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发现粉纹夜蛾多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和中国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多角体病毒分别诱导斜纹夜蛾细胞Sl-zsu-1和纹夜蛾细胞Tn-5B1-4发生典型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昆虫细胞低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细胞低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均为TC-100和TC-199-MK培养基混合液为基础液,补加微量元素,适量的维生素、甘油、肌苷等成份,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培养基均能支持小菜蛾细胞的生长和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其中复制。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型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和多角体基因缺失的AcNPV分别感染Sf9-35细胞,研究了p35的稳定表达对杆状病毒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吸附法从珠孢白僵菌的代谢产物中提取毒素,并将毒素作用于草地夜蛾体外培养细胞,以研究球孢白僵菌的昆虫致病机理,同功酶特异性染色结果表明,细胞中毒后,细胞内的乳酸胶氢酶,苹果酸脱氢酶,酯酶等同功酶在种类和含量上有所减少。并发现其细胞代谢紊乱,当毒素质量浓度在0-500mg.L^-1时,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和蛋白的质量浓度随细胞中毒加深而升高。  相似文献   

5.
用吸附法从球孢白僵菌的代谢产物中提取毒素,并将毒素作用于草地夜蛾体外培养细胞Sf-21细胞株,以研究球孢白僵菌毒素的昆虫致病机理,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毒素作用下,培养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均有很大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agiperda)Sf-9细胞在2-L Biostat^R MD型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了培养,并对细胞的生长状况、葡萄糖的消耗进行了测定;对重组病毒的增殖、外源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初步。结果表明:细胞在该生物反应器中生长良好,细胞群体倍增时间33.4h病毒感染率大约在89.8%以上,并在细胞中成功地了半乳糖苷酶原因。  相似文献   

7.
利用苜蓿尺核型多角 体病带β-Galactosidase基因标志的非融合蛋白基因转移载体pBB成功地构了重组杆状病毒AcNPV-G-CSF.在感染重组病毒的草地夜蛾细胞中hG-CSF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由WesternBlot检出,其分子量约为19KDa。  相似文献   

8.
以四氢康醇为原料合成了甘蓝夜蛾的性信息系组分顺及反-11-十六碳稀基乙酸酯。  相似文献   

9.
用携带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β-gal)基因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c360-β-gal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DNA经钙磷沉淀法共转染小菜蛾细胞系(BCIRL-PX2-HNU2,Px),利用X-gal空斑检测分析,β-gal基因成功地插入AcNPV基因组中,得到重组病毒Ac-β-gal,重组病毒在Px细胞中表达出受AcNPV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基因表达产物──β-gal.  相似文献   

10.
斜纹夜蛾传代细胞系的建立及病毒感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斜纹夜蛾卵建立ZSU-SL-1细胞株,细胞形态以球形及纺锤形为主,染色体数为56~260,多数细胞为多倍体,经20℃和27℃的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加倍时间为100~144小时.本细胞株对斜纹夜蛾和粉纹夜蛾两者的核型多角体病毒敏感.  相似文献   

11.
用吸附法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的代谢产物中提取毒素,并将毒素作用于草地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体外培养细胞,以研究球孢白僵菌的昆虫致病机理.同功酶特异性染色结果表明,细胞中毒后,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酯酶等同功酶在种类和含量上都有所减少.并发现其细胞代谢紊乱,当毒素质量浓度在0~500mg·L(-1)时,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和蛋白的质量浓度均随细胞中毒加深而升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杆状病毒诱导昆虫细胞凋亡通路与细胞内PI3K-Akt和JNK信号通路的关系,应用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和JNK的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处理芹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fMNPV)感染的斜纹夜蛾SL-1细胞,研究了这些抑制剂对杆状病毒诱导昆虫细胞凋亡的影响.分别使用浓度梯度2.5,25,50μmol的SP600125和0.3,3,30μmol的Wortmannin处理感染了SfaMNPV的SL-1细胞,24h后进光镜观察、DAPI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抑制PI3K-Akt和JNK信号通路后杆状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受到明显影响,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降低.研究结果提示AfMNPV诱导斜纹夜蛾SL-1细胞凋亡过程可能涉及细胞PI3K-Akt和JN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3.
以受斜纹夜蛾微孢子虫(Nosema sp.)感染的斜纹夜蛾幼虫血淋巴感染草地贪夜蛾传代细胞系,建立了感染斜纹夜蛾微孢子虫的体外传代细胞.以这种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证明,斜纹夜蛾微孢子虫不能在37℃下发育,最适发育温度为25℃.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的研究证明,斜纹夜蛾微孢子虫整个生活周期都以一对双核存在,母孢子以二分裂形成两个孢子母细胞;孢子具有一对双核的孢质、极管及极质体;极管为12~13圈,为典型的微粒子属.  相似文献   

14.
将含有人α-干扰素(IFNα)基因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c373-IFNα)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DNA经钙磷沉淀法共转染小菜蛾细胞系(BCIRL-Px2-HNU3,Px),空斑纯化后,利用细胞致病效应(CPE)抑制法检测得到了干扰素效价(6872.6IU),证明得到了可以在Px细胞中表达IFNα的重组病毒(Ac-IFNα).并探讨了培养温度和血清浓度对IFNα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时,培养基中补加2%的小牛血清,可获得最高的IFNα效价(17435.9IU).  相似文献   

15.
用吸附法从球抱白鹰菌(Beauveria bassiana)的代谢产物中提取毒素,并将毒素作用于草地夜蛾(Spaodoptera frugiperda)体外培养细胞Sf-21细胞株,以研究球抱白僵菌毒素的昆虫致病机理.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毒素作用下,培养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均有很大程度的损伤.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其细胞内总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均有所改变,进一步证明,细胞完整结构的破坏导致了细胞内物质环境稳定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 Splt MNPV)不能成功感染亲缘关系相近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为了探究其中原因,取Splt MNPV感染甜菜夜蛾离体细胞Se301,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以及DAPI(4′,6-Diamidine 2′ phenylindole dihydrochloride)荧光染色等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Se301细胞被Splt MNPV感染后出现早期凋亡特征,但未进行至细胞凋亡晚期形成凋亡小体;病毒感染受到阻碍,始终没有病毒多角体和有感染性的芽生型子代病毒产生;综合以上结果说明早期细胞凋亡仍然是限制病毒完成复制周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解剖观察4龄至蛹期斜纹夜蛾前胸腺,对其形态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发现斜纹夜蛾前胸腺由53个左右的圆形或椭圆型细胞成串组成,Y型,成对,外围包裹一层透明鞘膜,位于胸部第一气门的气管丛内;在斜纹夜蛾4龄到蛹期的发育过程中,前胸腺不发生有丝分裂,细胞数量基本恒定;前胸腺细胞直径在幼虫发育期间不断增大,斜纹夜蛾幼虫在4龄第1天的前胸腺直径为(28.80±0.47) μm,而到了6龄末期,则增加到(92.22±2.43) μm;幼虫期的斜纹夜蛾前胸腺细胞直径和虫体体质量呈显著相关,r=0.826,P=0.000,拟合曲线方程为Y=82.1X 0.263;此外,幼虫期的斜纹夜蛾前胸腺细胞直径和虫体体长也呈现出显著相关,r=0.886,P=0.000,拟合曲线方程: Y=e(4.781-1.863/Z)。  相似文献   

18.
应用重组DNA技术构建M-CSF与SCF的融合基因并将其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2中,通过与野生型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DNA共转染草地夜蛾细胞Sf9,融合基因插入AcNPV基因组.重组病毒感染单层Sf9细胞后,表达产物分泌到胞外培养液中,用MTT比色法和TF-1细胞株可检测到表达产物与IL-3的协同效应.上述研究为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型细胞融合因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S1NPV对斜纹夜蛾幼虫的侵染阈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幼虫的侵染阈值因温度和虫龄而异,早龄愈大,温度愈高,则侵染阈值也大。在20-40℃内,3龄幼虫的侵染阈值为9090.9-666666.7PIB头,5龄幼 虫为131578.9-714285.7PIBs/头。温度升高,各龄幼虫的侵染阈值差异逐渐减小,接种量为2×10^6PIBs/头左右及高于2×10^7PIBs/头时,S1NPV自身似有一定的协生作用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对鳞翅目夜蛾科幼虫有很强毒杀作用的土壤新分离株S11-11为δ-内毒素基因的供体菌,以穿梭质粒PHT3101为载体,用PstⅠ和EcoRⅠ分别对供体和载体DNA作双酶切,并将酶切片段用T4DNA连接酶连接,用电激法将重组DNA转入苏云金芽孢杆菌无晶体突变株Btk.BE20中,经SDS-PAGE蛋白电泳及扫描电镜观察证明:δ-内毒素基因在Btk.BE20中得到表达,并具有较高的表达量.生物测定表明,重组株对夜蛾科幼虫具有较高的毒性.此外,对质粒提取的方法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