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借鉴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计算公式,建立了针对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能效设计水平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自升式钻井平台EEDI值进行回归分析,提出类似船舶参考线公式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参考线公式,为自升式钻井平台能效水平评估和绿色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建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运龙  陈明  纪卓尚  林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41(9):1445-1448,1453
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的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该评价指标体系既可用于方案的选择比较,也可用于同类型平台的先进性评定.经过分析和计算实例证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适用和可靠的.同时,该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拓展性,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移动式平台作为方案选择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自升式平台冬季在冰区海域安全作业,应对桩腿结构在动冰载作用下的强度进行评估。应用ANSYS软件建立自升式平台和冰相互作用的仿真计算模型,实现了自升式平台结构的冰激瞬态动力分析,提出冰激动载荷下平台桩腿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校核的计算流程。对渤海某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进行了强度校核,计算出不同海冰参数下平台桩腿的冰激疲劳损伤。计算结果表明,该平台的桩腿在冰激动载荷下的强度满足安全要求,冬季继续在冰区海域进行钻井作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扼要地阐述了钻井平台与普通船型稳性分析的主要差别,提出了下浮体型、沉箱型半潜式钻井平台和自升式钻井平台稳性交叉曲线的计算数学模型、计算方法和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程序。对下浮体型半潜式平台计算了横向、纵向和对角线方向三组稳性交叉曲线。对沉箱型半潜式平台和自升式平台,在 x 轴方向上0°至180°范围内,每隔15°计算一组稳性交叉曲线。提供了两个计算实例,虽然与手工计算相比稍有误差,但在工程计算上是适用的,特别可供初步方案设计之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依据GB/T21714.2-2008有关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的理论,结合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现场调研情况,提出了适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雷击风险评估方法。这套方法对其他钻井平台、油气生产平台、FPSO等海上油气设施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自升式平台冬季在冰区海域安全作业,应对桩腿结构在动冰载作用下的强度进行评估。应用ANSYS软件建立自升式平台和冰相互作用的仿真计算模型,实现了自升式平台结构的冰激瞬态动力分析,提出冰激动载荷下平台桩腿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校核的计算流程。对渤海某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进行了强度校核,计算出不同海冰参数下平台桩腿的冰激疲劳损伤。计算结果表明,该平台的桩腿在冰激动载荷下的强度满足安全要求,冬季继续在冰区海域进行钻井作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自升式钻井平台先进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已建造投入使用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性能水平等级的评价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用于对建造完成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先进性评价.分析和计算实例表明,该性能水平等级评价方法是适用和有效的.利用获取的评价结果,可对平台在同类型平台中的先进性水平进行定位,评估平台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同时,也是对有关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性能水平等级评价体系的国家标准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冲桩管线及其支架进行研究,给出冲桩管线壁厚计算方法及冲桩管线方案设计。参考CCS规范确定材料许用应力,计算冲桩管线的环境载荷并对支撑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实践证明该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随着渤海油田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海上无人平台数量增加.目前渤海无人平台动管柱修井作业主要依靠自升式钻井平台.由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动复员费用高,长期以来无人平台的动管柱修井作业大多采用批量修井作业方式.在分析批量修井造成的原油产量损失以及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修井费用的基础上,提出无人平台批量修井敏感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油田修井...  相似文献   

10.
 自升式钻井平台是近海石油和边际油田开发的重要设备。据统计,穿刺事故占自升式钻井平台总事故的比例超过了50%,造成平台严重损坏和人员伤亡。以Arab drill 19自升式钻井平台和中国某自升式钻井平台的穿刺事故为例,分析穿刺事故发生的原因,说明穿刺事故的危害。采用投影面积法,分析了中国某自升式钻井平台在渤海某井位发生穿刺事故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平台存在较大的穿刺风险,并预测了穿刺后的插桩深度。对比平台实际插桩深度,预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结合穿刺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两者存在误差的原因:实际插桩过程中,桩靴底部将形成砂土塞,该砂土塞会极大地提高土体的极限承载能力,导致实际插桩深度比预测插桩深度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