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瑞娟 《科技资讯》2006,3(31):117-118
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读"的本质和教学意义,阐述了唯有重视"读"才能发展"高能"并进而取得"高分",并综合分析了"阅读"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商大伟 《中国西部科技》2004,(10):101-102,48
"三农"问题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并坚定地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为此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当前重要的是坚定不移把中央的这些战略、方针、措施逐级落实,务求实效,要防止和克服"头重脚轻"、"口重手轻"和"肢端梗阻"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东"、"西"属于人们最常用的表示方位的词语。本文词源、地理认知、文化内涵等方面探讨了汉英语中"东"、"西"两个词语在各自文化背景中的异同及原因,探讨了汉英"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位词不同排序的原因,同时解释了"东西"什物义的起源。  相似文献   

4.
针对春秋战国时期混乱的社会局面,孔子和墨子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仁爱"与"兼爱"的对立并不在于"爱有差等"和"无差别之爱",相反,在这一点上,他们是一致的,真正的分歧在于前者从人之为人的道德理性寻找理论的依据,而后者把目光投向了经验世界的"实利",前者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后者主张"己所欲,施于人",前者体现了主体间的尊重与平等,后者常常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查新网页、查阅书籍等资料方式,寻找了造成"做功"与"作功"使用"混乱、不统一、不规范"的根源,提出了规范、统一使用"做功"与"作功"的观点,供专家、学者、同行磋商。  相似文献   

6.
"腾冲"以及"柘俞"城是南诏对腾冲城的建置和命名,它表达了南诏统治者对腾冲历史、文化、地理的认识和希望.本文主要从语言学、历史学等方面分析研究并阐述了"腾冲"以及腾冲古代地名"柘俞"的语义内涵.  相似文献   

7.
《醒世姻缘传》中的介词"从"、"打"、"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穷举的方法考察了《醒世姻缘传》中的介词"从"和"打"以及较为特殊的山东方言介词"齐"。发现三者在用法上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之处,如都有表示处所的起点的用法;都只用于动词之前等。同时三者又有一些不同,如在使用频率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从"的用法比"打"、"齐"要复杂,但跟现代汉语相比尚有一些用法未出现;"打"相对于现代汉语不表示"时间的起点",却有较为特殊的表示"时间终到点"的用法;"齐"没有表示"经由"的用法等。这些都勾画出了这三个介词语法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说"情趣"     
我国古代文论对"情趣"的标树较晚,明清时期出现将"情"与"趣"纳入到诗歌审美质性要素系统或创作主体要素系统中的立论.但实际上,早从唐代开始,不少文论家就已经将"情趣"视为了"趣"的审美表现形态之一,对"情"与"趣"相互间的关系予以了多方面的考察.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很多"趣"的称名,其中,不少都可归入"情趣"这一审美形态中.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史官"和"使官"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是从文字学的角度分别对"史""使"二字的本义做一介绍,从而发现"史官"与"使官"命名之由来。另外,还从文化史角度对这两种官职中的主要称谓进行了阐述与辨析。  相似文献   

10.
"神"似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文学翻译"神似"说混乱无序的现状,分析了各种类型的"神"似,指明了"神"的意义和"神似"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