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改善淀粉的性能,提高淀粉膜的使用效果,通过对淀粉进行羟丙基磺酸基化变性处理,合成了羟丙基磺酸基化淀粉(HPSS)。以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量化指标,考察了聚乙烯醇(PVA)品种和含量对PVA/HPSS复合膜增韧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PVA-0599、PVA-1788和PVA-1799分别与HPSS复合制膜后,复合膜的断裂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其中PVA-1799的增韧作用最好。随着复合膜中PVA-1799的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50%,复合膜的断裂强度由28.9 MPa逐渐降低到15.9 MPa,断裂伸长率由4.1%逐渐增大到16.3%。综合考虑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认为PVA-1799质量分数为30%~40%时复合膜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初显分离时间和沉降率为量化指标,研究了正丁醇、1,2-丙二醇、丙三醇、季戊四醇、木糖醇和山梨醇6种具有不同羟基数目的增塑剂对氨基甲酸酯淀粉和PVA混合浆相分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羟基增塑剂的加入能改善混合浆液的稳定性,随着增塑剂中所含羟基数目的增加,混合浆液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当羟基数目等于3时效果最佳;但进一步增加羟基数目,氨基甲酸酯淀粉/PVA混合浆液稳定性反而会有所降低.此外,本文还研究了丙三醇的用量、PVA的聚合度和醇解度对混合浆液相分离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磷酸酯化反应残留物对淀粉浆料上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磷酸酯淀粉浆料的粘度、热浆粘度稳定性、粘附性能、浆膜性能为指标,研究了淀粉磷酸酯化反应残留物的种类及其含量对浆料基本性能的影响;并以磷酸二氢钠残留物为例,探讨了它对磷酸酯淀粉与PVA1799及PVA1788混合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酸酯淀粉中所存在的这些残留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磷酸酯淀粉浆料的性能,并随着残留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此外,残留物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淀粉与PVA混合浆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纯纺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OPAN)短纤单纱强力低、耐磨性差、毛羽较多、织造困难等问题,采用聚乙烯醇(PVA)对纯纺POPAN短纤经纱进行上浆处理,以提高其可织性.研究了PVA聚合度和醇解度对浆液粘度、粘附力、浆膜水溶性及回潮率的影响,探索了PVA浆液与纯POPAN织物的静态接触角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用于纯纺POPAN短纤经纱上浆的PVA选择奠定基础.然后以PVA浓度及上浆率为变量,通过浆纱的增强率、减伸率、耐磨性、毛羽降低率及退浆性的测试,最终确定适合的上浆浓度.结果表明:PVA-1788在对POPAN纤维的粘附力、浆膜性能及可退浆性方面较理想;浆液中PVA-1788浓度为7%时,纯纺POPAN短纤浆纱的各项物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选用PVA0588取代PVA1799对涤棉上浆,研究PVA1799、PVA0588、氧化淀粉及其配方的粘附及浆纱性能,探索PVA0588取代PVA1799的可能性.实验表明,与当前浆纱中常用浆料配方相比,综合考虑浆液性能、对涤/棉粗纱的粘附性能及浆纱性能的各项指标,PVA0588能够部分取代PVA1799,减小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高压上浆对浆液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测量玉米、马铃薯、PVA等浆液在不同质量分数、剪切速率及剪切应力下黏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流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压上浆过程中,浆纱的速度大幅提高,其剪切速率随之亦显著提高,而浆液黏度则大幅降低.压浆力的提高使得浆液的剪切应力相应增加,而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加,浆液的黏度亦随之下降,从而体现出高浓、高压、低黏的高压上浆特点.根据不同浆液的流变性能特点,分析比较马铃薯和玉米淀粉的浆液,认为马铃薯淀粉更适合高压上浆,且马铃薯/PVA混合浆较玉米/PVA混合浆更加适合于高压上浆.  相似文献   

7.
利用初显分离时间和沉降率作为浆液混溶性的评定指标,研究了混合条件对阳离子淀粉与聚乙烯醇混合浆液混溶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煮浆温度、浆液质量分数、搅拌时间、搅拌速度以及混合方式都会对阳离子淀粉混合浆液的混溶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增加煮浆温度、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降低混合浆液的质量分数,以及采用先调煮再混合的方式调浆,都有利于提高混合浆液的混溶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木棉/棉混纺纱线性能,制定出3种浆料配方并对浆液及浆膜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将3种浆料配方用于木棉/棉混纺纱线的浆纱实验,并测定不同配方浆纱的各项性能,从而得出适合木棉/棉混纺纱浆料配方为PVA1799(-30%),JS-2变性PVA(-20%),FZ-2变性淀粉(-50%).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各种变性淀粉、PAM、PVA及其混合浆对棉和涤棉的粘附性能及浆膜的机械性能测试分析,证实浆液组分变换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检验对纤维的粘附力和浆膜的机械性能来判断,指出在浆纱工艺配方中能否少用或不用PVA的关键在于替代材料与淀粉混合后粘附力、浆膜的弹性和断裂功能否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
把纳米蒙脱土与传统的纺织浆料混合,以此改善经纱上浆浆膜的性能.探讨了纳米蒙脱土颗粒的分散性,分析了纳米蒙脱土在磷酸酯淀粉与聚乙烯醇(PVA)混合浆液中不同的质量分数对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和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纺织浆液中添加适量的纳米蒙脱土,能够优化浆料的组合和改善浆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几种常用的浆料如:淀粉,变性淀粉,CMC,PVA,变性PVA,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酰胺等的发泡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讨论了影响浆液发泡的主要因素,如:浆液浓度、粘度、化学助剂、温度等等。通过实验,并经过数理统计分析计算,提出了泡沫粘度随时间变化的经验公式:η=α·t~(-b)。用显微摄影图片分析了浆液的泡沫直径分布及泡沫直径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瓜尔胶的性能,对添加瓜尔胶以降低淀粉混合浆中PVA的用量进行了浆膜性能和浆液粘附力试验.结果表明,瓜尔胶的加入能提高变性淀粉的用量,有效改善混合浆的成膜性和粘附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壳聚糖纱纯淀粉上浆的可行性,在淀粉浆液中加入复合增塑剂(甘油和尿素),研究增塑剂对浆纱性能的影响,并与含PVA的传统配方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含PVA的配方中,随着含固率的增加,浆纱强力变大而断裂伸长率变小;含复合增塑剂浆料配方中,随着甘油比例增加,耐磨次数和强力提高、纱线弹性损失减少,而甘油比例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浆纱性能反而降低。最佳纯淀粉浆料配方为含固率8%、复合增塑剂占氧化淀粉质量百分比6%、甘油/尿素5/5,此时浆纱强力和耐磨性改善明显,减伸率为5.7%,纱线弹性保持好,可以满足后道加工的要求,即壳聚糖纱纯淀粉上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PLA纤维纱线的特点,选用马铃薯变性淀粉K5为主浆料,PVA、聚丙烯酸为辅,蜡片为助剂,制定了3种经纱上浆配方,对其浆液性能、浆膜性能和浆纱性能及其他指标进行测试。对比分析,得出了PLA纤维纱线上浆的最佳工艺路线。用马铃薯变性淀粉K5替代PVA ,既满足了PL A纤维纱线上浆要求,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5.
通常采用的浆液对粗纱的黏附力方法,未考虑粗纱的上浆率,不能准确反映浆料对纱线的黏附性.本文采用粗纱法分别将原淀粉与PVA、原淀粉与聚丙烯酸类浆料、原淀粉与变性淀粉以及不同聚合度PVA对粗纱的黏附力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粗纱法测试浆液黏附力在原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提出了采用比黏附力值进行评价浆料对纤维黏附性能的方法.文中的一些数据也可作为纺织企业对粗纱法运用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尿素-双醛淀粉的制备工艺并测试了该产品的粘度、粘度热稳定性、粘附力,与玉米淀粉进行浆液性能对比,粘度热稳定性提高了6.7%,纯棉和涤棉粗纱的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6.9%和3.6%,结果表明尿素-双醛淀粉浆液性能优良,用作浆料来进行经纱上浆完全适宜;将尿素-双醛淀粉与变性淀粉JFJ以1∶1.98的比例混合后进行浆纱测试,测试结果与现今纺织厂常用的浆料配方相比,浆纱断裂强力、浆纱伸长率、上浆率、增强率和浆纱耐磨次数都基本相近,纱线毛羽降低率、减伸率更为优异,分别提高10.7%、4.8%,浆纱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1788-PVA的水溶液性能及其简易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的生产工艺是在原1799-PVA生产线上不作过大的变动,仅改变醇解的部分工艺条件,就能得到1788-PVA产品的生产工艺.它着重介绍了对醇解时的原料配比、温度、助催化剂等的选择.并对1788-PVA与1799-PVA作了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PVA纤维和纳米SiO2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对经历过冻融循环的PVA纤维混凝土、纳米SiO2混凝土和PVA-纳米SiO2混凝土施加动态压缩试验,测得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以及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以此评价三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并以试验测得抗压强度劣化值构建了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的演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PVA纤维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冻融损伤的质量损失率,并使混凝土的延性有所提高,纳米SiO2的掺入则明显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掺加PVA纤维或掺加纳米SiO2均可提高素混凝土的抗冻性,且PVA-纳米SiO2混凝土的抗冻性优于PVA纤维混凝土,而PVA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优于纳米SiO2混凝土。本文建立的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冻融损伤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劣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新型快干氧化淀粉粘合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进行新型快干氧化淀粉粘合剂的研制.以淀粉粘合剂的粘度变化率和失水率为指标,选择氧化剂用量、氧化时间、PVA、尿素及膨润土含量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对氧化淀粉制备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对粘度变化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氧化剂用量,而对失水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膨润土用量.最佳工艺条件是以50 g木薯淀粉投料计算,氧化剂用量8.5 g,氧化时间45 min,PVA用量1.0 g,尿素用量3.0 g,膨润土用量5.0 g.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田菁胶的上浆性能,测试了浆液、浆膜性能,并对添加田菁胶以降低混合浆中PVA的用量进行了浆液粘附力和浆纱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浆液粘度稳定、浆膜柔韧,对纤维素纤维粘着力较大,田菁胶在经纱上浆中取代部分PVA,浆纱效果良好.为纺织厂在浆纱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