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的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是学习中的普遍现象.研究迁移规律,利用迁移规律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从一次教学检查的反思引入迁移,分析了迁移理论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以及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最后重点谈谈如何利用迁移规律进行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2.
迁移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人们在教学中越来越认识到学习迁移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各学科和各种技能之间,或同一学科和技能各个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彼此相互影响的现象。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为学习的迁移。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们认为迁移是学习中的普遍现象,是检验我们在教学中是否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  相似文献   

3.
引入迁移理论,分析汉语对英语词汇学习正,负迁移作用的表现。迁移理论源于心理学,又广泛用于语言学研究,对外语学习中母语迁移现象进行系统的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外语教和学。  相似文献   

4.
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习的过程中,各种学科与各种技能之间,或同种学科和技能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影响,称之为“学习的迁移”。知识的应用,是指利用已掌握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或解决生产、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而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新知识、新技能等应用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它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称之为正迁移;影响也可能是消极的,它对新知识的学习起阻碍作用,使新知识的学习发生困难,称之为负迁移。  相似文献   

5.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英语学习迁移研究不仅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学习,而且有助于英语教师改进教学,在论述学习迁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英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迁移类型和影响迁移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且已成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人体组织解剖学实践中应用迁移规律,采取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基本理论和概念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有“疑”才有“思”,有“思”才启“新”。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在数学学习中,学习迁移能力直接涉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运用迁移规律发展学生元认知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8.
学习迁移是人在学习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在物理教学中,利用迁移规律进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本对迁移进行了分类探讨,阐述了几种典型迁移的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迁移教学法的实验组,其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期末考试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分别比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增加了11.8%、13.2%、12.5%、18.7%和23.1%。迁移教学法能有效地诱导学生开展迁移思维,能发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寓“学习迁移”于生物教学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迁移是指已学习的某一内容对将要学习的另一内容的影响。在教学中,学习迁移是客观存在的心理过程,具有普遍性和重复的有效性;所以在生物教学中研究学习迁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迁移的分类、迁移的条件、迁移与教学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教学促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中强 《科技资讯》2006,(32):80-80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本文从学习迁移的涵义入手,探讨和分析了几种有关的学习迁移理论,在此基础上为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周瑞  李俊杰 《科技信息》2009,(29):195-196
迁移在数学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可靠指标,由知识、技能的掌握过渡到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教师要把握好迁移的特征,引导学生迁移,在教育实施中帮助学生克服影响迁移的心理障碍,努力改进教学。将教育的质量和学习质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能力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本文阐述了影响高职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能力的因素及培养高职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的过程中 ,各种学科与各种技能之间 ,或同种学科和技能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 ,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影响 ,称之为“学习的迁移”。知识的应用 ,是指利用已掌握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或解决生产、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而已获得的知识技能 ,甚至方法和态度对新知识、新技能等应用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 ,它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称之为正迁移 ;影响也可能是消极的 ,它对新知识的学习起阻碍作用 ,使新知识的学习发生困难 ,称之为负迁移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尝试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迁移到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使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6.
学习策略迁移水平的提高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针对大学生学习策略迁移的特征,提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元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和社会策略的综合性教学,开展阶段性训练,促进大学生学习策略迁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慧聪 《科技信息》2011,(18):I0141-I0141
语言迁移长期以来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本文从语言迁移及其基本理论为视角,揭示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迁移现象的类型,影响因素及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词汇习得研究中,运用迁移理论和英汉对比语言学探讨母语负迁移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以及词汇层面义的负迁移现象与英语词汇学习,并针对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迁移”最初由行为主史心理学家提出,是指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自动的潜意识的利用过程。在外语学习中,迁移现象非常广泛。多年来,外语教师对母语对于外语学习的作用问题争论不己。其实无论在语言的形式上还是功能上,母语和外语之间有着许多有趣的相似和迥异之处,作为语言学习者或教育者,只有科学、全面地掌握这些特点,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才能有效地利用正迁移和减少负迁移。  相似文献   

20.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迁移教学法的实验组 ,其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期末考试的平均分和及格率 ,分别比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增加了 1 1 8%、 1 3 2 %、1 2 5 %、 1 8 7%和 2 3 1 %。迁移教学法能有效地诱导学生开展迁移思维 ,能发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