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阿克库勒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及对储集砂体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沉积相入手,通过岩心资料、测井记录的分析及层序地层的对比,发现阿克库勒地区三叠系可划分7个标准的三级层序,反映海平面7次升降旋回.在此基础上对三叠系砂体的类型及储集物性进行分析,对该区的沉积演化和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归纳总结,指出该类砂体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2.
张继淹 《广西科学》1997,4(2):118-119
概要介绍了广西的三叠纪地层新成果及矿产分布。  相似文献   

3.
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详细划分安塞地区延长组层序,论述层序演化特征,并分析层序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方法在对露头剖面、钻井岩心及测井曲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层序界面识别、准层序组样式、层序的划分和对比、沉积体系域识别及其组合样式,划分层序并进行分析。结果把延长组化分为4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长10—长9,长8—长7,长6—长4 5和长3 2—长1期沉积;层序1至层序4分别经历了湖盆形成及扩张期、鼎盛期、回返期、萎缩消亡期;区域规模的储层大都处在低位体系域中。结论层序控制着生储盖的组合、储层的展布及储层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宜川地区延长组层序进行详细划分,论述层序演化特征,并分析层序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方法在对露头剖面、钻井岩心及测井曲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层序界面识别、准层序样式及演化、层序的划分和对比、沉积体系域识别及其组合样式,对地层进行划分。结果该地层自下而上为S1,S2,S3和S4;S1至S4分别经历了湖盆形成及扩张期、鼎盛期、回返期、萎缩消亡期。结论研究区的层序对于生储盖的组合、储层的展布以及储层的储集性能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区有利储集层为长8和长6油层组。  相似文献   

5.
中国三叠纪含牙形刺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年来,中国三叠纪牙形刺地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三叠纪含牙形刺地层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尤其在昆仑-秦岭一线以南,此地层发育程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弱,例如:西部珠峰地区分布在整个三叠系地层中,向东到下扬子地区,主要分布在下三叠统中。2.中国三叠纪牙形刺很丰富,已发现39属,230种,可划分成24个带。3.在奥伦尼阶,我国牙形刺根据生态可划分为两种类型:(1)盆地型(珠峰类型),(2)台地型(湖北利川类型)。  相似文献   

6.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桂北南丹地区石炭纪斜坡相地层进行了沉积层序分析,共识别出11个三级层序,其中鹿寨组2个,巴平组3个,南丹组6个,它们均可与黔南独山地区石炭纪台地相所识别出的11个三级层序对比.同时探讨了较深水斜坡乃至盆地沉积环境下层序的表现形式,斜坡相层序地层的建立是联系台地相和盆地相沉积层序的纽带.  相似文献   

7.
钟铿 《广西科学》1994,1(2):21-23,44
概要介绍广西泥盆纪地层特征及矿产资源.建议有关部门重视广西地学宝库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桂北南丹地区石炭纪斜坡相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桂北南丹地区石炭纪斜坡相地层进行了沉积层序分析,共识别出11个三级层序,其中鹿寨组2个,巴平组3个,南丹组6个,它们均可与黔南独山地区石炭纪台地相所识别的11个三级层序对比。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志丹地区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岩心、野外露头、测井、录井岩性等资料,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按照适合陆相盆地层序特征的研究思路,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志丹地区延长组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志丹地区延长组不同相带、不同旋回中岩性组合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了该地区延长组层序界面的类型和识别特征;并对延长组基准面旋回特征进行讨论和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划分。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志丹地区延长组长10—长4+5时期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模式。认为延长组从下至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其中LSC1对应长10和长9油组;LSC2对应长8和长7油组;LSC3对应长6和长4+5油组;LSC4对应长3、长2和长1油组。LSC3生储盖组合配置良好,且处于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上,是志丹地区主要的产油层段。  相似文献   

10.
北祁连东段天祝冷龙岭一带三叠纪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调查研究表明,分布于北祁连东段天祝冷龙岭一带的叠系可划分为上三叠统和中三叠统两部分。前者含较丰富的我国北方晚三叠世D-B植物群化石,与甘肃靖远晚三叠世南营儿群最接近,同属温湿气候条件下的河流相至湖泊沼泽相含煤碎屑沉积。后者化石少,但能显示出较老的中三叠世面貌,与白银丁家窑组一致,建议用南营儿群和丁家窑组分别代表本区的晚三叠世和中三叠世地层。  相似文献   

11.
黔南拗陷石炭系是开展层序地层研究的代表性地区.依据露头层序地层学方法,将研究区石炭系实测剖面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12个三级层序,拗陷腹部石炭系层序发育齐全,而靠近继承性古陆边缘或沉积高地的浅水区通常缺失下部1~3层序.以二级层序体系域为编图单元,共编制5张黔南拗陷石炭系各期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其中SS1的LST期黔南地区...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安组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钻井资料、岩心资料、测井曲线、薄片鉴定等分析手段,认为鄂尔多斯西南缘延安组经历了下切河谷充填-三角洲平原-河流沉积的演化,为一个完整的湖侵-湖退旋回.低位体系域主要由下切河谷充填砂岩构成,砂岩的分布受前侏罗纪古地貌的控制;水进体系域为三角洲平原沉积,最大湖泛面位于湖侵的黑色泥岩与煤线的互层中;高位体系域由三角洲平原及河流组成.低位体系域的下切河谷充填砂岩具有砂体厚、储集物性好、离烃源岩近、圈闭类型丰富等成藏条件,利于油气的捕集,其斜坡古地貌是今后勘探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3.
层序地层学在河流相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河流相地层沉积环境特殊,经典层序地层学的适用性存在一定的挑战.对河流相地层中基准面旋回受控因素和层序界面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河流沉积环境中,基准面旋回主要受气候和构造沉降的控制,但是不同地区的河流,海(湖)平面升降对其影响程度有较大的差异,远离海(湖)盆的内陆河流,可容空间完全不受海(湖)平面升降的影响,但是靠海(湖)的河流仍然不同程度地受海(湖)平面升降的影响.在基准面旋回变化的不同阶段,由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沉积物供给量比值的不同,发育不同类型的河流.在河流相地层中,层序界面通常为一较强的侵蚀冲刷面,此界面表现为低自然伽马、高钍/钾和高氧化铁含量,而与海相地层中的密集段相对应的为一套海(湖)侵泥岩、炭质泥岩、煤层及低能沉积环境下的暗色泥岩等.基准面旋回受控因素不同的河流,层序地层学的适用性存在差别,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4.
 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大量测井、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红车地区三叠系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将整个三叠系划分为5 个三级层序(TSQ1-TSQ5),其中TSQ2 相当于克拉玛依下亚组,TSQ3 相当于克拉玛依上亚组。研究发现,三叠纪进入板内前陆盆地演化阶段,构造活动较缓,无明显的构造坡折,难以识别出初次湖泛面,易识别出最大湖泛面,其下为湖侵体系域,之上为高位体系域。根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发育背景和沉积体系的类型及展布,并结合沉积相旋回的演化特征,建立了区内三叠系层序地层发育模式,盆地构造活动等因素对层序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探讨了层序地层格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指出TSQ2 沉积时期,泛滥平原发育使得其泥质含量较高,更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尤其在红9 井-红61 井一带,砂地比普遍在25%~40%,同时该区域储层物性较好,为TSQ2 时期岩性圈闭最为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5.
对岩芯进行观察与描述,对测井曲线与岩性的岩-电关系进行对比,对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层序地层学对连井剖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纪地层内反映海平面变化的地层旋回性十分清楚;按层序划分的基本原则,在石炭纪地层中可识别出6个层序边界,相应地划分出5个层序,其中至少有2个Ⅰ型层序;在Ⅰ型层序内部,低位体系域发育较差,主要为侵蚀沟谷充填体系及山前的扇体系;海侵体系域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而高位体系域则表现为西南以碳酸盐岩为主,向东北则逐渐过渡为广泛的碎屑潮坪或沼泽;自生屑灰岩段沉积时开始,巴楚地区西南缘构造沉降速率明显加快,沉积厚度加大,碳酸盐岩的含量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全面分析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特征。方法通过野外露头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可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除第一层序分布较局限外,其他层序在塔里木盆地均有分布。每个层序均可识别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古近系沉积体系类型包括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泊相和冲积扇相。古近系宽浅型湖泊层序低位体系域最发育;湖侵体系域沉积厚度小,且沉积物粒度细;高位体系域常发育不全,多被侵蚀。结论古地貌对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层序特征具有明显的控制,塔里木盆地内部地势相对平坦,层序内部以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为主。在盆地边缘的拗陷区,各层序体系域发育齐全,沉积厚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利用测井、岩芯、地震、野外露头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层序边界、三级层序内的最大湖泛面和初始湖泛面进行识别,划分出2个三级层序(Jsq1和Jsq2),每个三级层序又划分为3个体系域,即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对准层序、准层序组进行识别,划分19个准层序,分别对应19个小层,对5口单井进行层序划分,在横向上进行连井层序对比。对2个三级层序的地层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三工河组层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构造活动是层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沉积物供给条件和气候变化对层序形成有较大的影响,湖平面的变化是构造沉降、气候变化、沉积物供给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8.
安徽铜陵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野外露头对铜陵地区的上石炭统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上石炭统分为A、B、C 3个沉积层序,分别相当于黄龙组的下部、中上部和船山组.其中层序A、C属于Ⅰ类层型界面,层序B属于Ⅱ类层型界面.与Ⅱ类界面相比,Ⅰ类界面比较清晰易辨.区内缺乏低位域,层序由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域(HST)组成,并且海侵体系域不甚发育,高位域组成了层序的主体.海平面变化控制了层序的演变,但局部构造沉降则影响了沉积物的厚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皖北奥陶系古岩溶可划分为沉积岩溶作用期、风化壳岩溶作用期、埋藏岩溶作用期、构造岩溶作用期和二次埋藏岩溶作用期;其岩溶类型主要有沉积岩溶、风化壳岩溶、埋藏岩溶或压释水岩溶和构造岩溶或热水岩溶四种类型;其岩溶岩包括岩溶沉积岩和岩溶改造岩两个大类,并可进一步划分出8个亚类和5个子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