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分子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流速、底物浓度、底物的葡萄糖当量值(DE)等因素对分子筛固定化黑曲霉葡萄糖淀粉酶水解淀粉液化液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固定化酶催化剂的寿命. 在适宜条件下,供给质量百分数10%的淀粉液化液,连续22 d可产生DE值95以上的糖化液,运转30 d,活力仅下降25%. 以DE值15的玉米淀粉液化液为底物,糖化液中葡萄糖的质量百分数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2.
分子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改性分子筛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用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生产葡萄糖。一种新的基于多次吸附多次戊二醛交联的固定化方法增加了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的稳定性,另讨论了该方法的机理。制备的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在柱反应器中水解淀粉连续使用22d,产物DE值维持在95左右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底物扩散对分子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分子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淀粉液化液的扩散和对固定化酶酶促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与反应动力学模型相关联,较系统地探窿了底物溶液流速、底物溶液浓度、载体粒度、载体再造孔等因素对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提高了通过再造孔成型能够有效减小外扩散和内扩散的影响,显著提高固定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经液化和糖化后发酵生产甘油,研究了木薯淀粉的液化和糖化以及玉米浆浓度对甘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淀粉较易液化和糖化,用木薯淀粉糖化液发酵生产甘油,发酵时间较长,残糖降低较慢,适宜的玉米浆浓度为0.15%。甘油产量最高可达4.9%,当发酵进行到72h时,甘油开始反耗。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以蕉芋淀粉为原料,用淀粉酶和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果葡糖浆的各种最适条件,包括pH、酶浓度、底物浓度、金属离子、温度、时间等因素。结果表明,α-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水解蕉芋淀粉的葡萄糖值可达95一99%。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转化葡萄糖为果糖的转化率可达45-54%,其甜度超过同浓度的蔗糖。通过与木薯、甘薯淀粉比较实验表明,蕉芋淀粉是制造果糖的良好原料,而且,它在长江以南均可普遍栽培。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葡萄糖、还原糖、DE(dextrose equivalent)值等淀粉制糖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快速分析方法,对淀粉制糖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快速测定,检测淀粉制糖过程中葡萄糖、还原糖、DE值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液化过程可以明显增加葡萄糖含量,降低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含量;糖化过程中随着时间延长,葡萄糖、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DE值升高。该方法可以为淀粉制糖过程控制与分析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玉米淀粉糖化液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固定化发酵的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2%,凝胶颗粒直径在1.3~1.7 mm为固定化乳酸菌的最优条件;糖化液140 g/L,玉米浆76.3 g/L,CaCO3 70 g/L为固定化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在此条件下乳酸产量可达132.4 g/L.  相似文献   

8.
用TiCl_3活化氧化铝为载体固定根霉葡萄糖淀粉酶,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达35%、淀粉转化为右旋糖的DE值达97%以上,半衰期为433.6小时。其风干粉剂在4℃可贮存三个月以上、酵活保持不变。同时,固定化酶的最适pH范围,热稳定性和抗蛋白变性剂的能力均优于溶液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生物传感分析仪在共固定化GOD-CAT树脂的过氧化氢(H2O2)质量浓度的测定和酶活力的表征中的应用。首先,采用过氧化氢电极法检测了反应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浓度,过氧化氢由不同GOD/CAT酶活比条件下制备的共固定化GOD-CAT树脂催化氧化葡萄糖生成,从而找出了最适的GOD/CAT酶活比;然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检测了催化氧化过程中反应液中底物葡萄糖质量浓度的变化,提供了一种共固定化GOD-CAT树脂的活力表征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共固定化GOD-CAT树脂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共固定化GOD-CAT树脂的最适GOD/CAT活力比是1:1;共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是45℃,最适pH值为6.0,其热稳定性、pH稳定性、操作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较游离酶均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全酶法制备大麦糖浆的最佳工艺为:高温α-淀粉酶加量8u/g大麦,液化时间10min;糖化温度60℃,pH60,糖化时间8h,β-淀粉酶加量100u/g大麦。由此工艺制备的大麦糖浆的DE值为72%,极限发酵度为74%。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孔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与戊二醛交联法相结合,制备固定化双酶.该酶是将葡萄糖淀粉酶(GA)和葡萄糖异构酶(GI)同时固定在同一载体上,其酶作用的最适pH为6.8,最适温度为55℃,最适底物浓度为15%,热稳定性在50℃以下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假丝酵母99-125脂肪酶催化合成甘油二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无溶剂体系中自制固定化假丝酵母99-125脂肪酶催化油酸、甘油合成甘油二酯过程进行了研究,比较了自制固定化酶与商业酶在催化该反应上的不同,发现自然挥发脱水比真空脱水更适合自制固定化酶催化合成甘油二酯。对反应条件的研究表明:底物摩尔比2∶1,反应温度50℃,酶量0.6g/5.65g,自然挥发脱水条件下油酸酯化率可达92.64%,甘油二酯含量可66.16%。  相似文献   

13.
利用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缓冲液两相体系为介质,固定化β-葡萄糖醛酸苷酶催化甘草酸(GL)合成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GAMG),以期改善酶催化效能.实验表明,当反应条件固定化酶为0.25g,两相体系中[BMIM]PF6的体积分数为35%,pH为5.0,反应温度为40℃时,酶活力最高达1 000U,远大于纯缓冲液单相体系中的最高酶活力450U.离子液体重复利用实验表明,[BMIM]PF6回收率高于85%,在含有重复回收的[BMIM]PF6介质中,固定化酶相对活力大于93%.  相似文献   

14.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研究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生产方法、工艺路线,并对其系列产品在微胶囊壁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以柠檬油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壁材与芯材的最佳质量比为3:2,淀粉酯最佳的DE值为12.所得产品的微胶囊化产率和效率都接近100%.  相似文献   

15.
碳酸酐酶在四氧化三铁上固定化及其性能表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氧化三铁为载体,利用共价结合和交联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固定化碳酸酐酶(CA),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CA最佳固定化条件,并对固定化酶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优的固定化条件下,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可达到66.90%,且其pH值稳定性、操作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明显高于同等条件下的游离酶,该固定化酶经5次催化水解底物后仍能保持62.58%的相对酶活.  相似文献   

16.
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反应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PEG-CS)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催化缓冲液中天冬酰胺的反应过程,考察了底物浓度、给酶量、温度、搅拌速率等条件对固定化酶在缓冲液中间歇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及底物浓度、流量、温度、床层高度等因素对固定化酶在缓冲液中连续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酶可以很好地水解缓冲液中的天冬酰胺。  相似文献   

17.
从麦芽根中分离得到了5’-磷酸二酯酶,采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将该酶固定到壳聚糖上,用于酵母RNA的催化水解,以制备5’-核苷酸.研究了酶固定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在最适条件下,酶活回收率可达53.6%.进一步研究了固定化5’-磷酸二酯酶的酶学性质,测得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为15.38mg/mL(以RNA为底物),固定化酶催化水解RNA的最适温度75℃,最适pH值为5.5,实验发现固定化5’-磷酸二酯酶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和更高的纯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并对其固定化脲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以后,载体之间形成较大的团状。酶解双醛淀粉载体固定化脲酶量达到24.3%。对固定化脲酶的性质研究表明,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的最适pH6.0,最适温度为70℃,具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较高的米氏常数,固定化脲酶重复使用10次后,活力下降了约25%。以上结果表明酶解双醛淀粉能有效固定化脲酶,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固定化酶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