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琼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4):113-1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因此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应该相辅相成。语言教学是文化教学的基础,文化教学是语言的深化和归宿,语言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注重传授文化知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法语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西文化中典型的吉数和凶数的文化涵义作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交际双方使用数字符号进行有效交际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习者的交际策略能力是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培养除了语言和社会文化知识,还必须包括策略知识和方法。本文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消极被动使用缩减策略的原因,并探讨了可能的解决办法。指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应用求成策略,尤其是以二语为基础的转述策略,有助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浅析习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及文化习俗,探讨习语与词汇的文化内涵、文化学习有助于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与文学翻译的距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联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借助于认知环境 ,运用推理模式来推断交际者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而文学翻译交际不同于关联理论的研究对象———语内交际 ,它涉及到社会文化、文艺美学以及翻译转换等问题 ,其交际过程并非只针对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而进行的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因此 ,现有的关联理论不能有效地解决文学翻译问题 ,也不能为文学翻译提供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中最难跨越的文化障碍存在于隐性文化层中,而要揭开这样的隐性文化层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对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因为即使是最隐性的文化观念也会在语言中得到反映,在语言中留下痕迹。本文从显性和隐性文化的角度探讨了英语与法语两种语言与文化的教学,并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对具有显性文化的语言,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如刺激一反应的机械训练办法让学生学得;第二,对具有隐性文化的语言,老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后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逐渐让学生感悟、内化而习得;第三,在外语教学中老师要努力实现外显和内隐学习的优势互补,使二者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跨越文化深层结构中影响他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语言障碍。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既是目的论又是方法论,为传承好发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又为翻译好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了研究路径.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权的构建,首先要对文化话语权进行界定,明晰其内涵和外延,同时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文化多元化的思想,牢固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注重从多模态的角度构建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形式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上,固然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所必需的。但学习第二语言是为了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学生除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之外,还必须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掌握扎实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语言大师王佐良先生曾经说过:“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会学得更好”。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了解越多,语言的交际能力就越强。大学英语教学应将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增加学生的语言知识,又开发学生的文化洞察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了解许多不同国家的习俗和文化。尤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用英语和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人进行文化、科技、商业和贸易等交流,但只知道语言却对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这严重阻碍了正常的交际问题的完成,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大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文中,笔者就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英语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套语法和发音规则,加上一大堆词汇,这样学生就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英语交流信息、表达情感了。其实,上述三个要素只不过是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学生虽然学习了语音、语法、词汇,有相当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一定的知识面,但并没有理解和掌握英语的文化内涵,常常不能用英语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进行交际。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教授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教授其语言文化的过程。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在交际中往往产生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