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NA Extraction and RAPD Analysis of Podocarpus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以鸡毛松(P.imbricatus.)、竹柏(P.nagi)、长叶竹柏(P.fleuryi)、百日青(P.nerifolius)和罗汉松(P.macrophylus)为材料,通过对CTAB法进行改进提取了罗汉松属植物的DNA.DNA的产率和质量均较理想,能满足PCR扩增的需要.对4组80个引物进行筛选,发现9个引物的带型清晰并呈多态性,每个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为1~11个.该9个引物在每个样本中扩增的片段总数平均为31个.采用UPGMA法对由RAPD数据求出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的植物明显地分为3个亚类群,支持在罗汉松属内建立罗汉松组、竹柏组和鸡毛松组的处理方式;不同意把竹柏类从罗汉松属中分离出去成立新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潘汉周 《广东科技》2014,(12):147-147,141
竹柏是一种裸子植被,属罗汉松科,是我国的珍稀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主要叙述了竹柏播种繁殖技术的相关要求和注意要点,以供竹柏栽种者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对PCR产物克隆后测序和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红豆杉科,三尖杉科和罗汉松科16种植物的叶绿体rbcL基因和trnL-trnF基因间隔区序列进行了测定,选用PAUP软件分别对rbcL基因,trnL-trnF间隔区和rbcL基因-trnL-trnF间隔区联合数据矩阵进行分支分析,结果:(1)穗花杉属以置于红豆杉科内为宜,将穗花杉属独立成科的意见未得到支持;(2)三尖杉属内篦子三尖杉地位特殊,赞同成立篦子三尖杉组;(3)罗汉松科属单系群,竹柏类应归属罗汉松,不同意将其从该科中分离出来成立新科竹柏科;(4)不支持红豆杉科独立成目,其单生单轴球果可能是由复合双轴球果减化而来。  相似文献   

4.
运用对PCR产物克隆后测序和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红豆衫科、三尖杉科和罗汉松科16种植物的叶绿体rbcL基因和tmL—trnK基因间隔区序列进行了测定。运用PAUP软件分析对rbcL基因、trnL-rtnK间隔区和rbcL基因-trnL-rtnK间隔区联合数据矩阵进行分支分析,结果显示:(1)穗花衫属以置于红豆杉科内为宜,将穗花衫属独立成科的意见未得到支持;(2)三尖衫属内篦子三尖杉的地位特殊,赞同成立篦子三尖杉组;(3)罗汉松科属单系群,竹柏类应归属罗汉松科,不同意将其从该科中分离出来成立新科——竹柏科;(4)不支持红豆杉科独立成目,其单生单轴球果可能是由复合双轴球果减化而来。  相似文献   

5.
部分裸子植物的五种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红豆衫科,三尖杉科及罗汉松科植物的5种同工酶酶谱,并且用未加权配群法,对酶谱的相异相系异性系数予以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蓖子三尖杉和其它三尖杉属植物差异较大;红豆杉科内白豆杉属和红豆杉属的关系密切,而穗花杉属同树属的联系更为紧密;竹柏类仍以放在罗汉松科内为宜。  相似文献   

6.
透射电镜下观察了红豆杉科、三尖杉科和罗汉松科11种裸子植物筛分子质体的超微结构,测量了筛分子质体的大小及其内含物的平均直径和数目.它们的筛分子质体均属S-型,同属植物所含淀粉粒的形态特征相同.红豆杉科内红豆杉属和穗花杉属的特征相近,白豆杉属和榧树属更为接近.三尖杉科(属)的篦子三尖杉筛分子质体的大小、所含淀粉粒的数目和其余植物差异明显,支持成立篦子三尖杉组.筛分子质体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还显示罗汉松科较三尖杉科、红豆杉科更为原始,竹柏组应保留在罗汉松科内.  相似文献   

7.
贵州脉叶罗汉松的生态地理分布及其种质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徐天禄 《贵州科学》1998,16(3):199-202
脉叶罗汉松为热带亚洲分布类型的乔木树,其营养和生殖器官构造在现存裸子植物中十分特殊,本文概括报道了贵州脉叶罗汉松的形态特征在分类学上的意义和它的生态地理分布,并对其种质资源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以黑松和Agathis australis为外类群,基于罗汉松科42种植物的叶绿体trnL-F序列数据通过贝叶斯法对该科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推测.结果显示:①Phyllocladus为单系分支,位于罗汉松科的基部,是罗汉松科所有其余成员的姊妹群;②Nageia嵌套在罗汉松科内,同罗汉松属、Afrocarpus及Retrophyllum的关系较为密切;③Dacrycarpus为单系群且处于姊妹分支Falcatifolium-陆均松属的基部;④Lagarostrobs franklinii和Manoao colensoi应置于同一属Lagarostrobs内;⑤支持成立Halocarpus和Lepidothamnus属;⑥赞同Microstrobos和Microcachrys两属亲缘密切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冬季低温胁迫对长叶竹柏幼苗细胞膜的伤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冬季低温胁迫对长叶竹柏幼苗细胞膜的影响,选取长叶竹柏的2龄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海拔的低温胁迫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胁迫下,细胞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细胞质膜的结构和功能受刭损伤,从而导致了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电解质外渗,电导率增大.同时,SOD,CAT和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测定表明,零上低温胁迫不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的膜脂过氧化伤害,部分原因可能是SOD,CAT和POD活性的协调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对金定鸭肝脏DNA的紫外光谱分析表明:ZN^2+可与碱基的-N经予体较弱地络合,在DNA两链间提供一个桥,有利于DNA复性,Fe^3+能与DNA中的磷酸酯氧结合,稳定络合物,以致会阻碍DNA复性。Al^3与DNA中的磷酸酯氧亲和力高,容易形成更稳定的络合物,使DNA双链紧密结合而对热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11.
何起星 《广东科技》2010,19(24):36-37
在大力提倡林木遗传的年代,采用扦插快繁的方法来繁殖罗汉松种苗,能使苗木保持母本原有的优良遗传性状,又能为造林户提供大批量整齐的苗木,本文总结阐述了罗汉松扦插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琼脂糖凝胶水平板状电泳实验,研究了咖啡酸对DNA的作用,实验表明咖啡酸能够使DNA断裂,且咖啡酸的浓度,咖啡酸与DNA的作用时间等因素DNA的断裂行为有影响,实验还进一步证实,咖啡酸使DNA断裂的活性基因,就是其结构中相邻的两个酚羟基。  相似文献   

13.
利用含有真核细胞复制起始区(OriginofDNAReplication)的Ors12DNA作为探针,检测了人血清中与Ors12DNA特异结合的蛋白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表明人血清中存在特异Ors12DNA结合蛋白。实验还对影响Ors12DNA与蛋白质最适宜结合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苯酚处理反应体系及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保护实验都证实了Ors12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存在。利用硫酸铵盐析及DNA亲和层析,对血清中的Ors12DNA结合蛋白进行了部分纯化,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Ors12DNA结合蛋白为一组非均一的蛋白质,亚基分子量分别为64kD、44kD和24kD。  相似文献   

14.
对国内外作物外源总体DNA导入技术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DNA的制备,DNA浓度、纯度及活性的鉴定,外源总体DNA导入的方法及后代鉴定等主要技术环节。总结了该项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用聚乙二醇(PEG)和硫酸铵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分离出免疫复合物(IC)和血浆核酸(PNA)。分析结果表明,PNA的主要成分是RNA,仅有少量DNA存在,并且PNA中DNA的dG+dC含量(55%)明显高于正常值(42%)。一旦经过RNase处理,PNA抑制抗-DNA抗体结合DNA的能力降低,说明抗-DNA抗体和RNA有交叉反应。动力学研究观察到,抗-DNA免疫复合物中抗原抗体的分子比是1:1,结合能为37kJ/mol。这提示,除DNA/抗-DNA外,其他抗-DNA免疫复合物也可能同SLE患者的组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C或H2O2系统中HO对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TBA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维生素C或H2O2体系对DNA的作用,发现DNA在260nm处吸光值下降,检测到DNA的脱氧核糖损伤,观察到DNA链降解,痕量的过渡金属离子Fe^2+等能加速上述反应的进行,各种HO清除剂可抑制上述反应。表明在上述两类反应体系中产生了HO,是HO破坏DNA的碱基和脱氧核糖,降解DNA链。  相似文献   

17.
可用于生物DNA损伤研究的几种方法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32P后标记法检测DNA加合物;碱洗提法检测DAN双链和单链断裂,DNA-DNA交联和DNA-蛋白质交联;单细胞微凝胶电泳检测单个细胞DNA断裂和碱不位点,以及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微核实验等于海洋生物DNA损伤检测的方法。对各种方法的优越性与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几种金属离子对DNA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定鸭肝脏DNA的紫外光谱分析表明:Zn(2+)可与碱基的-N给予体较弱地络合,在DNA两链间提供一个桥,有利于DNA复性.Fe(3+)能与DNA中的磷酸酯氧结合,形成稳定络合物,以致会阻碍DNA复性.Al(3+)与DNA中的磷酸酯氧亲和力高,容易形成更稳定的络合物,使DNA双链紧密结合而对热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一种上膜虫线粒体DNA提取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四膜虫线粒体DNA(mDNA)对碱稳定这一特性,建立了一种更为简便的,能直接提取四膜虫线粒体DNA的方法。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游离细胞材料mt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20.
按照rDNA的结构特点,将DA18S1,7与其他8种生物的rDNA序列进行排列比较,结果表明这2上序列不是恐龙rDNA片段DA18S7看来更接近一种植物rDNA片段,而DA18S1与2种参与比较的真菌rDNA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它们与脊椎动物rDNA的同源性分别只在67.8%-74.1%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