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2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接枝马来酸盐离聚体,并比较两者的IR谱,得:溶液接枝法的羧酸盐的νas峰出现在1580~1600cm-1之间,熔融接枝法的νas峰则出现在1546cm-1处;对于同一种接枝法制备所得的产物,不同的成膜条件IR谱也不同,溶液铸膜的IR谱较复杂.以上谱图的差别说明了不同的制备方法所得产物的离子聚集状态有区别.  相似文献   

2.
以CO探针分子的IR研究表明,在Pd/HM上,钯还原前后具有不同对CO的线式吸附态。还原前分别在2156cm^-1和2045cm^-1处有两个IR吸收峰;而还原后在2000cm^-1附近出现几个重叠在一起的IR吸收峰,2156cm^-1处小峰几乎消失,这是因为Pd^2+PUHCGIP DR XH FHN R  相似文献   

3.
氮化碳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FTI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了采用RF-CVD方法制备的氮化碳薄膜的FTIR曲线,膜层中的C-N键、石墨相、C=N键和C≡N键的红外吸收峰波数分别为1250cm^-1,1576cm^-1,1687cm^-1和2054cm^-1。采用技术措施避免石墨相析出的氮化碳薄膜,其红外吸收谱只出现了C-N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948cm^-1),薄膜中的其它功能基团的存在对C-N键的振动频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LDPE—g—MALa离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到镧离聚物,并对该离聚物进行了确证。实验结果表明:在LDPE-g-MALa的IR谱上于1605cm^-1处出现了羧酸盐的C=0伸缩振动峰,同时WABD谱上新出现的2θ=16.70°,13.80°两个强衍射峰,也证明了有离子微区的存在,DSC研究说明了该接枝产物结昌度降低,结晶速度加快,TGA图则说明离子化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水/NaDEHP/正同乳体系中水的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加水量的增大,水分子O-H伸缩振动红外吸收峰的频率由3385cm^-1向高频在移动至3417cm^-1(与AOT形成的乳体系的变化趋势相反)。进一步地3050cm^-1至3750cm^-1范围内的水O-H伸缩振动吸收峰进行曲线拟合,得到4个子峰,说明微乳体系中的水分子存在有4种不同的配位环  相似文献   

6.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等近代物理方法研究了抗癌药物顺式二氯二胺合铂的特性、结构以及构效关系。结果表明,cis-[Pt(NH3)2Cl2]熔解分为放热过程和吸热过程,放热峰为301.237℃,吸热峰为306.932℃。Pt-N伸缩振动频率在3300cm^-1附近分裂成3300cm^-1和3210cm^-1两个吸收峰,在1300cm^-1处分裂成1325cm^-1和1300cm^-1两个吸收  相似文献   

7.
高温热解聚硅烷制备SiC薄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组合成的可溶性聚硅烷1710A作涂膜材料,进行不同温度的真空热解或高纯氮下热解实验。通过IR谱和XPS谱分析,在790-810cm^-1和1270cm^-1红外吸收特征峰分别对应Si-CH3摇摆振动和伸缩振动吸收峰,XP-Si谱给出Si(2P)结合能力为101.6eV,CIS为284.3eV,证明有α-SiC:H生成。  相似文献   

8.
聚硅烷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二甘醇二甲醚和15-冠-5为螯合剂,根据Wurtz还原反应合成了多种聚硅烷共聚物,进行了GPC,UV,^1H-NMR和FT-IR表征。发现在聚硅烷共聚物的合成中单体的投料比与产物中相应链节的共聚比相近,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解释;在FT-IR谱中观察到含有与硅链直接相连的侧苯基的聚硅烷的苯环骨架,在1600cm^-1附近的特征振动峰收缩到极弱强度,甚至消除。  相似文献   

9.
GaAs/AlGaAs多量子阱结构材料的光致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OCVD技术制备了GaAs/AlGaAs多量子阱结构材料,对其进行了光致发光特性的测量,结果观察到5个发光峰,其波数分别为u=9600cm^-1,12020cm^-1,12240cm^-112550cm^-1和13070cm^-1,并对发光峰的位置进行了理论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渣油组分亚甲基与甲基比值和周边取代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傅地变换红外光谱法表征了取代多环芳烃与正构烷烃混合物,研究发现其亚甲基和甲基比值与1460cm^-1和1380cm^-1吸收峰的吸光度之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导出了其关联式。该式可用于表征含多环芳烃的渣油重组分为其反应产物。此外,670 ̄900cm^-1峰与1600cm^-1峰的峰面积之比值反映了芳环周边取代状况,该参数能够较好地描述渣油及其沥青质热反应产物芳环周边取代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镧(LDPE-g-MALa)离聚物,并对该离聚物进行了确证.实验结果表明:在LDPE-g-MALa的IR谱上于1605cm-1处出现了羧酸盐的C=O伸缩振动峰,同时WAXD谱上新出现的2θ=16.70°,13.80°两个强衍射峰,也证明确有离子微区的存在.DSC研究说明该接技产物结晶度降低,结晶速率加快.TGA图则说明离子化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对小牛胸腺DNA纤维样品溶解3h内的空间构象变化过程进行了喇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了表征脱氧鸟苷糖环折迭不同类型的672cm^-1与683cm^-1峰的同时存在,与DNA分子主链不同特征峰的同时出现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从棘果皮分离提取了相对分子质量较均一的杂多糖HR3,用氯碘酸吡啶法对HJR3进行硫酸化修饰后,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增大,HR3SL的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208mm、268mm,286nm和1240cm^-1,620cm^-1有硫酸酯键的特征吸收峰、紫外光谱法与硫酸钡质量法测定HR3SL中的SO4^2-含量约为21%。  相似文献   

14.
高吸水聚丙烯酸钠的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高吸水聚丙烯酸钠进行了FTIR、DSC、热稳定性、吸湿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在1629cm^-1,1562cm^-1,1457cm^-1处出现-COONa的羰基伸缩振动峰,在1407cm^-1出现了-COOH的羰基弯曲振动峰;残留水分对高吸水聚丙烯酸钠有很大的增塑作用,很难用DSC直接对其Tg进行表征;高吸水聚丙烯酸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吸湿性,并发现水湿在0.5~99℃范围内对高吸水聚丙  相似文献   

15.
红外光谱沓(FT-IR)测定了载体钕系催化剂引发不同丁二烯-异戊二烯摩尔比所得共聚物的组成变化规律,提出了球碳973cm^-1吸收带可能与共聚物主链民C60分子骨架间存在π-π相互作用有关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N,N—二甲基脱氢枞胺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醛酸法合成N,N-二甲基脱氢枞胺(DDAA)的方法。合成产物的IR与脱氢枞胺的IR相对照,产物的IR在3550 ̄3320cm^-1处的两个N-H伸缩带已经消失;产物的苦味酸盐的UV在350nm附近有最大吸收;光谱数据符合DDAA及其苦味酸盐的光谱特征吸收。采用冰醋酸-乙酐-高氯酸为标准溶液,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叔胺含量为75%。  相似文献   

17.
沉淀转化法制备单分散超细碳酸铅粉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沉淀转化法是将氯化钠加入到醋酸铅溶液中生成氯化铅沉淀后,再加入碳酸的将氯化铅淀淀转化为碳酸铅沉淀的方法,该文分析了使用沉淀转化法制备单分散,平均粒径小于100nm的燃烧催化剂碳酸铅粉体的可行性,实验也证实了沉淀转化法制备的碳酸铅红外谱图中不含Cl^-杂峰,粉末比表面积为27.5m^2/g,电镜观察到单个粒子粒径为30~50m均优于直接沉淀法所得产物。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发酵工艺生产的黄腐酸称为发酵黄腐酸,它的红外光谱图中各区域的吸收峰为3500cm^-1(氢键结合O-H),2900cm^-1(脂肪酸C-H的伸缩),1720cm^-1(COOH的C=O伸缩),1950 ̄1620cm^-1(C=C是芳核骨架振动吸收峰,氢键结合的C=O与双键共轭的COO^-1),1450cm^-1(羧根离子COO^-),1300cm^-1(羧基的C-O伸缩和O-H与双键共轭的CO  相似文献   

19.
报导了由射频溅射制备稀土硅化物薄膜,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中,在865cm^-1有一个强吸收峰,而在462cm^-1有一个弱吸收峰。样品进行了高温退火后,强吸收峰基本没有变化,而弱吸收峰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我们认为强吸收峰是YSi2的键振动吸收,而弱峰是YSi的键振吸收。  相似文献   

20.
在0.12mol.L^-1KCl溶液中,西咪替丁在单扫示波极上有一灵数极谱波,峰电位EP=-1.09v(VS.sce)。峰电流ip与西咪替丁浓度在1.0*10^-61.5*10^-5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