐相’,聽吧:‘美國现居世界之頂颠,爲各國所仰望。既具世界絕大之權威,復受世界絕大之尊敬;其進行時之威武氣概,自羅馬帝國以後爲舉世所未見!惟美國既具有極大之權力,同時也負有極大之責任’。 舉人間最好的歌功頌德的詞句都在這裹  相似文献   

11.
反蘇的惡梦     
自從二月中旬聯合國大會結束以來,逆流的波盪又復使世界處於不安狀態中:初則有原子彈祕密的軒然大波,繼則有東北風雲的驟然緊張,再後則又環繞着中東的伊朗,展開了白熱化的外交戰。在這混亂與動盪中,原子彈的幽靈搖晃在後面,蘇聯被资本主義國家的紳士們拉到了國際舞台的中心。做過二十世紀的英國首相而具有十八世紀頭腦的邱吉爾出場了,如前期本刊所述,他明目張膽地  相似文献   

12.
一 戰爭對日本農民影響的特殊性在戰神的車輪輾過的時候,廣大的農民群众,通常是最大的犧牲者。不特出征的軍隊主要地以农村壯丁爲供給的源泉,而且戰時急劇膨脹的財政担負最後也能轉嫁到農民身上,此外,糧秣車馬也大部分從農民徵發得來。這囘中日间的長期戰爭,雖不是以日本本國做戰場,但戰爭一般的影響,日本農民當不能避免。可是,因為日本的资本主義發展的畸形,戰爭對於日本農民的影響,也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與經濟落後的中國農民所受的影響不同,他方面與大戰時先進  相似文献   

13.
旅行家戰後第一次回到法国,看到琳瑯滿目的報紙,和他以前知道的完全不同了,一定會大吃一驚。老的報紙,自‘小巴黎人’(Le Petit Parisien)以至於‘時報’(Le Temps),怎樣在解放的時候被封閉,講究的報館怎樣被勞工報和抵抗軍辦的報紙接收了去,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故事了。可是,沒有一個人會料到  相似文献   

14.
一、戰爭与美国——南北戰爭——美西之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後世界中的美国——美国的地理形勢——從孤立政策到国際合作——美国的經济武器:租貸法案——世界基地網 三、戰後美国政治——民主黨和共和党——從罗斯福到杜鲁门——勞工力量的增长——一九四八年的選舉 四、美国外交政策——對於美洲各国——對於英国和法国——對於中国日本及蘇聯的關係——對聯合国的態度  相似文献   

15.
朝鲜停戰後,印度支那戰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大規模的戰爭。全世界人民迫切要求停止這個戰爭,恢復印度支那的和平,使國際緊張局勢獲得進一步的緩和。去年十月,世界工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决議積極支援越南人民和爭取停止越南殖民戰爭;十一月,世界和平理事會維也納會議的總决議中主張以和平協商的方法停止越南戰爭、和平解决越南問題。這些一决定和主張表達了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願望,並成為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努力目标之一。為獨立與和平而進行了七、八年英勇鬥爭並取得了輝煌勝利的越南人民是熱爱和平的ツ晔辉?胡志明主席答覆瑞典‘快報’主編的談話與越南代表黎  相似文献   

16.
杜魯門一年     
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二日下午一時,領導世界反法西戰爭的偉大領袖美國羅斯福總統突患心臟病逝世了。 這位巨人逝世以後,世界每一個反法西斯的人,無論識與不識,都一致表示誠摯的哀悼,認爲是人類的莫大損失。 這些哀悼辭中,我認爲,能盡善颂善誄的能事,而同時能暗示出美國未來的隠憂的,是他的夫人幾天以後所寫的‘眾人當中的一個’。她寫道:‘當過去我的丈夫在阿爾本尼(Albany,紐約州首邑,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新生的捷克斯拉夫是個模範的民主共和,人民所努力爭取的是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出版自由以及集會与請願的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捷克在新生中,它已向前跨進了一大步,人民開始做國家的主人了,它又成为歐洲新民主的一個榜樣。  相似文献   

18.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廣島的一彈,劃開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新時代。宇宙間一種新的巨大力量被人類所發見,所應用了。這不公有着軍事上的重大意義,而且也有着政治上的重大意義。美國是原子彈發明的首先成功者。它保有這各民秘密,不願把它公開。這在关國引起着論爭。英相阿特里前往華府,與杜魯門總統會談,是爲了這問題。十一月七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演說,要求原子彈秘密的公開。有人已在担心第三次大戰,將是原子彈的戰爭。下面二篇文字一篇是對於原子彈的科學說明,一篇是一位哲學家的意見。  相似文献   

19.
瞭望台     
謎樣的時局十五天的停戰,原是六月二十二日中午十二時滿期的。一般認為無論是和是戰,十五天後總該有個分曉。可是就在這一天,經了馬歇爾的斡旋,蔣主席又下令把停戰期限展延了八天,這樣,峯迴路轉,大家似乎又透了一口氣。  相似文献   

20.
一盈和虚作爲資本主義發展的爆炸點的兩次世界大戰,深深地刻劃成美國國力及其世界地位轉捩的兩大界碑。就一方面說,無論美國的國力,或其世界地位,這兩大界碑都標示着美國的向上和發展。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做了世界的最大債權國,不是偶然的,新大陸特有的豐富資源及其他優越的工業條件,使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得以後來居上,迅速超過了所有的工業國家,甚至超過了老牌的一等强大的英國。這種强大的國力,當然會成爲當年協約國勝利,戰後救濟及世界金融安定所不可少的有力因素(但德國的東山再起,美元也是一大支補血針)。只是由於戰爭的‘適可而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