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有其独特优势,中医学制定了运动性疲劳的分型,为选用中药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组成上抗疲劳中药大致分为复方中药、单味中药和中药单体三种形式,主要以补益和调理为主。通过总结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多种常用复方和单味中药的抗疲劳功效,旨在为训练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从生理生化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产生机制及其消除途径进行全方位地阐述。为全面系统地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消除运动性疲劳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3.
宫和平 《科技信息》2010,(1):207-208
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的十三名高水平中国式摔跤运动员使用疲劳恢复的特定方法,并对运动员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反应时进行测量统计、比较,得出采用人工按摩、温水洗浴、营养补充、充足睡眠、药物和心理学措施后的疲劳恢复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研究进行综述,在消除运动性疲劳途径的传统构架之下,对其手段和方法作了新的归类和注解,以更好服务于中国式摔跤运动性疲劳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但疲劳的长期积累又必然影响训练和竞赛效果。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是本世纪运动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及其恢复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脑组织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与大强度耐力训练组,两组自由摄食和饮水,安静组安静饲养,大强度耐力训练组训练7周后处死,迅速取出脑组织提取mRNA,作逆转录为cDNA以备检测.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初步筛选出与运动能力相关的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有关基因分别为4和8条,均表达下调.与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产物分别是乳酸脱氢酶同工酶3(LDH3)、UDP-葡萄糖苷酸(基)转移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磷酸甘油变位酶;与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产物分别是羧酯脂肪酶、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酯酶、硬脂酰CoA去饱和酶、羟基类固醇磺基转移酶、芳乙酰胺脱乙酰酶、载脂蛋白A(-I和-V)和溶血磷脂酸Δ-酰基转移酶.筛选出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脑组织中与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过程相关基因,且均表达下调,说明运动训练已经对大鼠脑组织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产生抑制作用,这可能也是引起运动性中枢疲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勤  莫迎锐 《科技信息》2007,(10):148-148
随着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和教练员日益重视科学训练,运动性疲劳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和总结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试图为科学训练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竞技篮球运动的特点,对有关篮球运动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进行综述,特别是运用心理手段为篮球运动员消除疲劳,为完善篮球训练,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增进运动员健康及树立自信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王维平 《科技信息》2010,(34):I0259-I0259
本文参考了近年来关于运动性疲劳产生学说和消除方法的研究成果。对现有比较公认的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和消除方法相关研究总结,为进一步开展运动性疲劳研究提供基础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9.
从中医角度看运动性疲劳和恢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其机制还没有完全清楚。从中医角度看,运动性疲劳归为劳倦、虚损等范畴。中医在此方面最大的优点在于从整体出发,能系统地阐述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这就为生命学科搞清楚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带来了启示:充分考虑到人体是1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重视引起疲劳各因素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在此进行系统研究,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还原途径即从组织器官到细胞,再到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疲劳与疲劳消除研究的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消除过程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国际运动生化学术会议曾两次列为会议的中心议题。国外各种综述和文献很多,国内研究也很活跃,是我国当前科学训练的研究重点。本文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和文献进行了搜集和归类并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分类、症状、预防、消除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超氧化歧化酶对运动训练的反应和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运动训练对抗氧化系统中超氧化歧化酶影响听研究进展,并对其机制作了简单的综合分析,旨在为运动性疲劳和自由基代谢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运动的特点,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进行阐述,特别是运用心理手段为运动员消除疲劳,为完善训练,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增进运动员健康及树立自信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体育运动的强度越来越大,运动性疲劳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运动性疲劳的概念、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从生理学角度为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提供依据,并找到促进疲劳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体育运动的强度越来越大,运动性疲劳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运动性疲劳的概念、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从生理学角度为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提供依据,并找到促进疲劳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前言现代竞技体育的显著特点是训练负荷量和强度很大、大负荷训练必然引起运动员机体能量消耗和出现疲劳。疲劳则是妨碍运动能力与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与训练过程的各个阶段、合理的应用抗疲劳和消除疲劳的措施是保证大负荷训练,从而为发展人体对运动的最大适应能力,并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6.
吴薇 《科技信息》2010,(9):215-215,218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适宜的疲劳与合理的恢复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关键。本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和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从不同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7.
自1880莫索(MOSSO)研究人类疲劳开始,距今已经有100年的历史,此文在阅读大量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报告、论文之后并加以总结,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分类、判定以及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做了较为详细地总结,其目的在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建议。在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的认识,即疲劳的概念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机能在特定的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肩负着学习和训练的双重任务.在高强度大负荷的训练中,极易产生运动性疲劳.如何确保大学生运动员产生疲劳后迅速恢复,促进其运动水平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显得尤为关键.文章从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诊断方法和恢复手段进行阐述,为今后教练员制订科学的学习和训练计划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合理的运动营养饮食可预防运动疲劳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东平 《科技资讯》2010,(16):225-225,227
根据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运动营养饮食,解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由于强度过大,消耗能量过多等原因造成的运动性疲劳,以便对今后运动训练的恢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及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占宾 《科技信息》2009,(30):179-179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本文在阐述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几种机制学说的基础上,从营养、按摩和中草药的方法对疲劳恢复手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