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峪耳崖金矿区花岗岩体的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峪耳崖岩体、葫芦峪岩体、三道湾岩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它们在板块内A型俯冲过程中,由老基底太古代迁西群的变质中基性火山沉积岩系(属下地壳)重熔形成,为下地壳重熔型花岗岩.这种成因的花岗岩在华北板块存在普遍性,主要表现出Ⅰ型岩石的特征,但随重熔形成的岩浆中变质沉积岩组分的增多,亦有一些S型岩石的特征出现.  相似文献   

2.
铁山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长期的野外调查所掌握的地质资料和分析数据,从定性、定量上研究铁山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所论证的地球化学特征又恰好与岩体赋存的矿床的时空分布相吻合。从而揭示了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新疆黄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及角闪石化学成分特征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岩体含矿(Ni)性与矿物化学成分间的关系,得出了岩体含矿的主要矿物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4.
李大会  田明 《广东科技》2014,(14):144-144
水电工程建设中,坝址区岩体风化特征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一般情况下,大坝建基面的选择取决于岩体风化程度。而岩体风化作用受岩体结构控制,岩体的风化首先是沿各类结构面开始,逐渐向岩体内部发展。以西金鼎寺水利工程为例,通过对坝址区岩体风化的表观特征、矿物特征、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体的风化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风化作用不明显;断层及层间、层内错动带对岩体的化学风化作用无显著影响,现场判定岩体风化界限应重点依据岩体的表观特征,从而为风化界限的现场判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与鄂东南6大岩体处于相同成矿条件下的众多小岩体是否含矿,如何查明等问题作了一定探索与研究,找到了一些评价小岩体含矿性的地球化学参数,并进行了部分验证。  相似文献   

6.
麻棚岩体出露于土岭-石湖金矿田西北部,与围岩阜平群的变质岩成侵入接触关系。岩体内岩相分带清楚,矿物组成相对较简单,岩石化学特征反映其为铝、碱过饱和的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金含量高,浓集系数达12.2,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岩体不同相带为同源分异产物。与岩体有成因联系的石英闪长玢岩及花岗闪长斑岩空间上与金矿脉密切共生,或其本身就是含金脉岩,说明麻棚岩体为岩浆成因——相当于Ⅰ型花岗岩,其成岩物质来自上地幔或下地壳,它不但为矿田内金矿的形成提供热源,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成矿母岩。  相似文献   

7.
牟平院格庄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院格庄燕山运动后期形成的酸性侵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岩体是板块俯冲带边缘上的同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剖析了新疆阿拉套地区中海西期三个花岗质岩体的造岩矿物、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确定其成因类型分属于I型和S型花岗岩的两个岩石系列.  相似文献   

9.
甘肃西部马鬃山超镁铁质杂岩岩石学地球化学信息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马鬃山岩体在空间上分为有成因联系的两部分,主岩体为具有环状分异特征的辉长岩岩体,中心相为辉长岩,边缘相为闪长岩.主岩体东南子岩体为橄榄二辉岩岩体.赋存于其中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信息暗示马鬃山杂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张裂构造环境,为应力释放期的产物,岩浆来源于具有E—MORB性质的陆下岩石圈地幔与软流圈的边界。较大程度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在上升途中同化了陆壳围岩。  相似文献   

10.
铁山岩体矿床成因类型再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冶式矽卡岩型”铜铁矿床成因类型,是世界上所有铜铁矿床成因类型中最名的一种,它又以铁山岩体铜铁矿床为典型代表,并冠名“大冶式矽卡岩型”。此次研究以地球化学方法为切入点,利用计算机数据统计分析手段,对已成定论的铁山岩体矿床成因类型进行再认识,作出了对铁山岩体矿床成因类型再分类。除主要有矽卡岩铜铁矿床外,还有大量的热液型矿床和少数淋积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咸沟岩体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主岩体为二云母花岗岩,成岩时代为399.8±1.82.1Ma,内有岩浆演化晚期的白云母花岗岩侵入,与主岩体有迥然不同的地球化学特点.前者显示出不同地壳物质混合的岩浆特征,后者属典型的S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咸沟岩体形成于拉张环境,源岩可能为下地壳的英云闪长岩.下地壳的深熔岩浆在上升迁移过程中,遭受了富含泥质的陆壳物质的强烈混染,混染岩浆向S型岩浆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2.
峨眉山玄武岩岩体风化分带量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玄武岩的表观特征、矿物特征、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峨眉山玄武岩的风化作用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不明显;运用岩体波速比、岩体的完整性系数、岩石质量指标分别对岩体风化进行了分带;在对岩体分带量化指标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确定了峨眉山玄武岩岩体风化分带的量化标准;并以某水电工程边坡为例,运用该标准划分了岩体风化带,总结了斜坡岩体的风化规律.图9,表2,参7.  相似文献   

13.
前坑村岩体和罗村岩体位于福建东北部的迪口地区,侵位于建瓯构造混杂岩中.文章对前坑村岩体的花岗斑岩和罗村岩体的花岗岩进行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定年显示,花岗斑岩和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140.75±0.92)Ma与(131.70±1.70)Ma,属于燕山晚期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前坑村岩体与罗...  相似文献   

14.
周明勤 《甘肃科技》2007,23(3):103-106
通过对青龙山华力西晚期碱性花岗岩矿物组份、岩石化学成份及稀有、稀土元素地球化特征的研究,了解了该岩体中Nb、Ta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明确了青龙山岩体就是含铌的矿源体。经对该区地球化学、地质特征研究及工作所取得的找矿信息,为在龙首山寻找铌矿体,提供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南秦岭迷坝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揭示南秦岭勉略带北部迷坝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方法 利用元素地球化学资料,结合岩体地质和岩相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岩体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K2O Na2O和Sr含量及Zr/Y值较高;岩体具后碰撞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的特征;岩体是由二元岩浆尚未彻底混合而形成的。结论 指示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作用已进入到后碰撞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西段扎花墙子岩体位于祁连山西段中北祁连结合部,通过对岩体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体具明显的高钾和过铝质特征,同时岩石分离结晶程度低,显示出壳源S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岩体产出的地质背景及区域地质构造分析,认为岩体是由北祁连向南俯冲引起中祁连活动大陆边缘中上地壳古元古代变沉积岩重熔形成岩浆向上侵位形成。通过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扎花墙子岩体年龄为436±28Ma,为中晚奥陶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新疆黄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及角闪石化学成分特征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岩体含矿(Ni)性与矿物化学成分间的关系,得出了岩体含矿的主要矿物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18.
吴志强 《科技信息》2012,(9):391-392
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和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铜陵矿集区的深部找矿前景问题,认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方向有:茗山岩体周边深部志留纪/奥陶纪地层形成的Si/Ca界面;岩体深部与奥陶纪碳酸盐岩接触带中是否存在新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矿床;茗山岩体内外接触带附近是否存在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西秦岭美武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武花岗岩在揭示西秦岭地区中生界构造演化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本文通过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美武花岗岩岩体演化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岩体戍因及其形成的构造演化背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岩体随着侵入期次由早向晚演化,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反映出美武复式岩体各单元为同源岩浆系列结晶而成。它们之间既有差异性,又具有继承性。美武花岗岩形成于地壳的部分熔融,其岩浆源岩主要为高钾角闪质类岩石。而岩浆混合作用也造成沉积性质物源的加入,同时造成不同侵入单元体之间地球化学性状差别。  相似文献   

20.
广东阳春锡山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氢、氧、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了锡山岩体,讨论了锡山钨锡矿床与花岗岩体的成因联系.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锡山花岗岩体是一个燕山晚期第二阶段两次侵入构成的复式岩体.两次侵入的岩体都是在板内张裂性构造环境中陆壳重熔岩浆分异结晶成因的,并具有同源演化关系.钨锡矿化与第二次侵入的花岗岩体有直接的成因联系,成矿发生在岩浆期后的气化热液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