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扬子区晚石炭世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扬子区晚石炭世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主要为白云石化作用、压实一压溶作用、溶解作用,次为重结晶作用、胶结作用,局部有去云化、硅化、去硅化、黄铁矿化、膏化和去膏化.岩溶作用不同程度叠加在各类成岩作用之上,它们可通过成岩组分和组构鉴别;根据成岩组构、氧碳同位素、微量元素含量和成岩组分的阴极发光特征将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分为海水、大气淡水、混合水和埋藏等成岩环境.各种成岩环境及成岩作用在碳酸盐岩的成岩历史演化过程中相互叠加,构成复杂的成岩作用序列和成岩环境组合.  相似文献   

2.
普定县境内碳酸盐岩地层出露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4.27%,厚度占地层总厚度的77%,岩溶十分发育,类型较多,特征各异。本文根据岩溶发育特征与碳酸盐岩的野外观察分析,室内镜下鉴定,结合岩石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单层、多层碳酸盐岩层地下水的化学分析资料,来阐明碳酸盐岩沉积时的环境(相带)、成岩作用及其对岩溶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台地边缘浅滩相带中高能搅动水浅滩环境内沉积的生物碎屑,鲡粒亮晶灰岩;开阔海台地相带内沉积的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岩溶发育最为完美,是正向地形突出的裸露型岩溶,形态类型为残留峰林、岩溶丘陵以及密度较大的漏斗、洼地和岩溶谷地;局限海台地相带中低能环境内沉积的泥晶、粉晶灰岩,岩溶发育中等,主要是正向和负向地形的裸露型岩溶,形态以岩溶丘陵和漏斗洼地为主,个体形态较小;陆棚相带中含粘土较多的层纹泥灰岩,岩溶发育一般较差,但在古老的地面上,可以发育成隐伏型岩溶,隐伏于覆盖物之下的溶沟和石芽也相当可观,在工程上是一种十分有害的隐患;对于封闭的咸化海、泻湖及潮汐坪带内蒸发较强的环境中的细、粉晶白云岩、含膏白云岩、白云化白云岩岩溶发育较差,成为覆盖型岩溶,覆盖层较厚,但覆盖层予下的溶沟和石芽亦较发育,覆盖漏斗深度很大;在礁相带内发育的岩溶,形态多种,地下河上天窗密布,峰林典型。海底成岩作用、强烈的化学(生物)的和生物的活动可以容易地改变和破坏灰质质点,或胶结起来成为颗粒集合体;在大陆淡水环境成岩时,将发生强烈的溶解作用和矿物成分的变化,在蒸发卤水和其他后生水渗过碳酸盐沉积物时,可以产生生物腐蚀作用,溶解作用,转化为低镁方解石。粒间孔隙的胶结作用,晶体重排列作用和交代作用,可以改变和扩大孔隙空间。在压实成岩作用时,可压缩孔隙,也可以产生收缩裂罅,缝合线构造等。成岩作用既可以改变岩面的化学成分,也可以改变岩石的物理特性和生物组构,可以缩小孔隙率,也可以扩大渗透率,因而可以促进或滞缓岩溶发育进程,其影响程度如何,则应视具体条件而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探讨天府地区上二叠统生物礁群的成岩作用特征,本区主要有:泥晶化作用、填积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去白云石化作用、硅化作用、溶解作用、新生变形作用、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 根据生物礁群成岩历史过程中的成岩作用特征,可以识别出四种主要成岩环境,海底成岩环境:大气渗流和潜流成岩环境,浅埋藏和深埋藏成岩环境,表生成岩环境。 结合四川盆地的地质发展史与碳酸盐岩的成岩特征讨论了孔隙的演化。  相似文献   

4.
综合利用钻井岩心、铸体薄片及物性资料对东营凹陷古近系孔一段—沙四下亚段红层储层成岩作用特征、成岩相及其对成岩圈闭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层储层压实作用中等偏强;胶结物主要有碳酸盐、铁碳酸盐、石膏及硬石膏和自生石英等;胶结作用在砂体边缘强,砂体内部较弱,在断块下部较弱,断块上部较强;早期胶结作用抑制了压实作用的进行;溶蚀作用由砂体边缘向内部逐渐增强,由断块下部向上部逐渐减弱,主要是长石、碳酸盐胶结物及石英溶解。红层储层中发育压实成岩相、碳酸盐致密胶结成岩相、硫酸盐致密胶结成岩相、中等压实-溶蚀成岩相和强压实-溶蚀成岩相5种类型;不同成岩相储层物性及有效储层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其空间配置关系控制了红层中成岩圈闭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E1f)碎屑岩成岩演化阶段处于早成岩B期至晚成岩B期.通过成岩阶段的划分、砂体微相展布和砂体厚度、埋藏深度以及成岩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高邮凹陷阜宁组砂岩可以划分为七种成岩相:弱胶结弱溶解成岩相、碳酸盐胶结溶解成岩相、碳酸盐胶结交代成岩相、不稳定碎屑组分溶解成岩相、石英长石加大成岩相、较强胶结弱溶解成岩相和粘土杂基支撑的成岩相.其中弱胶结弱溶解成岩相、碳酸盐溶解胶结成岩相和不稳定碎屑组分溶解成岩相是阜宁组砂岩原生与次生孔隙发育,储集条件较好的相区.因此,编制阜宁组各亚段不同成岩相的分区图,对于在高邮凹陷中埋藏较深的区域寻找和预测有利次生孔隙发育区带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介绍一下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类型、成岩环境、成岩序列,以及孔隙发育史。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泥晶化作用、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破裂作用,重结晶作用等;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可分为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海水成岩环境、混合水成岩环境,埋藏成岩环境以及表生成岩环境五种。  相似文献   

7.
陇东地区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成岩相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沉积相特征、岩相古地理演化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区内长6-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胶结、溶蚀、重结晶等成岩作用;并深入研究了成岩相类型、特征,包括了泥岩压实相、压实-压溶相、残余原生粒间孔一次生溶孔相、次生溶孔相和微裂缝相等5类;根据储集砂岩中充填物组合类型分出10种亚成岩相,进而阐述了不同成岩相的平面分布.为进一步研究成岩相对储层的形成与发育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雷口坡组地层是四川盆地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目前对雷口坡组地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川东北、川中地区。为了明确川西南峨眉龙门硐地区雷口坡组地层的储层特征和成岩作用类型,通过实地踏勘考察和光学显微镜岩石薄片鉴定,对龙门硐地区雷口坡组地层的优质储层发育段和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雷一段以泥晶碳酸盐岩为主,储集性能差;雷二段的颗粒滩相碳酸盐岩、雷三段的灰质泻湖相灰岩和颗粒滩相碳酸盐岩,雷四段的岩溶角砾岩为优质储集层;不同的有利储集层段所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不同。研究认为:雷口坡组二段、三段的有利储集层段所经历的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为埋藏期溶蚀作用、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和埋藏期白云石化作用,白云石化作用为后期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为埋藏期胶结作用。雷口坡组四段的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为表生期溶蚀作用。  相似文献   

9.
成岩相研究为重要和有效的储层预测技术方法之一。通过钻井岩心描述、薄片鉴定、样品分析,对川东地区五百梯气田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学、成岩作用、裂缝和储集空间类型等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划分出5种储层成岩相类型,确定以早-中成岩阶段埋藏白云化-晶间孔成岩相为基础,叠加古表生期大气水溶蚀改造的中等溶蚀-孔洞缝成岩相和强溶蚀-角砾成岩相为有利于储层发育的优势成岩相,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和粒内溶孔、晶间溶孔、铸模孔和各种超大溶孔、溶洞和构造裂缝及溶裂缝,认为沉积环境控制了有利储层分布相带、早成岩阶段埋藏白云化奠定了储层发育基础,古表生期喀斯特作用扩大了储层分布范围和发育规模,而破裂作用是提高储层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应用沉积学理论,通过岩心观察、室内薄片研究及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测试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北部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4-1段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认为该区对储层发育有利的建设性成岩作用类型有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去膏化作用;破坏性作用有重结晶作用、压实压溶作用、去白云石化作用.喀斯特作用形成最重要的孔隙网络系统,经埋藏期溶蚀作用改造构成良好储层.根据成岩作用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总结出成岩演化序次,并将本区分成3个成岩相4个成岩亚相.油气勘探有利区为去膏化泥微晶白云岩相区,去膏化-去白云石化含灰(灰质)白云岩相区次之,微晶白云岩相区和喀斯特微粉晶白云岩亚相区则不利于孔隙发育.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岩溶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段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岩溶作用过甚 ,破坏了地层的连续性及储集性能 ,是导致该区风化壳气藏勘探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研究区内钻井岩心及电测资料 ,可从风化壳中鉴别出 6种岩溶相。壳面堆积相为混杂堆积角砾岩 ,分布有限 ,物性很差 ,不可能成为储层或气层 ;洞顶相为镶嵌角砾或微 -粉晶云岩 ,溶蚀缝洞发育 ,是优良的储层或气层 ;洞底相为暗色灰岩 ,局部发育溶蚀缝洞 ,是潜在的储层或气层 ;隔层相为微 -粉晶云岩 ,亦为裂缝 -孔隙性储层或气层 ;坍塌相角砾云岩 ,成分单一 ,物性多变 ,也是一种潜在的储层或气层 ;洞穴充填相主要是泥质角砾岩 ,甚至出现泥岩 ,物性很差 ,难成储层或气层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成岩相及其对储层类别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县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重要的产油层段之一,储层性能除了受沉积环境的影响之外,还受成岩作用、尤其是成岩相的控制.综合利用储层铸体薄片、压汞、扫描电镜和物性分析等资料对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碎屑组成、胶结物组分和储层孔隙结构、物性特征、成岩相及储层类别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储层成岩相分布规律及其对储层类别的控制作用.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5种成岩相:绿泥石薄膜胶结相、泥质胶结相、石英及长石胶结相、碳酸盐胶结相和长石溶蚀相.储层物性分布规律明显受成岩相控制,绿泥石薄膜胶结相和长石溶蚀相区储层物性最好,为Ⅱ类储层,为研究区最有利储集层发育的相带;泥质胶结相及石英、长石胶结相区储层物性稍差,为Ⅲ类储层;泥质胶结相及碳酸盐胶结相区储层物性最差,为Ⅳ类储层,即非储集岩.  相似文献   

13.
以渤中22-1潜山构造为研究目标,通过岩芯、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研究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基础特征、岩溶识别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类、灰岩类及过渡岩类,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缝为主,平均孔隙度为4.1%,储层主要受沉积相、裂缝作用和岩溶作用的控制.沉积微相影响溶蚀程度,研究区发育局限台地相和开阔台地相...  相似文献   

14.
重庆武隆喀斯特地貌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庆武隆喀斯特是亚热带喀斯特中山峡谷喀斯特的典型代表.由分水岭到乌江河谷地势高差达2 000 m,在新构造持续抬升和大河强烈下切的背景下,各地貌单元的响应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巨大差异,形成各自不同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和组合特点,因而出现了不同发育阶段地貌并存的局面:河谷地带对构造响应迅速,因溯源侵蚀作用,普遍发育峡谷地貌,两岸常形成多级洞穴层;高分水岭地区,地貌回春影响小,地面以常态的面状侵蚀作用为主;中间过度地带喀斯特化程度最高,总体上具有喀斯特地貌发育青年期阶段的特点.武隆喀斯特不仅完美地展现出多样性的中山峡谷喀斯特地貌发育特点,更是研究流域喀斯特系统演化规律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15.
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是轮南地区主要产层之一,油气藏类型为古潜山油藏.自早奥陶世(O1p)至晚奥陶世(O3S),奥陶系经历了半局限台地相→开阔海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台缘斜坡相→混积浅水陆棚相的沉积演化,沉积了多种岩石类型,储层岩石主要为亮晶颗粒灰岩.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使得奥陶系储层基质孔隙度较低、孔喉结构差,为差或非储层.由于奥陶系后多次构造运动,使奥陶系裂缝、岩溶作用发育,形成有大量溶蚀孔、洞、缝的有效储层.岩溶、裂缝发育区,为储层的有利分布区.轮南地区西部、中部为风化壳岩溶发育区,东部为深部岩溶发育区.  相似文献   

16.
曹凡峪油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曹凡峪地区主要的产油层,通过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对曹凡峪地区长6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划分和孔隙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6储层发育细粒长石砂岩,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曹凡峪长6成岩阶段为晚成岩A期早期。将研究区长6储层砂岩划分为5种成岩相,分别为绿泥石膜-方解石胶结-溶蚀孔隙相、方解石胶结-残余孔隙相、硅质胶结-粒间孔隙相、绿泥石胶结-残余粒间孔隙相、绿泥石膜胶结-溶蚀孔隙相。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原生残余粒间孔是研究区最好的储集场所和空间。有利成岩相和沉积环境的结合形成了研究区物性相对较好,产量较高的储层区带,也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东部三都、丹寨地区中上寒武统富藻碳酸盐岩是典型的斜坡沉积, 其在沉积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经受了诸多成岩环境的改造,发生了极大的成岩变化,最大的成岩变化为咸水云化,其他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重结晶作用、压溶作用、有机溶解作用、埋藏云化作用、胶结作用及硅化作用等。成岩作用不仅使岩石(或沉积物)的矿物成分、结构组分、构造等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使原岩的储集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即对原生孔隙或堵塞、或残留、或扩大,而且还可产生一系列的成岩孔缝(次生孔缝),这些次生孔、缝对岩石储集性的良化,尤其是对碳酸盐岩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斜坡沉积埋藏速度快,较快进入埋藏成岩环境,所以深溶作用(有机溶解作用)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成孔成岩作用,所不同的是:丹寨剖面该种作用较强,而且孔内大部分灌入沥青,充分说明其是聚集期孔隙;而三都剖面这种孔隙相对较少。总之,这些富藻的斜坡相碳酸盐岩经过埋藏溶解作用而形成与沥青伴生的各种溶孔,从而使岩层具有较好的含油气性。  相似文献   

18.
公山庙地区沙一段储层属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但储层低渗的成因仍不明确.通过对该区沙一段储层成岩作用的系统研究,认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等.总体上经历了早成岩阶段A期—中成岩阶段B期的主要成岩阶段,现今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呈现"颗粒表面的绿泥石膜出现→钙十字沸石或方沸石胶结、充填→石英次生加大明显和自生石英出现→铁方解石胶结、交代常见及溶蚀作用较明显"的典型成岩序列.主要识别出(铁)方解石胶结相、沸石胶结相、绿泥石-方解石胶结相和岩屑-长石溶蚀相等优势成岩相.从成岩角度分析该区沙一段储层低渗的成因,定量研究认为持续的压实作用和强烈的胶结作用是造成研究区沙一段储层低渗的关键成岩因素,第三期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储集性的主要成岩因素,通常中砂岩比细砂岩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